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黄芪多糖粉对湖羊瘤胃体外发酵参数和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1
作者
冉航
朱声鑫
+8 位作者
刘婷
徐建风
王静
安俪婧
潘发明
张蕙
王新基
徐国延
郑琛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80-1892,共13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比例黄芪多糖粉对湖羊瘤胃体外发酵参数和微生物区系的影响。选择4只健康且体重相近的4月龄湖羊作为瘤胃液供体动物。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随机分为5个组,并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对照)、1.0%、1.5%、2.0%...
本试验旨在探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比例黄芪多糖粉对湖羊瘤胃体外发酵参数和微生物区系的影响。选择4只健康且体重相近的4月龄湖羊作为瘤胃液供体动物。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随机分为5个组,并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对照)、1.0%、1.5%、2.0%和2.5%的黄芪多糖粉,每组设6个重复。体外发酵48 h,测定产气量及甲烷产量、发酵参数、营养物质降解率以及微生物区系,并采用多项组合效应指数(MFAEI)评价黄芪多糖粉对湖羊瘤胃体外发酵影响的组合效应。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1.5%黄芪多糖粉组发酵12 h时产气量显著提高(P<0.05),慢速产气部分和潜在产气量显著提高(P<0.05);1.5%和2.5%黄芪多糖粉组24 h时甲烷产量显著提高(P<0.05)。2)与对照组相比,1.5%黄芪多糖粉组发酵液氨态氮(NH_(3)-N)含量显著降低(P<0.05),发酵液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含量和丙酸摩尔比例显著提高(P<0.05);同时,1.5%黄芪多糖粉组发酵液乙酸/丙酸值最低,显著低于其他4组(P<0.05)。3)1.5%黄芪多糖粉组体外发酵粗蛋白质降解率最高,达到51.73%,显著高于其他4组(P<0.05)。4)各黄芪多糖粉组MFAEI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1.5%黄芪多糖粉组>2.0%黄芪多糖粉>1.0%黄芪多糖粉组>2.5%黄芪多糖粉组。5)与对照组相比,1.5%黄芪多糖粉组瘤胃体外发酵微生物区系的Chao1指数、可观测操作分类单元(OTU)数、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显著提高(P<0.05)。在门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1.5%组黄芪多糖粉组广古菌门(Euryarchaeota)、脱硫杆菌门(Desulfobacterot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0.05),螺旋体门(Spirochaetot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纤维杆菌门(Fibrobacterota)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在属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1.5%黄芪多糖粉组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甲烷短杆菌属(Methanobrevibacter)和脱硫弧菌属(Desulfovibrio)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0.05),UCG-005和UCG-002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1.5%黄芪多糖粉可以提高湖羊瘤胃体外发酵产气量和甲烷产量,并提高粗蛋白质降解率、TVFA含量以及丙酸摩尔比例,降低NH_(3)-N含量,改善瘤胃微生物区系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多糖
发酵参数
微生物区系
体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苜蓿干草粒度饲料对羔羊体外发酵特征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被引量:
2
2
作者
沈振峰
王静
+6 位作者
徐建风
孔令莹
康静
刘婷
郑琛
王新基
徐国延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6-142,共7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粒度苜蓿干草饲料对羔羊体外发酵特征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将苜蓿干草制备为6种不同粒度,分别为1.00、2.36、3.35、4.75、8.00 mm和12.50 mm,苜蓿干草作为饲粮中纤维的唯一来源。根据不同粒度分为...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粒度苜蓿干草饲料对羔羊体外发酵特征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将苜蓿干草制备为6种不同粒度,分别为1.00、2.36、3.35、4.75、8.00 mm和12.50 mm,苜蓿干草作为饲粮中纤维的唯一来源。根据不同粒度分为6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4个重复,利用体外人工瘤胃Rusitec-s型模拟装置进行48 h发酵后,测定饲粮中营养物质降解率、体外发酵参数和发酵液中6种微生物的数量。结果显示:随着苜蓿干草粒度增加,体外干物质降解率(IVDMD)显著降低(P<0.05),分别较1.00 mm组降低了1.8%、3.85%、5.80%、15.01%和12.09%;与其他组相比,粒度为2.36 mm组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IVNDFD)、丁酸摩尔比、异戊酸摩尔比、产琥珀酸丝状杆菌(F.succinogene)和甲烷杆菌(Methanobacteriale)数量显著提高(P<0.05),瘤胃发酵液pH、NH3-N浓度及总产甲烷菌数量(Total methanogens)显著降低(P<0.05),其他指标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粒度为2.36 mm的苜蓿干草饲料对3月龄羔羊瘤胃体外发酵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度
苜蓿干草
体外发酵
微生物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芪多糖粉对湖羊瘤胃体外发酵参数和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1
作者
冉航
朱声鑫
刘婷
徐建风
王静
安俪婧
潘发明
张蕙
王新基
徐国延
郑琛
机构
甘肃
农业
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甘肃省
合作市那吾镇
畜牧
兽医站
甘肃省
农业
科学院畜草与绿色
农业
研究所
甘肃省
卫生健康委员会
甘肃省
民勤县
畜牧
兽医
工作站
甘肃省民勤县农业农村局大滩镇畜牧兽医站
出处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80-1892,共1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160803)
甘肃农业大学学科团队项目(GAU-XKTD-2022-20)。
文摘
本试验旨在探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比例黄芪多糖粉对湖羊瘤胃体外发酵参数和微生物区系的影响。选择4只健康且体重相近的4月龄湖羊作为瘤胃液供体动物。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随机分为5个组,并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对照)、1.0%、1.5%、2.0%和2.5%的黄芪多糖粉,每组设6个重复。体外发酵48 h,测定产气量及甲烷产量、发酵参数、营养物质降解率以及微生物区系,并采用多项组合效应指数(MFAEI)评价黄芪多糖粉对湖羊瘤胃体外发酵影响的组合效应。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1.5%黄芪多糖粉组发酵12 h时产气量显著提高(P<0.05),慢速产气部分和潜在产气量显著提高(P<0.05);1.5%和2.5%黄芪多糖粉组24 h时甲烷产量显著提高(P<0.05)。2)与对照组相比,1.5%黄芪多糖粉组发酵液氨态氮(NH_(3)-N)含量显著降低(P<0.05),发酵液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含量和丙酸摩尔比例显著提高(P<0.05);同时,1.5%黄芪多糖粉组发酵液乙酸/丙酸值最低,显著低于其他4组(P<0.05)。3)1.5%黄芪多糖粉组体外发酵粗蛋白质降解率最高,达到51.73%,显著高于其他4组(P<0.05)。4)各黄芪多糖粉组MFAEI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1.5%黄芪多糖粉组>2.0%黄芪多糖粉>1.0%黄芪多糖粉组>2.5%黄芪多糖粉组。5)与对照组相比,1.5%黄芪多糖粉组瘤胃体外发酵微生物区系的Chao1指数、可观测操作分类单元(OTU)数、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显著提高(P<0.05)。在门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1.5%组黄芪多糖粉组广古菌门(Euryarchaeota)、脱硫杆菌门(Desulfobacterot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0.05),螺旋体门(Spirochaetot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纤维杆菌门(Fibrobacterota)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在属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1.5%黄芪多糖粉组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甲烷短杆菌属(Methanobrevibacter)和脱硫弧菌属(Desulfovibrio)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0.05),UCG-005和UCG-002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1.5%黄芪多糖粉可以提高湖羊瘤胃体外发酵产气量和甲烷产量,并提高粗蛋白质降解率、TVFA含量以及丙酸摩尔比例,降低NH_(3)-N含量,改善瘤胃微生物区系结构。
关键词
黄芪多糖
发酵参数
微生物区系
体外
Keywords
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
fermentation parameters
microflora
in vitro
分类号
S816 [农业科学—饲料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苜蓿干草粒度饲料对羔羊体外发酵特征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被引量:
2
2
作者
沈振峰
王静
徐建风
孔令莹
康静
刘婷
郑琛
王新基
徐国延
机构
甘肃
农业
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甘肃省
民勤县
畜牧
兽医
工作站
甘肃省民勤县农业农村局大滩镇畜牧兽医站
出处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6-142,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160803)
甘肃农业大学学科团队项目(GAU-XKTD-2022-20)。
文摘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粒度苜蓿干草饲料对羔羊体外发酵特征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将苜蓿干草制备为6种不同粒度,分别为1.00、2.36、3.35、4.75、8.00 mm和12.50 mm,苜蓿干草作为饲粮中纤维的唯一来源。根据不同粒度分为6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4个重复,利用体外人工瘤胃Rusitec-s型模拟装置进行48 h发酵后,测定饲粮中营养物质降解率、体外发酵参数和发酵液中6种微生物的数量。结果显示:随着苜蓿干草粒度增加,体外干物质降解率(IVDMD)显著降低(P<0.05),分别较1.00 mm组降低了1.8%、3.85%、5.80%、15.01%和12.09%;与其他组相比,粒度为2.36 mm组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IVNDFD)、丁酸摩尔比、异戊酸摩尔比、产琥珀酸丝状杆菌(F.succinogene)和甲烷杆菌(Methanobacteriale)数量显著提高(P<0.05),瘤胃发酵液pH、NH3-N浓度及总产甲烷菌数量(Total methanogens)显著降低(P<0.05),其他指标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粒度为2.36 mm的苜蓿干草饲料对3月龄羔羊瘤胃体外发酵效果最佳。
关键词
粒度
苜蓿干草
体外发酵
微生物数量
Keywords
particle size
alfalfa hay
in vitro fermentation
microbial population
分类号
S816.5 [农业科学—饲料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黄芪多糖粉对湖羊瘤胃体外发酵参数和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冉航
朱声鑫
刘婷
徐建风
王静
安俪婧
潘发明
张蕙
王新基
徐国延
郑琛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不同苜蓿干草粒度饲料对羔羊体外发酵特征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沈振峰
王静
徐建风
孔令莹
康静
刘婷
郑琛
王新基
徐国延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