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平凉太统—崆峒山自然保护区植被和种子植物区系的研究 被引量:27
1
作者 张耀甲 王有元 +1 位作者 陈道军 张永泽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937-946,共10页
据初步统计 ,甘肃平凉太统—崆峒山自然保护区有维管植物 1 0 3科 ,377属 ,750种 ,其中种子植物 90科 356属 71 3种 (含变种 )。研究分析和讨论了太统—崆峒山地区主要植被类型、分布规律以及种子植物区系 ;其种子植物区系特征是 :种类... 据初步统计 ,甘肃平凉太统—崆峒山自然保护区有维管植物 1 0 3科 ,377属 ,750种 ,其中种子植物 90科 356属 71 3种 (含变种 )。研究分析和讨论了太统—崆峒山地区主要植被类型、分布规律以及种子植物区系 ;其种子植物区系特征是 :种类组成比较丰富 ,地理成分复杂 ,联系广泛 ,以温带成分占绝对优势 ,是典型的北温带性质 ;该地区也是多种植物区系的交汇地 ,但以华北成分为主 ,植物区系隶属于泛北极植物区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华北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平凉太统-崆峒山自然保护区 植被 种子植物区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森林防火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研制 被引量:4
2
作者 程弘 刘治平 +2 位作者 魏秀元 赵晟 张鹿鸣 《甘肃林业科技》 1998年第4期59-62,共4页
应用GIS技术在甘肃省白龙江、小陇山林区建立空间信息与属性信息数据库,实现了信息检索、查询、评价、分析,为快速扑灭森林火灾提供了有效的辅助决策技术手段,并对GIS的应用发展提出了具体建议。
关键词 GIS 森林防火 空间信息 属性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祁连山林区林木材积生长率调查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申登峰 《甘肃林业科技》 2002年第3期37-39,共3页
利用收集的 196株样木胸径与年龄的函数关系和森林资源连续清查 92 6 4株复位样木 ,对祁连山林区青海云杉、祁连圆柏、桦木、山杨、油松 5个树种的林木生长率进行了分析研究 ,认为 :①青海云杉的生长受水分影响 ,东部和西部的生长差异显... 利用收集的 196株样木胸径与年龄的函数关系和森林资源连续清查 92 6 4株复位样木 ,对祁连山林区青海云杉、祁连圆柏、桦木、山杨、油松 5个树种的林木生长率进行了分析研究 ,认为 :①青海云杉的生长受水分影响 ,东部和西部的生长差异显著 ;②祁连圆柏是耐旱树种 ,在生长过程中受水分影响较少 ,东部和西部生长差异不显著 ;③祁连山林区古城和昌岭山保护站是我国天然油松分布的最西段 ,林木早期生长缓慢 ,它的速生期和成熟期比国家林业部颁发标准延后 2 0年 ,即 81~ 10 0年为成熟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林区 材积生长率 直径 年龄 函数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沙质荒漠化土地分布规律及动态演变趋势 被引量:4
4
作者 马立鹏 《甘肃林业科技》 1997年第3期32-36,共5页
结合甘肃省首次开展的沙质荒漠化土地普查工作,采用美国陆地卫星TM影像遥感解译与地形图现地调查相结合的综合调查方法,分析了甘肃省沙质荒漠化土地的水平分布、垂直分布、按行政区及按沙区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得出甘肃及其沙区... 结合甘肃省首次开展的沙质荒漠化土地普查工作,采用美国陆地卫星TM影像遥感解译与地形图现地调查相结合的综合调查方法,分析了甘肃省沙质荒漠化土地的水平分布、垂直分布、按行政区及按沙区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得出甘肃及其沙区从建国初期至现在近半个世纪以来沙质荒漠化土地动态演变趋势:沙质荒漠化土地年均递增率0.38%,其中以河西走廊西段沙区发展最为迅速,年均递增率1.47%;沙质荒漠化土地中固定半固定沙地(丘)年递增率0.89%,其沙质荒漠化土地治理与蔓延速率之比为2.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化土地 分布规律 沙区 演变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被引量:4
5
作者 魏发林 谈克平 《甘肃林业科技》 2002年第3期33-36,共4页
论述了甘肃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的建立及逐步完善的过程 ,分析了每次复查的技术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
关键词 甘肃 清查体系 森林资源连续清查 清查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分类及评价 被引量:4
6
作者 张功勋 谭雅枝 《甘肃林业科技》 2001年第1期28-31,共4页
就甘肃省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状况、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类型及评价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森林生态旅游资源 分类 评价 甘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荒漠化监测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3
7
作者 马立鹏 《甘肃林业科技》 1999年第2期27-31,共5页
结合“全国荒漠化监测主要技术规定”,就甘肃省荒漠化监测体系总体框架的建立进行了探讨;阐述了以抽样和“3S”技术为基础的荒漠化宏观监测重点监测实施方法;介绍了监测分类系统、监测成果要求和实现的目标;指出了监测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荒漠化 监测体系 抽样 3S 分类系统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M影像在甘肃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中正判率的探讨 被引量:3
8
作者 史桂萍 《甘肃林业科技》 2002年第3期40-42,共3页
针对制约正判率的因素 ,采用直接解译法、逻辑推理法和对比分析法进行室内判读 ,判读结束后抽取具有普遍代表性的判读点和和解译时有疑点的判读点进行野外验证和校对 ,再进行室内修正和补充 ,对白龙江林业管理局迭部、舟曲、洮河 3个林... 针对制约正判率的因素 ,采用直接解译法、逻辑推理法和对比分析法进行室内判读 ,判读结束后抽取具有普遍代表性的判读点和和解译时有疑点的判读点进行野外验证和校对 ,再进行室内修正和补充 ,对白龙江林业管理局迭部、舟曲、洮河 3个林业局TM影像判读与实地调查结果相比较 ,正判率为 96 .0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M影像 解译标志 森林资源连续清查 正判率 遥感判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00万《甘肃省森林资源分布图》的编制及其特色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灿辉 《甘肃林业科技》 2001年第1期65-67,共3页
在介绍了 1∶ 1 0 0万《甘肃省森林资源分布图》设计特点的同时 ,对其编制特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林业 森林资源分布图 编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甘肃省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的探讨
10
作者 吴小舟 杨小鹏 《甘肃林业科技》 2001年第3期61-64,共4页
针对甘肃省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现状 ,引入有效管理的思路 ,从健全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建立科学管理体系、完善保障措施等方面作了进一步探讨 ,提出把自然保护区作为一个开放的经营实体 ,在不影响保护的前提下开展科研、生产、教学和旅游... 针对甘肃省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现状 ,引入有效管理的思路 ,从健全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建立科学管理体系、完善保障措施等方面作了进一步探讨 ,提出把自然保护区作为一个开放的经营实体 ,在不影响保护的前提下开展科研、生产、教学和旅游等活动 ,并把五者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 ,相辅相成 ,互相促进 ,以提高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有效管理 科学管理体系 管理机构 保障措施 甘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仁用杏发展前景分析研究
11
作者 程弘 魏秀元 +1 位作者 刘疆生 赵纯烈 《甘肃林业科技》 1999年第2期56-60,共5页
根据甘肃自然、社会经济的特点对发展仁用杏的前景从技术、经济及市场的角度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我省发展仁用杏提出了具体建议。
关键词 甘肃 仁用杏 发展前景 分析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荒山造林勘察设计中的几个测算问题
12
作者 罗世华 《甘肃林业科技》 1995年第2期65-67,共3页
干旱荒山造林勘察设计中的几个测算问题罗世华(甘肃省林业勘察设计研究院730020)近几年来,我们在干旱造林和灌溉造林设计中,从树种选择、密度设计、到抚育管理设计,注意到把立地水分平衡问题作为突出问题考虑,并在水肥充实... 干旱荒山造林勘察设计中的几个测算问题罗世华(甘肃省林业勘察设计研究院730020)近几年来,我们在干旱造林和灌溉造林设计中,从树种选择、密度设计、到抚育管理设计,注意到把立地水分平衡问题作为突出问题考虑,并在水肥充实的地方,注意考虑林冠下的碳平衡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荒山 造林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尔沁沙地人工杨树(Populus simonii)林生态防风效应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李锋瑞 张华 +1 位作者 赵丽娅 伏乾科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62-66,共5页
通过4~7月对人工杨树林迎风和背风区6倍树高处0.25,0.5,1,2m4个高度风速廓线的观测,定量评价了林地对不同风向及同风向不同风速的生态防护效应,探讨了林地叶面积指数的季节变化对林地生态防风效应的影响。主要结论是:(1)各月可蚀风(风... 通过4~7月对人工杨树林迎风和背风区6倍树高处0.25,0.5,1,2m4个高度风速廓线的观测,定量评价了林地对不同风向及同风向不同风速的生态防护效应,探讨了林地叶面积指数的季节变化对林地生态防风效应的影响。主要结论是:(1)各月可蚀风(风速≥4m/s)的出现频率及风速特征明显不同,4月和5月可蚀风的出现频率及平均风速显著高于6月和7月。(2)各月不同风向的出现频率及风速特征明显不同,4月以SSW、NNW、NW、S、WNW、N和WSW风为主,5月以NW、NNW、W、WSW、WNW和SW风为主,6月以S、SSW、ESE和NNE风为主,7月以SSW、S和SW风为主。(3)杨树林对N、NNE、NE、ENE和NNW风的生态防护效能最好,对NW、E、SW、WSW和W风的防护效能次之,对SE、SSE、S和ESE风的防护效能最差。(4)观测期内林地叶面积指数与0.25,0.5m两个高度的平均风速减弱系数呈显著正相关,其关系可分别用对数和指数函数来描述,而与1,2m两个高度的平均风速减弱系数呈显著非完全正相关,其关系可用三次曲线来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尔沁沙地 杨树人工林 生态防风效应 风向 风速 林地叶面积指数 防风固沙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干旱区春小麦生长冗余的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捷 吴慎杰 +1 位作者 杨小鹏 李凤民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6-27,31,共3页
通过对4个春小麦品种在产量、根量与根冠比等方面的比较,发现在水分严重胁迫条件下,古老的春小麦品种和尚头表现出相对较高的产量;但在水分条件改善后,其产量最低。古老品种较之现代品种具有更大的地下生物量和根冠比(开花期)。这表明... 通过对4个春小麦品种在产量、根量与根冠比等方面的比较,发现在水分严重胁迫条件下,古老的春小麦品种和尚头表现出相对较高的产量;但在水分条件改善后,其产量最低。古老品种较之现代品种具有更大的地下生物量和根冠比(开花期)。这表明自然条件下接近进化稳定对策(ESS)的地方品种,在土壤水分条件较好时存在着生长冗余,从而阻碍产量提高。因此,减少冗余,特别是地下部分的冗余可能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小麦增产的一条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干旱区 春小麦 生长冗余 进化稳定对策 ESS 产量 生物量 收获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同龄纯林树冠面积比例系数计算及林分标准密度(立木株数)确定的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熊奎山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16-122,共7页
人工同龄纯林树冠面积比例系数计算及林分标准密度(立木株数)确定的研究熊奎山(甘肃省林业勘察设计研究院兰州730020)关键词人工同龄纯林,树冠面积比例系数,林分标准密度确定Reineke(1983)指出:具有完满立木... 人工同龄纯林树冠面积比例系数计算及林分标准密度(立木株数)确定的研究熊奎山(甘肃省林业勘察设计研究院兰州730020)关键词人工同龄纯林,树冠面积比例系数,林分标准密度确定Reineke(1983)指出:具有完满立木度的同龄纯林,具有相同的单位面积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同龄纯林 林分标准密度 树冠面积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古树名录(二)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兴贵 谭雅枝 《甘肃林业科技》 2001年第3期25-29,共5页
根据现有资料 ,把甘肃古树分门别类整理成名录 ,以集中介绍甘肃的古树资源。名录共收集我省古树树种达 33科 49属 72种 (变种 ) 1 1 56株 (群落 ) ,以杨柳科最多 ,依次为柏科、蝶形花科、银杏科、松科、榆科等。
关键词 甘肃 古树 名录 种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杏树病害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7
作者 赵军营 程弘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5-48,共4页
关键词 杏树 真菌病 病毒病 细菌病 病原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生态林业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4
18
作者 吴秉礼 李福林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52-157,共6页
生态林业是以生态学和经济学原理为指导建立起来的一种新型林业生产方式,它揭示林业与社会之间的内在联系、运动规律。它的结构包括由人口、林业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构成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和人口、物资、资金、技术之间的关系构成林亚... 生态林业是以生态学和经济学原理为指导建立起来的一种新型林业生产方式,它揭示林业与社会之间的内在联系、运动规律。它的结构包括由人口、林业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构成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和人口、物资、资金、技术之间的关系构成林亚经济系统结构两方面;其功能集中体现在森林与社会之间在价值流、信息流、物流、能流的关系上。它的建设是林业的一种趋向理想状态的发展过程。对生态林业的评价宜采用综合效益指标T=E/I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林业 结构 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杏不同品种叶片抗嗜果刀孢菌生化特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赵军营 常永义 程弘 《甘肃农业科技》 2000年第10期35-37,共3页
以杏品种李光杏 (高抗果实斑点病 )、张公园杏 (中抗 )和兰州大接杏 (感病 )嫁接苗为材料 ,从生化特性方面初步研究了杏树叶片对嗜果刀孢菌〔Clasterosp orium carpophilum (L ew) Aderh.〕的抗性。田间调查表明 ,叶片成熟度与抗病性有... 以杏品种李光杏 (高抗果实斑点病 )、张公园杏 (中抗 )和兰州大接杏 (感病 )嫁接苗为材料 ,从生化特性方面初步研究了杏树叶片对嗜果刀孢菌〔Clasterosp orium carpophilum (L ew) Aderh.〕的抗性。田间调查表明 ,叶片成熟度与抗病性有密切关系 ,幼叶感病 ,成熟叶或老叶较抗病。测定结果表明 :随着成熟度的提高 ,叶内可溶性蛋白质、叶绿素总量、叶绿素 a、叶绿素 b含量上升 ,但叶绿素 a与 b的比率变化无明显的规律性 ;高抗品种李光杏和中抗品种张公园杏受侵染后 15 d叶还原糖含量基本呈下降趋势 ,而感病品种兰州大接杏基本呈上升趋势 ,说明受到侵染后叶还原糖含量与抗病性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果刀孢菌 抗病性 生化特性 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对多”线性回归模型在杨树立地类型划分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熊奎山 费乙 +1 位作者 程弘 赵纯烈 《甘肃林业科技》 1995年第2期40-43,45,共5页
本文论述了用“多对多”线性回归模型在杨树立地类型划分中的应用技术,并指出了如何在林业中结合实际经验进行预报,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关键词 回归模型 立地类型划分 杨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