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庙庙井南铍钨矿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Sr-Nd-Pb-Hf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1
作者 楚克磊 王佳鑫 +3 位作者 方向 郭东宝 黄世军 祁永恒 《地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9-320,共22页
庙庙井南铍钨矿区位于甘肃新疆交界的北山山系,地处塔里木板块敦煌地块柳园裂谷活动带北缘。该区域关于岩浆成岩成矿的报道较少,为了查明庙庙井南矿床的矿化特征、花岗岩类型、成因和源区特征,厘清成岩成矿时代,探究成岩与成矿的关系,... 庙庙井南铍钨矿区位于甘肃新疆交界的北山山系,地处塔里木板块敦煌地块柳园裂谷活动带北缘。该区域关于岩浆成岩成矿的报道较少,为了查明庙庙井南矿床的矿化特征、花岗岩类型、成因和源区特征,厘清成岩成矿时代,探究成岩与成矿的关系,揭示成矿动力学背景,本文对庙庙井南矿区的花岗岩开展了系统的岩相学、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锆石Lu-Hf、Sr-Nd-Pb同位素等研究。结果表明,庙庙井南矿区出露岩体主要为二长花岗岩,锆石U-Pb年龄介于411~404 Ma,为晚古生代早泥盆世岩浆岩;富Si、Al,A/CNK介于0.89~0.99,为准铝质岩石,里特曼指数2~2.6,属高钾钙碱性系列;微量元素富集Rb、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不同程度亏损Nb、Ti等高场强元素(HFSE),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右倾,即轻稀土富集(LREE),重稀土亏损(HREE),具有较强的负Eu异常;锆石(^(176)Hf/^(177)Hf)i为0.282452~0.282891,εHf(t)介于-2.78~+12.78,平均值6.35,中值6.40,TDM2为559~1544 Ma,全岩(^(143)Nd/^(144)Nd)i为0.512092~0.512210,εNd(t)值为-0.5~+1.8,平均值0.37,(^(206)Pb/^(204)Pb)i=16.793~18.516,(^(207)Pb/^(204)Pb)i=15.540~15.642,(^(208)Pb/^(204)Pb)i=36.882~38.484。同位素测试结果显示花岗岩可能来源于具有亏损地幔特征新生下地壳的部分熔融,并在上升过程中与古元古界北山岩群古老地壳混染。综合研究表明,庙庙井南矿区花岗岩属于高分异I型花岗岩,其成因可能与晚古生代早-中泥盆世Zoolen大洋与中亚造山带南部北山造山带俯冲-碰撞有关,由于Zoolen大洋与柳园微陆块俯冲-碰撞,产生大量弧后裂谷及弧后盆地,区域上整体处于弧后伸展构造背景,软流圈上涌,提供大量热量,导致新生下地壳部分熔融,产生基-中性岩浆沿断裂不断上侵,与碳酸盐岩围岩接触交代形成矽卡岩型铍钨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长花岗岩 岩石地球化学 锆石U-PB Sr-Nd-Pb-Hf同位素 庙庙井南 铍钨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矿产勘查突破及其找矿技术的应用研究——评《新形势下地质矿产勘查及找矿技术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魏永满 都卫东 石为江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I0007-I0007,共1页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各项经济产业也逐渐崛起,为各行各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各领域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这也对能源的需求量进一步增多。我国拥有着广阔的国土面积,矿产资源丰富,其中包括煤矿、铁矿、金矿、铜矿等,这些矿产多...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各项经济产业也逐渐崛起,为各行各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各领域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这也对能源的需求量进一步增多。我国拥有着广阔的国土面积,矿产资源丰富,其中包括煤矿、铁矿、金矿、铜矿等,这些矿产多为固体矿产,矿产资源作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支点,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经济社会日益发展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但在经济建设中长时间的开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面积 矿产资源 固体矿产 地质矿产勘查 找矿技术 技术的应用 加快推进 重要支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毕家山铅锌矿床中镉的赋存状态及矿床成因:来自硫化物LA−ICP−MS微量元素和原位硫同位素的证据 被引量:2
3
作者 陈雪锋 白荣龙 +1 位作者 郭东宝 刘光贤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15-1733,共19页
甘肃毕家山铅锌矿床是西秦岭造山带西成矿田发现的首个铅锌矿床,累计探明铅锌资源量120×10^(4)t,Pb和Zn的品位分别为1.86%和5.42%。矿床中发育2类矿体,分别是赋存于灰岩中的灰岩型和赋存于千枚岩中的千枚岩型。2类矿体的矿石矿物... 甘肃毕家山铅锌矿床是西秦岭造山带西成矿田发现的首个铅锌矿床,累计探明铅锌资源量120×10^(4)t,Pb和Zn的品位分别为1.86%和5.42%。矿床中发育2类矿体,分别是赋存于灰岩中的灰岩型和赋存于千枚岩中的千枚岩型。2类矿体的矿石矿物组合均为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黄铜矿。毕家山铅锌矿床镉的赋存状态尚不明确。通过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LA-ICP-MS)分别对灰岩型和千枚岩型矿石中的硫化物(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和黄铜矿)进行了微量元素及原位S同位素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灰岩型和千枚岩型矿石中闪锌矿的Cd平均含量分别为2076×10^(-6)和1695×10^(-6),高于矿产工业一般标准(1000×10^(-6)),而方铅矿、黄铁矿和黄铜矿中的Ga、Ge、Se、In、Tl含量均低于矿产工业一般标准(100×10^(-6))。结合岩相学和LA-ICP-MS分析发现,毕家山铅锌矿床无Cd的独立矿物和以吸附形式存在的Cd,Cd主要以Cd^(2+)↔Zn^(2+)类质同象形式赋存于闪锌矿中,其次为Cd^(2+)+Fe^(2+)↔2Zn^(2+)。通过闪锌矿微量元素温度计获得灰岩型和千枚岩型矿石中闪锌矿的形成温度分别为198~254℃(平均值为227℃)和203~245℃(平均值为230℃),与前人通过流体包裹体和矿物对温度计的研究结果一致,表明其成矿温度为中温。此外,原位硫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该矿床中灰岩型和千枚岩型矿石的δ34S平均值分别为+13.64‰和+17.72‰,表明硫来源于海相硫酸盐。综合闪锌矿微量元素数据、同位素地球化学、成矿温度、岩相古地理和矿床地质特征对比分析,推测毕家山铅锌矿床的成因类型属于SEDEX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家山铅锌矿床 Cd 赋存状态 LA-ICP-MS 硫同位素 西成矿田 矿床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秦岭西成铅锌矿田赋矿安家岔组碎屑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6
4
作者 浩德成 丁振举 +2 位作者 高兆奎 韩要权 周宏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52-567,共16页
西秦岭西城铅锌矿田秦岭型铅锌矿床产于中泥盆统碳酸盐岩和细碎屑岩系中,经热液沉积或热液沉积改造而成。厂坝—李家沟特大型铅锌矿床附近安家岔组地层受区域变质和接触热变质作用的影响,变质程度较高的黑云母石英片岩分布广泛。对厂坝... 西秦岭西城铅锌矿田秦岭型铅锌矿床产于中泥盆统碳酸盐岩和细碎屑岩系中,经热液沉积或热液沉积改造而成。厂坝—李家沟特大型铅锌矿床附近安家岔组地层受区域变质和接触热变质作用的影响,变质程度较高的黑云母石英片岩分布广泛。对厂坝—李家沟特大型铅锌矿床赋矿安家岔组黑云母石英片岩开展碎屑锆石U-Pb定年,查明安家岔组地层时代应晚于(401±6)Ma;结合岩石地球化学分析,认为其沉积构造环境以活动大陆边缘为主,可能为早—中泥盆世扬子板块北缘断陷盆地沉积的产物,沉积碎屑物源来自扬子克拉通与北秦岭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家岔组 泥盆世 碎屑锆石 U-PB年代学 岩石地球化学 西成铅锌矿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秦岭洛坝外围铅锌矿中金、锑的成矿作用:来自硫化物原位微区和C-O-S同位素的证据
5
作者 牛永杰 戴霜 +5 位作者 郭东宝 李海亮 曹向飞 移亚龙 马志涛 马延忠 《岩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67-1386,共20页
洛坝铅锌矿是西成矿集区内重要的大型铅锌矿田,近年来随着外围及深部找矿工作的持续推进,首次发现了金、锑矿化,但有关其矿化的相关科学问题尚未开展研究。本文通过硫化物原位微量、单矿物微量元素扫面、原位C-O-S同位素分析,确定了洛... 洛坝铅锌矿是西成矿集区内重要的大型铅锌矿田,近年来随着外围及深部找矿工作的持续推进,首次发现了金、锑矿化,但有关其矿化的相关科学问题尚未开展研究。本文通过硫化物原位微量、单矿物微量元素扫面、原位C-O-S同位素分析,确定了洛坝外围铅锌矿中金、锑的矿化类型及赋存状态,并查明了金、锑成矿流体特征。结果显示,辉锑矿、毒砂及少量车轮矿是锑的主要载体矿物,毒砂(平均Au含量917×10^(-6))及含砷黄铁矿是金的主要载体矿物,金主要以“不可见金”形式赋存,其矿化类型与类卡林型金矿基本一致。毒砂及辉锑矿均指示出Sb、Ag、As、Pb、Cu的元素富集特征,暗示研究区内金、锑成矿可能为同一地质事件的产物。方解石C、O同位素分析表明,Ⅰ阶段方解石δ^(13)C V-PDB介于-0.94‰~1.61‰,δ^(18)O SMOW介于8.14‰~12.89‰,指示出成矿流体主要受花岗岩侵入作用影响;Ⅱ阶段方解石δ^(13)C V-PDB介于0.23‰~5.17‰,δ^(18)O SMOW介于11.33‰~17.81‰,显示出成矿流体受碳酸盐溶解作用影响。此外,矿石的岩相学特征及MgO-CaO二元图解均表明成矿后期去碳酸盐化作用显著,且热液脉体中基本不含Fe或Fe含量极低(33.9×10^(-6)~0.438×10^(-6)),说明地层碳酸盐岩溶解作用释放的Fe^(2+)与含Au-Sb-(As-Hg)低温热液流体反应可能是金、锑成矿的关键因素。同时,黄铁矿、毒砂及闪锌矿的S同位素范围较广(-23.80‰~15.33‰),综合表明了研究区内铅锌、金、锑成矿多期次、多阶段的基本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成 硫同位素 碳氧同位素 成矿流体 卡林型金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金属矿开采废石堆放对水环境的影响机理及对潜在治理措施的启示意义 被引量:6
6
作者 龙吟 黄天明 +4 位作者 张芬 马宝强 马高高 韩振华 张路青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74-883,共10页
金属硫化物矿山的废石堆场受降水淋滤影响而发生硫化物氧化,产生硫酸并释放重金属,因此采矿工程产生的废石是水污染不可忽视的来源。前人关于金属硫化矿物氧化的机理研究大多集中在单一矿物的室内实验,与野外情况匹配度较低。本研究从岩... 金属硫化物矿山的废石堆场受降水淋滤影响而发生硫化物氧化,产生硫酸并释放重金属,因此采矿工程产生的废石是水污染不可忽视的来源。前人关于金属硫化矿物氧化的机理研究大多集中在单一矿物的室内实验,与野外情况匹配度较低。本研究从岩样(矿石和废石)、水样(河水、地下水、废弃尾矿库渗滤液)的水化学、微量元素和锶同位素等方面,分析某铅锌矿废石堆场对水环境的影响,并讨论其产生的化学组分在野外环境中的变化规律及机理。研究结果显示,金属硫化物氧化造成了河水酸化,pH低至2.38,SO_(4)^(2-)高达9421 mg·L^(-1),同时微量元素中Zn、Pb、Ni、Mn、Cd质量浓度远超饮用水限值,如Zn达到了582 mg·L^(-1)(饮用水限值为1 mg·L^(-1)),且浓度与pH负相关。河水酸化的主因是黄铁矿、磁黄铁矿的氧化作用,并贡献了河水中大部分的SO_(4)^(2-)。闪锌矿等矿物在贡献了河水中少部分SO_(4)^(2-)的同时,也是重金属元素的主要来源。地下水离子浓度较河水低,pH在中性左右。虽然主要是受到侧向山体地下水补给稀释,但碳酸盐和硅酸盐对酸起到的中和作用对酸性水的治理有很大启示价值。以上机理的认识对于废石对水土环境污染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石 水环境污染 野外尺度 酸性矿山废水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多重分形法在地球化学异常圈定中的对比应用——以甘肃文康地区为例 被引量:3
7
作者 牛旭刚 周宏 +4 位作者 张文纲 牛永杰 郭东宝 丁国林 王茂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17-827,共11页
通过对甘肃省陇南文康地区的地质背景分析,采用区域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的17种常量元素含量数据,分别运用传统统计学方法、S-A (能谱密度-累计面积)多重分形滤波法,确定成矿元素(以Au为例)异常下限值,圈定化探异常。结果表明,与传统方... 通过对甘肃省陇南文康地区的地质背景分析,采用区域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的17种常量元素含量数据,分别运用传统统计学方法、S-A (能谱密度-累计面积)多重分形滤波法,确定成矿元素(以Au为例)异常下限值,圈定化探异常。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S-A多重分形法所圈定的异常面积小、数量多,传统统计法圈定的面积较大;两种方法圈定的异常展布方向基本一致,与研究区内已知的矿点吻合度高。本次研究认为S-A多重分形法所圈定的异常基本位于传统方法所圈定异常的内带之中,重点突出,与矿床空间位置对应关系较好,便于野外开展工作。同时在传统异常周边提取了部分低背景区的弱异常,这些弱异常可作为下一步找矿工作的新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异常 S-A多重分形法 地质统计学 因子分析 异常圈定 文康地区 甘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的生物降解机理及其功能微生物菌群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8
作者 薛林贵 杨蕊琪 +3 位作者 马高高 李国强 李文伟 莫天录 《生态科学》 CSCD 2017年第3期193-199,共7页
秸秆对人类社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当今能源紧缺的背景下,寻找新型可再生能源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秸秆生物降解机制的简单介绍,以及对秸秆降解原理及微生物菌群研究状况的详细阐述,为今后秸秆的高效降解及工业化大规模降... 秸秆对人类社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当今能源紧缺的背景下,寻找新型可再生能源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秸秆生物降解机制的简单介绍,以及对秸秆降解原理及微生物菌群研究状况的详细阐述,为今后秸秆的高效降解及工业化大规模降解的研究和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生物降解 功能菌群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融制样-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锡矿和钨钼矿中16种组分 被引量:4
9
作者 王川 郭义蓉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65-770,共6页
锡矿或钨钼矿样品以四硼酸锂为熔剂,以硝酸铵为氧化剂,预氧化后,以溴化锂为脱模剂,在1100℃下熔融10min,冷却后制成熔融片,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熔融片中锡、钨、钼、砷、铅、锌、锑、铜和三氧化二铝、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铁、一氧化... 锡矿或钨钼矿样品以四硼酸锂为熔剂,以硝酸铵为氧化剂,预氧化后,以溴化锂为脱模剂,在1100℃下熔融10min,冷却后制成熔融片,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熔融片中锡、钨、钼、砷、铅、锌、锑、铜和三氧化二铝、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铁、一氧化锰、二氧化钛、氧化钙、五氧化二磷、三氧化硫等16种组分的含量。以五氧化二钽为内标,采用理论系数法校正基体效应,16种组分的检出限为50~155μg·g-1。方法应用于锡矿样品的分析,测定值与已知值相符,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10)为0.15%~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荧光光谱法 熔融制样 锡矿 钨钼矿 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蒙北山四道梁南钼矿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郭小刚 路万全 +4 位作者 周宏 王秦 杨镇熙 郭东宝 苟瑞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74-790,共17页
甘蒙北山四道梁南地处东天山-北山中亚增生造山带南缘,早二叠世-三叠纪早期完成了俯冲增生体制到伸展构造体制动力转换过程,伸展背景下多期次的酸性岩浆活动为斑岩型和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银、钼矿床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地质条件。本... 甘蒙北山四道梁南地处东天山-北山中亚增生造山带南缘,早二叠世-三叠纪早期完成了俯冲增生体制到伸展构造体制动力转换过程,伸展背景下多期次的酸性岩浆活动为斑岩型和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银、钼矿床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地质条件。本文通过对区内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数据的多元统计分析,探讨了成矿元素及伴生元素异常组合、分布特征,结合成矿地质背景评价了找矿潜力。研究发现区内Bi、Mo、As等元素高强度数据占比大、分异程度高,是主要的成矿元素,异常主要分布在印支期中粗粒二长花岗岩与早二叠世双堡塘组英安岩的接触带附近;成矿元素组合与矿化蚀变分带具有从高温W、Mo、Bi→中高温Pb、Zn、Ag→中低温Hg、Sb、Cu→低温As、Au演化的规律;结合矿床地质特征,认为其具有与斑岩型成矿系统相似的成矿元素组合和矿物分带特征,属于斑岩型钼矿床且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同时确定W-Mo-Bi元素组合异常是区内寻找Mo (W)矿床的有利指示元素或找矿标志,可有效地确定成矿部位并指导勘查工程布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地球化学测量 元素异常 钼矿 矿床成因 找矿潜力 甘蒙北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沉淀分离-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化探样品中的痕量银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彤彤 钱银弟 黄登丽 《岩矿测试》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50-658,共9页
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分析化探样品中的痕量银,通常在标准模式下用干扰校正法或动能歧视模式进行测定。银的两个稳定同位素均受锆和铌的氧化物或氢氧化物的质谱干扰,对于干扰元素锆、铌含量较高而银含量低的样品,测定误... 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分析化探样品中的痕量银,通常在标准模式下用干扰校正法或动能歧视模式进行测定。银的两个稳定同位素均受锆和铌的氧化物或氢氧化物的质谱干扰,对于干扰元素锆、铌含量较高而银含量低的样品,测定误差较大,需要将干扰元素与银分离。本方法采用硝酸、氢氟酸、高氯酸消解样品,浓盐酸复溶提取,加入磷酸使大部分溶出的干扰元素锆、铌转化为难溶的磷酸盐化合物,通过沉淀与待测元素银分离。ICP-MS测定时以^(103)Rh为内标,用^(90)Zr^(16)O^(+)同质量数的同位素^(106)Pd间接校正^(91)Zr^(16)O^(+)、^(90)Zr^(16)O^(1)H^(+)对107 Ag的质谱干扰。经国家一级标准物质验证,分析结果在标准值的允许误差范围内,相对标准偏(n=12)为4.3%~12.1%,方法检出限(3SD)为0.0072μg/g。本方法适合土壤、水系沉积物及岩石等化探样品中痕量银的分析。样品处理中引入的磷酸不影响其他常规元素,可用同一份消解液进行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痕量银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化探样品 磷酸盐沉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炭质板岩样品中的铬、钒 被引量:7
12
作者 黄登丽 刘彤彤 程帆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5-110,共6页
炭质板岩地质结构及其性质特点决定了按照常规分析方法对伴生金属元素铬、钒检测时存在操作繁琐、干扰因素多或溶解不完全等难点。为了快速准确测定炭质板岩中伴生元素铬、钒,根据炭质板岩样品的成分特征,对测定铬、钒的常规方法进行了... 炭质板岩地质结构及其性质特点决定了按照常规分析方法对伴生金属元素铬、钒检测时存在操作繁琐、干扰因素多或溶解不完全等难点。为了快速准确测定炭质板岩中伴生元素铬、钒,根据炭质板岩样品的成分特征,对测定铬、钒的常规方法进行了改进,增加了高温焙烧,通过实验选择了合适的焙烧温度。确定采用700℃马弗炉高温焙烧,经硝酸-氢氟酸-高氯酸混酸处理,王水(1+1)提取定容后,选择Cr 267.716 nm、V 292.402 nm为分析谱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对炭质板岩中的铬、钒进行测定。在仪器工作条件最佳化条件下,各元素校准曲线的线性回归方程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6;方法检出限为铬1.38μg/g,钒1.76μg/g;铬、钒回收率分别为96.8%~105%、96.8%~104%;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铬2.3%~3.6%,钒0.47%~1.3%;检测范围铬4.41~4000μg/g,钒5.28~6000μg/g,能够满足炭质板岩中伴生金属元素铬、钒的测定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质板岩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乌冲突与国际矿业市场演化 被引量:4
13
作者 朱清 牛茂林 朱海碧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0-31,共12页
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三个国家矿产资源丰富,石油、天然气、钾盐等优势矿产影响全球市场。三个国家间矿业彼此依赖,博弈共存。俄乌冲突冲击矿产资源产业链和供应链,加剧全球能源危机和粮食危机,推动矿业金融治理格局演变,深刻影响... 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三个国家矿产资源丰富,石油、天然气、钾盐等优势矿产影响全球市场。三个国家间矿业彼此依赖,博弈共存。俄乌冲突冲击矿产资源产业链和供应链,加剧全球能源危机和粮食危机,推动矿业金融治理格局演变,深刻影响国际矿业市场演化进程。俄乌冲突初期,区域矿产资源供应链中断,部分矿业开发停滞,矿业市场预期调整,矿产品价格剧烈波动。伴随着俄乌冲突的长期化与扩大化,西方与俄罗斯的制裁及反制裁持续推进国际矿业市场贸易格局和结构变化,进而引起生产格局和结构转变。美西方与俄罗斯矿业合作裂痕扩大。欧盟寻求能源进口渠道多元化,加速与俄罗斯能源“脱钩”,与美国能源贸易额急速扩大,石油和煤炭消费增加,清洁能源消费总量快速下降,“双碳”目标出现逆流。俄罗斯能源出口转向亚洲。中国能源资源进口成本增加。全球煤炭生产和消费创下历史新高,全球“双碳”目标实现成本提升。应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化能源资源矿产多边谈判,推进全球矿业开放和公平治理,保障矿产资源供应链产业链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乌冲突 矿业市场 供应链 能源危机 全球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IA理论的冰川储量计算 被引量:1
14
作者 曾海霄 刘雯雯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58-161,166,共5页
本文以抗物热冰川、古仁河口冰川、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和东绒布冰川为例,基于SIA理论和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及冰川矢量数据,计算各条冰川主流线的平均厚度值,并利用内插方法得到各条冰川的冰储量。结果表明:①抗物热冰川、古仁河口... 本文以抗物热冰川、古仁河口冰川、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和东绒布冰川为例,基于SIA理论和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及冰川矢量数据,计算各条冰川主流线的平均厚度值,并利用内插方法得到各条冰川的冰储量。结果表明:①抗物热冰川、古仁河口冰川、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和东绒布冰川的储量分别为0.022、0.026、0.024和1.450 km^(3)。②经与传统冰储量计算经验公式、探地雷达(GPR)实测数据计算的冰储量结果相比,基于SIA模型得到的冰储量结果均较小,这与数字高程模型数据精度及断面划分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A理论 冰川矢量数据 冰川厚度 冰储量 冰川主流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石灰性土壤中的有效硫
15
作者 罗继锋 陈小英 喻婧 《农村科学实验》 2019年第2期67-68,共2页
硫是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我国北方主要以石灰性土壤为主,准确快速测定石灰性土壤中的有效硫对生态地球化学评价和农业耕地质量评价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见文献报道先进方法为按农业标准方法制备提取液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测定[1]... 硫是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我国北方主要以石灰性土壤为主,准确快速测定石灰性土壤中的有效硫对生态地球化学评价和农业耕地质量评价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见文献报道先进方法为按农业标准方法制备提取液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测定[1][2][3],本文在此基础上解决了实验室没有恒温室或恒温室不够用的情况下怎样才能做好有效硫的分析检测工作,优化了提取过程,使得提取过程更加效率和具有可操作性,增加的设备同时也可以应用于其它有效态元素、水溶盐等项目的分析。经方法验证,测定结果和农业标准一致,方法检出限(MDL,n=12)为0.63mg/kg,精密度(RSD,n=12)为5.2%~7.4%,准确度(RE,n=12)为0.3%~2.2%,测定范围1.89~1000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石灰性土壤 有效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林芝某含镓矽卡岩型白钨矿选矿工艺研究
16
作者 李代会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6-123,共8页
西藏某矽卡岩型白钨矿石中WO_(3)品位为0.52%,镓的含量为19.08 g/t。白钨矿嵌布粒度较粗,属于中粗粒嵌布。为制定合理的选矿工艺流程,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矿石样品进行了选矿工艺试验,同时采用浸出工艺探索了伴生元素镓的回收。试验结果表... 西藏某矽卡岩型白钨矿石中WO_(3)品位为0.52%,镓的含量为19.08 g/t。白钨矿嵌布粒度较粗,属于中粗粒嵌布。为制定合理的选矿工艺流程,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矿石样品进行了选矿工艺试验,同时采用浸出工艺探索了伴生元素镓的回收。试验结果表明:(1)矿石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75.0%的条件下,以水玻璃为抑制剂,733为捕收剂,碳酸钠为调整剂,经"1粗2精2扫"的闭路试验,可获得WO_(3)品位12.34%、WO3回收率64.91%的钨粗精矿。(2)以钨粗精矿为给矿,经钨加温精选闭路试验流程,可获得WO_(3)品位66.20%、WO3作业回收率95.12%的钨精矿。(3)镓作为伴生元素,其回收的最佳浸出条件为:搅拌温度90℃,H_(2)SO_(4)用量350 g/L,浸出时间6 h,助浸剂CaF2用量2.5 g,液固比8∶1,搅拌速度300 r/min,此时,镓的浸出率为62.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矽卡岩型 白钨矿 浮选 加温精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