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推进张掖国家级玉米种子基地建设管理对策建议
被引量:6
- 1
-
-
作者
蒋世兴
张东昱
杨勇
-
机构
甘肃省张掖市农业局
甘肃省张掖市种子管理局
-
出处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4年第22期15-17,共3页
-
文摘
作者阐述了张掖国家级玉米种子基地建设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张掖国家级玉米种子基地建设管理,要以"四化"基地建设为重点,以涉种案件查处为突破口,严把"四个关口",建立信息监管监督平台的对策建议。
-
关键词
玉米种子基地
张掖
现状
问题
对策建议
-
分类号
F324.6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张掖市杂交玉米种子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策略
被引量:4
- 2
-
-
作者
张东昱
王晓强
-
机构
甘肃省张掖市种子管理局
-
出处
《中国种业》
2017年第8期37-38,共2页
-
文摘
通过分析张掖市杂交玉米种子产业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的几方面突出表现,建议从强化种业基础支撑,稳定基地生产面积;优化品种生产布局,加强企业品种培育;提升种子质量水平、加强种业品牌建设;推进种业提质增效、降低种子生产成本;严查涉种违法案件,突出种子市场监管等方面推进张掖市杂交玉米种子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关键词
张掖
玉米产业
供给侧改革
-
分类号
F324.6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张掖市杂交玉米种子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策略
被引量:2
- 3
-
-
作者
张东昱
王晓强
-
机构
甘肃省张掖市种子管理局
-
出处
《中国种业》
2017年第A01期33-34,共2页
-
文摘
通过分析张掖市杂交玉米种子产业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的几方面突出表现,建议从强化种业基础支撑,稳定基地生产面积;优化品种生产布局,加强企业品种培育;提升种子质量水平、加强种业品牌建设;推进种业提质增效、降低种子生产成本;严查涉种违法案件,突出种子市场监管等方面推进张掖市杂交玉米种子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关键词
张掖
玉米产业
供给侧改革
-
分类号
F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张掖市非主要农作物种子产业现状及发展前景
被引量:1
- 4
-
-
作者
宋学林
张东昱
张文波
-
机构
甘肃省张掖市种子管理局
-
出处
《中国种业》
2016年第1期40-42,共3页
-
文摘
张掖位于河西走廊中部,素有"金张掖"和"塞上江南"之美誉。境内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历来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油和蔬菜瓜果生产基地,同时还是生产多种农作物种子的理想场所。近年来,张掖市在做大做强玉米制种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以蔬菜、瓜类、花卉、中药材等为主的非主要农作物种子生产,为不断优化农业经济结构、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切实增强产业的竞争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
关键词
非主要农作物
种子产业
种子生产
制种产业
河西走廊中部
塞上江南
光热资源
发展前景
生产基地
种子管理部门
-
分类号
F324.6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张掖市无证生产玉米种子行为多发原因及对策
- 5
-
-
作者
杨勇
陈晶星
-
机构
甘肃省张掖市种子管理局
-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11期350-351,共2页
-
文摘
分析了张掖市无证生产玉米种子行为多发原因以及查处该行为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提出玉米制种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
关键词
玉米制种
无证生产
原因
问题
对策
甘肃张掖
-
Keywords
maize seed
unlicensed production
reason
problem
countermeasures
Zhangye Gansu
-
分类号
F324.6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张掖市种子行业监管体系建设现状及发展建议
- 6
-
-
作者
宋学林
-
机构
甘肃省张掖市种子管理局
-
出处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5年第22期78-79,共2页
-
文摘
通过对张掖市种子行业监管体系建设现状以及工作开展情况的介绍,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种子管理队伍建设;健全完善种子质量检测体系;强化种子市场监管手段;加快推进四化基地建设等发展建议。
-
关键词
监管体系
现状
存在问题
建议
-
分类号
F324.6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张掖建设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的思考
被引量:6
- 7
-
-
作者
马明清
-
机构
甘肃省张掖市种子管理局
-
出处
《中国种业》
2014年第7期21-23,共3页
-
文摘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种子是国家战略性产业,关乎国家粮食安全。国务院关于加快现代种业发展的意见下发后,张掖玉米制种产业在农业部、甘肃省农牧厅的精心指导下,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强化基地监管,玉米制种产业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多年来,全市玉米制种面积稳定在6.7万hm2左右,年产种子4.5亿kg左右,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2012年7月张掖市及甘州区、临泽县、高台县被农业部正式认定为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标志着张掖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建设正式上升到国家层面。
-
关键词
种子生产基地
杂交玉米
张掖市
国家级
国家粮食安全
制种产业
持续健康发展
国家战略
-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推动张掖玉米种子品牌战略研究
被引量:10
- 8
-
-
作者
苏建东
张东昱
杨勇
-
机构
甘肃省张掖市农业局
甘肃省张掖市种子管理局
-
出处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4年第22期18-20,共3页
-
文摘
作者研究分析了推动张掖玉米种子品牌战略的重要意义、综合优势和基础条件,提出了推动张掖玉米种子品牌战略的对策建议。一是从未来大田玉米种植方式转变和国家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层面论述了推动张掖玉米种子品牌战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二是从自然条件、交通运输和技术等方面论述了张掖是产出精品玉米种子的最佳区域;三是从玉米制种产业现状、规模、机械化水平、企业生产加工能力和管理体系建设等方面论述了推动张掖玉米种子品牌战略的基础条件日趋成熟。
-
关键词
张掖
玉米种子
品牌战略
-
分类号
F324.6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张掖市玉米制种田连作问题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4
- 9
-
-
作者
王晓强
-
机构
甘肃省张掖市种子管理局
-
出处
《中国种业》
2016年第9期36-37,共2页
-
文摘
张掖市玉米制种产业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连作问题,制约了张掖种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文章通过分析张掖玉米制种田连作问题的现状和原因,阐述危害,提出相关意见建议,旨在为张掖国家级杂交玉米制种基地长久发展提供参考。
-
关键词
张掖
玉米种业
连作问题
对策研究
-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张掖市制种玉米连作障碍土壤生态修复技术集成研究
被引量:4
- 10
-
-
作者
王娟
郑荣
张东昱
-
机构
甘肃省张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甘肃省张掖市种子管理局
-
出处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5年第6期32-33,共2页
-
文摘
张掖市丰富的光热气候资源、复杂多样的自然生态环境、良好的天然隔离条件、局部的沙漠绿洲气候使其成为全国玉米高产地区和理想的制种基地。1999年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最佳制种区。但由于土壤肥力下降,病原微生物数量增加,作物根系分泌的自毒作物等因素造成了作物连作障碍,通过制定玉米合理轮作制度,平衡施肥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解决张掖市制种玉米连作障碍引进的问题。
-
关键词
制种玉米
连作障碍
土壤
生态修复
-
分类号
S333.1
[农业科学—作物遗传育种]
-
-
题名张掖市蔬菜制种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1
- 11
-
-
作者
罗边疆
张东昱
-
机构
甘肃省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甘肃省张掖市种子管理局
-
出处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8年第22期37-38,共2页
-
文摘
本文针对张掖市蔬菜制种过程中存在的基地建设滞后、连作障碍严重、不良气候对制种的影响、自主创新不够和生产成本增加等问题,从强化组织领导、轮作倒茬与培肥地力、推行标准化生产、强化科技创新与实施产学研相结合等方面提出了蔬菜高效制种的具体措施,旨在为张掖市蔬菜制种产业实现高效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导。
-
关键词
蔬菜制种
现状
发展对策
张掖市
-
分类号
F324.6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模拟损伤对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 12
-
-
作者
谢全刚
杨阳
王进
张东昱
宋学林
张金汉
赵蕊
-
机构
河西学院农业与生态工程学院/甘肃省河西走廊特色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甘肃省张掖市种子管理局
-
出处
《中国种业》
2024年第8期103-109,共7页
-
基金
甘肃省农业农村厅科技支撑项目(KJZC-2024-3)。
-
文摘
种子加工过程引起的种子机械损伤难以在种子清选中规避,影响后续种子贮藏、包衣等种子活力保持和质量提升环节。为引起种子加工企业对机械损伤的重视,明确种子生产加工过程中机械损伤对玉米种子质量的影响,以郑单958杂交玉米种子为试验材料,通过模拟机械加工损伤,测定了损伤后的种子发芽率、正常苗率、畸形苗率、幼苗株高、叶片数、幼苗和根系鲜重、干重等关键指标,分析了玉米种子不同部位损伤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种皮损伤基本不影响种子发芽率,对正常苗率和畸形苗率的影响不显著,种皮损伤后仍可作种用,但需注意种子贮藏环节;胚乳损伤后幼苗生长缓慢,长势弱,畸形苗率显著提高,正常苗率降低至86.7%以下;胚损伤畸形苗率可高达65.0%,正常苗率低至1.7%,因此胚乳和胚损伤对玉米种子质量的影响大,建议后期不作种用。在玉米制种加工过程中,应尽量降低种子机械损伤,清除胚乳和胚损伤种子,提高种子质量。
-
关键词
玉米
损伤
种子质量
发芽
幼苗生长
-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张掖市国有农二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13
-
-
作者
杨勇
魏小英
-
机构
甘肃省张掖市种子管理局
-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12期296-296,共1页
-
文摘
阐述了张掖市国有农二场成立的背景及现状,分析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以期为促进国有农二场的发展提供参考。
-
关键词
国有农二场
现状
问题
对策
甘肃张掖
-
分类号
F324.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F327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三个架豆品种在张掖市引种试验初报
- 14
-
-
作者
王哲
杨勇
-
机构
甘肃省张掖市种子管理局
-
出处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6年第16期63-63,65,共2页
-
文摘
201 5年引进三个架豆品种在张掖绿洲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园区进行品种筛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三个品种产量和效益从高到低依次为白箭特嫩架豆、大民棵六斤、特优特架豆王。
-
关键词
架豆
引种试验
经济效益
张掖市
-
分类号
S522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四个彩色番茄品种在张掖市引种试验初报
- 15
-
-
作者
王哲
杨勇
-
机构
甘肃省张掖市种子管理局
-
出处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6年第17期61-61,66,共2页
-
文摘
2015年引进四个彩色番茄品种,在张掖绿洲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园区进行品种筛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四个品种产量和效益从高到低依次为黄彩、紫彩、绿彩、虹彩。
-
关键词
彩色番茄
新品种
引种试验
张掖市
-
分类号
S641.2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改性糠醛渣介导根际微生物缓解制种玉米连作障碍研究
- 16
-
-
作者
赵芸晨
甫文疆
宋学林
-
机构
河西学院农业与生态工程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甘肃省张掖市种子管理局
-
出处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0-391,共12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67010)
甘肃省重点研发项目(22YF7NG128)
甘肃省教育厅产业支撑项目(2023CYZC-65)。
-
文摘
[目的]本文以不同连作年限地块(5~30 a)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施用改性糠醛渣对制种玉米连作障碍的影响。[方法]通过大田试验及高通量测序,测定不同连作年限、不同生育期制种玉米连作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变化特征,分析连作障碍机制及缓解诱因。[结果]制种玉米连作显著降低根际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微生物群落结构定向改变;COG库预测表征遗传信息处理、代谢过程、细胞过程、信号转导机制及防御机制的相关二级通路显著下降,微生物功能定向改变。施用改性糠醛渣提高连作制种大田根际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与网络复杂度,多样性指数显著增加,群落共有OTU及特有OTU显著增加,网络边及平均度增加,根际Lysobacter、Sphingomonas、Nitrospira、Bryobacter、Flavisolibacter、Adhaeribacter、Pseudarthrobacter、Ohtaekwangia、Pseudomonas、Chaetomium及Trichoderma等属相对丰度上升,而病原性Penicillium、Aspergillus、Verticillium、Alternaria及Microdochium等属相对丰度下降。[结论]施用改性糠醛渣介导制种玉米连作体系,促进有益微生物增加,病原微生物减少,根际微生物群落重新组装,根际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增加,网络复杂度增加,根际细菌功能显著提高,极大消除连作带来的负面效应,从而缓解制种玉米连作导致的连作障碍。
-
关键词
制种玉米
连作
改性糠醛渣
根际微生物
微生物多样性
-
Keywords
seed corn
continuous cropping
modified furfural residue
rhizosphere microorganism
microbial diversity
-
分类号
S143.1
[农业科学—肥料学]
S154.3
[农业科学—土壤学]
-
-
题名张掖玉米制种产业发展推动措施及思路
被引量:8
- 17
-
-
作者
张文波
杨勇
-
机构
甘肃省张掖市种子管理局
-
出处
《中国种业》
2017年第3期27-29,共3页
-
文摘
通过阐述张掖玉米制种产业发展现状及推动产业发展的措施,提出了发展思路是加强基地建设,推进玉米制种基地四化进程;加强制度落实,强化基地监管措施;加大政策扶持,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强质量监管,确保供种安全;强化信息公开,建立执法监管平台。
-
关键词
张掖
玉米产业
发展现状
思路
推动措施
-
分类号
F324.6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改革开放40年张掖玉米种业取得辉煌成就
被引量:4
- 18
-
-
作者
张东昱
程光华
王多成
-
机构
甘肃省张掖市种子管理局
-
出处
《中国种业》
2019年第4期29-33,共5页
-
文摘
种业发展,对推进一个民族或者一个国家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进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种业兴衰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繁荣昌盛和长治久安,关系到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领域的发展。
-
关键词
玉米种业
张掖
改革
种业发展
物质文明
精神文明
民族
荣昌
-
分类号
F324.6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张掖玉米制种机械化应用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7
- 19
-
-
作者
王林
张东昱
-
机构
甘肃省张掖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
甘肃省张掖市种子管理局
-
出处
《中国种业》
2022年第2期67-70,共4页
-
基金
农业农村部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条件建设项目(2105-000000-20-01-849645)。
-
文摘
近年来,通过开展农机农艺融合、农机化新技术推广、农艺主动适应农机等产业发展模式的实践与探索,总结分析各环节机械化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办法,制定作业标准和规程,推广全程机械化和标准化生产,解决了用工短缺、比较效益低下的问题,提高了农户种植积极性。制种玉米生产已初步形成了全程机械化作业模式,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3.1%,与半机械化作业对比每667m^(2)可节约种植成本约750元。实践表明:全面推广制种玉米全程机械化,要通过转变传统农艺生产模式和推广农机新技术,促进农机农艺高度融合。
-
关键词
制种玉米
生产
机械化
张掖
-
分类号
S233.73
[农业科学—农业机械化工程]
-
-
题名张掖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生产经营模式探讨
被引量:4
- 20
-
-
作者
闫宏昱
-
机构
甘肃省张掖市种子管理局
-
出处
《中国种业》
2022年第2期64-66,共3页
-
文摘
甘肃省张掖市作为全国最大的杂交玉米制种基地,多年来凭借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和人力资源优势,每年为全国供应着45%以上的优质玉米杂交种。但随着现代种业不断发展,一家一户小生产和种植用工密集型的种子生产经营模式已成为阻碍玉米制种跨越发展的瓶颈。从开展土地规模化流转、促进生产经营模式创新角度出发,分析了玉米制种规模化生产经营的现状和规模化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破解难题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张掖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建设提供参考。
-
关键词
玉米
基地
生产
经营
模式
张掖
-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