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期施用有机肥对西北半干旱区小麦田土壤团聚体分布及其有机碳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张平良 刘晓伟 +1 位作者 曾骏 郭天文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共8页
以国家土壤质量安定观测实验站黄绵土区长期定位试验为研究平台,研究长期施肥对半干旱区小麦田土壤团聚体分布及其有机碳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0~20 cm土层土壤团聚体含量随粒级减小总体呈先降低后增加的变化趋势,团聚体有机碳含量随粒... 以国家土壤质量安定观测实验站黄绵土区长期定位试验为研究平台,研究长期施肥对半干旱区小麦田土壤团聚体分布及其有机碳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0~20 cm土层土壤团聚体含量随粒级减小总体呈先降低后增加的变化趋势,团聚体有机碳含量随粒级减小呈增加的变化趋势。长期化肥与有机肥配施(NPKM)和单施有机肥(OM)较单施化肥(NPK)处理显著增加了>0.25 mm团聚体含量和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提高了>1 mm粒级土壤团聚体对有机碳的贡献率。各粒级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及团聚体有机碳储量均随着土层的加深而降低,>1 mm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对长期施用有机肥的农田有机碳变化响应敏感。NPKM和OM较NPK处理显著增加了0~20 cm土层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及其储量,其中0~10 cm土层团聚体有机碳储量分别增加了34.1%和25.2%,10~20 cm土层分别增加了26.89%和17.95%,而长期NPK处理对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及其储量影响不明显。综上所述,在西北黄土丘陵半干旱区黄绵土条件下,长期施用有机肥(NPKM和OM处理)可显著提高耕层>0.25 mm团聚体含量及其稳定性,增加团聚体有机碳储量,土壤增碳培肥效果显著,而单施化肥对改善农田土壤团聚体结构及其固碳培肥效果不明显,需加强与有机肥配施从而实现土壤培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 土壤团聚体 有机碳 有机碳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施用有机肥对半干旱区春小麦产量及其水分利用效率和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平良 郭天文 +1 位作者 刘晓伟 曾骏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5-112,共8页
以国家土壤质量安定观测试验站黄绵土区的农田长期定位试验为研究对象,研究长期施用有机肥对半干旱区春小麦产量及其水分利用效率和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种植7年春小麦,施肥显著影响小麦产量及其水分利用效率,以化肥与有机肥配施... 以国家土壤质量安定观测试验站黄绵土区的农田长期定位试验为研究对象,研究长期施用有机肥对半干旱区春小麦产量及其水分利用效率和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种植7年春小麦,施肥显著影响小麦产量及其水分利用效率,以化肥与有机肥配施(NPKM)处理效果最好,较单施化肥(NPK)、单施有机肥(OM)处理春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增加了7.18%和7.82%、5.91%和3.83%;在定位施肥初期(前3年),NPKM和NPK处理的效果优于OM,在第4年三者无差异,而第5年及之后,NPKM和OM处理的效果明显好于NPK处理。长期NPKM和OM处理较NPK处理0~2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别显著增加了36.88%和31.98%,有机碳储量分别显著增加了31.17%~41.94%和27.80%~35.81%,表层0~10 cm的增加效果显著好于10~20 cm土层。不同施肥处理对0~20 cm土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的影响表现为NPKM>OM>NPK>CK,且差异显著,长期NPKM和OM处理较NPK处理土壤MBC分别显著增加了46.4%和28.7%,长期单施NPK处理可显著增加土壤MBC含量,但对有机碳影响不明显。综上所述,长期NPKM或OM处理可显著增加黄绵土小麦地土壤有机碳和MBC含量,增加有机碳储量,有利于农田土壤固碳增汇,提高小麦产量及其水分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干旱区 有机肥 春小麦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有机碳 微生物生物量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肥等氮量替代化肥对半干旱区马铃薯农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有机碳、全氮含量的影响
3
作者 张平良 付强 +1 位作者 刘晓伟 杨思存 《中国土壤与肥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9-35,共7页
通过3年定位试验,研究有机肥等氮量替代化肥对半干旱区马铃薯农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有机碳、全氮含量的影响,探索该地区有机肥替代化肥的适宜比例及其效果,实现化肥减量增效。田间试验设置5个不同施肥处理:(1)100%化肥氮(CK);(2)25%... 通过3年定位试验,研究有机肥等氮量替代化肥对半干旱区马铃薯农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有机碳、全氮含量的影响,探索该地区有机肥替代化肥的适宜比例及其效果,实现化肥减量增效。田间试验设置5个不同施肥处理:(1)100%化肥氮(CK);(2)25%有机肥氮+75%化肥氮(M25);(3)50%有机肥氮+50%化肥氮(M50);(4)75%有机肥氮+25%化肥氮(M75);(5)100%有机肥氮(M100)。研究结果表明:与CK相比,有机肥等氮量替代化肥模式有利于降低0~20 cm土层土壤<0.25 mm粒级微团聚体占比,提高>2 mm粒级大团聚体占比,显著增加了>0.25 mm土壤团聚体所占比重(R_(0.25))、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增加了水稳性团聚体有机碳和全氮含量,以M50处理效果最明显,较CK土壤水稳性团聚体有机碳、全氮含量分别显著增加7.32%~8.28%、18.2%~20.3%。综上所述,在西北黄土丘陵半干旱区黄绵土条件下,有机肥等氮量替代化肥有利于促进土壤微团聚体(<0.25 mm)向大团聚体转化,提高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促进有机碳(氮)在团聚体中富集,有利于增加土壤有机碳(氮)库,以有机肥等氮量替代50%化肥氮的模式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等氮量替代化肥 马铃薯 土壤团聚体稳定性 有机碳 全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施用有机肥对黄土丘陵沟壑区马铃薯产量及其水分利用效率和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4
作者 焦子健 张平良 +2 位作者 刘晓伟 付强 谭雪莲 《中国土壤与肥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4-90,共7页
以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国家土壤质量安定观测实验站黄绵土区长期定位试验为研究平台,研究长期施用有机肥对西北半干旱区旱地马铃薯产量及其水分利用效率和土壤团聚体结构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连续8年的肥料定位试验,施肥显著影响马... 以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国家土壤质量安定观测实验站黄绵土区长期定位试验为研究平台,研究长期施用有机肥对西北半干旱区旱地马铃薯产量及其水分利用效率和土壤团聚体结构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连续8年的肥料定位试验,施肥显著影响马铃薯产量及其水分利用效率,以有机肥与化肥配施(NPKM)效果最好,单施有机肥(OM)处理次之;与单施化肥(NPK)处理相比,长期施用有机肥(NPKM、OM)处理马铃薯产量分别增加了24.4%和17.5%,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了32.2%和22.0%。黄土丘陵沟壑区耕层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组成随着粒径减小呈阶梯式递增的态势,以<0.25 mm的微团聚体占据优势级别,其比例达41.9%~75.8%。与不施肥对照(CK)处理相比,不同施肥处理耕层0~20 cm土壤团聚化程度增加明显,其中以NPKM处理效果最好,>2、1~2、0.5~1和0.25~0.5 mm粒径土壤水稳性团聚体较NPK处理分别增加了169.4%、49.5%、206.4%、28.8%,<0.25 mm粒径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减少了31%。与NPK处理相比,NPKM和OM处理显著增加了>0.25 mm团聚体含量(R_(0.25))、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NPK较CK处理显著增加了0.25~0.5 mm粒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综上所述,在西北黄土丘陵沟壑区黄绵土条件下,极度干旱年份长期施用有机肥显著影响马铃薯产量及其水分利用效率,以NPKM处理增加效果最明显,较NPK处理显著提高了水稳性大团聚体(0.25~2 mm)粒径含量和团聚体MWD和GMD,促进了土壤团聚体的形成,增强了团聚体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团聚体稳定性 黄土丘陵沟壑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施肥与覆膜对半干旱区马铃薯农田土壤团聚体分布及其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张平良 郭天文 +2 位作者 刘晓伟 曾骏 董博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4-111,共8页
以国家土壤质量安定观测实验站黄绵土区的农田长期定位试验为研究平台,研究长期施肥与覆膜对半干旱区马铃薯农田土壤团聚体分布及其有机碳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耕层土壤团聚体占比随着粒径的减小呈先降低后增加的变化趋势,团聚体有机... 以国家土壤质量安定观测实验站黄绵土区的农田长期定位试验为研究平台,研究长期施肥与覆膜对半干旱区马铃薯农田土壤团聚体分布及其有机碳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耕层土壤团聚体占比随着粒径的减小呈先降低后增加的变化趋势,团聚体有机碳含量随粒径减小呈增加趋势。施肥显著影响马铃薯农田土壤团聚体分布及有机碳含量。长期化肥与有机肥配施(NPK+OM)和单施有机肥(OM)较单施化肥(NPK)显著增加>0.25 mm团聚体含量(R0.25)和平均质量直径(MWD),显著提高大团聚体(>1 mm)对有机碳的贡献率。长期施用有机肥(NPK+OM和OM)较单施化肥(NPK)显著增加0~20 cm土层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储量,增幅达63.5%~82.8%。长期覆膜导致>2 mm粒径的大团聚体数量和MWD显著下降,覆膜与单施化肥(NPK)对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及其储量影响不明显。综上所述,在西北黄土丘陵半干旱区和黄绵土质地条件下,长期化肥与有机肥配施(NPK+OM)或单用有机肥(OM)可显著提高耕层土壤大团聚体含量(R0.25)及其稳定性,促进新碳向大团聚体富集,增加团聚体有机碳储量,有利于农田土壤固碳。地膜覆盖影响土壤团聚体的分布和稳定性,但对团聚体有机碳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 覆膜 土壤团聚体 有机碳 半干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