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氧剂协同作用机理的加速反应分子动力学研究
1
作者 周锐 鲍路瑶 +1 位作者 卜伟锋 周峰 《摩擦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5-336,共12页
受阻酚类抗氧剂与二苯胺类抗氧剂复配使用往往表现出优异的协同抗氧化作用,但其详细的化学反应路线尚不明确.本文中利用1种结合元动力学(Metadynamics)与反应力场(ReaxFF)的加速反应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季戊四醇酯基础油添加2种典型... 受阻酚类抗氧剂与二苯胺类抗氧剂复配使用往往表现出优异的协同抗氧化作用,但其详细的化学反应路线尚不明确.本文中利用1种结合元动力学(Metadynamics)与反应力场(ReaxFF)的加速反应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季戊四醇酯基础油添加2种典型抗氧剂[2,6-二叔丁基对甲酚(2,6-Di-tert-butyl-4-methylphenol,BHT)、4,4'-二辛基二苯胺(4,4'-Di-iso-octyldiphenylamin,ODA)]在不同温度工况下(350和500 K)的热氧化分解过程.结果表明:酯基数量的增多、烷烃链长度的增加以及仲氢和叔氢数量的增大会导致多元醇酯基础油氧化安定性减弱;烷基过氧自由基以及烷氧自由基是加速基础油烷烃链链式反应的关键;BHT和ODA通过有效捕捉这2种自由基进而提高体系氧化安定性.2种抗氧剂优异的协同作用来源于低温下BHT苯酚脱出的氢原子有效提高了ODA以及N-羟基二苯胺的再生效率.详细反应路径表明,ODA存在多个反应活性位点是其抗氧性能优于BHT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反应分子动力学 反应力场 合成酯润滑油 抗氧化剂 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ron-containing copolymers as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lubricant additives
2
作者 Hua Xue Fengchun Liang +4 位作者 Weili Yang Qun He Meirong Cai Feng Zhou Weifeng Bu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共11页
Increasing environmental concerns about limiting harmful emissions has necessitated sulfur-and phosphorus-free green lubricant additives.Although boron-containing compounds have been widely investigated as green lubri... Increasing environmental concerns about limiting harmful emissions has necessitated sulfur-and phosphorus-free green lubricant additives.Although boron-containing compounds have been widely investigated as green lubricant additives,their macromolecular analogs have been rarely considered yet to develop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lubricant additives.In this work,a series of boron-containing copolymers have been synthesized by free-radical copolymerization of stearyl methacrylate and isopropenyl boronic acid pinacol ester with different feeding ratios(S_(n)-r-B_(m),n=1,m=1/3,1,2,3,5,9).The resulting copolymers of S_(n)-r-B_(m)(n=1,m=1/3,1,2,3,5)are readily dispersed in the PAO-10 base oil and form micelle-like aggregates with hydrodynamic diameters ranging from 9.7 to 52 nm.SRV-IV oscillating reciprocating tribological tests on ball-on-flat steel pairs show that compared with the base oil of PAO-10,the friction coefficients and wear volumes of the base oil solutions of S_(n)-r-B_(m)decrease considerably up to 62%and 97%,respectively.Moreover,the base oil solution of S_(1)-r-B_(1)exhibits an excellent load-bearing capacity of(850±100)N.These superior lubricating properties are due to the formation of protective tribofilms comprising S_(n)-r-B_(m),boron oxide,and iron oxide compounds on the lubricated steel surface.Therefore,the boron-containing copolymers can be regarded as a novel class of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lubricating oil macroadditives for efficient friction and wear reduction without sulfur and phosphorus ele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iction and wear reduction lubricant additives boron-containing copolymers POLYMER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化学传感器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韩庆鑫 石兆华 +1 位作者 唐晓亮 刘伟生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16-428,共13页
通过对近几年荧光化学传感器在离子、分子的检测和识别、生物活性物质检测和细胞成像、近红外荧光分析和时间分辨检测、荧光化学传感器与磁共振成像以及纳米材料的结合等方面研究成果的归纳,分析和总结此类有机/稀土配合物荧光传感器的... 通过对近几年荧光化学传感器在离子、分子的检测和识别、生物活性物质检测和细胞成像、近红外荧光分析和时间分辨检测、荧光化学传感器与磁共振成像以及纳米材料的结合等方面研究成果的归纳,分析和总结此类有机/稀土配合物荧光传感器的原理和制备方法,了解荧光传感器研究的前沿领域,为荧光化学传感器设计和应用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传感器 时间分辨 近红外荧光 离子检测 细胞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铕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从混合染料中选择性分离亚甲基蓝 被引量:1
4
作者 柳雪广 杨晓珊 +1 位作者 马菁菁 刘伟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03-211,共9页
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粉末X射线衍射等技术,通过染料吸附实验、混合染料吸附实验、吸附动力学实验和循环吸附实验,研究了一种铕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从混合染料水溶液中选择性分离亚甲基蓝的性能与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该材料对亚甲基蓝... 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粉末X射线衍射等技术,通过染料吸附实验、混合染料吸附实验、吸附动力学实验和循环吸附实验,研究了一种铕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从混合染料水溶液中选择性分离亚甲基蓝的性能与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该材料对亚甲基蓝的最大吸附量为20 mg/g,在12 h内可完成对亚甲基蓝的选择性吸附,且可以循环使用3次以上.混合染料吸附实验结果表明,该材料的吸附选择性源于孔道的静电作用与尺寸排斥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铕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亚甲基蓝 选择性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毛细管电泳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5
5
作者 董亚蕾 陈晓姣 +1 位作者 胡敬 陈兴国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117-1126,共10页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对人们的健康和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危害,食品安全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食品成分的复杂性、多样性对食品分析技术和方法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毛细管电泳(CE)由于分离模式多、分离效率高、分析速度快...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对人们的健康和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危害,食品安全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食品成分的复杂性、多样性对食品分析技术和方法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毛细管电泳(CE)由于分离模式多、分离效率高、分析速度快、试剂和样品用量少、对环境污染小等优点,在食品安全分析方面的应用日趋广泛。本综述对2009年以来CE在食品中非食用添加剂、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离子污染、食品毒素以及食品包装材料中双酚A和塑化剂的检测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并对毛细管电泳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的主要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共收录文献63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食品安全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流控芯片电泳在食品安全与环境污染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6
作者 吴晶 黄伶慧 +2 位作者 王远航 李风云 蒲巧生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83-288,共6页
微流控芯片电泳具有样品和试剂消耗量小、分析速度快、分离效率高以及便于微型化等特点,特别适合于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相关的现场快速检测。该文综述了微流控芯片电泳技术在食品安全与环境污染检测方面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该技术在食... 微流控芯片电泳具有样品和试剂消耗量小、分析速度快、分离效率高以及便于微型化等特点,特别适合于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相关的现场快速检测。该文综述了微流控芯片电泳技术在食品安全与环境污染检测方面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该技术在食品中有害物质残留、非法食品添加剂以及环境样品中有害无机离子、有机污染物等目标物检测方面的典型应用实例,在此基础上初步讨论了微流控芯片电泳走向实际应用面临的问题和可能的解决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控技术 电泳 食品安全 环境分析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位聚合物[Ni(cpna)(bpy)(H_2O)]_n的合成、晶体结构及磁性质(英文) 被引量:3
7
作者 吕东煜 高竹青 +1 位作者 顾金忠 窦伟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318-2322,共5页
通过水热方法,采用H2cpna(H2cpna=5-(2′-carboxylphenyl))和bpy(bpy=2,2′-bipyridine)与Ni(OAc)2.4H2O反应,合成了一个具有二维结构的配位聚合物[Ni(cpna)(bpy)(H2O)]n(1),并对其结构和磁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构分析结果表明该聚合物的... 通过水热方法,采用H2cpna(H2cpna=5-(2′-carboxylphenyl))和bpy(bpy=2,2′-bipyridine)与Ni(OAc)2.4H2O反应,合成了一个具有二维结构的配位聚合物[Ni(cpna)(bpy)(H2O)]n(1),并对其结构和磁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构分析结果表明该聚合物的晶体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3个镍(Ⅱ)离子、3个cpna配体、3个2,2′-bpy配体和3个配位水分子形成了一个[Ni3(cpna)3(bpy)3(H2O)3]环,这些环通过镍(Ⅱ)离子与cpna配体的配位作用形成了一个二维层状结构。层与层之间又通过π-π堆积作用形成了一个三维的配位框架。研究表明,该聚合物中相邻镍(Ⅱ)离子之间存在很弱的反铁磁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位聚合物 镍(Ⅱ)配合物 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5-氯烟酸的锌(Ⅱ)和镉(Ⅱ)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荧光性质(英文) 被引量:3
8
作者 李红晋 高竹青 顾金忠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615-2620,共6页
通过水热方法,以5-氯烟酸(5-ClnicH)和2,2′-联咪唑(2,2′-biimidazole)分别与Zn(NO3)2·6H2O和Cd(NO3)2·4H2O反应,合成了2个配合物[Zn(5-Clnic)2]n(1)和[Cd(5-Clnic)2(H2biim)2](2),并对其结构和荧光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构分... 通过水热方法,以5-氯烟酸(5-ClnicH)和2,2′-联咪唑(2,2′-biimidazole)分别与Zn(NO3)2·6H2O和Cd(NO3)2·4H2O反应,合成了2个配合物[Zn(5-Clnic)2]n(1)和[Cd(5-Clnic)2(H2biim)2](2),并对其结构和荧光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构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1和2分别属于单斜晶系,C2c空间群和三斜晶系,P1空间群。配合物1具有二维层状结构,而且这些层通过Cl…Cl卤键作用进一步形成了三维超分子框架。2为单核镉配合物,通过分子间N-H…O、C-H…N和C-H…Cl氢键作用,单核的分子被进一步连接成了三维超分子结构。配合物1和2在室温下能分别发出很强的紫色和绿色荧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合物 卤键 5-氯烟酸 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羧基苯氧乙酸构筑的Cd(Ⅱ)配位聚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荧光性质(英文) 被引量:2
9
作者 高竹青 李红晋 顾金忠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655-2659,共5页
通过水热方法 ,采用3-羧基苯氧乙酸(3-H2CPOA=3-carboxyphenoxyacetatic acid)和phen(phen=1,10-phenanthroline)与Cd(OAc)2.2H2O反应,合成了一个具有一维双链结构的配位聚合物[Cd(3-CPOA)(phen)]n(1),并对其结构和荧光性质进行了研究... 通过水热方法 ,采用3-羧基苯氧乙酸(3-H2CPOA=3-carboxyphenoxyacetatic acid)和phen(phen=1,10-phenanthroline)与Cd(OAc)2.2H2O反应,合成了一个具有一维双链结构的配位聚合物[Cd(3-CPOA)(phen)]n(1),并对其结构和荧光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构分析结果表明该聚合物的晶体属于单斜晶系,C2空间群。2个镉(Ⅱ)离子、2个3-CPOA2-配体和2个phen配体形成了1个[Cd2(3-CPOA)2(phen)2]环,这些环通过镉(Ⅱ)离子与3-CPOA2-配体的配位作用形成了1个一维双链结构。链与链之间又通过C-H…O氢键作用形成了1个三维的配位框架。研究表明,该聚合物在室温下能发出很强的蓝色荧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位聚合物 镉(Ⅱ)配合物 氢键 荧光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丙基-1H-4,5-咪唑二酸构筑的镉(Ⅱ)配位聚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形貌及荧光性质(英文) 被引量:1
10
作者 顾金忠 朱孔阳 赵四杰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70-174,共5页
通过水热方法 ,采用H3pimda(2-propyl-1H-imidazole-4,5-dicarboxylic acid)与CdSO4.8/3H2O和Nd2O3反应,合成了1个具有一维孔道的配位聚合物[Cd(H2pimda)2]n(1),并对其结构和荧光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构分析结果表明该聚合物的晶体属于单... 通过水热方法 ,采用H3pimda(2-propyl-1H-imidazole-4,5-dicarboxylic acid)与CdSO4.8/3H2O和Nd2O3反应,合成了1个具有一维孔道的配位聚合物[Cd(H2pimda)2]n(1),并对其结构和荧光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构分析结果表明该聚合物的晶体属于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4个H2pimda-配体桥联4个镉(Ⅱ)离子形成了1个方环,这些环通过镉(Ⅱ)离子与H2pimda-配体的配位作用形成了1个具有一维孔道的三维框架结构。值得关注的是配合物1的晶体呈现一种微米管的外型。研究表明,该聚合物中在室温下能发出很强的兰色荧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镉(Ⅱ)配位聚合物 2-丙基-1H-4 5咪唑二酸 管状晶体 一维孔道 荧光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材料在光度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1
作者 任翠领 陈兴国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2011年第1期32-39,共8页
本文在对纳米材料的性质简要介绍的基础上,综述了近年来纳米金、纳米银以及纳米氧化铁等纳米材料在光度分析中的应用进展,并对其在生命分析化学中的典型应用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展望了今后纳米材料在该领域的主要发展方向。共收录文... 本文在对纳米材料的性质简要介绍的基础上,综述了近年来纳米金、纳米银以及纳米氧化铁等纳米材料在光度分析中的应用进展,并对其在生命分析化学中的典型应用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展望了今后纳米材料在该领域的主要发展方向。共收录文献104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光度法 传感器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吡啶二甲酸镉配位聚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荧光性质(英文) 被引量:1
12
作者 吕东煜 高竹青 +1 位作者 顾金忠 窦伟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630-1634,共5页
通过水热方法,采用H3CAM(H3CAM=4-hydroxy-pyridine-2,6-dicarboxylic acid)与Cd(NO3)2.4H2O反应,合成了1个镉配位聚合物[Cd4(HCAM)4(H2O)8]n(1),并对其结构和荧光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构分析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C2/c空间群。四... 通过水热方法,采用H3CAM(H3CAM=4-hydroxy-pyridine-2,6-dicarboxylic acid)与Cd(NO3)2.4H2O反应,合成了1个镉配位聚合物[Cd4(HCAM)4(H2O)8]n(1),并对其结构和荧光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构分析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C2/c空间群。四个HCAM2-配体桥联4个镉离子形成了1个四核镉单元。这些孤立的单元通过氢键作用形成了1个三维配位框架。研究表明,该配合物在室温下能发出兰色荧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镉配合物 4-羟基吡啶-2 6-二甲酸 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3,5-二溴苯甲酸及吡啶构筑的一维镉(Ⅱ)和锰(Ⅱ)配位聚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荧光及磁性质(英文)
13
作者 高竹青 李红晋 顾金忠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803-2810,共8页
通过水热方法,以3,5-二溴苯甲酸(3,5-HBr2BC)和吡啶(py)分别与Cd(NO3)2·4H2O和Mn SO4·2H2O反应,合成了2个具有同质异心结构的一维链状配位聚合物[M3(3,5-Br2BC)6(py)2]n(M=Cd,1;Mn,2),并对其结构、荧光和磁性质进行了研究。... 通过水热方法,以3,5-二溴苯甲酸(3,5-HBr2BC)和吡啶(py)分别与Cd(NO3)2·4H2O和Mn SO4·2H2O反应,合成了2个具有同质异心结构的一维链状配位聚合物[M3(3,5-Br2BC)6(py)2]n(M=Cd,1;Mn,2),并对其结构、荧光和磁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构分析结果表明2个化合物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这些配合物具有一维链状结构,而且这些一维链状结构通过Br…Br卤键和C-H…Br氢键作用进一步形成了三维超分子框架。配合物1在室温下能分别发出很强的绿色荧光,配合物2中相邻锰离子间存在反铁磁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位聚合物 卤键 3 5-二溴苯甲酸 荧光 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羧基苯氧乙酸根及邻菲咯啉构筑的钕(Ⅲ)配位聚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磁性质(英文)
14
作者 顾金忠 邵永亮 朱孔阳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480-1484,共5页
在水热反应条件下,采用3-羧基苯氧乙酸(3-H2CPOA=3-carboxyphenoxyacetatic acid)和phen(phen=1,10-phenanthroline)与NdCl3·6H2O反应,合成了1个具有三维结构的配位聚合物[Nd(3-CPOA)1.5(phen)]n(1),并对其结构和磁性质进行了研究... 在水热反应条件下,采用3-羧基苯氧乙酸(3-H2CPOA=3-carboxyphenoxyacetatic acid)和phen(phen=1,10-phenanthroline)与NdCl3·6H2O反应,合成了1个具有三维结构的配位聚合物[Nd(3-CPOA)1.5(phen)]n(1),并对其结构和磁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构分析结果表明该聚合物的晶体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2个钕(Ⅲ)离子、3个3-CPOA2-配体和2个phen配体形成了1个[Nd2(3-CPOA)3(phen)2]双核轮状结构单元,这些双核单元通过钕(Ⅲ)离子与3-CPOA2-配体的配位作用形成了1个三维框架结构。磁性研究表明,该聚合物中相邻的钕(Ⅲ)离子之间存在很强的反铁磁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钕(Ⅲ)配位聚合物 3 羧基苯氧乙酸 磁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2,4,4′-联苯三羧酸及2,2′-联吡啶构筑的三维钴(Ⅱ)配位聚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磁性质(英文)
15
作者 高竹青 李红晋 顾金忠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21-1426,共6页
通过水热方法,以2,4,4′-联苯三羧酸(H3btc)和2,2′-联吡啶(2,2′-bpy)与CoCl2·6H2O反应,合成了1个具有三核钴单元的三维配位聚合物[Co1.5(btc)(2,2′-bpy)0.5(2H2O)]n,并对其结构和磁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构分析结果表明该聚合物的... 通过水热方法,以2,4,4′-联苯三羧酸(H3btc)和2,2′-联吡啶(2,2′-bpy)与CoCl2·6H2O反应,合成了1个具有三核钴单元的三维配位聚合物[Co1.5(btc)(2,2′-bpy)0.5(2H2O)]n,并对其结构和磁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构分析结果表明该聚合物的晶体属于单斜晶系,I2/a空间群,a=1.774 4(4)nm,b=1.142 3(2)nm,c=1.890 8(4)nm,β=105.18(3)°,V=3.698 5(13)nm3,Dc=1.745 g·cm-3,Z=8,R=0.048 4,wR=0.085 2(I>2σ(I))。来自4个不同btc3-配体的4个羧基连接相邻的3个钴(Ⅱ)离子形成了1个三核钴(Ⅱ)的结构单元。这些三核钴(Ⅱ)的结构单元又通过btc3-配体与钴(Ⅱ)离子的配位作用形成了1个三维的框架。研究表明,该聚合物中相邻钴(Ⅱ)离子之间存在铁磁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位聚合物 钴(Ⅱ)配合物 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八配位铁的化合物(H_2prz)[Fe(bpdc)_2]·3H_2O的合成、晶体结构及磁性质(英文)
16
作者 顾金忠 高竹青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38-1042,共5页
通过水热方法,采用H2bpdc(H2bpdc=2,2′-bipyridine-6,6′-dicarboxylic acid)和prz(prz=piperazine)与FeSO4.7H2O反应,合成了一个质子传递化合物(H2prz)[Fe(bpdc)2].3H2O(1),并对其结构、热稳定性和磁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构分析结果表... 通过水热方法,采用H2bpdc(H2bpdc=2,2′-bipyridine-6,6′-dicarboxylic acid)和prz(prz=piperazine)与FeSO4.7H2O反应,合成了一个质子传递化合物(H2prz)[Fe(bpdc)2].3H2O(1),并对其结构、热稳定性和磁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构分析结果表明该化合物的晶体属于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该化合物的分子由1个[Fe(bpdc)2]2-阴离子,1个H2prz2+阳离子和3个水分子组成。其中,Fe原子采取了少见的八配位畸变的十二面体构型。这些化合物分子通过分子间的氢键和π-π堆积作用形成了1个三维的超分子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传递化合物 八配位铁(Ⅱ)配合物 氢键 Π-Π堆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电泳在手性化合物分离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9
17
作者 潘聪洁 王伟峰 陈兴国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20,共5页
由于手性化合物尤其是手性药物的两个对映体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和生理活性,对手性化合物进行分离在医药、牛物、食品和环境等领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毛细管电泳由于其独特的优势已广泛应用于手性物质的分离。本文对2013~2015年毛... 由于手性化合物尤其是手性药物的两个对映体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和生理活性,对手性化合物进行分离在医药、牛物、食品和环境等领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毛细管电泳由于其独特的优势已广泛应用于手性物质的分离。本文对2013~2015年毛细管电泳用于手性分离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手性分离 进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金银材料在比色检测汞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红红 陈兴国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57-766,共10页
汞具有生物富集性和剧毒性,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产生严重的危害和影响,因此开发准确测定样品中微量汞的方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原子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电化学分析法、分光光度法等测定Hg(Ⅱ)的传统方法,由于存在样品预处... 汞具有生物富集性和剧毒性,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产生严重的危害和影响,因此开发准确测定样品中微量汞的方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原子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电化学分析法、分光光度法等测定Hg(Ⅱ)的传统方法,由于存在样品预处理过程复杂、仪器昂贵、分析周期长等问题,难以满足实际分析的需求,而比色法作为快速检测Hg(Ⅱ)的一种有效方法虽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其灵敏度和选择性仍很难满足复杂基体中微量Hg(Ⅱ)的测定要求。纳米金银材料由于具有独特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Hg(Ⅱ)可引起纳米金银溶液发生团聚或氧化还原反应导致溶液颜色发生改变,基于此近年来纳米金银材料在比色测定Hg(Ⅱ)中的应用受到了高度关注,所建立的新方法已成功用于实际样品中微量及痕量Hg(Ⅱ)的测定;但检测的样品主要是水样,用于测定其他的样品干扰较大。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纳米金银比色检测Hg(Ⅱ)的原理及研究进展,指出建立简单、快速、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可用于复杂样品体系中Hg(Ⅱ)的比色检测新方法是该领域今后的主要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金 纳米银 比色 汞(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配体表面改性NiCo2O4纳米线用于水全分解 被引量:5
19
作者 孙轲 赵永青 +3 位作者 殷杰 靳晶 刘翰文 席聘贤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0-137,共8页
由于水分解在绿色能源领域的重要作用,能够在碱性介质中进行析氢(HER)和析氧(OER)反应的双功能电催化剂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报道一种具有丰富缺陷的表面改性NiCo_(2)O_(4)纳米线(NWs),在碱性介质中作为一种高效的整体水裂解电催化... 由于水分解在绿色能源领域的重要作用,能够在碱性介质中进行析氢(HER)和析氧(OER)反应的双功能电催化剂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报道一种具有丰富缺陷的表面改性NiCo_(2)O_(4)纳米线(NWs),在碱性介质中作为一种高效的整体水裂解电催化剂。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表明,Co^(2+)/Co^(3+)比值的增加是表面修饰NiCo_(2)O_(4)纳米线具有优异双功能电催化性能的重要原因。结果表明,在1.0 mol·L^(−1)KOH溶液中,通过有机配体主导的表面改性,优化后的NiCo_(2)O_(4)纳米线在电流密度达到10 mA·cm^(−2)时的HER过电位仅为83 mV,OER过电位仅为280 mV。更重要的是,有机配体表面改性后的NiCo_(2)O_(4)纳米线表现出了出色的水分解性能,在2.1 V电压下达到了100 mA·cm^(−2)的电流密度。目前的工作凸显了提高NiCo_(2)O_(4)NWs尖晶石结构中Co^(2+)含量对促进整体水裂解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功能电催化剂 有机配体 界面 表面修饰纳米线 水全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色发光层状稀土氢氧化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复合荧光薄膜的组装
20
作者 柳亮亮 夏丹 +1 位作者 刘伟生 唐瑜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663-1667,共5页
本文通过水热法合成了含有3种不同稀土离子的层状稀土氢氧化物(Gd0.5Tb0.5-xEux)2(OH)5NO3.nH2O,并选择有机物水杨酸(HSA)作为敏化剂,通过在水热条件下的离子交换反应,成功将其以有机阴离子形式与层状稀土氢氧化物插层组装获得有机-无... 本文通过水热法合成了含有3种不同稀土离子的层状稀土氢氧化物(Gd0.5Tb0.5-xEux)2(OH)5NO3.nH2O,并选择有机物水杨酸(HSA)作为敏化剂,通过在水热条件下的离子交换反应,成功将其以有机阴离子形式与层状稀土氢氧化物插层组装获得有机-无机杂化荧光材料(SA--LRHs∶xEu)。荧光性质测定表明,SA-通过有效的能量转移增强了Tb3+的特征绿色荧光发射,随着Eu3+含量的增加,Eu3+的特征红色荧光发射随之增强,而Tb3+的特征绿色荧光发射随之减弱。在此基础上,将发光颜色可调的有机-无机荧光材料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复合组装出透明的荧光薄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稀土氢氧化物 有机敏化剂 插层组装 荧光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