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合龙顺序对成桥状态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陈秀清 裴万胜 +1 位作者 程菊红 王贤斌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9-21,共3页
多孔大跨径连续梁桥的成桥状态受施工方法、合龙顺序、混凝土收缩徐变及环境因素等的影响。本文针对悬臂浇筑施工的二级公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90+132+90)m,采用Midas/Civil平面杆系有限元程序对施工过程进行分析,比较了两种不同的... 多孔大跨径连续梁桥的成桥状态受施工方法、合龙顺序、混凝土收缩徐变及环境因素等的影响。本文针对悬臂浇筑施工的二级公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90+132+90)m,采用Midas/Civil平面杆系有限元程序对施工过程进行分析,比较了两种不同的合龙顺序对成桥状态的影响,综合对比成桥后应力和位移状态,以最佳受力及均匀性为原则,提出了有利于成桥的施工合龙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臂浇筑 预应力混凝土 施工顺序 杆系有限元 收缩徐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SYS-CFX的纸坊沟流域泥流运移数值模拟与单向流固耦合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王磊 李桥 +2 位作者 王涛 李生永 吕黎明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87-594,共8页
基于ANSYS-CFX软件,采用有限体积法模拟纸坊沟流域泥流运移变化过程,得到流场流速、压力等数据.运用模拟流场数值方法对已有拦挡坝结构进行单向流固耦合数值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坝体最大应力强度为5.69×105Pa,坝体最大位移值为5.68&... 基于ANSYS-CFX软件,采用有限体积法模拟纸坊沟流域泥流运移变化过程,得到流场流速、压力等数据.运用模拟流场数值方法对已有拦挡坝结构进行单向流固耦合数值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坝体最大应力强度为5.69×105Pa,坝体最大位移值为5.68×10-5m;坝体顶部乡村硬化道路防护墙网格发生破坏变形,坝体总位移很小;但迎流面上部中心应力已超出坝体材质所承受最大应力,拦挡坝有出现裂缝、发生变形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纸坊沟 泥流 数值模拟 单向流固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兰州断陷盆地地热地质条件的石佛沟地热资源潜力评估 被引量:1
3
作者 陈秀清 王涛 +1 位作者 黄晓辉 王宝玉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13-224,共12页
针对兰州石佛沟景区地热地质条件勘探研究程度较低,严重制约当地地热资源开发利用这一问题,在充分搜集整理已有资料的基础上,总结了兰州断陷盆地地热地质条件和热储特征,结合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CSAMT)探测结果,推断了盆地东部南... 针对兰州石佛沟景区地热地质条件勘探研究程度较低,严重制约当地地热资源开发利用这一问题,在充分搜集整理已有资料的基础上,总结了兰州断陷盆地地热地质条件和热储特征,结合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CSAMT)探测结果,推断了盆地东部南段石佛沟的地热资源开发潜力。结果表明:(1)分别以深沟桥(F5)、雷坮河(F8)隐伏断裂为界,兰州断陷盆地地热地质条件具有明显差异性,可分为西部西固城区、中部七里河区、东部城关—石佛沟区;(2)平面上由西向东不同深度的热储温度呈增加趋势,垂向上2000~2500 m深度的地热增温率升高,可推断为兰州断陷盆地地热开采的基本深度;(3)东部南段的石佛沟景区潜存层状传导型地热和断裂带状地热资源,层状地下热水赋存于兰州断陷盆地南部边缘地段,断裂带状地下热水赋存于F2断裂破碎带或F2与F8断裂的交汇地段,据此推断在石佛沟景区可能存在层状和带状“复合型”地热水的富集地段。研究建议断裂带状热储层的地热水勘探开采井深度可按800~1100 m考虑,“复合型”层状热储层的勘探开采井深度可按1500~2000 m考虑;预测该地段地下热水井口出水温度可达50~60°C,单井涌水量可达500~1000m^(3)/d,热水水质可达到医疗洗浴质量标准。结果可为当地地热资源勘探和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传导型地热 断裂带状地热 地热资源 兰州断陷盆地 石佛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