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林木种苗信息系统管理分析
1
作者 吴平 尹承陇 《甘肃林业科技》 1996年第3期71-74,共4页
信息是决策的基础和依据,通过结合我省实际,提出了林木种苗信息网络的建设原则和方法,对现行信息管理体系与层次、种苗信息系统结构进行了分析,论述了信息系统的计算机系统结构。
关键词 林木 种苗 信息系统 管理
全文增补中
加快庆阳市林木种苗产业发展的对策思考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松林 席忠诚 《甘肃林业科技》 2007年第1期66-67,46,共3页
针对庆阳市林木种苗质量监督与种苗市场发育不相适应、种苗生产结构不尽合理、种苗产业发育缓慢、一些地方对苗木的使用把关不严等4个突出问题,提出了加强组织领导、健全供应体系、推广乡土树种、推进法制建设、深化体制改革、规范非公... 针对庆阳市林木种苗质量监督与种苗市场发育不相适应、种苗生产结构不尽合理、种苗产业发育缓慢、一些地方对苗木的使用把关不严等4个突出问题,提出了加强组织领导、健全供应体系、推广乡土树种、推进法制建设、深化体制改革、规范非公经济、促进设施建设、提升监管水平、强化科技推广等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 种苗 发展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疏勒河流域植被退化与地下水位及矿化度的关系 被引量:18
3
作者 马兴华 王桑 《甘肃林业科技》 2005年第2期53-54,75,共3页
通过对疏勒河流域下游植被的调查,认为地下水位的下降是造成植被退化的主要原因,造成地下水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上游用水增加。水质恶化也是造成植被退化的主要原因,由于地下水补给量少,降低了地下水与地表水的交换作用和淡化作用,... 通过对疏勒河流域下游植被的调查,认为地下水位的下降是造成植被退化的主要原因,造成地下水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上游用水增加。水质恶化也是造成植被退化的主要原因,由于地下水补给量少,降低了地下水与地表水的交换作用和淡化作用,从而引起水质恶化。由于强烈的蒸发,加上水质矿化度高,造成土壤盐渍化,使造林成活率降低。因此在进行人工植被建设时,就要选择耗水量低、耐盐碱、耐干旱、耐瘠薄的灌木树种,提高成活率和保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勒河流域 植被退化 地下水位 矿化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生理指标评价苗木质量 被引量:3
4
作者 尹伟伦 赵兴存 《甘肃林业科技》 1993年第3期55-55,22,共2页
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是林业生产上一个既突出又现实的问题,影响因素是众多的。但苗木质量却是决定造林能否成功的首要条件,因它不仅关系到造林成活率的高低,而且对提高苗木生长及抗逆性都有较大的影响,因此评价苗木质量是当前林业生... 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是林业生产上一个既突出又现实的问题,影响因素是众多的。但苗木质量却是决定造林能否成功的首要条件,因它不仅关系到造林成活率的高低,而且对提高苗木生长及抗逆性都有较大的影响,因此评价苗木质量是当前林业生产中一个突出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木 质量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云杉母树林害虫天敌资源保护利用的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汪有奎 尹承陇 +3 位作者 白志强 张耀荣 李进军 杨全生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16-422,共7页
采集鉴定出青海云杉母树林害虫的天敌昆虫 135种 ,其中寄生性昆虫 54种 ,捕食性昆虫 81种。查到天敌昆虫省内新记录 6 5种 ,查清了主要害虫天敌种类。种实害虫优势种云杉球果小卷蛾的寄生蜂 14种 ,总寄生率 10 %~ 6 0 % ,主要为曲姬蜂... 采集鉴定出青海云杉母树林害虫的天敌昆虫 135种 ,其中寄生性昆虫 54种 ,捕食性昆虫 81种。查到天敌昆虫省内新记录 6 5种 ,查清了主要害虫天敌种类。种实害虫优势种云杉球果小卷蛾的寄生蜂 14种 ,总寄生率 10 %~ 6 0 % ,主要为曲姬蜂、马尾姬蜂和球果平胸姬小蜂 3种。在结实大年结合采种收集球果 ,于结实小年释放寄生蜂 ,可提高害虫的天敌寄生率 36 .5%~ 38.2 % ,降低虫果率 5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云杉 母树林 害虫 天敌资源 保护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丘陵区柠条根系生长发育特性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朱元龙 王桑 +1 位作者 林永刚 鲁秦安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32-237,共6页
以陇西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1~3a柠条荒山直播苗为研究对象,应用挖掘法对其根系的形态、生长发育、分布及根瘤特性进行了观测分析。结果表明,幼龄期柠条主根生长速度远大于株高生长,根冠比值在4~6之间;侧根主要发生在主根的5~15cm段;... 以陇西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1~3a柠条荒山直播苗为研究对象,应用挖掘法对其根系的形态、生长发育、分布及根瘤特性进行了观测分析。结果表明,幼龄期柠条主根生长速度远大于株高生长,根冠比值在4~6之间;侧根主要发生在主根的5~15cm段;柠条胚根平均向上伸长5cm,合理的播种深度为3cm;根瘤主要集中在10—30cm土层中主根及一级侧根上;速生、发达的根系和根瘤,使得柠条具有超强的抗旱、耐瘠薄能力和蓄水保土、改良土壤的生态功能。柠条秋播较春播能更大程度地与当地的光、热、水等资源相拟合,应大力倡导秋季直播造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条 根系 黄土高原 根瘤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森林有害生物可持续治理 被引量:7
7
作者 尹承陇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3-37,共5页
简述了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物多样性特征,森林病虫鼠害发生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说明导致森林病虫鼠害大发生的森林生物多样性原因在于:森林树种、森林类型及其分布状况比较单纯;林分结构多样性简单;灌草植被种类虽多,超群种类较少;... 简述了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物多样性特征,森林病虫鼠害发生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说明导致森林病虫鼠害大发生的森林生物多样性原因在于:森林树种、森林类型及其分布状况比较单纯;林分结构多样性简单;灌草植被种类虽多,超群种类较少;人为干扰破坏严重,生物多样性趋于减少;天敌种群数量低,不能有效控制森林有害生物种群上升.提出了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森林有害生物可持续治理的策略与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 生物多样性保护 森林有害生物可持续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云杉种实害虫发生与环境条件关系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尹承陇 王桑 +2 位作者 汪有奎 张耀荣 李进军 《甘肃林业科技》 1999年第1期31-34,共4页
青海云杉种实害虫的主要种类为云杉球果小卷蛾,主要发生于天然林及母树林,虫害株率高达100%。发生规律为低海拔林分重于高海拔林分,老母树林重于新母树林,纯林、疏林重于混交林和郁闭林分,与天然林相距较远的种子园内无直接种... 青海云杉种实害虫的主要种类为云杉球果小卷蛾,主要发生于天然林及母树林,虫害株率高达100%。发生规律为低海拔林分重于高海拔林分,老母树林重于新母树林,纯林、疏林重于混交林和郁闭林分,与天然林相距较远的种子园内无直接种子害虫发生。在同一山坡上,依坡位升高虫害减轻,平缓坡林分重于陡坡林分,不同坡向间无明显差异;干燥林分重于湿润林分。虫害果与健康果相比,出种率下降2.4%,健饱种数下降18.3%,种子虫蛀率达16.2%,千粒质量下降0.93g,发芽率降低28%(平均单果虫口密度在3头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云杉 种实害虫 环境条件 调查 云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云杉种子园、母树林病虫鼠害综合防治技术 被引量:4
9
作者 张耀荣 尹承陇 +1 位作者 汪有奎 李进军 《森林病虫通讯》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9-40,共2页
经样地调查和林间试验 ,查明了青海云杉种子园、母树林当前主要发生危害的病害有 3种 ,虫害有 1 5种 ,鼠害 1种 ,调查了不同病虫害的分布危害特点 。
关键词 青海云杉 种子园 母树林 病虫鼠害 综合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杉球果小卷蛾测报技术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马世贵 尹承陇 +4 位作者 李进军 朱高 孙小霞 金敏艳 张耀荣 《甘肃林业科技》 1999年第4期44-47,共4页
经1994~1998年林间样地调查和饲养观察,查明了云杉球果小卷蛾在祁连山北坡林区的成虫羽化进度、卵孵化进度、不同发育时期的物候现象、雌雄性比及各虫态的死亡率,依据有效基数法,得到发生量预测式为P=20.288P0(1-M)
关键词 云杉球果小卷蛾 发生期 发生量 预测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杉球果小卷蛾测报技术初探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桑 尹承陇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2003年第2期85-88,共4页
 经1994~1998年林间样地调查和饲养观察,查明了云杉球果小卷蛾在祁连山北坡林区的成虫羽化进度、卵孵化进度、不同发育时期的物候现象、雌雄性比及各虫态的死亡率,依据有效基数法,得到发生量预测公式.
关键词 云杉球果小卷蛾 云杉害虫 测报技术 发生量 预测公式 祁连山北坡林区 发生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搭载华山松、白皮松种子苗木培育试验研究初报 被引量:16
12
作者 马建伟 刘林英 +3 位作者 王桑 张建华 蒋明 赵文英 《甘肃林业科技》 2007年第1期10-13,共4页
以2004年甘肃省林业厅组织搭载我国第20颗返回式卫星的华山松、白皮松种子为试材,开展苗木培育研究。通过试验研究,初步认为,经过太空诱变处理的华山松形态与对照无差异、白皮松种子颜色变浅;太空华山松种子较对照发芽早、播种早,但出... 以2004年甘肃省林业厅组织搭载我国第20颗返回式卫星的华山松、白皮松种子为试材,开展苗木培育研究。通过试验研究,初步认为,经过太空诱变处理的华山松形态与对照无差异、白皮松种子颜色变浅;太空华山松种子较对照发芽早、播种早,但出苗时间无差异;太空白皮松种子较对照发芽晚、播种也晚,但出苗时间差异不明显。华山松太空种子苗在1年生时,苗高、地径比对照分别大12.27%、29.41%,2年生时,苗高、地径依然比对照大9.86%、28.24%;最突出单株的苗高、地径分别为9.3 cm、0.41 cm,比对照平均值大50.00%、13.89%。白皮松太空种子苗在1年生时,苗高、地径不如对照,但在2年生时,苗高、地径比对照大6.55%、25.00%;最突出单株的苗高、地径分别为10.6 cm、0.54 cm,比对照平均值大46.61%、63.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山松 白皮松 卫星搭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刺离体培养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何正伦 《甘肃林业科技》 1998年第3期6-9,共4页
对白刺离体培养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腋芽分化最适培养基为MS+BA2.0mg/L+IBA0.5mg/L,继代生根最适培养基为1/2MS+IBA0.6mg/L、生根率达100%;20日龄试管苗移栽成活率达95%以上。
关键词 白刺 离体培养 腋芽分化 移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舟曲林区落叶松人工林病虫害调查及防治 被引量:8
14
作者 马存世 尹承陇 《甘肃林业科技》 1999年第4期50-51,共2页
在对舟曲落叶松人工林病虫害种类调查的基础上,对危害落叶松人工林的3种主要病害、2种害虫进行了综合防治。
关键词 落叶松 病虫害 防治 人工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十一世纪林业发展趋势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培孝 何正伦 《甘肃林业科技》 1999年第1期63-66,共4页
未来林业的发展方向与林业的发展现状密切相关,同时又有所区别。以当前林业发展方向为基础,按照森林可持续发展等对未来林业发展有指导意义的理论,对林业发展进行了综合、系统的分析,从不同侧面展望了二十一世纪林业的几个重要发展... 未来林业的发展方向与林业的发展现状密切相关,同时又有所区别。以当前林业发展方向为基础,按照森林可持续发展等对未来林业发展有指导意义的理论,对林业发展进行了综合、系统的分析,从不同侧面展望了二十一世纪林业的几个重要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 发展趋势 可持续发展 21世纪 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栗鳃金龟生物学特性与防治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卜万贵 尹承陇 张耀荣 《甘肃林业科技》 1996年第2期28-33,61,共7页
大栗鳃金龟自1985年首次在临夏太子山林区发生后,以5年为一周期于1990年、1995年定期发生。该虫以幼虫和成虫在土壤内越冬,也以幼虫和成虫对林木幼苗造成巨大为害。幼虫期采用50%辛硫磷乳剂600倍液、80%敌敌畏... 大栗鳃金龟自1985年首次在临夏太子山林区发生后,以5年为一周期于1990年、1995年定期发生。该虫以幼虫和成虫在土壤内越冬,也以幼虫和成虫对林木幼苗造成巨大为害。幼虫期采用50%辛硫磷乳剂600倍液、80%敌敌畏乳剂600倍液,防治效果达90%以上。成虫期采用黑光灯诱杀、人工捕捉,25%氧乐菊酿乳剂800倍液或“666”烟剂防治,均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栗鳃金龟 生活史 药剂防治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槐扦插育苗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杨学武 《甘肃林业科技》 1996年第2期34-35,48,共3页
介绍了国槐扦插育苗的适宜时间和促进插穗生根方法及其效果。
关键词 国槐 扦插育苗 成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连山北坡青海云杉种实害虫区系结构特点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尹承陇 赵刚 +1 位作者 李进军 张耀荣 《甘肃林业科技》 2000年第2期33-35,共3页
从青海云杉种实害虫的种类及主要分布上划分为 4个小区 ,其特点为 :从种类数量上表现为 > > > ,从危害程度上表现为 > > > 。云杉球果小卷蛾、球果长尾小蜂、超小卷蛾、云杉梢斑螟 4种主要种实害虫在同一生态位上 。
关键词 青海云杉 种实害虫 分布特点 区系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杏树不同龄期的修剪技术 被引量:2
19
作者 唐健 《甘肃农业科技》 2005年第5期56-56,共1页
关键词 修剪技术 杏树 龄期 栽培历史 营养价值 果品市场 生产实践 种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西地区生态安全建设与对策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学武 姬兴洲 《甘肃林业科技》 2003年第2期31-34,共4页
通过对河西走廊地区的生态环境恶化成因的分析,认为人口的增加是影响区域生态恶化的主要原因,由此产生的人工绿洲不断扩大,自然绿洲缩小,又加剧了区域生态的恶化。要建立良好的区域生态安全体系必须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依法管... 通过对河西走廊地区的生态环境恶化成因的分析,认为人口的增加是影响区域生态恶化的主要原因,由此产生的人工绿洲不断扩大,自然绿洲缩小,又加剧了区域生态的恶化。要建立良好的区域生态安全体系必须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依法管理水源,确定科学的生态建设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西走廊地区 生态安全 生态恶化 人口控制 水源管理 人口素质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