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施用复合微生物菌肥对河西走廊盐碱地的改良效果 被引量:6
1
作者 彭轶楠 赵廷伟 +2 位作者 梁燕 王治业 季彬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3期3-8,共6页
选用复合微生物菌肥对兰州新区某盐碱地进行改良试验,结果表明,添加复合微生物菌肥、硫磺粉+过磷酸钙和康地宝3种土壤改良剂均可以显著降低土壤中全盐量和pH,复合微生物菌肥效果最佳,10月土壤全盐量和pH分别下降28.81%和0.72;添加复合... 选用复合微生物菌肥对兰州新区某盐碱地进行改良试验,结果表明,添加复合微生物菌肥、硫磺粉+过磷酸钙和康地宝3种土壤改良剂均可以显著降低土壤中全盐量和pH,复合微生物菌肥效果最佳,10月土壤全盐量和pH分别下降28.81%和0.72;添加复合微生物菌肥和康地宝可以显著提高土壤肥力,复合微生物菌肥效果最佳,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最高,较不添加肥料(CK)分别提高了74.09%、350.69%、169.40%、190.75%;草坪种植各项生长指标数据显示,草坪质量高低顺序为复合微生物菌肥>康地宝>硫磺粉+过磷酸钙。通过比较施加微生物菌肥与其他类型改良剂对土壤pH、全盐量以及土壤养分和草坪生长的影响差异,得出复合微生物菌肥对甘肃省河西走廊盐碱地改良效果最佳,适用于河西走廊盐碱地的治理修复,可以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地 复合微生物菌肥 施用 土壤改良剂 改良效果 河西走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化微生物吸附剂对Cr^(3+)的吸附特性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李欣 谭周亮 +3 位作者 周厚珍 王菊芳 李文建 李霞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8-183,共6页
从皮革铬鞣、复鞣污泥等处分离、纯化出4株菌株TP、XB、MY和TQ,采用海藻酸钠悬滴法并添加膨润土制成微生物固定化吸附剂,研究该吸附剂对低质量浓度Cr3+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4种固定化颗粒对低质量浓度Cr3+有较好的吸附作用。实验室条件... 从皮革铬鞣、复鞣污泥等处分离、纯化出4株菌株TP、XB、MY和TQ,采用海藻酸钠悬滴法并添加膨润土制成微生物固定化吸附剂,研究该吸附剂对低质量浓度Cr3+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4种固定化颗粒对低质量浓度Cr3+有较好的吸附作用。实验室条件下,当吸附温度为30℃时,6 h后固定化吸附剂进入缓慢吸附和平衡吸附阶段。吸附等温曲线拟合研究表明,不同温度下吸附剂适合不同的等温模型。4种微生物吸附剂均与Lagrange拟二级动力学模型拟合最佳,且吸附量从高到低为TQ、TP、XB、MY。颗粒内扩散模型研究表明,20℃下XB和MY对Cr3+的吸附分为快速吸附和缓慢吸附阶段;30℃和40℃下固定化颗粒均呈现表面吸附—缓慢吸附—平衡吸附过程。热力学研究表明,吸附反应均属于自发进行的吸热过程,并且均是化学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固定化 等温吸附模型 动力学 热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株内生镰刀菌对甘蓝产量及根际微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祝英 仝倩倩 +4 位作者 巩晓芳 金军民 袁志林 李锦成 王治业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9-58,共10页
以中甘21(易感黄萎病和黑腐病)、满月56(抗枯萎病)、喜美(抗黄萎病和黑腐病)为试材,研究了内生黄色镰刀菌(Fusarium culmorum,F.c)和假禾谷镰刀菌(Fusarium pseudograminearum,F.p)对春、秋茬甘蓝产量,根际土壤养分及微生物类群和多样... 以中甘21(易感黄萎病和黑腐病)、满月56(抗枯萎病)、喜美(抗黄萎病和黑腐病)为试材,研究了内生黄色镰刀菌(Fusarium culmorum,F.c)和假禾谷镰刀菌(Fusarium pseudograminearum,F.p)对春、秋茬甘蓝产量,根际土壤养分及微生物类群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菌剂处理对3个甘蓝品种的春茬产量均无显著影响;但显著提高了中甘21秋茬产量,而对满月56和喜美的秋茬产量亦无显著影响。2个抗病甘蓝品种根际土壤4类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大多显著高于不抗病品种中甘21;施用微生物菌剂可以显著提高中甘21根际土壤细菌、放线菌、氨化细菌、固氮菌数量,且改善了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综上,2株内生镰刀菌通过调控根际土壤微生物类群、多样性以及养分指标重塑了根际健康,对甘蓝连作障碍有显著的缓解效果,是制备微生物肥料的潜在植物益生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镰刀菌 甘蓝 产量 可培养微生物类群 根际微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中药渣益生微生物发酵制剂在丝路寒旱养殖业中的应用前景探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季彬 叶泽 +3 位作者 彭轶楠 宋婕 席鹏 王治业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3年第7期31-33,共3页
自我国畜禽养殖饲料中全面禁止使用抗生素以来,抗生素的替代研究受到了行业的广泛关注。中草药作为我国独具特色的药物种类,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中草药种植的面积非常广泛,种类繁多。随着中草药开发技术的不断进步,其加工副产物的排放... 自我国畜禽养殖饲料中全面禁止使用抗生素以来,抗生素的替代研究受到了行业的广泛关注。中草药作为我国独具特色的药物种类,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中草药种植的面积非常广泛,种类繁多。随着中草药开发技术的不断进步,其加工副产物的排放量也逐渐提高。通过利用益生微生物对中草药进行发酵处理后的中药渣也可以作为畜禽饲料中的抗生素替代品。尤其在现阶段丝路寒旱养殖产业发展中,在反刍动物、生猪及家禽养殖中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将对复合中药渣益生微生物发酵制剂的特点及其在丝路寒旱养殖业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中药渣 益生微生物 发酵 丝路寒旱养殖 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微生物肥料发展现状及在蔬菜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44
5
作者 仝倩倩 祝英 +4 位作者 崔得领 赵毅 陈玉坤 王治业 熊友才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59-266,共8页
当前以科技创新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备受关注,而微生物肥料为“五节一循环”技术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支撑,尤其是微生物肥料在蔬菜种植中发挥了节肥、减药、促生长等重要作用。对微生物肥料在我国的发展历程进行综述,归纳了微生... 当前以科技创新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备受关注,而微生物肥料为“五节一循环”技术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支撑,尤其是微生物肥料在蔬菜种植中发挥了节肥、减药、促生长等重要作用。对微生物肥料在我国的发展历程进行综述,归纳了微生物肥料的分类及功能微生物菌,分析了微生物肥料在蔬菜种植上的应用进展和主要功效,最后讨论了微生物肥料在蔬菜种植中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前景,为微生物肥料在蔬菜种植上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肥料 蔬菜 微生物接种剂 复合微生物肥料 生物有机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菌剂对苜蓿青贮发酵品质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毛婷 牛永艳 +5 位作者 郑群 杨涛 穆永松 祝英 季彬 王治业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6-94,共9页
为了开发适合苜蓿青贮的菌剂产品,研究青贮微生物群落与苜蓿青贮品质的关系。从苜蓿绿汁发酵液中分离筛选产酸能力强的乳酸菌,采用16S rD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鉴定并复合制备青贮细菌GSSW。青贮样品分为4组,添加苜蓿绿汁发酵液(aFGJ组)... 为了开发适合苜蓿青贮的菌剂产品,研究青贮微生物群落与苜蓿青贮品质的关系。从苜蓿绿汁发酵液中分离筛选产酸能力强的乳酸菌,采用16S rD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鉴定并复合制备青贮细菌GSSW。青贮样品分为4组,添加苜蓿绿汁发酵液(aFGJ组),添加宜生贮宝菌剂(YB组),添加GSSW菌剂(GSSW组)及未添加菌剂作为对照(CK组),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不同处理组青贮样品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并检测理化发酵指标。结果表明:从苜蓿绿汁发酵液中分离得到高产酸乳酸菌株MXLZ-1、MXLZ-2、MXLZ-4经鉴定为Pediococcus parvulus、Lactobacillus plantarum、Pediococcus pentosaceus。与CK组相比,添加青贮菌剂的3组干物质和粗蛋白显著增加(P<0.05);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木质素含量显著降低(P<0.05);pH及氨氮/总氮显著降低(P<0.05),乳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4组青贮样品相对丰度较高的属均为Lactobacillis及Pediococcus;而添加菌剂的3组中Lactobacillis丰度高于Pediococcus,CK组相反;4组青贮样品L.plantarum,P.pentosaceus,L.brevis及Enterococcus mundti差异显著,添加3种菌剂均可提高L.plantarum丰度,降低P.pentosaceus及E.mundtii丰度。添加青贮菌剂均能增加有益菌的数量,减少有害菌数量,改善苜蓿青贮发酵品质;L.plantarum和P.pentosaceus的含量及比值对青贮优良发酵品质和组分变化起着重要作用;GSSW菌剂可运用于苜蓿青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汁发酵液 苜蓿青贮 高通量测序 微生物群落 发酵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学技术在重离子辐射微生物诱变育种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雷彩荣 郭晓鹏 +3 位作者 柴冉 张苗苗 任军乐 陆栋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4-62,共9页
重离子辐射诱变具有诱变率高、诱变谱宽、突变体易稳定等优势,在微生物育种实践中已得到广泛应用。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对重离子辐射诱变效应的研究可以实现较为全面地了解突变体在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和代谢组等多个层面的生物学... 重离子辐射诱变具有诱变率高、诱变谱宽、突变体易稳定等优势,在微生物育种实践中已得到广泛应用。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对重离子辐射诱变效应的研究可以实现较为全面地了解突变体在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和代谢组等多个层面的生物学信息。本文综述了利用重离子辐射诱变技术进行微生物育种的研究进展,以及联合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重离子诱变产生的生物学效应机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利用组学方法研究重离子诱变微生物的新思路,旨为重离子诱变微生物育种技术提供参考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离子辐射 微生物诱变育种 多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植被类型下黑河湿地土壤养分、酶活性、微生物数量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2
8
作者 彭轶楠 祁宏山 +2 位作者 裴延礼 席鹏 季彬 《湖北农业科学》 2023年第9期44-50,69,共8页
研究了栽种不同植被对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成效,以期为完善黑河湿地恢复策略提供科学依据。于2016年开展植被恢复工程,在黑河北岸红军纪念林以西分别栽种2年生的沙枣(Elaeagnus angustifolia)、红柳(Tamarix chinensis)和胡杨(Populus eu... 研究了栽种不同植被对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成效,以期为完善黑河湿地恢复策略提供科学依据。于2016年开展植被恢复工程,在黑河北岸红军纪念林以西分别栽种2年生的沙枣(Elaeagnus angustifolia)、红柳(Tamarix chinensis)和胡杨(Populus euphratica),2020年12月采集各植被的根际土壤,同时以不栽种植被自然恢复方式为对照,研究栽种不同植被后土壤养分、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间的差异及相关性。结果表明,植被恢复改善了黑河湿地生态环境,缓解了湿地盐碱化;栽种沙枣对降低土壤盐分含量、提高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效果最明显;栽种胡杨对提高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及土壤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效果最明显;栽种红柳对提高土壤微生物总量效果最明显;土壤养分含量、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间具有密切相关性。总体来看,植被恢复工程降低了黑河湿地土壤盐分,提高了土壤养分含量、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对黑河湿地的生态系统恢复行之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恢复 土壤养分 土壤酶活性 微生物数量 黑河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微生物在盐碱性湿地改良中的长效调控机制研究
9
作者 裴延礼 彭轶楠 +1 位作者 祁宏山 季彬 《现代化农业》 2021年第5期19-21,共3页
土地盐碱化会造成土壤的透气性和含水量降低,不仅会造成土壤贫瘠,还会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本文在甘肃张掖盐碱性湿地进行复合微生物试验,用于探究复合微生物在盐碱性湿地改良中的调控机制。结果表明,在盐碱性湿地中施用复合微... 土地盐碱化会造成土壤的透气性和含水量降低,不仅会造成土壤贫瘠,还会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本文在甘肃张掖盐碱性湿地进行复合微生物试验,用于探究复合微生物在盐碱性湿地改良中的调控机制。结果表明,在盐碱性湿地中施用复合微生物制剂,土壤的理化性质会不同程度改变,其中土壤pH值和EC值均明显下降,表明复合微生物具有改善土壤盐碱化效果。土壤肥力研究结果提示,复合微生物制剂可以增加土壤中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和微生物数量,促进土壤肥力逐渐恢复和提升。由于微生物对土壤具有修复作用,未来复合微生物对于盐碱性湿地的治理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微生物 盐碱性湿地 改良 调控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在盐碱性荒坡治理中的应用前景探究
10
作者 裴延礼 彭轶楠 +1 位作者 祁宏山 季彬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1年第2期26-27,共2页
介绍了甘肃盐碱地研究现状以及微生物在土地盐碱地的研究和应用现状,阐述了微生物有效提高土壤肥力的原理,分析了微生物对盐碱性荒坡的影响。
关键词 微生物 盐碱化荒坡 治理 应用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五加的活性成分、生物学功能及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宋婕 季彬 +2 位作者 彭轶楠 叶泽 王治业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70-76,共7页
刺五加富含苷类、黄酮、多糖、木脂素、香豆素等生物活性成分,具有促进生长性能、提高免疫力、抗氧化、抗炎、抗应激等生物学功能。本文对刺五加的营养价值、活性成分、生物学功能及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旨在为刺五加饲料添加剂... 刺五加富含苷类、黄酮、多糖、木脂素、香豆素等生物活性成分,具有促进生长性能、提高免疫力、抗氧化、抗炎、抗应激等生物学功能。本文对刺五加的营养价值、活性成分、生物学功能及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旨在为刺五加饲料添加剂的研发和应用推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五加 营养成分 生物学功能 动物生产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甘肃优势作物规模种植土壤农药残留及风险评估
12
作者 陈玉坤 王治业 +3 位作者 巩晓芳 宋婕 郭琪 祝英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60-1268,I0025,共10页
甘肃是我国农产品的重要供应区,主要优势作物有道地中药材党参、典型高原夏菜花椰菜、优质马铃薯和制种玉米等。为了解这些作物规模种植土壤农药残留状况,采用色谱、质谱等检测手段对土壤中有机农药残留进行分析,结合非度量多维尺度方... 甘肃是我国农产品的重要供应区,主要优势作物有道地中药材党参、典型高原夏菜花椰菜、优质马铃薯和制种玉米等。为了解这些作物规模种植土壤农药残留状况,采用色谱、质谱等检测手段对土壤中有机农药残留进行分析,结合非度量多维尺度方法解析不同作物土壤农药残留类型的空间差异,并运用风险商法(RQ)评估农药残留对土壤生物的环境风险。结果表明,除草剂乙草胺、莠去津和草甘膦均被检出,其检出含量分别为8.280~52.418、33.693~40.088和1.022~18.421μg·kg^(-1)。此外,在土壤中这3种除草剂的残留量较低。然而,不同作物规模种植土壤中农药残留的主要类型存在差异。乙草胺主要在党参种植区被检出,莠去津仅在玉米种植区被检出,而花椰菜、玉米和马铃薯种植区均主要检测到草甘膦。被检出的32种有机磷类农药含量范围为0.369~3845.028μg·kg^(-1)。有机磷类农药在党参种植区被广泛检出,而在花椰菜、玉米和马铃薯种植区则偶有检出。大部分有机磷类农药残留对土壤生物环境风险属于可接受范围(RQ值≤1)。在检测到的9种菊酯类农药中,溴氰菊酯检出含量范围为2.904~59.514μg·kg^(-1),该农药主要残留在马铃薯P2和花椰菜V3种植区土壤中。与其他菊酯类农药相比,溴氰菊酯具有较高的RQ值,但其土壤生物环境风险仍属于可接受范围。有2种有机氯类农药被检出,但其整体含量较低,土壤生物环境风险也处于可接受范围。研究区域土壤检出的残留农药类型较多,但农药残留量整体处于较低水平,并且土壤生物环境风险可接受,这有利于甘肃优势作物的种植和土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省 优势作物 土壤 农药 残留特征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帚橐吾精油对黏虫幼虫的毒力及神经传导相关酶系的影响
13
作者 李晶 刘锦霞 +5 位作者 李娜 付麟雲 丁品 聂垚琰 武建荣 杨成 《生物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7-50,共4页
研究黄帚橐吾精油对黏虫幼虫的毒性,并探讨黏虫幼虫神经传导相关酶系对黄帚橐吾精油胁迫的响应机制。通过点滴法测定黄帚橐吾精油对黏虫幼虫的毒性,结果显示:该精油具有强烈的生物活性,LC 50为4.584 mg/mL。进一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 研究黄帚橐吾精油对黏虫幼虫的毒性,并探讨黏虫幼虫神经传导相关酶系对黄帚橐吾精油胁迫的响应机制。通过点滴法测定黄帚橐吾精油对黏虫幼虫的毒性,结果显示:该精油具有强烈的生物活性,LC 50为4.584 mg/mL。进一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不同处理时间下,精油对黏虫幼虫体内神经传导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LC 50质量浓度的精油能显著抑制黏虫幼虫乙酰胆碱酯酶和Na^(+)-K^(+)-ATP酶活性。结果表明黄帚橐吾精油可能对黏虫幼虫具有神经毒性,具备开发成为新型生物农药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油 乙酰胆碱酯酶 Na^(+)-K^(+)-ATP酶 生物农药 神经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丁醇发酵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4
作者 高越 郭晓鹏 +3 位作者 杨阳 张苗苗 李文建 陆栋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7-34,共8页
随着化石燃料的枯竭及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生物燃料等清洁可再生能源已成为世界各国研究开发的热点。生物丁醇以其燃烧值高,能量密度大,污染轻,以及可与汽油以任意比例互溶等特点,成为新一代可再生资源研究开发的重点。尽管生物丁醇目... 随着化石燃料的枯竭及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生物燃料等清洁可再生能源已成为世界各国研究开发的热点。生物丁醇以其燃烧值高,能量密度大,污染轻,以及可与汽油以任意比例互溶等特点,成为新一代可再生资源研究开发的重点。尽管生物丁醇目前前景广阔,但传统丙酮-丁醇-乙醇(Acetone-butanol-ethanol,ABE)发酵途径生产成本高且产率低限制了其商业化生产。为了有效降低原材料成本,实现廉价生物材料的工业转换,基于生物质资源的经济型发酵工艺成为研究热点;通过外源添加的技术手段,快速揭示发酵体系下菌株表型及发酵性能变化对于系统阐述菌株代谢水平与基因水平交叉作用规律具有一定理论意义。此外,随着全基因组测序及相关组学工程技术手段的发展,围绕代谢网络结构改造,阻断非丁醇代谢合成通路,明确胁迫调控机制,解除相关代谢调控等方面内容,对产丁醇梭菌进行内源改造,以期提高丁醇代谢合成能力及丁醇耐受性的研究也逐步深入。基于丁醇发酵生物质资源开发,代谢宏观调控策略及菌种选育等方面研究进展,讨论了生物丁醇生产代谢过程中的瓶颈问题,并对生物丁醇发展前景进行展望,旨为工程菌的构建和基于过程工程技术的代谢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丁醇 ABE 生物质资源 代谢调控 基因工程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酿酒酵母对木质纤维素水解液抑制剂耐受性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贾承霖 郭晓鹏 +1 位作者 陆栋 张苗苗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1-75,共15页
利用酿酒酵母进行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发酵,从而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该类生物质水解液中的羧酸、呋喃醛和多酚对酿酒酵母产生了较强抑制作用,这些抑制剂对细胞膜、线粒体和核糖体等细胞器造成了严重的损伤,... 利用酿酒酵母进行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发酵,从而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该类生物质水解液中的羧酸、呋喃醛和多酚对酿酒酵母产生了较强抑制作用,这些抑制剂对细胞膜、线粒体和核糖体等细胞器造成了严重的损伤,影响了酵母对水解液中可发酵糖的利用。本文系统综述了这三类抑制剂对酿酒酵母产生胁迫的信号通路与代谢途径,例如,弱酸会诱导细胞内酸化,呋喃醛和酚类化合物会使胞内氧化还原酶活性下降并抑制翻译进程。基于上述胁迫机理,本文深入探讨了诱变育种、实验室适应性进化、细胞自絮凝和共培养等正向遗传学方法。这些方法借助表型突变结合多组学分析可以挖掘关键基因,从而构建高效菌株。同时,阐述了反向遗传学方法,即利用已知功能基因进行基因组转化,以及基于CRISPR-Cas系统开展菌株定向培育。其中,酿酒酵母过表达目标基因、运用CRISPR-Cas9进行基因敲除以及利用CRISPRa/CRISPRi进行基因调控等方法,有效调节了关键基因的表达,进而提升了酿酒酵母的耐受性能。在此基础上,高通量基因文库与多途径基因调控相结合的综合策略可以大规模地用于关键基因筛选和多维度的基因调控。未来,可利用基因表达和代谢通量联合分析等策略实时监控与耐受性相关的关键酶的活性以及关键代谢通路的碳通量变化,从而更好地应对多重抑制剂对酿酒酵母产生的协同作用,为酿酒酵母高效利用木质纤维素发酵提供参考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酵母 木质纤维素水解液 抑制剂 耐受性 响应机制 遗传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以畜禽粪便为基质的生物有机肥发酵工艺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娟 曾杨 +4 位作者 杜津昊 毛婷 季彬 祁宏山 王治业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94-197,共4页
近年来,随着养殖业的迅速发展,畜禽粪便污染加剧,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通过生物法将畜禽粪便中含有的有机物质制成优质的有机肥料,可实现农畜废弃物的无害化、资源化和产业化治理的既定目标。该研究以畜禽粪便为原料制备生物有机肥,... 近年来,随着养殖业的迅速发展,畜禽粪便污染加剧,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通过生物法将畜禽粪便中含有的有机物质制成优质的有机肥料,可实现农畜废弃物的无害化、资源化和产业化治理的既定目标。该研究以畜禽粪便为原料制备生物有机肥,以生物有机肥发酵过程中的有效活菌数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法,优化其发酵条件。结果表明,生物有机肥最优发酵条件为新鲜羊粪∶玉米秸秆=1.0∶1.5(g∶g),初始含水率55%,复合菌液接种量20%、翻堆频率为每天一次。在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下进行堆肥发酵试验,其有效活菌数达到1.76×10^(8) CFU/g,有机质含量达到47.4%,水分含量为25%,pH值为7.39,粪大肠菌群数86个/g,蛔虫卵死亡率100%,符合我国生物有机肥的技术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粪便 生物有机肥 发酵工艺 固态发酵 有效活菌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用型杂交构树在甘肃地区的种植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郭琪 张军 +3 位作者 李鑫 王沛雅 巩晓芳 杨晖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06-110,共5页
试验旨在研究刈割次数对饲用型杂交构树生长的影响,讨论杂交构树在甘肃天水、兰州及张掖地区的种植适应性。结果表明:刈割次数对以上3个地区种植的杂交构树生长量、营养成分和返青率的影响各不相同。3个试验区刈割1次的产量均显著高于... 试验旨在研究刈割次数对饲用型杂交构树生长的影响,讨论杂交构树在甘肃天水、兰州及张掖地区的种植适应性。结果表明:刈割次数对以上3个地区种植的杂交构树生长量、营养成分和返青率的影响各不相同。3个试验区刈割1次的产量均显著高于两次的产量(P<0.05),但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显著增加,容易利用的粗蛋白质(CP)含量显著减少(P<0.05)。刈割1次或两次,天水地区杂交构树的翌年返青率均可达90%以上,兰州地区可达50%以上;对张掖地区杂交构树翌年返青率影响较大,刈割1次的返青率要比两次的高出3.5倍。刈割1次翌年刈割两次,天水地区杂交构树年产量可达5 t以上,远高于兰州与张掖试验区,表现出了良好的适应性;兰州与张掖地区杂交构树生长量显著下降(P<0.05),但第3年返青率均在50%以上。研究表明:饲用型杂交构树在甘肃地区具有一定的种植适应性,但需因地制宜地制定刈割计划,采取相应的土壤栽培管理与越冬措施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构树 甘肃省 种植适应性 刈割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微生态制剂对牛粪有机肥堆肥效果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季彬 彭轶楠 +4 位作者 董妙音 杜津昊 叶泽 王曙阳 王治业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85-89,共5页
为了研究复合微生态制剂不同添加剂量对牛粪有机肥堆肥效果的影响,试验设计4个堆肥处理组(对照组、复合微生态制剂Ⅰ组、复合微生态制剂Ⅱ组、复合微生态制剂Ⅲ组),分别在牛粪有机肥堆肥原料添加0%、0.05%、0.1%、0.2%的复合微生态制剂... 为了研究复合微生态制剂不同添加剂量对牛粪有机肥堆肥效果的影响,试验设计4个堆肥处理组(对照组、复合微生态制剂Ⅰ组、复合微生态制剂Ⅱ组、复合微生态制剂Ⅲ组),分别在牛粪有机肥堆肥原料添加0%、0.05%、0.1%、0.2%的复合微生态制剂。结果显示:4个处理组高温阶段维持时间分别为10 d、11 d、12 d、12 d,4个处理组的堆体内pH均在堆肥后9 d达到峰值,复合微生态制剂Ⅱ组和Ⅲ组在堆肥后9 d的含水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复合微生态制剂Ⅲ组在堆肥后9 d的C/N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复合微生态制剂Ⅱ组和Ⅲ组在堆肥后13 d的种子发芽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复合微生态制剂Ⅲ组在堆肥后17 d的种子发芽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复合微生态制剂能够提高牛粪有机肥的堆肥效果,以0.2%添加剂量的作用效果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微生态制剂 牛粪有机肥 堆肥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腾冲嗜热厌氧杆菌Cas2原核表达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川 刘原子 +5 位作者 魏亚琴 毛婷 杨宇泽 俞海山 张钊 万学瑞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2期10-16,共7页
为研究CRISPR/Cas系统及其相关蛋白Cas2(TTE2657)在腾冲嗜热厌氧杆菌热适应中的作用,应用PCR技术构建了原核重组质粒pET-28a::cas2,并在大肠埃希菌BL21表达Cas2蛋白;结合生物信息学软件对cas2编码蛋白的基本理化性质、氨基酸同源性、空... 为研究CRISPR/Cas系统及其相关蛋白Cas2(TTE2657)在腾冲嗜热厌氧杆菌热适应中的作用,应用PCR技术构建了原核重组质粒pET-28a::cas2,并在大肠埃希菌BL21表达Cas2蛋白;结合生物信息学软件对cas2编码蛋白的基本理化性质、氨基酸同源性、空间结构及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进行预测和分析。结果显示,成功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ET-28a::cas2并在大肠埃希菌BL21中得到表达,Cas2分子质量大小为9.9 ku,主要以可溶性形式存在;qRT-PCR显示cas2 mRNA在60℃和75℃高表达;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cas2基因其完整的ORF全长264 bp,编码88个氨基酸,其中Ile(14)、Ser(14)、Phe(12)含量较高,等电点为9.31,不存在跨膜结构。其蛋白质二级空间结构以α-螺旋、无规则卷曲、β-折叠为主,蛋白互作预测网络显示Cas2与Cas3、Cas5、Cas7等其家族大部分蛋白存在相互作用。进化树分析显示腾冲嗜热厌氧杆菌cas2基因与厌氧菌芽胞杆菌B7M1同源性最高(39.5%)。腾冲嗜热厌氧杆菌cas2编码蛋白是一种亲水性蛋白,在原核系统能高效表达。本研究为嗜热蛋白质的热稳定性机制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腾冲嗜热厌氧菌 cas2基因 QRT-PCR 原核表达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杆菌S-4的鉴定及其生物脱硫特性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牛永艳 朱瑞清 +4 位作者 毛婷 魏雅琴 郑群 季彬 王治业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7,共7页
水体中的硫化物以及天然气和沼气中含有的硫化氢不仅污染环境,而且危害人体健康。为了探索绿色清洁的生物除硫方法,一株具有硫化物氧化能力的细菌S-4从硫铁矿石表面的土样中分离获得。该研究通过观察菌株S-4的菌落形态特征以及比对16S r... 水体中的硫化物以及天然气和沼气中含有的硫化氢不仅污染环境,而且危害人体健康。为了探索绿色清洁的生物除硫方法,一株具有硫化物氧化能力的细菌S-4从硫铁矿石表面的土样中分离获得。该研究通过观察菌株S-4的菌落形态特征以及比对16S rRNA序列,得知菌株S-4属于节杆菌属(Arthrobacter sp.)。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响应面优化试验对其生物脱硫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菌株S-4对培养温度和初始pH值较敏感,在初始pH 7.4、30℃、培养66 h的条件下,菌株S-4生长速率快,S2-氧化率高,达到S2-最大氧化率93.84%,在生物脱硫等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杆菌 生物脱硫 硫氧化 响应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