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7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展中的甘肃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1
《甘肃林业》 2012年第2期25-27,共3页
敦煌的湿地保护研究,祁连山的植被建设研究,景泰、靖远的枸杞和红枣研究,定西的水土保持林研究,黄土高原区的能源树种文冠果研究,平凉、西峰的山杏研究,天水的榛子、银杏研究,陇南的油橄榄研究,文县、武都、舟曲的滑坡泥石流生... 敦煌的湿地保护研究,祁连山的植被建设研究,景泰、靖远的枸杞和红枣研究,定西的水土保持林研究,黄土高原区的能源树种文冠果研究,平凉、西峰的山杏研究,天水的榛子、银杏研究,陇南的油橄榄研究,文县、武都、舟曲的滑坡泥石流生态修复研究,玛曲的退化草场生态修复研究,全省公益林生态效益评价研究,这就是综合性林业科研单位——甘肃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曾经做过或正在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科学研究院 甘肃省 生态效益评价 林业科研单位 生态修复 水土保持林 黄土高原区 滑坡泥石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RIS法的甘肃省平欧杂种榛叶片营养诊断研究
2
作者 陈炜青 马超 +3 位作者 赵梦炯 刘在国 芦娟 郝晶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0-179,共10页
【目的】通过比较分析甘肃省不同平欧杂种榛园叶片营养元素含量,判断平欧杂种榛营养元素平衡状况,为平欧杂种榛园高产优质、科学施肥与管理提供理论参考。【方法】运用DRIS图解法和指数法对叶片营养状况进行诊断分析,确定平欧杂种榛园... 【目的】通过比较分析甘肃省不同平欧杂种榛园叶片营养元素含量,判断平欧杂种榛营养元素平衡状况,为平欧杂种榛园高产优质、科学施肥与管理提供理论参考。【方法】运用DRIS图解法和指数法对叶片营养状况进行诊断分析,确定平欧杂种榛园需肥紧迫程度和养分不平衡指数(NII),制定DRIS指数分级标准。【结果】高产园与低产园P、Ca、Fe、Mg养分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或显著差异(P<0.05)。当N/P处于3.800~3.841,N/K为1.264~1.934,K/P为1.661~6.006、Ca/Mg为3.227~4.607,Mg/Fe为2.047~3.603,Ca/Fe为7.501~12.754时各养分间处于平衡状态。不同平欧杂种榛园养分需求顺序不同,高产园中Fe、Ca的养分相对缺乏,低产园Mg、P的养分相对缺乏,且低产园相较于高产园营养比例失衡更为严重。根据高产园叶片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的平均值,最终确定平欧杂种榛叶片矿质营养元素的适宜值分别为4.32%~4.70%、1.13%~1.25%、3.51%~4.13%、4.33%~7.35%、1.21%~2.03%和3.51%~4.13%。【结论】甘肃省平欧杂种榛园叶片Mg、Ca、Fe含量严重缺乏,N、P、K含量相对过剩。采用DRIS法能直观地判断出平欧杂种榛树营养平衡状况,在生产上可以科学地指导平欧杂种榛的合理施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省 平欧杂种榛 叶片营养 DIRS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古树名木资源与分布特征研究
3
作者 王斌杰 张广忠 《甘肃林业科技》 2025年第2期1-6,共6页
古树名木资源是区域生态系统的“活化石”和穿越时空的“文明信使”,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甘肃省共有94401株古树名木,本研究基于其中15823株的每木调查数据,系统解析其分布格局、物种多样性及健康风险因素。结果表明:甘肃省古树名木的... 古树名木资源是区域生态系统的“活化石”和穿越时空的“文明信使”,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甘肃省共有94401株古树名木,本研究基于其中15823株的每木调查数据,系统解析其分布格局、物种多样性及健康风险因素。结果表明:甘肃省古树名木的分布深刻受气候条件制约呈“东密西疏”分布特征;乡村街道与远郊野外为古树主要生境(81.4%),但区域生境变化导致古树生长势衰弱;以枣、槐、侧柏等抗旱树种为主,鼠李科、豆科、柏科占比56.2%,但稀有树种如珙桐和银杏面临遗传多样性流失风险;权属调查发现95.2%的古树属于个人或集体所有,这种分散的管理模式给统一保护带来挑战。当前甘肃省古树名木保护面临生境退化、管理分散和技术落后三重压力,亟需建立基于生态适应性的分级保护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树名木 资源分布 资源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系富民的油橄榄专家——记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姜成英先进事迹
4
《甘肃林业》 2016年第4期41-43,共3页
2016年荣获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的姜成英,是我省林业战线上一名卓有成效的女科技工作者。1995年,她从甘肃农业大学水土保持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甘肃林业科学研究院(所)工作。自参加工作以来,姜成英一直奋战在林业科研的第一线... 2016年荣获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的姜成英,是我省林业战线上一名卓有成效的女科技工作者。1995年,她从甘肃农业大学水土保持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甘肃林业科学研究院(所)工作。自参加工作以来,姜成英一直奋战在林业科研的第一线,工作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不管工作困难有多大,她始终脚踏实地,想尽一切办法把工作干好,从实干中学本事,从实践中长见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科学 林业战线 国家林业局 林业科研 五一劳动奖章 甘肃农业大学 科技工作者 工程技术 研究中心 林业科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乡土树种在大规模国土绿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增辉 李德丽 +1 位作者 莫保儒 林琳 《耕作与栽培》 2025年第1期101-102,106,共3页
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筑牢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科学合理的使用乡土树种,能够促进生态恢复,节约成本。本文通过对甘肃省乡土树种资源状况、应用现状分析,提出乡土树种开发利用建议,为提高乡土树种在大规模国土绿化中的使用率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 乡土树种 国土绿化 应用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文冠果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
6
作者 赵军营 赵通 +2 位作者 柴春山 左陇刚 张德 《甘肃林业科技》 2025年第2期75-78,86,共5页
文冠果是甘肃省重要的乡土树种。近年来,甘肃积极开展文冠果引种试验、示范推广、产业开发工作,全省文冠果种植面积达4.22×10^(4) hm^(2),产业化发展步伐加快,品牌建设初见成效,生态惠民效益显著,科技支撑力明显增强,但也存在优良... 文冠果是甘肃省重要的乡土树种。近年来,甘肃积极开展文冠果引种试验、示范推广、产业开发工作,全省文冠果种植面积达4.22×10^(4) hm^(2),产业化发展步伐加快,品牌建设初见成效,生态惠民效益显著,科技支撑力明显增强,但也存在优良丰产品种缺乏、园地丰产能力不强、上市产品单一、市场带动能力较弱、产业效益低下等问题。为实现产业综合效益新突破,建议强化基础应用研究,为构建完整文冠果产业链条提供支撑;推动先行先试示范,培育文冠果产业发展标杆;推动生态造林与文冠果产业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冠果 甘肃 产业现状 发展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公益林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杨成生 赵瑞华 +2 位作者 蔡国军 王有元 张功勋 《甘肃林业科技》 2012年第4期42-46,共5页
简述了甘肃省公益林的基本情况,指出了森林质量不高、公益林经营管护模式单一、受国家政策影响经营滞后、管护机制有待完善、补偿制度存在缺陷、科学技术落后、管护人员素质亟待提高等7个方面的现存问题。提出了公益林经营管理的对策措... 简述了甘肃省公益林的基本情况,指出了森林质量不高、公益林经营管护模式单一、受国家政策影响经营滞后、管护机制有待完善、补偿制度存在缺陷、科学技术落后、管护人员素质亟待提高等7个方面的现存问题。提出了公益林经营管理的对策措施,包括:按保护等级确定经营管护模式,建立公益林监测体系和信息管理系统;加强森林经营措施,提高林分质量;建立全社会参与的生态补偿机制;提高补偿标准,扩大补偿范围;分类经营;健全保障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益林 经营管理 问题与对策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枣产业科学发展战略思考 被引量:4
8
作者 黄华梨 王延秀 +3 位作者 赵晓芳 季元祖 张广忠 张露荷 《甘肃林业科技》 2016年第3期36-42,46,共8页
通过调研分析,甘肃省在枣产业发展中的良种良砧良法配套栽培技术研究,枣园生物覆盖及土壤环境改善和低产枣园改造技术研究,枣果采收后制干、保鲜等工艺及延长产业链条,增强市场竞争力创新技术研发,创新研发地域特色品牌,实现品牌化经营... 通过调研分析,甘肃省在枣产业发展中的良种良砧良法配套栽培技术研究,枣园生物覆盖及土壤环境改善和低产枣园改造技术研究,枣果采收后制干、保鲜等工艺及延长产业链条,增强市场竞争力创新技术研发,创新研发地域特色品牌,实现品牌化经营战略,体现枣树适应性强、分布广、发展宜、多用途价值优势,以及融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统一的发展机制体制研究等存在严重不足。针对不足提出了甘肃省枣产业科学发展战略,即"确立一个目标,坚持两翼协同,抓住三个重点,建立四个支点,构筑五大体系,加强六项建设,开展七项研究,采取八项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省 枣产业 发展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三北”工程区退化林形成原因及其修复建议 被引量:1
9
作者 何虎林 张洋军 +2 位作者 肖云飞 王增辉 张丹 《甘肃林业科技》 2024年第3期102-106,共5页
本文基于甘肃省“三北”工程区退化林调查成果,分析了甘肃省“三北”工程区退化林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甘肃省“三北”工程区退化林修复的原则、目标及建议,以期为甘肃省“三北”工程区退化林修复提供帮助。
关键词 “三北”工程区 退化林 退化原因 修复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公益林不同生态区位土壤理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燕萍 陈徵尼 +1 位作者 仲怡铭 凌雷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40-446,共7页
为揭示公益林不同区位之间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特征,以甘肃省6个生态区位公益林为研究对象,对100 cm深土层内土壤进行分层取样,并对其8个土壤理化指标进行测定,研究不同区位不同土层间土壤理化特征。结果表明:甘肃省公益林6个生态区位土... 为揭示公益林不同区位之间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特征,以甘肃省6个生态区位公益林为研究对象,对100 cm深土层内土壤进行分层取样,并对其8个土壤理化指标进行测定,研究不同区位不同土层间土壤理化特征。结果表明:甘肃省公益林6个生态区位土壤理化性质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土壤含水率的变化范围在41.86%~6.83%,在西南高山峡谷区最大,沙地接壤区最小,土壤容重在江河源头区最大为1.56 g·cm^(-3),土壤总孔隙度在此生态区位最小为42.61%,两者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土壤有机质在重点自然保护区的含量为74.12 g·cm^(-3),显著高于其他各生态区位。土壤理化指标在空间分布上存在一定的规律,土壤含水率与土壤最大持水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两者存在显著正相关,土壤容重随土层深度的增加逐渐增加,而土壤孔隙度随土层深度的增加逐渐减小,两者存在显著负相关。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全氮含量具有明显表聚性,在土壤表层量较高,随土层深度的增加逐渐减小,土壤全磷含量与土壤全钾含量在土壤空间分布上无明显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益林 土壤 生态区位 理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欧杂种榛子在甘肃省推广示范效果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武蕾 刘在国 +2 位作者 陈炜青 冯颖 莫保儒 《现代园艺》 2020年第19期58-59,62,共3页
在前期进行杂交榛子丰产栽培技术研究基础上,在甘肃大面积示范推广平欧杂种榛子优良品种、苗木繁育技术及丰产栽培技术,取得显著效果。其中推广示范区成苗率达75.8%,比对照增加33%,经济效益增加1.79倍;配方施肥后单株产量比对照增加1.6... 在前期进行杂交榛子丰产栽培技术研究基础上,在甘肃大面积示范推广平欧杂种榛子优良品种、苗木繁育技术及丰产栽培技术,取得显著效果。其中推广示范区成苗率达75.8%,比对照增加33%,经济效益增加1.79倍;配方施肥后单株产量比对照增加1.6kg,经济效益增加2.77%;整形修剪后可增产45%,2014年以来在甘肃省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 杂交榛子 栽培技术 示范推广 应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国家级公益林现状研究
12
作者 蔡国军 杨成生 +2 位作者 赵瑞花 王有元 张功勋 《甘肃林业科技》 2012年第2期27-33,共7页
按照甘肃省公益林所处的5个生态区位(江河源头区、江河两岸区、森林和陆生野生动物类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要水库区、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分别阐述各生态区公益林的资源分布、林地类型、树种组成和生态功能。以此为基础,对... 按照甘肃省公益林所处的5个生态区位(江河源头区、江河两岸区、森林和陆生野生动物类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要水库区、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分别阐述各生态区公益林的资源分布、林地类型、树种组成和生态功能。以此为基础,对全省的公益林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全省国家级公益林面积为673.36万hm2,占森林总面积的68.63%,表现出了"相对数量较多,绝对数量偏少"的特点;灌木林占公益林总面积的49.15%,占公益林的主体地位。要采用3S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进行资源的监测与管理,开展公益林组成、结构与功能的调整与科学经营,实现公益林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省 公益林 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监测研究报告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芳 杨成生 +1 位作者 陈徵尼 李广宇 《甘肃林业科技》 2021年第1期6-14,共9页
退耕还林工程是"两山"理论的生动实践。全省14个点16年的监测结果表明,退耕还林工程对降水无明显影响;能够有效增加土壤孔隙度、腐殖质层厚度;防治水土流失、防风固沙效益突出,不同退耕模式效益差异明显,乔灌草模式防风固沙... 退耕还林工程是"两山"理论的生动实践。全省14个点16年的监测结果表明,退耕还林工程对降水无明显影响;能够有效增加土壤孔隙度、腐殖质层厚度;防治水土流失、防风固沙效益突出,不同退耕模式效益差异明显,乔灌草模式防风固沙效益最优。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总价值1 038.8亿元,其中保育土壤价值占4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省 退耕还林 生态效益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国土绿化成效、存在问题及对策
14
作者 仲怡铭 宗文贞 +1 位作者 马全林 莫保儒 《甘肃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51-56,共6页
国土绿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科学推进国土绿化不仅能够改善生态环境,并且能够促进林草生态系统固碳增汇。甘肃省作为国家西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在全国生态安全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研究基于文献检索和基层调研,分析了... 国土绿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科学推进国土绿化不仅能够改善生态环境,并且能够促进林草生态系统固碳增汇。甘肃省作为国家西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在全国生态安全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研究基于文献检索和基层调研,分析了全省国土绿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的对策与建议,如优化国土绿化布局和推进科学绿化,旨在为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实现“双碳”目标、建设山川秀美新甘肃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绿化 对策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退耕还林后续政策调查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连雪斌 陈晓妮 苏强 《甘肃林业科技》 2007年第3期33-35,59,共4页
在对甘肃省退耕还林工程整体实施情况及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全面了解的基础上,通过对退耕区退耕农户退耕还林前后收入、粮食产量、劳动力转移等变化情况以及补助到期后退耕农户收入的可能变化等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和分析,提出了完善... 在对甘肃省退耕还林工程整体实施情况及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全面了解的基础上,通过对退耕区退耕农户退耕还林前后收入、粮食产量、劳动力转移等变化情况以及补助到期后退耕农户收入的可能变化等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和分析,提出了完善退耕还林现行政策及制定补助到期后续政策的意见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 后续政策 甘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兴隆山森林小气候特征研究
16
作者 王翠英 王依瑞 丁爱强 《甘肃林业科技》 2024年第2期41-46,共6页
为客观了解兴隆山森林小气候变化情况,本研究以兴隆山森林林内、林外2021年气象观测数据为基础,对该区空气温度、湿度、光合有效辐射、风速、风向5个气象因子进行对比分析,揭示兴隆山森林小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林外平均气温、最高... 为客观了解兴隆山森林小气候变化情况,本研究以兴隆山森林林内、林外2021年气象观测数据为基础,对该区空气温度、湿度、光合有效辐射、风速、风向5个气象因子进行对比分析,揭示兴隆山森林小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林外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和光合有效辐射均高于林内,且均呈现先增长后减小的趋势;林外空气湿度、风速低于林内,林内以西南偏南风为主,林外风向以西南偏西为主,空气湿度在生长季(5—10月)内呈现增长趋势;林内林外空气温度均在7月达到最高温(林内16.20 ℃、林外20.15 ℃),空气湿度在10月达到最大值(林内91.01%、林外79.30%),光合有效辐射在7月份达到最高值(林内6.39 W·m^(-2)、林外95.82 W·m^(-2)),7月风速最大(林内2.04 m·s^(-1)、林外1.99 m·s^(-1))。因此,掌握森林小气候变化特征,充分利用其对森林环境效益的促进作用,通过更加科学方式经营管理森林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隆山森林 林内外 气象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45 a来我国防沙治沙研究主要进展演变及展望--基于Citespace的文献可视化分析
17
作者 王新友 马全林 《干旱区地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4-246,共13页
防沙治沙是我国当前“三北”工程建设的主攻方向,是筑牢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举措。为推进防沙治沙关键技术研究,支撑荒漠化综合防治和“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基于Citespace软件及传统文献归纳方法,梳理了三北工程实施45 a来我... 防沙治沙是我国当前“三北”工程建设的主攻方向,是筑牢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举措。为推进防沙治沙关键技术研究,支撑荒漠化综合防治和“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基于Citespace软件及传统文献归纳方法,梳理了三北工程实施45 a来我国防沙治沙研究成果,对防沙治沙研究文献总体特征、热点演变、存在问题与研究不足等进行了分析。分析发现:(1)防沙治沙相关的中英文发文总量持续增长,国际影响力逐渐增强,研究具有多学科、交叉性等特点。(2)近45 a来经历了1978—2000、2001—2012、2013—2023年3个时段的演变,一阶段重点关注土地沙漠化成因、土地退化动态的辨识;二阶段重点关注人工固沙造林等人类行为活动对防沙治沙所产生的成效评价;三阶段重点关注产业化治沙和自然修复等实现沙化土地治理的可持续发展研究。(3)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了土地沙漠化驱动因素及其机理、治理措施与模式、政策与法律法规、防沙治沙理念演变4方面。(4)当下的研究面临着流沙快速固定、治沙新材料新技术新模式、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化、沙产业发展、政策机制等方面的问题,未来需要从土地利用及其设计、治沙装备研发、沙产业与生态产品开发、政策机制完善、治沙关键技术创新和推广等多方面进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沙治沙 荒漠化防治 CITESPACE 热点演变 “三北”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黄土高原区林业生态建设自然气候条件严酷性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俊杰 《甘肃林业科技》 2009年第3期33-35,48,共4页
甘肃省黄土高原区林业生态建设面对的难点是自然气候条件严酷,气候干旱少雨则是这种严酷性的重要表现之一。秋雨型降水、降水年际变化大、有效降水少、大气干燥多风等因素叠加在一起,构成了甘肃省黄土高原区气候干旱的本质所在,频繁的... 甘肃省黄土高原区林业生态建设面对的难点是自然气候条件严酷,气候干旱少雨则是这种严酷性的重要表现之一。秋雨型降水、降水年际变化大、有效降水少、大气干燥多风等因素叠加在一起,构成了甘肃省黄土高原区气候干旱的本质所在,频繁的自然灾害进一步导致该区林业生态建设难上加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生态建设 秋雨型降水 降水年际变化 有效降水 自然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兴隆山耕地向华北落叶松林演变过程中土壤物理性质的变化特征
19
作者 魏强 吴国宏 闫沛斌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3,共13页
【目的】研究兴隆山退耕还林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长发育过程中土壤物理性质,阐明耕地向林地转变过程中物理性质的变化规律,为该区域退耕还林地人工林经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兴隆山退耕还林区农田、草地、退耕还林华北落叶松林(10... 【目的】研究兴隆山退耕还林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长发育过程中土壤物理性质,阐明耕地向林地转变过程中物理性质的变化规律,为该区域退耕还林地人工林经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兴隆山退耕还林区农田、草地、退耕还林华北落叶松林(10、18、27年生)5种典型植被为研究对象,测定0~100 cm土壤容重、孔隙度(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度)和持水量(田间持水量、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和自然水分含量),探讨土地在耕地→草地→林地演变过程中土壤物理性质的变化规律及其相互影响。【结果】1)在土壤垂直剖面上,5种植被0~100 cm土壤物理特征指标变化规律不相同;10、18、27年生华北落叶松林容重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变大,农田先增加后减小;10、18、27年生落叶松林总孔隙度和最大持水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小,农田先减小后增加;18、27年生落叶松林毛管孔隙度、毛管持水量和田间持水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小,农田先减小后增加;2)随林龄增加,容重和自然水分含量呈变小趋势,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和田间持水量呈增加趋势;3)容重与其他物理特征指标均具有相关性,在改善土壤物理性质方面起着关键作用。【结论】林龄和林分密度是影响植被对土壤改良效果的主要因子;植被对土壤改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短期内很难达到理想效果;在退耕还林地林分生长过程中,应不断调整林分密度,保证林分生长处于最佳状态,加速植被对土壤物理性质的改良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物理性质 变化特征 土壤演变 华北落叶松林 兴隆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橄榄油品质与种质资源、产区以及成熟度关系的研究
20
作者 孟童 朱绪春 +7 位作者 刘玉红 李建科 仲斌 李勇杰 赵海云 姜成英 陈志国 刘红芝 《中国粮油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5-125,共11页
本文主要是对云南和甘肃两个主产区的主栽品种,不同采收期的表型等质量性状,以及脂肪酸和甾醇等品质性状进行检测和比较分析,确定了采摘期,筛选出优异种质资源为油橄榄加工专用品种选育和高值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能够指导企业和种植户... 本文主要是对云南和甘肃两个主产区的主栽品种,不同采收期的表型等质量性状,以及脂肪酸和甾醇等品质性状进行检测和比较分析,确定了采摘期,筛选出优异种质资源为油橄榄加工专用品种选育和高值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能够指导企业和种植户选择种植品种,确定合理采收期,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结果表明:14种油橄榄种质资源的10个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为0.53%~33.10%,变异系数最大的是单果质量,为33.10%,主成分分析累积贡献率达到95.18%;果纵横径、果肉率、核纵横径和果肉质量相互之间均呈显著/极显著(P<0.01)正相关;橄榄果的品质受品种和环境的双重影响,随着成熟度的变化,脂肪酸的组成也发生变化,不同产区的同一品种间脂肪酸组成也有区别,本研究中橄榄油的UFA/SFA的比例在2.62~6.65之间,MUFA/PUFA的比例在3.14~13.35之间;油橄榄的总甾醇含量在(678.52±79.74)~(1955.93±16.53)之间,均含岩藻甾醇、羊毛甾醇、β-谷甾醇、豆甾醇和菜油甾醇5种,其中β-谷甾醇含量最高,甾醇的含量随着成熟度的增加而降低。因此,亲本应选择大果品种,在成熟初期采摘更佳,同时可选择“贺吉”作为高甾醇橄榄油专用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橄榄 表型性状 甾醇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