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武山县全膜双垄集雨沟播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1
作者 邓杰 《现代农业》 2009年第9期44-45,共2页
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是旱作农业上的一项突破性技术.是旱作农业区提高粮食产量的核心技术。抗旱增产效果十分显著。为使这一技术发挥更好的增产潜力.笔者对武山县全膜双垄集雨沟播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凋研.提出对策,希望广大农... 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是旱作农业上的一项突破性技术.是旱作农业区提高粮食产量的核心技术。抗旱增产效果十分显著。为使这一技术发挥更好的增产潜力.笔者对武山县全膜双垄集雨沟播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凋研.提出对策,希望广大农技工作者和农民朋友规范应用全膜双垄集雨沟播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推广 集雨沟播 武山县 旱作农业区 抗旱增产效果 沟播技术 粮食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山县山旱地油菜茬复种全膜双垄沟播豆角栽培技术 被引量:4
2
作者 郭敏明 《甘肃农业科技》 2014年第7期65-66,共2页
蔬菜产业是武山县的一大支柱产业,2013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2.33万hm2,总产量达92万t,产值达15.00亿元。山旱地油菜茬复种全膜双垄沟播豆角技术是武山县科技人员通过试验、示范总结出的山旱地蔬菜高效增收种植技术,平均纯收入6750... 蔬菜产业是武山县的一大支柱产业,2013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2.33万hm2,总产量达92万t,产值达15.00亿元。山旱地油菜茬复种全膜双垄沟播豆角技术是武山县科技人员通过试验、示范总结出的山旱地蔬菜高效增收种植技术,平均纯收入67500元/hm2,适宜于海拔1700~1900m的半干旱山区应用,目前该技术在武山县推广面积已达2000hm2。现将其技术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技术 武山县 山旱地 油菜茬 豆角 沟播 复种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山县山旱地小麦茬复种全膜莴笋栽培技术 被引量:3
3
作者 郭敏明 《甘肃农业科技》 2014年第8期68-69,共2页
蔬菜是武山县的一大支柱产业。近年来,武山县蔬菜产业按照"抓点、扩面、提高、增效"和"西推南进,上山进沟"的发展思路,形成了山川同步推进、多品种布局、精细化生产、四季有鲜、周年供应的格局。特别是山旱地小麦茬复种地膜西葫芦... 蔬菜是武山县的一大支柱产业。近年来,武山县蔬菜产业按照"抓点、扩面、提高、增效"和"西推南进,上山进沟"的发展思路,形成了山川同步推进、多品种布局、精细化生产、四季有鲜、周年供应的格局。特别是山旱地小麦茬复种地膜西葫芦、山旱地油菜茬复种地膜豆角等技术的推广应用,为武山县蔬菜产业的发展及山区农民增收走出了一条新路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旱地 武山县 小麦茬 全膜 栽培技术 周年供应 油菜茬 支柱产业 品种布局 双垄沟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山县半干旱山区冬油菜复种地膜菜豆栽培技术 被引量:2
4
作者 冯秀英 《甘肃农业科技》 2007年第10期57-58,共2页
关键词 农业技术推广站 半干旱山区 冬油菜 武山县 菜豆 地膜 复种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山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中需要改进的问题 被引量:1
5
作者 冯秀英 《现代农业》 2016年第6期38-39,共2页
玉米全膜覆盖双垄沟栽培,具有明显的保温、保湿、保墒、保肥、保全苗、减少病虫害、促进玉米生长发育、早熟、增产的作用。一般盖全膜比半盖膜玉米每亩增产150千克左右,生育期提前7天左右。目前武山县正在大面积的推广应用,但在推广中... 玉米全膜覆盖双垄沟栽培,具有明显的保温、保湿、保墒、保肥、保全苗、减少病虫害、促进玉米生长发育、早熟、增产的作用。一般盖全膜比半盖膜玉米每亩增产150千克左右,生育期提前7天左右。目前武山县正在大面积的推广应用,但在推广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膜 双垄沟播 玉米生长发育 武山县 区域种植 规程要求 盖膜 年降雨量 播种质量 播种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山县半干旱山区冬油菜复种地膜菜豆栽培技术 被引量:1
6
作者 杨晓昀 《甘肃农业科技》 2006年第5期57-57,共1页
关键词 半干旱山区 冬油菜 武山县 栽培技术 菜豆 地膜 复种 光热资源 生产潜力 农民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山县全膜玉米-冬小麦-菜豆两年三熟种植技术 被引量:1
7
作者 郭敏明 《甘肃农业科技》 2015年第10期48-50,共3页
通过多年试验、示范研究,总结出了武山县半干旱山区全膜玉米-冬小麦-菜豆两年三熟种植技术,并对其栽培要点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 全膜玉米 冬小麦 菜豆 半干旱山区 武山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山县优质蒜苗栽培技术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振华 《现代农业》 2019年第11期26-27,共2页
武山县是甘肃东南部的一个蔬菜大县,蔬菜种植面积稳定在39.5万亩,总产量123.8万吨,总产值23亿元。武山县具有大气、土壤、水无污染的特殊自然条件,优质蒜苗种植近1万亩,亩产5000公斤,亩产值1万元左右,总产值1亿元,种植秋延后蒜苗可达到... 武山县是甘肃东南部的一个蔬菜大县,蔬菜种植面积稳定在39.5万亩,总产量123.8万吨,总产值23亿元。武山县具有大气、土壤、水无污染的特殊自然条件,优质蒜苗种植近1万亩,亩产5000公斤,亩产值1万元左右,总产值1亿元,种植秋延后蒜苗可达到倒茬,土壤杀菌的作用,有利于早春其他大棚蔬菜的生产,同时生产的蒜苗品质优良,深受全国各地客商的喜爱,产品一度供不应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山县 蒜苗 栽培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山县旱作农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9
作者 邓杰 《现代农业》 2009年第8期52-53,共2页
  武山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秦岭山脉北坡西段与陇中黄土高原西南边缘复合地带,地势西高东低,海拔1340~3120米,地形复杂.……
关键词 旱作农业 推广应用 双垄 地膜玉米 菜瓜 甜瓜 麦后复种 全膜覆盖 冬油菜 油菜茬 山旱地 试验示范 武山县 推广效益 梯田建设 水平梯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山县高海拔山区马铃薯栽培技术
10
作者 郭云龙 《现代农业》 2019年第1期55-55,共1页
马铃薯是武山县三大主栽作物之一,海拔1800m以上山区露地春播占全县马铃薯面积的80%以上,为了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提高产量和品质,根据近年试验示范,同时总结群众经验,提出高海拔山区马铃薯栽培技术。
关键词 标准化生产技术 高海拔山区 马铃薯 武山县 栽培 试验示范 作物 春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山县山旱地全膜豆角垄间空行内玉米秸秆覆盖直接还田技术
11
作者 郭云龙 《现代农业》 2018年第10期14-14,共1页
武山县海拔1340~3120m,年平均气温10.3℃,无霜期195d,年均日照2331h,降水量500ram左右,耕地7.53万hm^2,山旱地3.58万hm^2。近年来,玉米全膜覆盖双垄沟播种植技术面积以稳定达到0.83万hm^2,平均亩产平均在650kg以上,不仅... 武山县海拔1340~3120m,年平均气温10.3℃,无霜期195d,年均日照2331h,降水量500ram左右,耕地7.53万hm^2,山旱地3.58万hm^2。近年来,玉米全膜覆盖双垄沟播种植技术面积以稳定达到0.83万hm^2,平均亩产平均在650kg以上,不仅大大提高了全县耕地粮食单产,在确保全县粮食安全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且产生了大量玉米秸秆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覆盖 全膜覆盖 直接还田技术 山旱地 武山县 年平均气温 豆角 种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山县半干旱山区两年三熟高效种植模式集成技术
12
作者 汪东应 《农技服务》 2016年第3期43-45,共3页
在旱作区有效利用6月至9月阶段丰富的光、热、水资源,发展高效旱作农业。通过试验、示范,以地膜覆盖、全膜双垄沟播等技术为平台,以冬小麦茬、油菜茬复种短茬蔬菜为切入点,不断筛选、创新、完善种植模式,形成了几种适合半干旱山区自然... 在旱作区有效利用6月至9月阶段丰富的光、热、水资源,发展高效旱作农业。通过试验、示范,以地膜覆盖、全膜双垄沟播等技术为平台,以冬小麦茬、油菜茬复种短茬蔬菜为切入点,不断筛选、创新、完善种植模式,形成了几种适合半干旱山区自然气候特点、高效、优质、生态的旱作农业循环种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干旱区 高效 种植模式 集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山县2014年玉米高产创建项目技术总结
13
作者 李宗明 《现代农业》 2015年第3期13-14,共2页
介绍了玉米高产创建工作实施和技术措施落实情况,总结了成功经验,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
关键词 玉米 高产 技术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山县南部阴湿区马铃薯“3414”肥料试验报告 被引量:3
14
作者 邓杰 《现代农业》 2010年第8期20-21,共2页
采用"3414"完全试验方案实施肥效试验,利用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数据管理系统》3414试验分析模块,研究了武山县南部阴湿区马铃薯产量与有机肥、氮、磷、钾施用量之间的关系,建立了马铃薯产量(Y)与N、P2O5、K2O之间的回归方程... 采用"3414"完全试验方案实施肥效试验,利用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数据管理系统》3414试验分析模块,研究了武山县南部阴湿区马铃薯产量与有机肥、氮、磷、钾施用量之间的关系,建立了马铃薯产量(Y)与N、P2O5、K2O之间的回归方程,得出该区马铃薯最高产量施肥量为:优质农肥2000千克/亩作底肥,N、P2O5、K2O施用量分别高于16.2、7.39、13.75千克/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3414 配方施肥 阴湿区 武山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山县半干旱山区全膜双垄沟播豇豆复种冬油菜豇豆高效种植模式 被引量:2
15
作者 汪东应 《甘肃农业科技》 2016年第7期73-75,共3页
从茬口安排、全膜豇豆栽培技术要点、穴播冬油菜栽培要点等方面介绍了武山县半干旱山区全膜双垄沟播豇豆收获后原膜复种冬油菜,冬油菜收获后整地复种全膜双垄沟播豇豆高效种植模式。
关键词 半干旱区 种植模式 双垄沟播 油菜 豇豆 效益 武山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山县地膜番茄套种豆角和萝卜高效栽培要点 被引量:1
16
作者 汪东应 《甘肃农业科技》 2007年第12期43-44,共2页
关键词 武山县 番茄 栽培要点 萝卜 豆角 地膜 农业技术推广站 套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山县浅山半干旱地麦后复种地膜西葫芦不同起垄方式试验简报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振华 《甘肃农业科技》 2005年第11期22-24,共3页
在武山县浅山半干旱区进行了麦后复种西葫芦不同起垄方式试验结果表明,垄沟覆膜栽培的集水增墒、增产、增收效果最好,折合产量36 690.0 kg/hm2,纯收益15 462.00元/hm2,投产比为1∶6.36,比高垄覆膜增产31.5%,增收22.62%,建议在武山县浅... 在武山县浅山半干旱区进行了麦后复种西葫芦不同起垄方式试验结果表明,垄沟覆膜栽培的集水增墒、增产、增收效果最好,折合产量36 690.0 kg/hm2,纯收益15 462.00元/hm2,投产比为1∶6.36,比高垄覆膜增产31.5%,增收22.62%,建议在武山县浅山半干旱区麦后复种时大力推广应用;其次为平畦覆膜,折合产量34 462.5 kg/hm2,纯收益为14 498.25元/hm2,比高垄覆膜增产23.5%,增收14.98%,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山县 浅山半干旱区 麦后复种 地膜西葫芦 起垄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山县旱地全膜玉米氮肥后移试验报告
18
作者 汪东应 《现代农业》 2016年第4期44-45,共2页
武山县全膜玉米追肥的习惯是在拔节期追施一次,而玉米的需肥临界期和需求量最大期在大喇叭口期,为了测定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二次追施氮肥比拔节期一次追肥的增产效果,为大田推广后期追肥提供技术依据,特设本试验。一、试验设计覆膜前选... 武山县全膜玉米追肥的习惯是在拔节期追施一次,而玉米的需肥临界期和需求量最大期在大喇叭口期,为了测定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二次追施氮肥比拔节期一次追肥的增产效果,为大田推广后期追肥提供技术依据,特设本试验。一、试验设计覆膜前选地形平坦,地势开阔、肥力均匀的地块为试验地。覆膜时均匀施肥,覆膜方向与土壤肥力变化垂直,尽量使垄沟垄面间距均匀,方向正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膜 大喇叭口期 武山县 拔节期 氮肥后移 临界期 试验报告 增产效果 大期 顺序排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年武山县全膜玉米测产报告
19
作者 李虎林 《现代农业》 2016年第1期85-85,共1页
为了测定今年推广种植的13.11万亩全膜玉米的产量水平,县农技站抽调7名技术人员于2015年9月11日至14日,对2015年种植全膜玉米的城关、洛门、山丹、鸳鸯、桦林、高楼、马力、滩歌、四门、温泉、榆盘、咀头12个乡镇种植的全膜玉米进行了... 为了测定今年推广种植的13.11万亩全膜玉米的产量水平,县农技站抽调7名技术人员于2015年9月11日至14日,对2015年种植全膜玉米的城关、洛门、山丹、鸳鸯、桦林、高楼、马力、滩歌、四门、温泉、榆盘、咀头12个乡镇种植的全膜玉米进行了抽样测产调查,现将测产结果总结如下:一、测产方法和经过全县共调查20个村40个点位,调查面积1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产方法 玉米 武山县 推广种植 技术人员 农技站 量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山县玉米水效果试验报告
20
作者 郭云龙 《现代农业》 2019年第3期12-13,共2页
近年来,武山县高效农田节水技术推广发展迅速,为了探索优化玉米节水灌溉模式,指导大面积生产,我们在县内大南河流域进行了玉米不同覆膜方式及灌水次数试验,实验结果表明,生产中玉米种植应推广选用全膜双垄沟播一次灌水模式。1试验目的... 近年来,武山县高效农田节水技术推广发展迅速,为了探索优化玉米节水灌溉模式,指导大面积生产,我们在县内大南河流域进行了玉米不同覆膜方式及灌水次数试验,实验结果表明,生产中玉米种植应推广选用全膜双垄沟播一次灌水模式。1试验目的为了进一步摸清和研究垄膜沟灌的节水效果,尤其是全膜覆盖沟灌的节水模式,通过试验玉米在全膜双垄沟播、全膜平作覆盖和半膜垄作沟灌方式下,不同灌水量对玉米节水增产效果的影响,为优化农田节水模式提供依据,特设本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水技术推广 玉米种植 试验报告 武山县 全膜双垄沟播 大面积生产 覆膜方式 节水灌溉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