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4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铜基复合材料的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24
1
作者 韩昌松 郭铁明 +2 位作者 南雪丽 惠枝 张定仓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90-94,共5页
主要从增强体材料、增强机理、制备方法等方面简述了铜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情况,总结了铜基复合材料的增强体材料的选用原则、种类和特点,并根据增强体材料的形态重点阐述了4种增强机理,介绍了7种制备铜基复合材料方法的工艺机理、特点... 主要从增强体材料、增强机理、制备方法等方面简述了铜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情况,总结了铜基复合材料的增强体材料的选用原则、种类和特点,并根据增强体材料的形态重点阐述了4种增强机理,介绍了7种制备铜基复合材料方法的工艺机理、特点,最后指出了铜基复合材料的应用领域,并展望了该类材料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基复合材料 增强体 增强机理 制备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块体纳米晶/微米晶复相金属材料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被引量:5
2
作者 王鸿鼎 喇培清 +2 位作者 师婷 魏玉鹏 卢学峰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2-96,共5页
本文综述了纳米晶/微米晶复相金属材料的发展历程、微观组织设计、制备方法及其力学性能与变形机制。概述了现有材料体系和制备方法的优点与不足,指出开发新工艺和进一步优化纳米晶/微米晶复相金属材料的综合性能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纳米晶 微米晶复相 制备方法 变形机制 研究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微/纳米材料处理水溶液中金属离子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杜雪岩 路翠萍 +1 位作者 马应霞 王茹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66-70,共5页
磁性微/纳米材料具有吸附性能好、化学稳定性好、易再生和易于固液分离等特点,作为一种新型的功能材料,在水处理工程中已成为研究的热点。介绍了近年来铁氧化物微/纳米材料、功能化铁氧化物、磁性无机复合微/纳米材料和磁性有机复合微/... 磁性微/纳米材料具有吸附性能好、化学稳定性好、易再生和易于固液分离等特点,作为一种新型的功能材料,在水处理工程中已成为研究的热点。介绍了近年来铁氧化物微/纳米材料、功能化铁氧化物、磁性无机复合微/纳米材料和磁性有机复合微/纳米材料作为吸附剂处理水溶液中金属离子的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微/纳米材料 吸附剂 金属离子 水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碲镍铬合金粉末材料显微组织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苏义祥 廖乃飞 +2 位作者 侯凤刚 鲍艳东 代英秋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4,共4页
在镍铬合金粉末中加入微量的碲,均匀混合后置于6 mm×200 mm的石英管中烧结,制备碲镍铬合金.通过扫描电镜、电子探针、X-ray分析等方法研究碲对镍铬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用HBRV-187.5布洛维硬度仪、HV-1000显微硬度测试仪和MMW-1... 在镍铬合金粉末中加入微量的碲,均匀混合后置于6 mm×200 mm的石英管中烧结,制备碲镍铬合金.通过扫描电镜、电子探针、X-ray分析等方法研究碲对镍铬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用HBRV-187.5布洛维硬度仪、HV-1000显微硬度测试仪和MMW-1立式万能摩擦磨损试验机检测新型碲镍铬合金粉末材料的洛氏硬度(HRC)、显微硬度(HV)和抗磨损性能.结果表明:在镍铬合金粉末中加入微量的碲,镍铬合金材料生成新的相,起到稳定镍铬合金粉末材料硬度和磨损性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铬合金 粉末材料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新型对电极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王璟 尚兴记 +3 位作者 张增明 谢荣艳 胡勇 丁雨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4-21,26,共9页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以其成本低廉、原材料丰富、制作工艺简单、理论转换效率高、对环境无污染等优势而备受人们关注,并在工业化生产中逐渐得到推广和应用。虽然人们在物理和化学方面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其转换效率并没有得到明显的...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以其成本低廉、原材料丰富、制作工艺简单、理论转换效率高、对环境无污染等优势而备受人们关注,并在工业化生产中逐渐得到推广和应用。虽然人们在物理和化学方面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其转换效率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提高。对电极作为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材料的性能直接影响着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为此,不少科研工作者提出了一个通过优化对电极材料自身结构来提高整个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光电性能的议题。着重综述了近几年对电极材料自身结构优化方面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对电极 网状结构 多孔结构 致密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铝青铜合金的摩擦性能 被引量:17
6
作者 李文生 路阳 +2 位作者 金玉花 袁利华 王智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21-123,共3页
试制了一种新型高强耐磨铝青铜,探讨了边界润滑条件下该合金与不锈钢对摩时热处理组织和摩擦磨损行为的关系。结果表明,经920℃固溶580℃时效处理后,合金具有优良的综合机械性能和摩擦学性能,主要的磨损形式为轻度的粘着磨损和磨粒磨损;... 试制了一种新型高强耐磨铝青铜,探讨了边界润滑条件下该合金与不锈钢对摩时热处理组织和摩擦磨损行为的关系。结果表明,经920℃固溶580℃时效处理后,合金具有优良的综合机械性能和摩擦学性能,主要的磨损形式为轻度的粘着磨损和磨粒磨损;经920℃固溶450℃低温时效后,合金性硬脆,耐磨性降低,主要的磨损形式为严重的磨粒磨损和疲劳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青铜合金 摩擦性能 摩擦磨损行为 边界润滑条件 综合机械性能 磨粒磨损 磨损形式 热处理组织 摩擦学性能 高强耐磨 时效处理 粘着磨损 低温时效 疲劳磨损 20℃ 不锈钢 450 耐磨性 固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P神经网络法确定工程材料评价指标的权重 被引量:27
7
作者 张天云 陈奎 +1 位作者 魏伟 杨扬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9-163,共5页
针对工程选材综合评价中评价指标的权重难以合理确定这一问题,构建了BP神经网络法赋权模型。在此基础上,以汽车车身用有机涂层材料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为例,以经加权平均法合理评价的15种有机涂层材料作为网络训练样本(8个评价指标和加... 针对工程选材综合评价中评价指标的权重难以合理确定这一问题,构建了BP神经网络法赋权模型。在此基础上,以汽车车身用有机涂层材料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为例,以经加权平均法合理评价的15种有机涂层材料作为网络训练样本(8个评价指标和加权平均法所得评价结果作为具体的样本数据),根据上述赋权模型,确定汽车车身用涂层材料8个评价指标的权重。以所得权重,根据改进理想解法对5种候选汽车车身用涂层材料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最佳候选材料为丙烯酸树脂,与实际应用一致。说明评价所采用的权重客观合理,即采用BP神经网络法确定工程材料评价指标的权重合理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材料 综合评价 指标权重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力三轴度和应变率对6063铝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及材料表征 被引量:42
8
作者 朱浩 朱亮 陈剑虹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58-362,共5页
对6063铝合金试样在不同应力三轴度和不同应变率下进行拉伸试验,得到了该合金在这两种情况下的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应力三轴度的减小,材料的等效弹性模量、等效屈服应力减小,但等效断裂应变增大;随着应变率逐渐增大,材料的屈服... 对6063铝合金试样在不同应力三轴度和不同应变率下进行拉伸试验,得到了该合金在这两种情况下的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应力三轴度的减小,材料的等效弹性模量、等效屈服应力减小,但等效断裂应变增大;随着应变率逐渐增大,材料的屈服强度和断裂强度略有增大;断裂应变明显减小;抗拉强度基本不变。Johnson-cook本构模型及其断裂应变模型可以用来描述6063铝合金在不同三轴应力度和不同应变率下的本构及失效关系。通过材料表征,得出了Johnson-cook本构模型及其断裂应变模型中各个参数,为有限元(ABAQUS)模拟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63铝合金 应力三轴度 应变率 Johnson-cook模型 材料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基电接触材料的应用研究及制备工艺 被引量:34
9
作者 李文生 李亚明 +2 位作者 张杰 刘毅 董洪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34-39,55,共7页
鉴于银基电接触材料在电力系统、电器工业中的重要性,综合近年多种文献资料,阐述了Ag/Ni、Ag/C、Ag/WC和Ag/MeO等4个主要系列的银基电接触材料的特点。分析了喷射沉积法、溶胶-凝胶法、纤维强化法、等静压制法、等离子体喷涂法等制备银... 鉴于银基电接触材料在电力系统、电器工业中的重要性,综合近年多种文献资料,阐述了Ag/Ni、Ag/C、Ag/WC和Ag/MeO等4个主要系列的银基电接触材料的特点。分析了喷射沉积法、溶胶-凝胶法、纤维强化法、等静压制法、等离子体喷涂法等制备银基电接触材料的工艺特点。结合现阶段研究工作,研制和改进电接触材料的制备工艺,发展新型环保触头材料、多相复合触头材料及纳米触头材料是今后银基电接触材料发展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基电接触材料 制备工艺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2紫铜与H62黄铜异种材料间的搅拌摩擦焊工艺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王希靖 达朝炳 +1 位作者 李晶 张忠科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9-33,共5页
针对T2紫铜与H62黄铜异种材料进行了搅拌摩擦焊工艺研究.通过实验分析了不同板厚的紫铜和黄铜在各种工艺参数下的焊缝成形、接头微观组织及接头力学性能,并从微观角度分析了两种材料在接头中的分布情况及交界处的物相成分.实验表明... 针对T2紫铜与H62黄铜异种材料进行了搅拌摩擦焊工艺研究.通过实验分析了不同板厚的紫铜和黄铜在各种工艺参数下的焊缝成形、接头微观组织及接头力学性能,并从微观角度分析了两种材料在接头中的分布情况及交界处的物相成分.实验表明,合适的焊接工艺参数可以获得组织、性能优良的紫铜-黄铜接头,接头交界处存在过渡带,宽度约为1~10μm的过渡物质.研究还发现接头显微硬度、平均抗拉强度介于黄铜与紫铜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摩擦焊 异种金属 紫铜 黄铜 焊接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粉煤灰复合吸附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11
11
作者 张德懿 马颖 +4 位作者 王毅 冯辉霞 雒和明 满新伟 郝远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942-948,共7页
以粉煤灰和蔗糖为原料,浓硫酸为炭化剂,制备了一种新型的C/粉煤灰复合吸附材料。采用X光电子能谱、红外吸收光谱、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及N2气吸附实验对所制备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粉煤灰表面被类石墨态炭纳米颗... 以粉煤灰和蔗糖为原料,浓硫酸为炭化剂,制备了一种新型的C/粉煤灰复合吸附材料。采用X光电子能谱、红外吸收光谱、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及N2气吸附实验对所制备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粉煤灰表面被类石墨态炭纳米颗粒所包裹,复合材料表面密集分布着大量的介孔,Brunauer-Emmett-Teller(BET)比表面积SBET=5.4 m2/g,并且在该复合材料表面含有丰富的—SO3H、—COOH和—OH等含氧官能团。考察了所制备的复合材料对典型阳离子型染料亚甲基蓝及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能力,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吸附性能,其对亚甲基蓝的吸附能力达到活性炭的83.7%,对典型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能力优于市售活性炭。所制备复合材料可作为活性炭的一种替代品,用于水中有机染料和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复合材料 蔗糖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散强化型导电铜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2
作者 郭铁明 季根顺 +3 位作者 马勤 周琦 贾建刚 陈辉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27-31,35,共6页
弥散强化铜基材料是一类具有优良综合性能的新型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综述了弥散强化型导电铜基复合材料的理论研究进展、国内外的应用,以及近年来该材料制备方法的研究新进展,总结了该类材料的主要复合体系,指出解决增强相粉体的细化及... 弥散强化铜基材料是一类具有优良综合性能的新型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综述了弥散强化型导电铜基复合材料的理论研究进展、国内外的应用,以及近年来该材料制备方法的研究新进展,总结了该类材料的主要复合体系,指出解决增强相粉体的细化及增强相与基体铜之间的界面适配性问题是该类材料发展的关键性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强化 导电率 铜基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Cu基块状非晶合金的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3
作者 寇生中 冯柳 +2 位作者 丁雨田 许广济 丁宗富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F09期242-245,共4页
Cu基块状非晶合金是一种新型高性能材料,从合金体系、力学性能、合金过冷液体区域的性能及非晶形成能力几方面对Cu基块状非晶合金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新型Cu基块状非晶合金的工程应用前景。
关键词 Cu基块状非晶合金 力学性能 热学性能 非晶形成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确定工程材料评价指标的权重 被引量:19
14
作者 张天云 杨瑞成 陈奎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19,共3页
引入层次分析法,研究工程材料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通过构建评价指标的层次结构,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对指标间的相对重要性作出判断,构造判断矩阵,建立了层次分析法模型.以低温存贮罐用材为例,从功能性角度出发,选择7种评价指标,研... 引入层次分析法,研究工程材料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通过构建评价指标的层次结构,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对指标间的相对重要性作出判断,构造判断矩阵,建立了层次分析法模型.以低温存贮罐用材为例,从功能性角度出发,选择7种评价指标,研究该模型在工程材料评价指标权重确定中的应用.一致性检验结果表明,所得低温存贮罐材料7种评价指标的权重合理、准确.层次分析法使得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更加科学,合理,是工程材料评价指标权重确定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判断矩阵 一致性检验 权重 工程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相变储热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15
作者 王毅 夏天东 冯辉霞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6-74,共9页
概括和评述了有机相变储热材料和有机复合相变储热材料应用于热能储存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各类材料的优缺点。指出,有机复合相变储热材料是今后有机相变材料重点发展的方向,提高传热能力、建立适当的储热模型、加强使用性能及相变材料和... 概括和评述了有机相变储热材料和有机复合相变储热材料应用于热能储存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各类材料的优缺点。指出,有机复合相变储热材料是今后有机相变材料重点发展的方向,提高传热能力、建立适当的储热模型、加强使用性能及相变材料和载体之间相互作用等的研究是有机复合储热材料今后应重点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材料 相变参数 热能存储 微胶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活化/热压Fe_3Si有序金属间化合物的制备 被引量:12
16
作者 贾建刚 马勤 +3 位作者 吕晋军 周琦 季根顺 郭铁明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4-16,共3页
研究了Fe和Si(原子比为:Fe:Si=3:1)混和粉末在高能球磨过程中的物相转变和形貌变化.结果表明,球磨可以生成α-Fe(Si)固溶体,而没有生成Fe3Si金属间化合物,球磨后的固溶体粉末表现为典型的层状结构.球磨不同时间所得到的固... 研究了Fe和Si(原子比为:Fe:Si=3:1)混和粉末在高能球磨过程中的物相转变和形貌变化.结果表明,球磨可以生成α-Fe(Si)固溶体,而没有生成Fe3Si金属间化合物,球磨后的固溶体粉末表现为典型的层状结构.球磨不同时间所得到的固溶体粉末在860℃下退火1h可以生成D03型的氏Si金属间化合物.对球磨20h的混和粉末在1100℃、15~20MPa下热压烧结15min也可以得到D03型结构的Fe3Si金属间化合物,延长烧结时间,Fe3Si的有序度会下降,密度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SI 机械活化 热压烧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光体耐热钢在高温时效中的材料弱化 被引量:8
17
作者 杨瑞成 赵庆权 +1 位作者 吕学飞 王晖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21-224,共4页
采用了11种实验室模拟工艺(650~750℃、1.5~873h),利用TEM、SEM、OM等考察了珠光体耐热钢12Cr1MoV高温长时间加热后成分、组织结构与性能的变化.研究表明,试验用钢在高温时效后其组织结构明显退化,固溶体内合金元素Cr、Mo、V... 采用了11种实验室模拟工艺(650~750℃、1.5~873h),利用TEM、SEM、OM等考察了珠光体耐热钢12Cr1MoV高温长时间加热后成分、组织结构与性能的变化.研究表明,试验用钢在高温时效后其组织结构明显退化,固溶体内合金元素Cr、Mo、V严重贫化(其中Mo的降幅为2/3),发生晶粒长大(~70%),碳化物向晶界的聚集粗化,以及相变位错密度显著降低和位错胞尺寸变大及消散等,同时基体硬度下降30%.多层次结构综合分析表明,12Cr1MoV耐热钢高温时效中,由于组织结构的退化,引起其性能的劣化,导致材料的弱化(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热钢 珠光体 时效 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钢焊接界面金属间化合物形成的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18
18
作者 石玗 何翠翠 +1 位作者 黄健康 樊丁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7,共3页
以热力学基本定律为基础,建立铝/镀锌钢板异种金属焊接接头界面金属间化合物形成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计算模型.应用所开发的计算和绘图程序,得到铝/镀锌钢板异种金属焊接接头界面处Al-Fe金属间化合物相形成的标准吉布斯自由能变化与温度... 以热力学基本定律为基础,建立铝/镀锌钢板异种金属焊接接头界面金属间化合物形成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计算模型.应用所开发的计算和绘图程序,得到铝/镀锌钢板异种金属焊接接头界面处Al-Fe金属间化合物相形成的标准吉布斯自由能变化与温度关系的图形,分析在焊接接头界面处可能形成的Al-Fe金属间化合物相的种类,并与焊接实验结果进行比较.模拟结果表明:在Al-Fe界面上形成Fe2Al5和FeAl3金属间化合物,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所建立的热力学模型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焊接 金属间化合物 热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末冶金法制备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20
19
作者 马国俊 丁雨田 +1 位作者 金培鹏 刘国龙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149-154,共6页
论述了铝基复合材料研究和发展的概况,简要介绍了非连续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常用的几种制备方法,包括挤压铸造法、原位反应法、搅拌铸造法和粉末冶金法等,并重点针对粉末冶金法做了系统的阐述,包括这种方法的优势、具体的制备工艺、材料性... 论述了铝基复合材料研究和发展的概况,简要介绍了非连续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常用的几种制备方法,包括挤压铸造法、原位反应法、搅拌铸造法和粉末冶金法等,并重点针对粉末冶金法做了系统的阐述,包括这种方法的优势、具体的制备工艺、材料性能的影响因素及研究进展等。最后,展望了粉末冶金法进一步用于制备非连续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冶金法 非连续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制备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径角挤压过程中材料的流变行为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郭廷彪 丁雨田 +2 位作者 胡勇 袁训锋 曹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93-96,共4页
分析了等径角挤压过程中材料流变的原因和特征,认为每道次挤压材料内部发生的剪切变形量与时间的函数曲线呈近似正态分布,适当升高温度和增加背压能有效减小难变形区,降低通道与试样接触面之间的摩擦能减小材料内部的滞变区。通过实验证... 分析了等径角挤压过程中材料流变的原因和特征,认为每道次挤压材料内部发生的剪切变形量与时间的函数曲线呈近似正态分布,适当升高温度和增加背压能有效减小难变形区,降低通道与试样接触面之间的摩擦能减小材料内部的滞变区。通过实验证明,随着挤压道次的增加,材料内部的滞变区将减小,均匀化程度会逐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径角挤压 流变 塑性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