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省林业厅效能风暴行动督查组到省林业工作站管理局检查督导工作
1
《甘肃林业》 2012年第6期47-47,共1页
2012年10月31日,省厅效能风暴行动督查组一行来到甘肃省林业工作站管理局,检查指导效能风暴行动工作。 厅督查组一行对林业站管理局效能风暴行动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管理局领导高度重视,责任明确,制度健全,措施到位,工作... 2012年10月31日,省厅效能风暴行动督查组一行来到甘肃省林业工作站管理局,检查指导效能风暴行动工作。 厅督查组一行对林业站管理局效能风暴行动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管理局领导高度重视,责任明确,制度健全,措施到位,工作扎实,效果明显。突出以“严纪律、转作风、提效率、重落实、抓具体、创一流”的“严转提、重抓创”六字真言为载体,从严肃纪律,转变作风;注重落实,提高效率;奋发有为,争创一流三个方面,制定了11条具体工作措施,确保了各项工作落到了实处,促进了机关作风明显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工作站 管理局 风暴 督查 检查 林业厅 督导 机关作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天然林保护工程的成效分析 被引量:25
2
作者 杨全生 汪有奎 +3 位作者 李进军 郭生祥 张建奇 王零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9-95,共7页
祁连山天然林生态服务功能巨大。2001~2010年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实施了天然林保护一期工程,加强了森林保育。采用样地调查及"3S"技术监测资料对该天然林保护工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工程实施期间,保护区有林地、疏林地、灌木... 祁连山天然林生态服务功能巨大。2001~2010年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实施了天然林保护一期工程,加强了森林保育。采用样地调查及"3S"技术监测资料对该天然林保护工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工程实施期间,保护区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地面积分别增加了4.8%、26.9%、54.3%、283.6%,每年新增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155.82亿元·a-1;森林覆盖率增长1.3%,活立木蓄积增加212.47万m3;封山育林区与未封育区相比,天然更新幼树密度、青海云杉幼树年均高生长量、植物种数量、灌木盖度、灌木平均高分别增加了557.6%、28.7%、18.8%、57.5%和180.0%,植物种多度提高;退化林地植被群落多样性随封山育林时间增加呈增大趋势;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优势度指数在空间结构上的变化表现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而均匀度指数变化相反;林区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显著增加。指出了工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和提高天然林保护二期工程建设质量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林保护工程 成效分析 问题与对策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连山北坡森林资源变迁 被引量:18
3
作者 汪有奎 杨全生 +3 位作者 郭生祥 李进军 王零 袁虹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66-979,共14页
祁连山森林是祁连山水源涵养生态系统的主体,了解祁连山森林资源变化,对于制定森林保护政策法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祁连山森林资源具有重要意义。2010-2013年,应用"3S"技术和搜集以往调查研究资料,对比分析了祁连山北坡森林... 祁连山森林是祁连山水源涵养生态系统的主体,了解祁连山森林资源变化,对于制定森林保护政策法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祁连山森林资源具有重要意义。2010-2013年,应用"3S"技术和搜集以往调查研究资料,对比分析了祁连山北坡森林分布范围及面积变化,结果表明:地质时期,随着祁连山快速隆升,气候变得寒冷干旱,森林分布范围逐渐缩小;早全新世以后,祁连山区森林退缩至酒泉以东山区。历史时期,祁连山北坡森林遭到4次较大规模人为破环,森林面积日渐建少。新中国建立以来至20世纪80年代末,祁连山北坡林区经过3次较大的毁林开荒行动,森林再次遭到严重破坏。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和甘肃省加大了祁连山森林保护,祁连山北坡森林得到逐步恢复与扩展。目前,人为活动对祁连山北坡森林的干扰影响仍然严重,森林质量呈退化趋势。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森林保护与恢复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分布 面积 变化 祁连山北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旱塬区花牛苹果树干茎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6
4
作者 周玉燕 廖空太 +2 位作者 张莉 杨国州 滕保琴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0-35,共6页
为探明山旱塬区苹果园耗水规律以及影响果树耗水的主导因子,确定水分承载力,合理配置有限的水资源,于2014~2015年采用SF-L树干茎流仪和Watch Dog 2900ET自动气象站对山旱塬区花牛苹果树干茎流及环境因子进行了连续观测,分析了花牛苹果... 为探明山旱塬区苹果园耗水规律以及影响果树耗水的主导因子,确定水分承载力,合理配置有限的水资源,于2014~2015年采用SF-L树干茎流仪和Watch Dog 2900ET自动气象站对山旱塬区花牛苹果树干茎流及环境因子进行了连续观测,分析了花牛苹果树干茎流速率的变化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在果树生长周期,各月份根据日均茎流速率由大到小排列依次为5月、6月、7月、8月、9月,随着月份的递增,茎流峰值出现时间逐渐延迟;5~9月份苹果树干茎流速率变化规律表现为昼高夜低,7:00~9:00树干茎流速率开始急速上升,12:00~15:00达到最大值,17:00~18:00开始逐步下降,21:00趋于稳定;不同天气条件下苹果树干茎流速率为晴天大于雨天;对茎流速率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太阳辐射强度、相对湿度、空气温度、饱和水气压差、露点温度与树干茎流速率呈极显著性相关,风速对茎流速率也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园 树干茎流 环境因子 山旱塬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砸山沙冬青种群分布格局与群落特征 被引量:5
5
作者 周启龙 王立 +2 位作者 廖空太 杨国洲 王大为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5年第2期302-305,312,共5页
[目的]了解石质山不同坡向沙冬青的种群结构、分布格局,旨在揭示沙冬青种群与环境异质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在北砸山不同坡向上采用样线和样方相结合的方法调查沙冬青群落特征,运用平均拥挤度、丛生指数、聚块性指标、Cassie指标、扩散... [目的]了解石质山不同坡向沙冬青的种群结构、分布格局,旨在揭示沙冬青种群与环境异质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在北砸山不同坡向上采用样线和样方相结合的方法调查沙冬青群落特征,运用平均拥挤度、丛生指数、聚块性指标、Cassie指标、扩散系数、负二项分布指标等方法对景泰北砸山不同坡向沙冬青种群结构和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1)北砸山阳坡沙冬青种群密度最高,是半阳坡的2.5倍,半阴坡生长状况最好;(2)阳坡、半阳坡、山脊处沙冬青年龄结构为稳定型,半阴坡年龄结构为增长型;(3)阳坡、半阳坡、半阴坡扩散指数C均大于1,说明阳坡、半阳坡、半阴坡都服从集群分布,而山脊处扩散指数C小于1,说明山脊处沙冬青服从均匀分布;(4)北砸山沙冬青种群分布格局规模:阳坡为4m×8m,半阳坡为4m×4m,半阴坡为8m×8m,山脊部为4m×8m。[结论]北砸山沙冬青生长状况良好,年龄结构稳定,分布格局大多为集群分布,各区域分布的沙冬青种群格局规模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冬青 北砸山 分布格局 年龄结构 格局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旱塬区苹果园不同覆盖措施对土壤水分运动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周玉燕 廖空太 +2 位作者 张莉 滕保琴 杨国州 《中国果树》 2017年第1期5-10,共6页
为了探清不同地表覆盖措施(黑膜覆盖、白膜覆盖、行间生草、清耕对照)对苹果园土壤水文状况的影响,于2014—2015年采用HL20土壤墒情监测仪对山旱塬区花牛苹果园土壤水分状况进行定位监测,采用SF-L树干径流仪和Watch Dog 2900ET自动气象... 为了探清不同地表覆盖措施(黑膜覆盖、白膜覆盖、行间生草、清耕对照)对苹果园土壤水文状况的影响,于2014—2015年采用HL20土壤墒情监测仪对山旱塬区花牛苹果园土壤水分状况进行定位监测,采用SF-L树干径流仪和Watch Dog 2900ET自动气象站对树干径流及环境因子进行了连续观测,并同时调查苹果产量。结果表明:不同覆盖措施下土壤水分补偿效果显现的时间均比降水量最大值出现的时间滞后1个月左右,处理的前2个月黑膜覆盖的土壤含水量最低,2个月之后不同覆盖措施的土壤贮水量均表现为黑膜覆盖>白膜覆盖>行间生草>清耕对照;不同物候期不同覆盖措施的土壤剖面平均含水量均表现为黑膜覆盖>行间生草>白膜覆盖>清耕对照;不同覆盖措施中白膜覆盖处理的667 m^2产量最高,达1 848.37 kg,黑膜覆盖的水分利用率最高,为143.59 kg·mm^(-1)·hm^(-2)。综合来看,不同覆盖措施均使苹果树产量及水分利用率有明显提高,地膜覆盖对苹果园土壤保墒效果更好,覆膜时间以春季2—3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园 覆盖措施 土壤墒情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连山北坡生态现状与治理对策 被引量:7
7
作者 汪有奎 李进军 +2 位作者 杨全生 李世霞 袁虹 《中国水土保持》 2014年第9期27-31,69,共5页
祁连山北坡是黑河、疏勒河、石羊河三大内陆河的发源地,也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优先区域,在维护生态平衡、保障西部干旱区生态安全方面举足轻重。采用文献研究法及"3S"技术调查表明,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和实施天然林保护工... 祁连山北坡是黑河、疏勒河、石羊河三大内陆河的发源地,也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优先区域,在维护生态平衡、保障西部干旱区生态安全方面举足轻重。采用文献研究法及"3S"技术调查表明,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和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退牧还草工程,森林面积、蓄积量持续增加,工程区退化草地初步恢复,藏野驴、马鹿、岩羊、蓝马鸡等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显著增加。但由于人类生产经营活动对生态的干扰破坏日益增加,加之气候变暖,生态环境仍呈现出局部治理、整体恶化的趋势。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生态修复与治理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北坡 生态现状 生态问题 治理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各地动态
8
作者 刘江林 +3 位作者 戚晗 周冲 李莉 姚继东 《甘肃林业》 2020年第4期47-48,共2页
省林业和草原局举办新修订《森林法》现场宣传咨询活动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以下简称《森林法》)将于2020年7月1日正式实施。为切实做好《森林法》实施的宣传工作,2020年6月30日上午,省林业和草原局组织局机关各处(室)、1... 省林业和草原局举办新修订《森林法》现场宣传咨询活动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以下简称《森林法》)将于2020年7月1日正式实施。为切实做好《森林法》实施的宣传工作,2020年6月30日上午,省林业和草原局组织局机关各处(室)、14个在兰局直单位、兰州市林业局、兰州南北两山指挥部的干部职工200余人,在兰州市民公园广场开展了《森林法》现场宣传咨询活动,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田葆华同志莅临现场指导宣传咨询活动。此次活动共悬挂宣传标语20多幅,布置宣传展板60多个,发放宣传材料2000余份,并向参观群众进行了现场法律咨询,为全社会保护森林生态和资源营造了良好氛围,收到了实际效果。兰州市以外的各市(州)林草部门也同步开展了《森林法》现场宣传咨询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法》 宣传材料 副局长 法律咨询 宣传展板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兰州南北两山 宣传标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