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期施用氮磷肥对陇中旱作农田土壤呼吸、水热环境和碳平衡的影响
1
作者 薛江龙 齐鹏 +7 位作者 李志强 王晓娇 李华强 殷小东 甘润 李国山 韩杨梓 李海亮 《中国土壤与肥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2,共12页
探究了长期施用氮、磷肥对土壤呼吸组分特征和碳平衡的影响,可为农田提高固碳效率提供参考。田间试验于2017年设置,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春小麦为供试作物,设置4个处理,分别为对照(CK,不施肥)、施氮肥(N,N 115 kg·hm^(-2))、施... 探究了长期施用氮、磷肥对土壤呼吸组分特征和碳平衡的影响,可为农田提高固碳效率提供参考。田间试验于2017年设置,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春小麦为供试作物,设置4个处理,分别为对照(CK,不施肥)、施氮肥(N,N 115 kg·hm^(-2))、施磷肥(P,P_(2)O_(5)115 kg·hm^(-2))、氮磷配施(NP,N和P2O5各115 kg·hm^(-2)),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仪法测算2021和2023年生育期内土壤呼吸排放特征,探讨土壤酶和微生物量碳等因子与土壤呼吸的关系,分析氮、磷肥施用的土壤碳平衡。结果表明,在2个生长季中,春小麦生育期内各处理土壤呼吸、自养呼吸随时间呈双峰趋势,异养呼吸呈单峰趋势,均在开花期最大,2021和2023年表现为NP处理(6405.12和6150.27 kg·hm^(-2))>P处理(5667.53和5423.97 kg·hm^(-2))>N处理(5626.58和4630.82kg·hm^(-2))>CK处理(4366.67和4128.29 kg·hm^(-2))。与土壤水分相比,土壤温度能较好地解释土壤呼吸速率的变化(53.6%~68.1%)。随机森林和结构方程模型表明土壤有效磷、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多酚氧化酶和纤维二糖水解酶是土壤呼吸的主要影响因子。各处理生态系统碳平衡均大于0,表现为土壤碳的“汇”,在陇中黄土高原旱作农田中NP处理的固碳潜力最优。综上所述,氮、磷肥施用对旱地土壤碳排放和农业生态系统碳中和具有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磷肥施用 土壤呼吸 碳平衡 旱作农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