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施用复合微生物菌肥对河西走廊盐碱地的改良效果 被引量:4
1
作者 彭轶楠 赵廷伟 +2 位作者 梁燕 王治业 季彬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3期3-8,共6页
选用复合微生物菌肥对兰州新区某盐碱地进行改良试验,结果表明,添加复合微生物菌肥、硫磺粉+过磷酸钙和康地宝3种土壤改良剂均可以显著降低土壤中全盐量和pH,复合微生物菌肥效果最佳,10月土壤全盐量和pH分别下降28.81%和0.72;添加复合... 选用复合微生物菌肥对兰州新区某盐碱地进行改良试验,结果表明,添加复合微生物菌肥、硫磺粉+过磷酸钙和康地宝3种土壤改良剂均可以显著降低土壤中全盐量和pH,复合微生物菌肥效果最佳,10月土壤全盐量和pH分别下降28.81%和0.72;添加复合微生物菌肥和康地宝可以显著提高土壤肥力,复合微生物菌肥效果最佳,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最高,较不添加肥料(CK)分别提高了74.09%、350.69%、169.40%、190.75%;草坪种植各项生长指标数据显示,草坪质量高低顺序为复合微生物菌肥>康地宝>硫磺粉+过磷酸钙。通过比较施加微生物菌肥与其他类型改良剂对土壤pH、全盐量以及土壤养分和草坪生长的影响差异,得出复合微生物菌肥对甘肃省河西走廊盐碱地改良效果最佳,适用于河西走廊盐碱地的治理修复,可以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地 复合微生物菌肥 施用 土壤改良剂 改良效果 河西走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离子辐照微生物效应及诱变育种进展 被引量:14
2
作者 缪建顺 杨建设 +3 位作者 张苗苗 曹国珍 李文建 陆栋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2期1-8,共8页
重离子束作为一种高效的、典型的诱变辐射源广泛用于生物育种。不同质量数、电荷数和不同能量的重离子束作用于生物细胞有特殊的过程和作用,其先后经历物理、化学和生物学三个阶段,最终引发终点生物学效应,如辐射低剂量超敏感现象,活性... 重离子束作为一种高效的、典型的诱变辐射源广泛用于生物育种。不同质量数、电荷数和不同能量的重离子束作用于生物细胞有特殊的过程和作用,其先后经历物理、化学和生物学三个阶段,最终引发终点生物学效应,如辐射低剂量超敏感现象,活性氧代谢变化等。本文重点探讨重离子束辐照微生物体后出现的主要终点生物效应,以及近年来重离子辐照微生物诱变育种在工农业等方面取得的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离子辐照 低剂量辐射超敏感效应 增强的辐射抗性 活性氧 抗氧化酶 微生物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株内生镰刀菌对甘蓝产量及根际微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祝英 仝倩倩 +4 位作者 巩晓芳 金军民 袁志林 李锦成 王治业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9-58,共10页
以中甘21(易感黄萎病和黑腐病)、满月56(抗枯萎病)、喜美(抗黄萎病和黑腐病)为试材,研究了内生黄色镰刀菌(Fusarium culmorum,F.c)和假禾谷镰刀菌(Fusarium pseudograminearum,F.p)对春、秋茬甘蓝产量,根际土壤养分及微生物类群和多样... 以中甘21(易感黄萎病和黑腐病)、满月56(抗枯萎病)、喜美(抗黄萎病和黑腐病)为试材,研究了内生黄色镰刀菌(Fusarium culmorum,F.c)和假禾谷镰刀菌(Fusarium pseudograminearum,F.p)对春、秋茬甘蓝产量,根际土壤养分及微生物类群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菌剂处理对3个甘蓝品种的春茬产量均无显著影响;但显著提高了中甘21秋茬产量,而对满月56和喜美的秋茬产量亦无显著影响。2个抗病甘蓝品种根际土壤4类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大多显著高于不抗病品种中甘21;施用微生物菌剂可以显著提高中甘21根际土壤细菌、放线菌、氨化细菌、固氮菌数量,且改善了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综上,2株内生镰刀菌通过调控根际土壤微生物类群、多样性以及养分指标重塑了根际健康,对甘蓝连作障碍有显著的缓解效果,是制备微生物肥料的潜在植物益生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镰刀菌 甘蓝 产量 可培养微生物类群 根际微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微生物在盐碱性湿地改良中的长效调控机制研究
4
作者 裴延礼 彭轶楠 +1 位作者 祁宏山 季彬 《现代化农业》 2021年第5期19-21,共3页
土地盐碱化会造成土壤的透气性和含水量降低,不仅会造成土壤贫瘠,还会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本文在甘肃张掖盐碱性湿地进行复合微生物试验,用于探究复合微生物在盐碱性湿地改良中的调控机制。结果表明,在盐碱性湿地中施用复合微... 土地盐碱化会造成土壤的透气性和含水量降低,不仅会造成土壤贫瘠,还会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本文在甘肃张掖盐碱性湿地进行复合微生物试验,用于探究复合微生物在盐碱性湿地改良中的调控机制。结果表明,在盐碱性湿地中施用复合微生物制剂,土壤的理化性质会不同程度改变,其中土壤pH值和EC值均明显下降,表明复合微生物具有改善土壤盐碱化效果。土壤肥力研究结果提示,复合微生物制剂可以增加土壤中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和微生物数量,促进土壤肥力逐渐恢复和提升。由于微生物对土壤具有修复作用,未来复合微生物对于盐碱性湿地的治理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微生物 盐碱性湿地 改良 调控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五加的活性成分、生物学功能及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5
作者 宋婕 季彬 +2 位作者 彭轶楠 叶泽 王治业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70-76,共7页
刺五加富含苷类、黄酮、多糖、木脂素、香豆素等生物活性成分,具有促进生长性能、提高免疫力、抗氧化、抗炎、抗应激等生物学功能。本文对刺五加的营养价值、活性成分、生物学功能及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旨在为刺五加饲料添加剂... 刺五加富含苷类、黄酮、多糖、木脂素、香豆素等生物活性成分,具有促进生长性能、提高免疫力、抗氧化、抗炎、抗应激等生物学功能。本文对刺五加的营养价值、活性成分、生物学功能及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旨在为刺五加饲料添加剂的研发和应用推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五加 营养成分 生物学功能 动物生产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以畜禽粪便为基质的生物有机肥发酵工艺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陈娟 曾杨 +4 位作者 杜津昊 毛婷 季彬 祁宏山 王治业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94-197,共4页
近年来,随着养殖业的迅速发展,畜禽粪便污染加剧,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通过生物法将畜禽粪便中含有的有机物质制成优质的有机肥料,可实现农畜废弃物的无害化、资源化和产业化治理的既定目标。该研究以畜禽粪便为原料制备生物有机肥,... 近年来,随着养殖业的迅速发展,畜禽粪便污染加剧,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通过生物法将畜禽粪便中含有的有机物质制成优质的有机肥料,可实现农畜废弃物的无害化、资源化和产业化治理的既定目标。该研究以畜禽粪便为原料制备生物有机肥,以生物有机肥发酵过程中的有效活菌数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法,优化其发酵条件。结果表明,生物有机肥最优发酵条件为新鲜羊粪∶玉米秸秆=1.0∶1.5(g∶g),初始含水率55%,复合菌液接种量20%、翻堆频率为每天一次。在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下进行堆肥发酵试验,其有效活菌数达到1.76×10^(8) CFU/g,有机质含量达到47.4%,水分含量为25%,pH值为7.39,粪大肠菌群数86个/g,蛔虫卵死亡率100%,符合我国生物有机肥的技术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粪便 生物有机肥 发酵工艺 固态发酵 有效活菌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发酵乳品中产广谱细菌素乳酸菌选育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彩云 麻和平 +3 位作者 张文齐 王洁 彭章普 邵建宁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1-135,共5页
为选育产广谱细菌素乳酸菌,采用琼脂扩散法对甘肃牧区传统发酵乳品中分离纯化的96株乳酸菌进行了筛选,并确定产细菌素菌株,具有最佳抑菌效果的菌株经重离子束12C6+辐照诱变,再采用培养皿分区法进行6种指示菌广谱抑菌性能比较。结果表明... 为选育产广谱细菌素乳酸菌,采用琼脂扩散法对甘肃牧区传统发酵乳品中分离纯化的96株乳酸菌进行了筛选,并确定产细菌素菌株,具有最佳抑菌效果的菌株经重离子束12C6+辐照诱变,再采用培养皿分区法进行6种指示菌广谱抑菌性能比较。结果表明,琼脂扩散法筛选出抑菌效果最佳的产细菌素菌株Lp1,经辐照诱变得到98株突变菌,选育出对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沙门氏菌(Salmonella)、志贺氏菌(Shigella)和克罗诺杆菌(Cronobacter)抑菌性能均明显优于出发菌株Lp1的5株突变株L088、L087、L063、L049、L010进行广谱抑菌试验,其中菌株L088和L063为广谱抑菌性能较好菌株,突变株L088对上述6种指示菌的抑菌扇环半径比出发菌株Lp1抑菌扇环半径分别提高47.81%、33.28%、22.97%、45.25%、21.39%、40.21%,突变株L063对上述6种指示菌的抑菌扇环半径比出发菌株Lp1抑菌扇环半径分别提高54.27%、29.18%、25.37%、58.03%、17.85%、42.13%。采用培养皿分区法可同时在1个培养皿中完成检测6种指示菌的抑菌试验,可高效筛选产广谱细菌素乳酸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细菌素 广谱抑菌 抑菌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根际丛枝菌根真菌群落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巩晓芳 薛林贵 +4 位作者 杨玲 陈玉坤 彭轶楠 祝英 王治业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51-160,共10页
分析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AMF)菌群在当归生长过程中的变化,以期为AMF在当归提质增效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研究基础。基于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当归叶丛期、根膨大期和成药期根际土壤的AMF多样性和... 分析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AMF)菌群在当归生长过程中的变化,以期为AMF在当归提质增效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研究基础。基于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当归叶丛期、根膨大期和成药期根际土壤的AMF多样性和菌群组成。同时测定根际土壤理化特性和重金属镉和砷含量,并分析AMF菌群对土壤因子的响应。结果显示:随着当归的生长,当归根际土壤AMF菌群的α多样性增加,β多样性存在差异;当归根际AMF的优势菌属为球囊霉属Glomus_f_Glomeraceae和多孢囊霉属Diversispora;在当归的生长阶段,多孢囊霉属的丰度逐渐降低,而球囊霉属的丰度逐渐增加成为绝对优势菌,仅Unclassified_o_Diversisporales属在当归不同生长期的差异显著(p<0.05);土壤pH值、电导率及重金属镉和砷共同影响当归根际AMF的多样性和菌群组成。以上结果表明AMF多样性和菌群组成在当归的不同生长期具有明显的变化,土壤因子是AMF多样性和菌群组成变化的重要驱动因素,这些发现将有助于揭示当归生长与AMF的相互关系和机制,为当归的生态种植和提质增效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 丛枝菌根真菌 高通量测序 多样性 土壤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荞麦食醋酒精发酵工艺 被引量:2
9
作者 杜津昊 季彬 +2 位作者 梁燕 芮文君 王治业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2-167,共6页
为了提高荞麦食醋发酵过程中酒精发酵阶段的乙醇产量,以发酵醪酒精度为响应值,以固液比、酵母接种量、接种温度、发酵温度、发酵时间等因素为自变量,利用单因素结合响应面试验,优化荞麦醋酒精发酵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酒精发酵工艺... 为了提高荞麦食醋发酵过程中酒精发酵阶段的乙醇产量,以发酵醪酒精度为响应值,以固液比、酵母接种量、接种温度、发酵温度、发酵时间等因素为自变量,利用单因素结合响应面试验,优化荞麦醋酒精发酵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酒精发酵工艺为固液比1∶4(g∶mL)、酵母接种量30%、酵母接种温度30℃,发酵温度28℃,发酵时间7 d。在此优化条件下,酒精度为9.52%vol,比优化前(8.51%vol)提高了1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荞麦食醋 酒精发酵 响应面试验法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陇中黄土高原区饲料原料中真菌毒素污染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显白 陈小萍 马亚玲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419-426,共8页
试验旨在调查陇中黄土高原地区饲料原料,包括安定区、陇西县、渭源县、临洮县、漳县、岷县等地的玉米(105份)、麸皮(55份)、豆粕(54份)、棉籽粕(65份)、亚麻饼/胡麻饼(67份)、花椒籽(78份),总共424份,探讨饲料原料中黄曲霉毒素B_(1)(AFB... 试验旨在调查陇中黄土高原地区饲料原料,包括安定区、陇西县、渭源县、临洮县、漳县、岷县等地的玉米(105份)、麸皮(55份)、豆粕(54份)、棉籽粕(65份)、亚麻饼/胡麻饼(67份)、花椒籽(78份),总共424份,探讨饲料原料中黄曲霉毒素B_(1)(AFB_(1))、赭曲霉毒素A(OTA)、T-2毒素(T-2)、呕吐毒素(DON)、玉米赤霉烯酮(ZEN)、伏马毒素(FB_(1))的污染状况,采用荧光定量法对真菌毒素进行快速检测。结果表明:在被检424份饲料原料样品中,6种真菌毒素污染情况较普遍,其中AFB_(1)、DON和T-2污染情况最严重,超标率分别为32.20%、41.79%和58.62%,而ZEN、FB_(1)和OTA污染水平较低;在被检玉米样品中,DON和T-2的超标率分别为78.02%和67.85%;在被检麸皮样品中,DON和AFB_(1)的超标率分别为90.91%和21.28%;在被检豆粕样品中,AFB_(1)和ZEN检出率均为87.04%,但均未超标;在被检棉籽粕样品中,AFB_(1)超标率为100%;在被检亚麻饼/胡麻饼样品中,AFB_(1)、DON和T-2的超标率分别为82.35%、37.25%和20.00%;在被检花椒籽样品中,T-2的超标率为71.43%。研究表明,6种真菌毒素在陇中黄土高原地区饲料原料中污染情况较普遍,其中AFB_(1)、DON和T-2在样品中含量和超标率较高,且麸皮中DON、棉籽粕中AFB_(1)和花椒籽中T-2污染情况更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饲料原料 真菌毒素 污染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中水分含量测定方法的对比性研究
11
作者 高巧梅 续鹏林 +1 位作者 古力亚尔·艾尼 马亚玲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120-126,共7页
本实验旨在使用烘箱(国标法)、快速水分测定仪(卤素水分测定仪法)和冷冻(冷冻干燥法)三种不同方法对不同饲草和饲料中水分含量进行测定,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和解释三种测定方法对不同饲草和饲料水分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方法,测... 本实验旨在使用烘箱(国标法)、快速水分测定仪(卤素水分测定仪法)和冷冻(冷冻干燥法)三种不同方法对不同饲草和饲料中水分含量进行测定,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和解释三种测定方法对不同饲草和饲料水分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方法,测定不同饲草和饲料的水分含量有显著差异(P<0.05)。通过对比不同水分测定方法,青贮玉米的水分含量,其烘箱测定与快速水分测定仪测定和冷冻干燥测定存在显著差异(P<0.05);甜高粱、苜蓿、燕麦、芦苇、豆粕和亚麻饼的水分含量,其冷冻干燥测定与烘箱测定和快速水分测定仪测定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冷冻干燥测定与烘箱测定为负相关;青稞、青贮饲料、玉米、棉籽粕、花椒籽和菜籽粕的水分含量,其烘箱测定、快速水分测定仪测定和冷冻干燥测定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冷冻干燥测定与烘箱测定为负相关。研究表明快速水分测定仪测定的数据与烘箱测定相似,科研单位和企业在测定饲草和饲料中水分含量时,可选用快速水分测定仪测定;而通过48 h冷冻干燥测定的饲草样品,只是风干样品,饲料样品不需要进行冷冻干燥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草 饲料 水分 测定 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光光度法测定酿酒酵母细胞悬液浓度研究 被引量:26
12
作者 曹国珍 缪建顺 +3 位作者 张苗苗 王菊芳 李文建 陆栋 《中国酿造》 CAS 2014年第4期129-133,共5页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在不同生长条件、不同时间菌悬液OD600nm值,建立OD600nm在不同稀释区间的分段回归方程,利用OD600nm回归值绘制生长曲线,对比平板菌落计数法测得的生长曲线,研究在对数期与稳定期...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在不同生长条件、不同时间菌悬液OD600nm值,建立OD600nm在不同稀释区间的分段回归方程,利用OD600nm回归值绘制生长曲线,对比平板菌落计数法测得的生长曲线,研究在对数期与稳定期,OD600nm值nm与菌体数量以及稀释倍数的关系.结果表明,稀释前后OD600nm值在对应区间内呈线性关系,用OD600nm回归值绘制的生长曲线没有明显的衰亡期,其主要是由于在对数期以后OD600nm值与菌体数量不呈线性关系,而在稳定期以前两者线性良好;得到了OD600nm值在0.2~0.8范围内与细胞数量的对应关系,还发现实际OD600nm值与稀释倍数之间并不是简单的乘积关系,而呈幂函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 OD600nm值 生长曲线 酿酒酵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膜对酿酒酵母乙醇耐受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苗苗 陆栋 +2 位作者 剡倩 郭晓鹏 李文建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6-19,共4页
酿酒酵母因其发酵工艺成熟主要被用于燃料乙醇生产及酿造行业。然而发酵过程中乙醇积累对酵母细胞的毒害是限制乙醇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乙醇积累引起的细胞膜变化是研究酵母细胞乙醇耐受性的重要方面。该文介绍了乙醇对酵母细胞膜的作... 酿酒酵母因其发酵工艺成熟主要被用于燃料乙醇生产及酿造行业。然而发酵过程中乙醇积累对酵母细胞的毒害是限制乙醇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乙醇积累引起的细胞膜变化是研究酵母细胞乙醇耐受性的重要方面。该文介绍了乙醇对酵母细胞膜的作用机理,以及膜脂质,膜蛋白,膜特性与乙醇耐受性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细胞膜在酵母乙醇耐受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酵母 细胞膜 膜脂质 膜蛋白 膜特性 乙醇耐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菌种分步固态发酵果渣生产菌体蛋白饲料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10
14
作者 陈娟 王治业 +5 位作者 魏甲乾 祁宏山 季彬 曾杨 周剑平 王鸣刚 《中国酿造》 CAS 2014年第3期40-44,共5页
实验研究了多菌种分步固态发酵果渣生产菌体蛋白饲料的工艺条件,以果渣为主要原料,麸皮、豆粕、谷糠等为辅料,通过对多菌种(黑曲霉、产朊假丝酵母、热带假丝酵母和酿酒酵母)接种及培养方法、菌液的接种量、发酵的最佳温度、共发酵时间... 实验研究了多菌种分步固态发酵果渣生产菌体蛋白饲料的工艺条件,以果渣为主要原料,麸皮、豆粕、谷糠等为辅料,通过对多菌种(黑曲霉、产朊假丝酵母、热带假丝酵母和酿酒酵母)接种及培养方法、菌液的接种量、发酵的最佳温度、共发酵时间、固液比及物料酸碱度因素的优化研究,获得了优化后的多菌种分步固态发酵果渣生产菌体蛋白饲料生产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发酵条件为固液比60%,初始pH5.5,温度30℃,黑曲霉的接种量为7.50%,复合酵母液的接种量为10%,黑曲霉在发酵初期接入,复合酵母液在发酵24h后接入,共培养时间为72h。在最佳菌种配比和发酵条件下,发酵终产物的粗蛋白质含量从4.97%增加至27.60%,增长了22.63个百分点,达到优质蛋白饲料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渣 分步发酵 蛋白饲料 工艺 多菌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荞麦醋醋酸发酵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祁宏山 王治业 +2 位作者 彭轶楠 梁燕 季彬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59-163,共5页
以荞麦为原料制备荞麦醋,以荞麦醋总酸含量为响应值,以拌醅酒精度、火醅接种量、醋醅水分含量为自变量,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荞麦醋醋酸发酵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荞麦醋醋酸发酵阶段最佳工艺条件为:拌醅酒精度4.50%vol,火醅接... 以荞麦为原料制备荞麦醋,以荞麦醋总酸含量为响应值,以拌醅酒精度、火醅接种量、醋醅水分含量为自变量,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荞麦醋醋酸发酵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荞麦醋醋酸发酵阶段最佳工艺条件为:拌醅酒精度4.50%vol,火醅接种量12%,醋醅水分含量65%,发酵时间9 d。在此优化条件下,荞麦醋总酸含量为4.86 g/100 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荞麦醋 醋酸发酵 响应面法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离子束诱变选育谷氨酸高产菌株 被引量:13
16
作者 缪建顺 曹国珍 +4 位作者 张苗苗 张文德 杨建设 李文建 陆栋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2015年第5期37-43,共7页
采用中能12C6+离子束辐照诱变谷氨酸生产菌谷氨酸棒杆菌,结合3种选择性培养基初筛突变菌株,通过摇瓶复筛谷氨酸高产菌株,并进行批次发酵实验。结果表明,经80 Me V/u碳离子束辐照后,受照菌存活率发生显著变化,通过选择性平板初筛、摇瓶... 采用中能12C6+离子束辐照诱变谷氨酸生产菌谷氨酸棒杆菌,结合3种选择性培养基初筛突变菌株,通过摇瓶复筛谷氨酸高产菌株,并进行批次发酵实验。结果表明,经80 Me V/u碳离子束辐照后,受照菌存活率发生显著变化,通过选择性平板初筛、摇瓶复筛选育出1株高产菌株GM006,菌体生长和发酵有较大改进,其发酵最高产酸达121.10 g/L,比出发菌株提高了10.09%,糖酸转化率达60.55%,比原始菌株提高10.09%。该GM006突变株是很有前景的谷氨酸工业生产菌,同时证明重离子束是一种高效的辐射诱变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 重离子束 诱变育种 辐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理方法在白兰地和白酒催陈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7
作者 张苗苗 曹国珍 +2 位作者 缪建顺 李文建 陆栋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392-396,共5页
物理方法以其作用快速,无额外添加物等特点在白兰地和白酒催陈中得到国内外的一定认可,采用物理方法对白兰地和白酒进行催陈,可以改善酒的口感和品质、缩短陈酿周期、提高企业效益。文中重点介绍了电场、超重力场、超声波、微波等物理... 物理方法以其作用快速,无额外添加物等特点在白兰地和白酒催陈中得到国内外的一定认可,采用物理方法对白兰地和白酒进行催陈,可以改善酒的口感和品质、缩短陈酿周期、提高企业效益。文中重点介绍了电场、超重力场、超声波、微波等物理方法在白兰地和白酒人工陈酿中的作用原理及应用优缺点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对物理方法用于白兰地和白酒催陈的作用机理作了总结,并展望了新方法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兰地 白酒 物理方法 人工催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离子束辐照选育高产细菌素植物乳杆菌 被引量:9
18
作者 麻和平 彭章普 +4 位作者 张文齐 刘彩云 王洁 王曙阳 邵建宁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139-143,共5页
采用重离子束12C 6+对产细菌素植物乳杆菌Lp1进行辐照选育,分析比较了不同辐照剂量下致死率和突变率,并通过双层琼脂扩散法筛选高产细菌素突变菌株。在辐照剂量300 Gy时,出发菌株植物乳杆菌Lp1的致死率和正突变率分别为86.3%和28.28%。... 采用重离子束12C 6+对产细菌素植物乳杆菌Lp1进行辐照选育,分析比较了不同辐照剂量下致死率和突变率,并通过双层琼脂扩散法筛选高产细菌素突变菌株。在辐照剂量300 Gy时,出发菌株植物乳杆菌Lp1的致死率和正突变率分别为86.3%和28.28%。在300 Gy辐照菌悬液中,分离筛选出高产细菌素突变菌株Lp092、Lp085,以大肠埃希氏菌为指示菌抑菌圈直径比出发菌株Lp1分别扩大了20.64%、19.36%,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指示菌抑菌圈直径比出发菌株Lp1分别扩大了17.16%、14.14%,经过连续传代5次实验,2株菌株Lp092、Lp085均具有良好的产细菌素遗传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 细菌素 重离子束 辐照 诱变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理方法在酿造酒催陈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9
作者 张苗苗 曹国珍 +2 位作者 缪建顺 李文建 陆栋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95-399,共5页
物理方法以其作用快速,无额外添加物等特点在酒类催陈中得到国内外的广泛认可。采用适当的物理方法处理酿造酒可显著改善酒类品质,缩短陈酿周期,提高企业效益。本文对超高压、电场、超声波、微波等物理方法在酿造酒人工催陈中的作用机... 物理方法以其作用快速,无额外添加物等特点在酒类催陈中得到国内外的广泛认可。采用适当的物理方法处理酿造酒可显著改善酒类品质,缩短陈酿周期,提高企业效益。本文对超高压、电场、超声波、微波等物理方法在酿造酒人工催陈中的作用机理、催陈效果及应用范围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展望了各种方法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造酒 物理方法 人工催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濒危药用植物羌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20
作者 张军 杨涛 +2 位作者 郭琪 王沛雅 杨晖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5期118-120,共3页
对羌活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人工栽培进行了综述,并对其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为羌活资源的进一步保育开发提供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 羌活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人工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