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大鼠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作用及临床前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文广 张艳霞 +1 位作者 吴勇杰 高明堂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7年第11期1279-1282,共4页
目的:研究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bFGF)对大鼠十二指肠溃疡(DU)的治疗作用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用半胱胺制备大鼠DU模型;用小鼠及比格犬给药观察rh-bFGF的急性毒性;用大鼠及比格犬给药90d观察rh-bFGF的长期毒性。结果:rh-bFG... 目的:研究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bFGF)对大鼠十二指肠溃疡(DU)的治疗作用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用半胱胺制备大鼠DU模型;用小鼠及比格犬给药观察rh-bFGF的急性毒性;用大鼠及比格犬给药90d观察rh-bFGF的长期毒性。结果:rh-bFGF对半胱胺诱导的大鼠慢性DU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剂量为5×103、1×104AU/kg时,DU面积较对照组显著减小,溃疡表面的柱状腺上皮再生速度明显增快。rh-bFGF组溃疡表面全部或几乎全部为再生腺上皮所覆盖者近60%,而法莫替丁组仅13%。rh-bFGF一次给药(i.g.和i.v.)对小鼠和犬的最大耐受量分别大于2×106AU/kg和3.5×105AU/kg,分别相当于人临床拟用量(24000AU)的4167倍和729倍。rh-bFGF连续p.o.给药90d,不影响大鼠和比格犬的外观、一般行为活动及生长发育;血液学和血液生化学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未见明显差异;对骨髓造血功能也无明显影响;病理检查未见脏器组织形态学改变。结论:rh-bFGF能明显促进DU表面腺上皮再生与溃疡愈合,未见明显急性和长期毒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十二指肠溃疡 大鼠 比格犬 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线治疗包虫病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王欣 王小虎 +3 位作者 包根书 刘婧 韩俭 景涛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53-656,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剂量6MV X线照射对大鼠继发性棘球蚴活性的影响,探讨放射线治疗棘球蚴病的可行性及其机制。方法对从大鼠体内分离出的棘球蚴囊分别以10、20、30和40Gy的6MV X线进行照射后,观察棘球蚴囊的超微结构,测定囊液中总蛋白和...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剂量6MV X线照射对大鼠继发性棘球蚴活性的影响,探讨放射线治疗棘球蚴病的可行性及其机制。方法对从大鼠体内分离出的棘球蚴囊分别以10、20、30和40Gy的6MV X线进行照射后,观察棘球蚴囊的超微结构,测定囊液中总蛋白和钙离子含量,并通过草酸盐一焦锑酸盐细胞化学法(PPA)探讨放射线治疗包虫病的机理。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各实验组棘球蚴囊超微结构均可见不同程度的改变和破坏;囊液总蛋白含量明显降低而钙离子含量明显增高,且以高剂量组更为显著。PPA法显示实验组内质网与线粒体扩张且膜上可见黑色光滑的钙盐沉积。结论6MV X线对棘球蚴囊有一定破坏作用,且在一定的范围内存在量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棘球蚴病 6MVX线 放射治疗 体外培养 草酸盐一焦锑酸盐细胞化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7和STAT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4
3
作者 温玉婷 刘伟 +3 位作者 杨爱军 王晨昱 李敏 王金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1812-1815,共4页
目的检测IL-17和STAT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和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94例结直肠癌组织和31例正常肠黏膜组织中IL-17、STAT3蛋白的表达,并应用CD34标记微血管计算MVD。结果... 目的检测IL-17和STAT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和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94例结直肠癌组织和31例正常肠黏膜组织中IL-17、STAT3蛋白的表达,并应用CD34标记微血管计算MVD。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IL-17主要表达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肿瘤细胞和肠黏膜固有层淋巴细胞胞浆内,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肠黏膜(P<0.01);IL-17的表达与结直肠癌分化程度和Dukes分期有关(P<0.05)。STAT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其在正常肠黏膜中的表达(P<0.01),且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Dukes分期有关(P<0.05)。IL-17和STAT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MVD有关(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表明IL-17和STAT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251,P=0.015)。结论 IL-17和STAT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可能在结直肠癌的血管生成和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免疫组织化学 IL-17 STAT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预改变细胞容积对有核红细胞富集效果的实验研究
4
作者 程宁 刘芳 +2 位作者 徐向红 张丽娜 白亚娜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07-310,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干预脐血细胞K+/Cl-离子转运体(KCC)对细胞调节性容量减少(RVD)的生物学改变,为探讨富集胎儿有核红细胞(NRBC)方法提供线索。方法:流式细胞仪计数观察尿素干预脐血KCC转运体后不同密度介质下离心富集NRBC的效果。结果:在高... 目的:通过观察干预脐血细胞K+/Cl-离子转运体(KCC)对细胞调节性容量减少(RVD)的生物学改变,为探讨富集胎儿有核红细胞(NRBC)方法提供线索。方法:流式细胞仪计数观察尿素干预脐血KCC转运体后不同密度介质下离心富集NRBC的效果。结果:在高渗400mmol/L尿素干预10分钟条件下,红细胞体积缩小最大(P<0.01)。干预脐血后1.065g/ml密度介质离心下层红细胞白膜层(未干预下层)NRBC富集量由12.20%升为69.90%,富集增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7.96,P<0.05),单个核上层(未干预上层)NRBC由7.15%降为2.00%,减少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5.47,P<0.05)。结论:尿素干预脐血可以增加有核红细胞富集率,较传统富集法的富集量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核红细胞 脐血 尿素 调节性容量减少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胃泌素在人胃癌BGC-823细胞的悬浮肿瘤球中的表达 被引量:5
5
作者 牛茜 杨爱军 +2 位作者 王晨昱 刘伟 李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1396-1399,共4页
目的研究人胃癌BGC-823肿瘤细胞系中是否存在悬浮生长的肿瘤球,检测前胃泌素(progastrin,Pro-GRP)在肿瘤球中的表达。方法取贴壁生长的BGC-823细胞,用有限稀释法和无血清培养法培养,并利用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证实BGC-823中存在悬浮生长... 目的研究人胃癌BGC-823肿瘤细胞系中是否存在悬浮生长的肿瘤球,检测前胃泌素(progastrin,Pro-GRP)在肿瘤球中的表达。方法取贴壁生长的BGC-823细胞,用有限稀释法和无血清培养法培养,并利用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证实BGC-823中存在悬浮生长的具有干细胞特性的肿瘤球,流式细胞仪(FCM)检测该肿瘤球中ABCG2、CD44、CD166的表达。ELISA、细胞免疫荧光、FCM方法比较血清Pro-GRP分别在肿瘤球和贴壁细胞中的表达差异。结果有限稀释法和无血清培养法均在BGC-823细胞系中培养出了悬浮生长的肿瘤球;克隆形成能力显示:肿瘤球为(37.63±5.99),贴壁细胞为(10.75±3.37),二者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FCM显示肿瘤球ABCG2的表达率(57.17±3.49)明显高于贴壁细胞(8.67±0.77)(P<0.01);血清Pro-GRP在肿瘤球中的表达(73.37±9.42)明显高于贴壁细胞(5.11±1.03)(P<0.01)。结论 人胃癌BGC-823细胞系中存在悬浮生长的肿瘤球,Pro-GRP的表达与肿瘤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细胞系BGC-823 肿瘤球 前胃泌素 FC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胃泌素、胃泌素、膜联蛋白2对胃癌CD44^+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程晓荣 杨爱军 +4 位作者 刘燕菲 李双明 向琳 杨丽 李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2171-2175,共5页
目的检测前胃泌素、胃泌素、膜联蛋白2在CD44+细胞的表达情况,研究三者对CD44+细胞生长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使用CD44免疫磁珠分选技术从胃癌BGC-823细胞中分选出CD44+细胞,流式细胞仪(FCM)和免疫荧光检测CD44+细胞中CD44的表达,以鉴... 目的检测前胃泌素、胃泌素、膜联蛋白2在CD44+细胞的表达情况,研究三者对CD44+细胞生长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使用CD44免疫磁珠分选技术从胃癌BGC-823细胞中分选出CD44+细胞,流式细胞仪(FCM)和免疫荧光检测CD44+细胞中CD44的表达,以鉴定分选是否成功。FCM细胞周期分析和无血清培养,检测CD44+细胞的干细胞特性。流式细胞仪检测前胃泌素、胃泌素、膜联蛋白2在CD44+细胞、BGC-823细胞和CD44-细胞表达的差异。MTT法和Boyden小室实验研究3者对CD44+细胞生长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流式细胞仪和细胞免疫荧光结果提示:CD44+细胞中CD44阳性率为(90.20±2.24)%,显著高于BGC-823细胞[(9.57±2.35)%,P<0.01];CD44+细胞组处于G0/G1期的细胞为(71.1±5.6)%,显著高于BGC-823细胞组[(47.7±3.5)%,P<0.05];在无血清培养7 d后,CD44+细胞能够形成圆形克隆球,而CD44-细胞不能形成圆形克隆球;流式细胞仪显示前胃泌素、胃泌素、膜联蛋白2在CD44+细胞中高表达,明显高于在BGC-823细胞和CD44-细胞的表达水平(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三者的表达率呈正相关关系(P<0.01)。高浓度的前胃泌素mAb和膜联蛋白2mAb能够抑制CD44+细胞的生长和侵袭,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胃泌素mAb不能抑制CD44+细胞的生长和侵袭,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CD44+细胞中高表达前胃泌素、胃泌素、膜联蛋白2,并且前胃泌素mAb和膜联蛋白2mAb能够抑制CD44+细胞的生长和侵袭能力,提示前胃泌素与膜联蛋白2能够促进CD44+细胞的生长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BGC-823细胞 CD44 前胃泌素 胃泌素 膜联蛋白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血糖干预评价点的实验观察 被引量:9
7
作者 蒲瑞阳 史典 +1 位作者 刘莎 程宁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24-229,共6页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血糖变化规律,探讨餐后2 h血糖作为血糖干预评价点的可行性。方法选取健康C57BL/6小鼠,用高脂饮食加链脲佐菌素(STZ)诱导2型糖尿病(T2DM)实验组,并设立正常对照。分别测定两组连续空腹血糖及连续随机血糖,分...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血糖变化规律,探讨餐后2 h血糖作为血糖干预评价点的可行性。方法选取健康C57BL/6小鼠,用高脂饮食加链脲佐菌素(STZ)诱导2型糖尿病(T2DM)实验组,并设立正常对照。分别测定两组连续空腹血糖及连续随机血糖,分析小鼠血糖规律,评估餐后2 h血糖作为T2DM小鼠血糖干预评价点的科学性;通过长期观察糖尿病小鼠餐后2 h血糖波动,验证餐后2 h血糖干预评价点的稳定性。结果T2DM小鼠连续空腹血糖显示,餐后空腹2~3 h期间血糖变化幅度相对稳定,禁食超过4 h后,T2DM组小鼠血糖继续大幅度降低,而正常组却能缓慢上升,并保持血糖相对稳定;7周内T2DM小鼠餐后2 h血糖波动显示,餐后2 h血糖稳定。结论餐后2 h血糖能稳定地反映T2DM小鼠模型的血糖变化规律,具有较好的血糖干预实验评价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模型 C57BL/6小鼠 空腹血糖 随机血糖 餐后2 h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及植物雌激素对去卵巢大鼠子宫组织VEGF表达和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12
8
作者 杨丽娜 段颖 +3 位作者 张英福 田治锋 邱小青 李红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041-1044,共4页
目的比较雌激素及植物雌激素对去卵巢大鼠子宫组织VEGF和形态表达的影响。方法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8组:假手术组(Sham)、去卵巢组(Ovx)、17β-雌二醇组(Ovx+Est)、17-β雌二醇+黄体酮组(Ovx+Est+Pro)、黄体酮组(Ovx+Pro)、染料木素组... 目的比较雌激素及植物雌激素对去卵巢大鼠子宫组织VEGF和形态表达的影响。方法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8组:假手术组(Sham)、去卵巢组(Ovx)、17β-雌二醇组(Ovx+Est)、17-β雌二醇+黄体酮组(Ovx+Est+Pro)、黄体酮组(Ovx+Pro)、染料木素组(Ovx+Gen)、白黎芦醇组(Ovx+Res)、根皮素组(Ovx+Phl)。给药21 d,用蛋白免疫印迹法观察各组子宫VEGF的表达、并用免疫组化对VEGF的表达部位和其形态学变化进行观察。结果与Sham组比较,Ovx组的VEGF表达下调;与Ovx比较,Ovx+Est和Ovx+Est+Pro两组VEGF表达均明显上调。Gen、Res和Phl对卵巢切除大鼠VEGF无影响。大鼠卵巢切除后,子宫明显萎缩且重量下降。皮下注射Est或Est合并Pro后,子宫组织密度增加,子宫被覆上皮细胞和腺体明显增生。皮下注射Gen和Phl后,子宫形态变化类似卵巢切除大鼠,注射Res可促进去卵巢大鼠子宫腺体的增生,但作用没有雌激素强。结论雌孕激素使VEGF表达明显上调;植物雌激素Res有促进腺泡增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卵巢大鼠 雌激素 植物雌激素 孕激素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免疫印迹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噬在As2O3诱导Burkitt淋巴瘤Raji细胞死亡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李彩丽 陈静 +5 位作者 王蓓 王菲菲 田宝莹 谢蓓 范临兰 魏虎来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19-724,共6页
目的研究自噬在As2O3诱导的Raji细胞死亡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透射电镜和MDC荧光染色观察细胞自噬形态,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FCM)及FITC-Annexin-V/PI染色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细胞LC3-Ⅰ/Ⅱ表达及转换... 目的研究自噬在As2O3诱导的Raji细胞死亡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透射电镜和MDC荧光染色观察细胞自噬形态,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FCM)及FITC-Annexin-V/PI染色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细胞LC3-Ⅰ/Ⅱ表达及转换;RT-PCR检测细胞bcl-2 mRNA和p53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As2O3明显抑制Raji细胞增殖,诱导其细胞周期G2/M阻滞和凋亡,抑制bcl-2基因和增强p53基因表达。同时,As2O3可同步诱发Raji细胞的自噬活性。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A)抑制As2O3诱导的自噬活性,上调bcl-2基因和下调p53基因表达,抑制As2O3对Raji细胞的杀伤效应、降低Raji细胞对As2O3的敏感性。而自噬诱导剂雷帕霉素(Rapa)的作用则与3-MA的效应正好相反。结论细胞凋亡和自噬性细胞死亡共存于As2O3诱导的Raji淋巴瘤细胞死亡中,Bcl-2和p53可能起着关键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 三氧化二砷 RAJI细胞 细胞凋亡 Bcl-2 p5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籽原花青素对复发性结肠炎大鼠血清抗氧化能力及NO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10
作者 王艳红 杨孝来 +3 位作者 王莉 崔明霞 翟晶 吴勇杰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0年第1期47-52,共6页
目的:观察葡萄籽原花青素(GSPE)对复发性结肠炎大鼠血清抗氧化能力及NO含量的影响,初步探讨葡萄籽原花青素治疗复发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方法:直肠给予雄性Wistar大鼠80mg/kg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50%乙醇溶液复制结肠炎模型,在第1... 目的:观察葡萄籽原花青素(GSPE)对复发性结肠炎大鼠血清抗氧化能力及NO含量的影响,初步探讨葡萄籽原花青素治疗复发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方法:直肠给予雄性Wistar大鼠80mg/kg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50%乙醇溶液复制结肠炎模型,在第16天时,用30mg/kgTNBS/50%乙醇溶液诱导结肠炎复发的模型。大鼠第二次致炎24h后,分别应用GSPE低、中、高剂量(100、200、400mg/kg)灌胃对其进行治疗,并以柳氮磺吡啶(SASP,500mg/kg)作为阳性对照。连续给药7d后处死所有大鼠,取结肠标本评价结肠湿重指数,生化法检测血清中髓过氧化物酶(M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力及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和NO含量。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GSPE各剂量组大鼠体重下降程度较轻(P<0.05或P<0.01),结肠湿重指数明显降低(P<0.05或P<0.01);大鼠血清中MPO和iNOS活力及MDA和NO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大鼠血清中SOD和GSH-Px活力及GSH含量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结论:GSPE可能通过提高复发性结肠炎大鼠血清抗氧化能力,抑制NO生成,来减轻复发性结肠炎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籽原花青素 三硝基苯磺酸 复发 大鼠结肠炎 抗炎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锰超氧化物岐化酶模拟化合物诱导K562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范临兰 魏虎来 +2 位作者 窦伟 刘伟生 张慧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363-1366,共4页
目的观察锰超氧化物岐化酶模拟化合物(mimics of manganese superoxide dismutase,MnSODm)对人白血病K562细胞凋亡诱导作用,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以人白血病K562细胞为靶细胞,四氮唑蓝比色法(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活性;Annexin V/P... 目的观察锰超氧化物岐化酶模拟化合物(mimics of manganese superoxide dismutase,MnSODm)对人白血病K562细胞凋亡诱导作用,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以人白血病K562细胞为靶细胞,四氮唑蓝比色法(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活性;Annexin V/PI双标记和细胞形态学法检测细胞凋亡;RT-PCR检测bcl-2和bax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FCM)测定Bcl-2和Bax蛋白表达水平、线粒体跨膜电位(Δψm)、细胞色素C(Cyt C)释放和Caspase-3活性变化。结果0.5~10mg·mL-1MnSODm明显抑制K562细胞增殖(P〈0.01),Annexin V/PI染色显示凋亡细胞明显增多,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呈现典型的凋亡形态改变;bcl-2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bax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线粒体Δψm降低,Cyt C释放增多,Caspase-3活性增强。结论MnSODm调控Bax/Bcl-2表达,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K562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SOD模拟化合物 K562细胞 凋亡 Bcl-2 BAX 膜电位 细胞色素C CASPASE-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MBL、MASP-2、HsCRP与C_3水平的相关性 被引量:9
12
作者 陈思 马宝良 +2 位作者 曹明强 于红娟 马兴铭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340-1344,1356,共6页
目的研究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MBL相关的丝氨酸蛋白酶-2(MASP-2)、Hs CRP和C3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收集50例RA患者(活动期和非活动期各25例)和40例健康对照者空腹静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免疫比浊试验分... 目的研究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MBL相关的丝氨酸蛋白酶-2(MASP-2)、Hs CRP和C3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收集50例RA患者(活动期和非活动期各25例)和40例健康对照者空腹静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免疫比浊试验分别检测血清MBL、MASP-2、Hs CRP和C3的水平。结果 RA组活动期和非活动期患者血清中MBL水平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10.05±2.14 ng/m L vs 26.97±11.78 ng/m L;14.79±3.93 ng/m L vs 26.97±11.78 ng/m L,P<0.05);RA组活动期和非活动期患者血清中MASP-2水平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75.90±9.21 ng/m L vs 251.78±34.50 ng/m L;107.8±14.90 ng/m L vs251.78±34.50 ng/m L)(P<0.05);RA组活动期和非活动期患者血清中Hs CRP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40.53±34.81 mg/L vs1.42±1.70 mg/L;2.97±2.51 mg/L vs 1.42±1.70 mg/L,P<0.05),C3水平3组无差异;双变量Pearson相关性分析,RA患者组MBL与MASP-2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r=0.550,P=0.001)、与Hs CRP含量呈低度负性相关(r=-0.323,P=0.022);与C3含量无相关(r=0.022,P=0.882)。RA组MASP-2与Hs CRP含量呈低度负性相关(r=-0.453,P=0.001);与C3含量无相关(r=0.049,P=0.738)。经ROC曲线分析,Hs CRP曲线下面积最大(0.844,P=0.001),MASP-2和MBL曲线下面积较小(0.025,P=0.001;0.266,P=0.001),Hs CRP(84%)对RA诊断的敏感性高于MBL(10%)、MASP-2(40%)。结论 MBL与MASP-2水平与Hs CRP呈负相关关系,RA患者关节的炎症损伤程度越重,则血清MBL与MASP-2水平越低,提示MBL与MASP-2参与RA病理损伤过程,但二者的敏感性均较低,不能做为RA诊断及疾病活动程度评价的独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甘露糖结合凝集素 MBL相关的丝氨酸蛋白酶-2 补体系统 超敏C反应蛋白 补体C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模持续时间对大鼠高营养性肥胖模型制备的影响 被引量:11
13
作者 崔明霞 高琲 +8 位作者 闵光宁 王莉 路莉 张宝来 覃红 高明堂 李文广 郑荣梁 吴勇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12-416,共5页
目的研究造模持续时间对大鼠高营养饮食诱导型肥胖(DIO)及其相关指标形成的影响。方法在3批实验中,断乳♂SD大鼠各290只,用相同配方的高营养饲料分别喂养7、9和10wk以建立DIO模型,然后分别给西布曲明8、4和4mg·kg-1共18、14和14d... 目的研究造模持续时间对大鼠高营养饮食诱导型肥胖(DIO)及其相关指标形成的影响。方法在3批实验中,断乳♂SD大鼠各290只,用相同配方的高营养饲料分别喂养7、9和10wk以建立DIO模型,然后分别给西布曲明8、4和4mg·kg-1共18、14和14d。实验指标包括体重、Lee′s指数、肝脏和腹腔脂肪湿重、血糖和血脂水平以及脂肪肝的形成。结果造模7wk的DIO大鼠体重、Lee′s指数、肝脏和脂肪湿重高于正常组;造模9wk的除以上指标有改变外,血TG水平也升高;造模10wk后,又同时出现血GLU水平的升高,且有明显的脂肪肝形成。结论造模的持续时间对DIO大鼠肥胖相关指标的形成有影响,应根据实际研究目的确定模型建立所需时间的长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大鼠 模型 西布曲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芪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33
14
作者 惠和平 封士兰 +2 位作者 胡芳弟 崔方 吴玉琼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4056-4057,共2页
[目的]研究红芪多糖3(HPS-3)的抗氧化活性。[方法]在体外化学模拟条件下,研究HPS-3对超氧阴离子(O2-.)、羟基自由基(.OH)、DPPH和过氧化氢(H2O2)的清除作用。[结果]HPS-3具有一定的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在0.05~5.00mg/ml浓度范围内,对O2-.... [目的]研究红芪多糖3(HPS-3)的抗氧化活性。[方法]在体外化学模拟条件下,研究HPS-3对超氧阴离子(O2-.)、羟基自由基(.OH)、DPPH和过氧化氢(H2O2)的清除作用。[结果]HPS-3具有一定的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在0.05~5.00mg/ml浓度范围内,对O2-.、H2O2、.OH及DPPH的最大清除率分别为55.92%、59.32%、53.69%和87.66%,且呈一定的量效依赖关系。[结论]红芪多糖在体外有直接的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芪 多糖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肝和胃颗粒对反流性食管炎大鼠平滑肌细胞收缩和血浆胃泌素、胃动素等的影响 被引量:22
15
作者 王学习 路莉 +4 位作者 李少海 千维娜 王艳 祁永福 赵健雄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94-398,共5页
目的观察疏肝和胃颗粒对反流性食管炎大鼠食管、胃平滑肌细胞收缩和血浆胃泌素(GAS)、胃动素(MTL)、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奥美拉唑组和疏肝和胃颗粒组,另设假手术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剥取食管,光镜... 目的观察疏肝和胃颗粒对反流性食管炎大鼠食管、胃平滑肌细胞收缩和血浆胃泌素(GAS)、胃动素(MTL)、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奥美拉唑组和疏肝和胃颗粒组,另设假手术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剥取食管,光镜和电镜观察食管病理组织学改变;采血分离血清、血浆,检测GAS、MTL、VIP水平。结果疏肝和胃颗粒含药血清孵育可以引起来源于食管下括约肌、胃体、胃窦和胃幽门部位平滑肌细胞收缩,与正常对照组和奥美拉唑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疏肝和胃颗粒可改善模型大鼠食管组织鳞状上皮增生和炎性等光镜改变,恢复上皮细胞间隙增宽、桥粒连接结构减少等超微结构损伤。疏肝和胃颗粒可升高模型大鼠血GAS、MTL水平,降低血VIP水平,其中血GAS和VIP水平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MTL水平与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结论疏肝和胃颗粒可改善反流性食管炎大鼠食管黏膜损伤,增加胃食管平滑肌细胞收缩反应,调节血GAS、MTL和VIP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肝和胃颗粒 反流性食管炎 胃泌素(GAS) 胃动素(MTL) 血管活性肠肽(VI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生槐水提取物对免疫抑制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16
作者 田卫花 马兴铭 +3 位作者 刘英 安方玉 郭君 雒艳萍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9年第3期477-479,共3页
探讨藏药砂生槐水提取物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通过小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建立免疫抑制动物模型,应用砂生槐水提取物对免疫抑制小鼠进行治疗,采用MTT比色法检测免疫抑制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和放免法测定其血清IL-2和TNF-α水平。... 探讨藏药砂生槐水提取物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通过小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建立免疫抑制动物模型,应用砂生槐水提取物对免疫抑制小鼠进行治疗,采用MTT比色法检测免疫抑制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和放免法测定其血清IL-2和TNF-α水平。结果表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砂生槐水提取物三个剂量组均可协同ConA促进免疫抑制小鼠T淋巴细胞的增殖(P<0.01),同时提高免疫抑制小鼠血清IL-2、TNF-α的水平,尤其2.4g/kg·d剂量组的IL-2、TNF-α水平升高较为明显(P<0.05)。提示砂生槐水提取物可以增强免疫抑制小鼠的T细胞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生槐 免疫抑制 淋巴细胞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锰超氧化物歧化酶模拟化合物通过Fas途径诱导白血病K562细胞凋亡 被引量:6
17
作者 范临兰 李娟 +2 位作者 魏虎来 窦伟 刘伟生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0年第8期847-850,共4页
目的:探讨锰超氧化物歧化酶模拟化合物(mi mics of manganese superoxide dismutase,MnSODm)对人白血病K562细胞的凋亡诱导效应及作用机制。方法:应用MTT比色法、An-nexin V/PI双标记和细胞形态学法观察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术(FCM)测定Fa... 目的:探讨锰超氧化物歧化酶模拟化合物(mi mics of manganese superoxide dismutase,MnSODm)对人白血病K562细胞的凋亡诱导效应及作用机制。方法:应用MTT比色法、An-nexin V/PI双标记和细胞形态学法观察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术(FCM)测定Fas蛋白表达水平;RT-PCR检测Caspase-3mRNA的表达水平,比色法测定Caspase-3活性变化。结果:MnSODm作用后K562细胞的增殖受到抑制,Annexin V/PI染色显示凋亡细胞明显增多,透射电镜观察呈现典型的凋亡形态改变。同时,Fas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高,Caspase-3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活性显著增强。结论:MnSODm可能通过Fas途径诱导白血病K562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超氧化物歧化酶模拟化合物 白血病 细胞凋亡 FAS蛋白 CASPASE-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脱氧葡萄糖通过降低有氧糖酵解增强白血病K562/ADM耐药细胞对阿霉素的敏感性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雪燕 艾子莺 +4 位作者 苟泽鹏 陈静 易娟 赵怀顺 魏虎来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6-132,共7页
目的研究2-脱氧葡萄糖(2-deoxy-D-glucose,2-DG)通过抑制糖代谢增强白血病K562/ADM多药耐药细胞对阿霉素(adriamycin,ADM)敏感性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以白血病K562/ADM及其亲本K562细胞为靶细胞模型,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葡萄糖、乳酸... 目的研究2-脱氧葡萄糖(2-deoxy-D-glucose,2-DG)通过抑制糖代谢增强白血病K562/ADM多药耐药细胞对阿霉素(adriamycin,ADM)敏感性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以白血病K562/ADM及其亲本K562细胞为靶细胞模型,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葡萄糖、乳酸、己糖激酶测试盒分析葡萄糖消耗量、乳酸生成量和己糖激酶(hexokinase,HK)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 TOR)表达和磷酸化(p-m TOR)以及葡萄糖转运体-4(glucose transporter-4,GLUT-4)的表达。结果与亲本K562细胞相比,白血病K562/ADM耐药细胞HK活性、GLUT-4表达水平和有氧糖酵解能力增强。2-DG能够明显抑制K562/ADM及K562细胞的HK活性、葡萄糖消耗量和乳酸生成量,呈时间-浓度依赖性地抑制白血病细胞的增殖活性。低剂量2-DG和ADM可诱导K562/ADM细胞mT OR高表达及磷酸化水平增高,但2-DG与ADM联合则可有效对抗ADM诱导的K562/ADM细胞mT OR高表达和磷酸化,并可降低GLUT-4的表达,提高K562/ADM细胞对阿霉素的敏感性。结论 2-DG通过竞争性抑制HK活性和抵抗ADM诱发的代偿性mT OR活化,降低GLUT-4表达,有效阻断有氧糖酵解途径而降低K562/ADM耐药细胞的增殖活性、增强其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脱氧葡萄糖 阿霉素 多药耐药性 有氧糖酵解 mTOR GLUT-4 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素抑制大鼠离体胃肠平滑肌收缩活动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立雪 李红芳 +4 位作者 金姗 汪龙德 马勤 都中蕊 黄金炳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3年第4期394-398,共5页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大鼠离体胃肠平滑肌收缩活动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取大鼠胃肠平滑肌条,安置在恒温灌流肌槽中,记录胃肠平滑肌条的收缩活动。结果:葛根素能降低胃肠平滑肌条的张力,减小其收缩波平均振幅,并有剂量依赖关系,...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大鼠离体胃肠平滑肌收缩活动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取大鼠胃肠平滑肌条,安置在恒温灌流肌槽中,记录胃肠平滑肌条的收缩活动。结果:葛根素能降低胃肠平滑肌条的张力,减小其收缩波平均振幅,并有剂量依赖关系,以胃体收缩幅度为指标,用Lo-gistic法计算IC50为82.590μmol/L(r=0.498)。酚妥拉明、L-NG-硝基精氨酸和格列本脲可部分阻断葛根素对大鼠胃体收缩活动的抑制作用,用Logistic法计算IC50分别为222.408μmol/L(r=0.495)、166.945μmol/L(r=0.446)、149.902μmol/L(r=0.596)。结论:葛根素对大鼠胃肠平滑肌条收缩活动具有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部分经由肾上腺素能α受体、NO途径及KATP通道所介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胃肠平滑肌 酚妥拉明 左旋- NG-硝基精氨酸 格列本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味子对去卵巢肥胖大鼠体重及血脂等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白延斌 郭娇红 +4 位作者 李旭炯 蔺美玲 张小郁 郑天珍 李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3期1965-1967,共3页
目的:观察五味子对去卵巢大鼠体重及血脂的影响。方法:切除3个月龄雌性Sprague-Dawley(SD)大鼠双侧卵巢,观察五味子对体重、摄食量、饮水量的影响,并测定血浆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血糖、胰岛素及雌激素的... 目的:观察五味子对去卵巢大鼠体重及血脂的影响。方法:切除3个月龄雌性Sprague-Dawley(SD)大鼠双侧卵巢,观察五味子对体重、摄食量、饮水量的影响,并测定血浆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血糖、胰岛素及雌激素的水平。结果:体重和摄食量手术组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01),五味子组与手术组相比明显降低(P<0.01)。血浆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手术组都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01)。五味子组血浆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与手术组相比显著降低(P<0.01)。结论:五味子能明显抑制去卵巢大鼠摄食量和体重的增加,降低血浆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症 五味子 去卵巢大鼠 体重 血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