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白银厂铜多金属矿田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研究进展综述
1
作者 郭小刚 戴霜 +3 位作者 韩峰 苟瑞 王秦 李正华 《矿床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2-456,共25页
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研究对于指导已知大型矿床深部找矿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白银厂铜多金属矿田作为中国最大且最为典型的海相火山岩赋矿块状硫化物(VHMS)矿集区,为北祁连铜多金属矿床的勘探和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为了提高找矿精度、破解... 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研究对于指导已知大型矿床深部找矿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白银厂铜多金属矿田作为中国最大且最为典型的海相火山岩赋矿块状硫化物(VHMS)矿集区,为北祁连铜多金属矿床的勘探和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为了提高找矿精度、破解制约找矿突破的关键基础地质问题,文章系统地收集和整理了前人在矿田内开展的全岩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以及矿石组构、流体包裹体、同位素年龄等数据,基于现代海底热液矿床研究的新认识,重新梳理了矿床成因和成矿模式。白银厂铜多金属矿田西、东部火山岩构造环境具有从岛弧裂谷向弧后盆地过渡的特点,矿石与酸性火山岩具有相同的成因和来源,推测由软流圈地幔发生部分重熔,且有部分地壳组分加入。成矿过程具有多期次的特点,与火山热液、岩浆热液具有密切的关系,局部则表现出沉积改造成因的特性。脉状矿体热液流体主要来自经历了去气作用的岩浆热液,而块状矿体热液流体主要是岩浆热液与海水的混合热液。奥陶纪岛弧裂谷(445~486 Ma)火山岩和中晚奥陶世(454~469 Ma)弧后盆地火山岩活动阶段是成矿的重要时期,据此,将白银厂矿田的成矿作用过程归结为3个阶段:①中-晚寒武世成矿前阶段:低温热液携带S、Pb等部分成矿元素喷出海底为成矿作用奠定了物质基础;②奥陶纪主成矿阶段:随着岩浆中水含量不断增加,富含挥发分(H_(2)O、S、Cl等)且具有高氧逸度特征的玄武质成矿母岩浆与流体携带大量的金属成矿物质向上迁移,随着氧逸度、pH值、挥发分含量、温度、盐度及压力等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形成适合脉状、浸染状、块状矿体就位的物理化学障,造就了白银厂下部脉状矿体-中部浸染状矿体-上部块状矿体的特殊矿化空间结构;上地壳组分混入数量的多少及流体端员组分、成矿条件的差异可能是造成矿田东西部各矿床不同矿石组分特征的主要原因;③志留纪—泥盆纪成矿后阶段:褶皱变形、断裂以及区域性变质热液改造作用使矿体空间位置发生位移或破坏。文章为矿化空间结构特征研究和下一步找矿工作部署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银厂矿田 VHMS铜多金属矿床 矿床成因 成矿模式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白银厂铜多金属矿田重磁异常及构造特征 被引量:6
2
作者 郭小刚 陈守余 +4 位作者 李志晨 王钰文 王秦 苟瑞 郭东宝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57-1069,共13页
甘肃白银厂铜多金属硫化物矿田是受陆缘弧环境火山机构及其同生断裂控制的典型火山岩赋矿块状硫化物矿床(VHMS)。为了进一步探讨该矿床重磁场特征及与构造和矿床的关系,通过对区内的重磁场异常数据进行位场分离、小波分析和基于张量数... 甘肃白银厂铜多金属硫化物矿田是受陆缘弧环境火山机构及其同生断裂控制的典型火山岩赋矿块状硫化物矿床(VHMS)。为了进一步探讨该矿床重磁场特征及与构造和矿床的关系,通过对区内的重磁场异常数据进行位场分离、小波分析和基于张量数据的三维欧拉反褶积自动确定地质体位置和埋藏深度的定量反演计算。结果表明,研究区布格重力场具有西部高、东部低的特征,其磁场可划分为4个磁场区;局部异常按一定分布规律呈圆形或似圆形正负相间分布,不同尺度的重磁细节异常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引起重磁异常的地质异常体具有一定的延深且分布稳定,而且这些地质异常体具有向深部复合的趋势。经位场分离后正负相间的剩余重磁异常分布范围和分布特征大致反映了白银厂奥陶纪中酸性火山岩建造构造为一个继承性的火山穹窿构造,东、西部不同的重磁异常特征说明东西部的火山喷发具有不同的基底、源区和喷发方式。发育NW向、NE向、近NS向、NEE向等4组断裂构造,近NS向断裂F3、F4、F5、F6、F7形成时间稍晚于NEE向断裂,其与NEE向断裂F1、F2共同形成了研究区棋盘网格状的构造分布特征,这两组断裂为研究区内主要的控岩、控矿断裂。火山机构的分布明显受断裂构造控制,火山口集中分布在深大断裂、大断裂或两组断裂的交汇处。矿田内各矿床及成矿有利地段均处于研究区中部低缓重磁异常场内正负磁异常变化的梯度带内。本次研究为控矿要素研究和开展找矿预测工作提供了丰富、翔实的地球物理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HMS型矿床 重磁异常 欧拉反褶积 断裂构造 火山机构 白银厂 甘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白银厂铜多金属矿田地球化学场特征及信息提取 被引量:9
3
作者 窦小雨 郭小刚 +3 位作者 周宏 王秦 苟瑞 郭东宝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39-1153,共15页
甘肃白银厂铜多金属硫化物矿田位于北祁连造山带东段,近年来面临严重的资源枯竭危险。通过对区内的构造地球化学测量数据进行多元统计、指数累加等方法的分析,进一步探讨了矿田内地球化学场分布特征,提取更多的找矿预测地球化学信息。... 甘肃白银厂铜多金属硫化物矿田位于北祁连造山带东段,近年来面临严重的资源枯竭危险。通过对区内的构造地球化学测量数据进行多元统计、指数累加等方法的分析,进一步探讨了矿田内地球化学场分布特征,提取更多的找矿预测地球化学信息。研究发现矿田内主要的成矿元素分布受岩性及构造的双重控制,具有明显的北西向成带、北东向成串的特征,矿田中部和外围具有不同的地球化学异常场特征。构造地球化学测量的主要指示元素为Cu、Pb、Zn、Au、Ag、As、Sb、Hg、K、W等。根据地球化学场分布特征分析,认为拉牌沟地区赋矿酸性火山岩向北侧伏,其深部具有一定的找矿前景。基于特征因子得分推断出矿田内具有北东向、北北东向、北东东向、北西向4组规模较大的断裂构造21条,最晚期形成的北西向次级断裂F15~F21是主要的控矿构造。已知的古火山喷口位于W-Au-Mn-Fe-Ti-V-Ba-K-S因子得分小于-0.7的负异常中心内,据此厘定出11个中心喷发口和5个火山喷发中心,已知的矿床位于火山喷发中心内或各火山中心喷发口的结合部。本研究为该矿田开展找矿预测工作提供了有利的地球化学找矿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HMS型矿床 构造地球化学 异常特征 推断解释 白银厂铜多金属矿田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积石山县泥石流空间分布及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强德霞 马海政 +1 位作者 朱自平 苟彦梅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07-111,117,共6页
泥石流灾害突发性强,成灾速度快,危害严重,易给人民生命财产和社会基础建设造成严重损失。本文以甘肃省积石山县2018年8月2—3日泥石流发生时的降雨数据为临界值,结合该地区地形地貌、土壤土质、植被覆盖、水文等环境变量数据,利用GIS... 泥石流灾害突发性强,成灾速度快,危害严重,易给人民生命财产和社会基础建设造成严重损失。本文以甘肃省积石山县2018年8月2—3日泥石流发生时的降雨数据为临界值,结合该地区地形地貌、土壤土质、植被覆盖、水文等环境变量数据,利用GIS技术进行数据分析,发现积石山县刘集乡、石塬乡、大河家镇等为泥石流灾害高危易发区域。引发当地泥石流的原因主要为:①植被破坏严重,土体不稳定,强降雨引起泥石流;②研究区属于黄土高原地貌,水体侵蚀导致极易发生泥石流;③对黄河沿岸破坏较为严重,夏秋汛期,黄河水量猛增,对没有植被保护的土壤剧烈冲刷,为泥石流的发生提供了物质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石山县 泥石流 GIS技术 空间分布 叠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祁连榆树沟山金矿区花岗闪长斑岩脉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彦 黄增保 +2 位作者 郭小刚 许延龙 颜华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7-399,共13页
榆树沟山金矿床位于北祁连造山带西段,是祁连成矿带内新发现的一个中型金矿床,矿床类型为岩浆期后热液型金矿,该金矿形成与花岗闪长斑岩脉热液蚀变关系密切。为了查明花岗闪长斑岩脉的成岩时代、源区性质和构造背景,开展了锆石U-Pb定年... 榆树沟山金矿床位于北祁连造山带西段,是祁连成矿带内新发现的一个中型金矿床,矿床类型为岩浆期后热液型金矿,该金矿形成与花岗闪长斑岩脉热液蚀变关系密切。为了查明花岗闪长斑岩脉的成岩时代、源区性质和构造背景,开展了锆石U-Pb定年、Hf同位素和全岩地球化学研究工作。结果表明:花岗闪长斑岩脉的岩性为蚀变花岗闪长斑岩,侵入于阴沟群地层内构造破碎带中。该岩脉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423.5±3.5)~(422.8±3.4)Ma,指示岩浆侵位时代为晚志留世。岩石具有低TFe2O3(1.57%~2.43%)和MgO(0.91%~1.43%)含量,高Al2O3(15.66%~17.20%)含量和A/CNK值(1.10~1.29),属于钙碱性准铝质系列岩石。岩石富集Rb、Ba、Sr和轻稀土元素,亏损Nb、Ta和Y、Yb等元素,具有高Sr含量(289×10^(-6)~486×10^(-6))和Sr/Y比值(65.1~95.3),低Y(4.11×10^(-6)~5.48×10^(-6))和Yb(0.38×10^(-6)~0.49×10^(-6)),与埃达克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相似。该岩体结晶锆石ε_(Hf)(t)为正值(+7.50~+11.0),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为0.86~0.67 Ga,推测岩石起源于新元古代新生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初步认为榆树沟山矿区花岗闪长斑岩脉形成于祁连山造山带碰撞后伸展环境,晚志留世强烈陆内伸展作用诱发造山带新元古代新生洋壳发生部分熔融,形成埃达克质岩浆,沿断裂带形成了花岗闪长斑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祁连造山带 晚志留世 榆树沟山金矿 埃达克岩 花岗闪长斑岩 锆石U-PB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澜沧县看马山铁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被引量:1
6
作者 赵有平 郭朝晖 +6 位作者 赵云 刘运飞 贺大庆 陈姣姣 张裔可 陈楠 王伦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5857-5861,共5页
澜沧县看马山铁矿床分布在"三江"地区南段的临沧花岗岩基南端两侧。铁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出。该铁矿的形成和分布受层位、岩性建造、火山-沉积旋回等综合因素的控制,属于典型的火山喷发沉积—变质矿床。地层岩性和航磁异常... 澜沧县看马山铁矿床分布在"三江"地区南段的临沧花岗岩基南端两侧。铁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出。该铁矿的形成和分布受层位、岩性建造、火山-沉积旋回等综合因素的控制,属于典型的火山喷发沉积—变质矿床。地层岩性和航磁异常是寻找该类型铁矿床的重要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矿床 地质特征 找矿标志 云南省澜沧县看马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支运动在鄂尔多斯盆地和四川盆地启动时间的讨论:来自生长地层的证据 被引量:12
7
作者 张义平 陈宣华 +8 位作者 张进 邵兆刚 丁伟翠 郭小刚 王德润 顾文沛 王叶 徐盛林 秦翔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21-1038,I0019-I0028,共28页
造山带的形成、演化与周缘盆地受统一构造事件影响,“盆”与“山”在构造和沉积方面相互耦合,沉积盆地存在造山事件的响应,如生长地层、包卷层理等。生长地层为同构造或同变形阶段沉积,其沉积时代可以有效约束构造事件时代。中央造山带... 造山带的形成、演化与周缘盆地受统一构造事件影响,“盆”与“山”在构造和沉积方面相互耦合,沉积盆地存在造山事件的响应,如生长地层、包卷层理等。生长地层为同构造或同变形阶段沉积,其沉积时代可以有效约束构造事件时代。中央造山带近东西向展布,北侧为鄂尔多斯地块,南侧为扬子地块。中央造山带的形成主要源于原—古特提斯洋的闭合,原特提斯洋在早古生代闭合,古特提斯洋在中生代闭合,后者改造前者并响应全球印支运动。印支运动的启动,一方面促使现今中国大陆雏形的形成,另一方面响应Pangea超大陆的最终汇聚,具有重要的大地构造意义。古特提斯洋闭合,华南地块和华北地块汇聚拼贴,并在鄂尔多斯盆地和四川盆地沉积地层中保留了很好的记录。笔者在鄂尔多斯盆地南缘上三叠统识别出一套生长地层,通过最年轻碎屑锆石与区内相同地层凝灰岩锆石对比,限定印支运动启动时间为233 Ma左右;在四川盆地北缘上三叠统须家河组识别出一套生长地层,通过对比分析,推测印支运动启动时间为216 Ma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地层 锆石U-PB年代学 盆山耦合 印支运动 中央造山带 深地勘查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蒙北山四道梁南钼矿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郭小刚 路万全 +4 位作者 周宏 王秦 杨镇熙 郭东宝 苟瑞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74-790,共17页
甘蒙北山四道梁南地处东天山-北山中亚增生造山带南缘,早二叠世-三叠纪早期完成了俯冲增生体制到伸展构造体制动力转换过程,伸展背景下多期次的酸性岩浆活动为斑岩型和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银、钼矿床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地质条件。本... 甘蒙北山四道梁南地处东天山-北山中亚增生造山带南缘,早二叠世-三叠纪早期完成了俯冲增生体制到伸展构造体制动力转换过程,伸展背景下多期次的酸性岩浆活动为斑岩型和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银、钼矿床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地质条件。本文通过对区内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数据的多元统计分析,探讨了成矿元素及伴生元素异常组合、分布特征,结合成矿地质背景评价了找矿潜力。研究发现区内Bi、Mo、As等元素高强度数据占比大、分异程度高,是主要的成矿元素,异常主要分布在印支期中粗粒二长花岗岩与早二叠世双堡塘组英安岩的接触带附近;成矿元素组合与矿化蚀变分带具有从高温W、Mo、Bi→中高温Pb、Zn、Ag→中低温Hg、Sb、Cu→低温As、Au演化的规律;结合矿床地质特征,认为其具有与斑岩型成矿系统相似的成矿元素组合和矿物分带特征,属于斑岩型钼矿床且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同时确定W-Mo-Bi元素组合异常是区内寻找Mo (W)矿床的有利指示元素或找矿标志,可有效地确定成矿部位并指导勘查工程布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地球化学测量 元素异常 钼矿 矿床成因 找矿潜力 甘蒙北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像控无人机航摄系统在大比例尺地形图测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25
9
作者 马海政 强德霞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59-161,共3页
本文以拓普康天狼星Sirius Pro免像控无人机航摄系统为载体,从测区航线设计、影像数据采集、产品输出等技术,结合实例对该系统在大比例尺地形图中测量精度和应用进行了分析研究。该系统突破了传统低空摄影测量模式,无需外业空三测量,内... 本文以拓普康天狼星Sirius Pro免像控无人机航摄系统为载体,从测区航线设计、影像数据采集、产品输出等技术,结合实例对该系统在大比例尺地形图中测量精度和应用进行了分析研究。该系统突破了传统低空摄影测量模式,无需外业空三测量,内业数据可一键式自动化处理,它的应用缩短了作业生产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也证明该系统能够满足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像控 航线设计 DOM和DEM输出 DLG和3D生成 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