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刍议甘州区乡镇村屯建成区绿化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惠玲 谢玉琴 《防护林科技》 2014年第5期90-91,共2页
阐述了张掖市甘州区乡镇村屯绿化的现状,总结了取得的主要成效,分析了面临的问题,对2013-2015年的乡镇村屯建成区的绿化工作进行了总体规划,提出的工作重点、绿化模式和保障措施。
关键词 乡镇村屯 国有林业局 建成区 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州区经济林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2
作者 赵惠莲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4期303-304,共2页
针对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经济林发展现状与问题,提出了振兴经济林产业的建议,以期推动张掖市甘州区经济林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关键词 经济林产业 发展现状 建议 甘肃张掖 甘州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究设施葡萄种植不同负载量与“阳光玫瑰”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关系
3
作者 马文明 《当代农机》 2025年第6期70-71,共2页
聚焦于甘州区设施葡萄优质高效延后栽培技术推广示范项目,旨在深入剖析设施葡萄种植中不同负载量对“阳光玫瑰”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关联影响。甘州区凭借其独特的自然优势,在设施葡萄栽培领域具备巨大潜力,但仍面临诸多挑战。为此,本研究... 聚焦于甘州区设施葡萄优质高效延后栽培技术推广示范项目,旨在深入剖析设施葡萄种植中不同负载量对“阳光玫瑰”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关联影响。甘州区凭借其独特的自然优势,在设施葡萄栽培领域具备巨大潜力,但仍面临诸多挑战。为此,本研究精心选取甘州区党寨村等地树龄一致、生长健壮的“阳光玫瑰”植株作为试验对象,在设施大棚内开展精准对比实验。综合运用先进的测量与分析技术,对果实的单果重、果粒大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酸度、果皮色泽、总产量等进行精准测定。研究结果将为甘州区设施葡萄种植管理策略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和切实可行的实践指导,助力提升当地设施葡萄产业的发展水平,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为设施葡萄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重要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葡萄 负载量 阳光玫瑰 果实品质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地球葡萄日光温室延后栽培技术 被引量:12
4
作者 赵惠莲 徐志强 《甘肃农业科技》 2009年第5期51-53,共3页
关键词 红地球葡萄 延后栽培技术 日光温室 设施栽培技术 河西走廊中部 北方地区 现代农业 市场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濒危植物膜荚黄芪种群生活史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刘建泉 杨建红 朱高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0-184,共5页
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属国家保护植物。采用种群结构、生命表和生存函数分析方法,分析了祁连山中部西水林区膜荚黄芪种群的生活史。结果表明,膜荚黄芪种群属衰退种群,Ⅰ级个体数量不足,种群的存活曲线符合DeeveyⅡ型曲线;... 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属国家保护植物。采用种群结构、生命表和生存函数分析方法,分析了祁连山中部西水林区膜荚黄芪种群的生活史。结果表明,膜荚黄芪种群属衰退种群,Ⅰ级个体数量不足,种群的存活曲线符合DeeveyⅡ型曲线;存活曲线、死亡率曲线和消失率曲线从整体上反映了膜荚黄芪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趋势;生存率函数、累计死亡率函数、死亡密度函数、危险率函数反映了膜荚黄芪种群的动态和结构。放牧和挖药材是膜荚黄芪种群致危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濒危植物 膜荚黄芪 生活史 生命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处理对蒙古扁桃种子吸水及幼苗生长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刘建泉 王多尧 +1 位作者 王零 杨建红 《林业科技开发》 2010年第3期38-41,共4页
通过对蒙古扁桃种子吸水过程、幼苗生长的观测,拟合了种子的吸水模型,分析了幼苗生物量的差异。结果表明:蒙古扁桃种子吸水过程适合对数函数曲线模型,吸水率分别适合幂函数、对数函数曲线模型;50℃温水处理水平可以有效地提高带内果皮... 通过对蒙古扁桃种子吸水过程、幼苗生长的观测,拟合了种子的吸水模型,分析了幼苗生物量的差异。结果表明:蒙古扁桃种子吸水过程适合对数函数曲线模型,吸水率分别适合幂函数、对数函数曲线模型;50℃温水处理水平可以有效地提高带内果皮种子的吸水量和吸水速度,不带内果皮种子经过温水处理后9 h、吸水量为6.3%时种子吸水量即基本达到饱和;种子在1 h内能够大量吸水,适应荒漠强降雨环境;内果皮能够吸收一定的水分,在环境干旱时可以减轻环境干旱造成的种子失水;幼苗地上部分生物量大于地下部分,带内果皮种子育苗能够有效地增加幼苗高度和根系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扁桃 濒危植物 吸水速率模型 幼苗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西内陆河流域生态问题及其保护对策 被引量:3
7
作者 杨建红 刘建泉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10期298-300,303,共4页
概述了近代河西内陆河流域生态研究成果、流域构成特点和河西地区环境状况,分析了河西内陆河流域存在的生态问题,并从节水农业和水权制度改革、城镇化建设、植被保护、生态用水管理、环境污染的治理等5个方面提出了生态保护对策。
关键词 内陆河流域 生态问题 保护对策 河西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云杉群落优势种群空间格局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刘建泉 李成龙 +2 位作者 杨建红 邸华 孙建忠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8期216-218,221,共4页
在青海云杉群落中用GPS定位设置样地16个、样方256个,研究甘肃祁连山林区青海云杉林优势种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青海云杉群落优势种的空间分布格局为集群分布;不同类型以及同一类型在不同的海拔高度的格局类型不尽相同,草类—青海... 在青海云杉群落中用GPS定位设置样地16个、样方256个,研究甘肃祁连山林区青海云杉林优势种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青海云杉群落优势种的空间分布格局为集群分布;不同类型以及同一类型在不同的海拔高度的格局类型不尽相同,草类—青海云杉林逼近泊松分布,苔藓—青海云杉林有逼近泊松分布的趋势,混交林和其他类型为集群分布;不同类型优势种群的集群强度依次为:青海云杉混交林>灌木—青海云杉林>马先蒿—青海云杉林>苔藓—青海云杉林>草类—青海云杉林。苔藓—青海云杉林中优势种群在2 777~2 800 m为显著均匀分布,2 830~3 050 m为显著集群分布;草类—青海云杉林中优势种群在2 660~2 680 m为均匀分布,3 050~3 110 m为显著集群分布;混交林中青海云杉种群随海拔升高,集群强度增大,始终为显著集群分布;灌木—青海云杉林在低海拔(2 730 m)为均匀分布,在高海拔(2 880 m)为集群分布。青海云杉群落的进展演替过程依次为:青海云杉混交林、灌木—青海云杉林、草类—青海云杉林、马先蒿—青海云杉林、苔藓—青海云杉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云杉群落 优势种群 空间分布格局 集群强度 格局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连山自然环境对河西内陆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建泉 杨全生 +1 位作者 安雪峰 杨建红 《防护林科技》 2010年第3期46-48,共3页
概述了祁连山自然环境状况,从河流、环境的巨大差异、森林和草原、野生动植物5个方面分析了祁连山山地生态系统与河西绿洲之间物质与能量流动;从环境、生物多样性、社会稳定、经济发展4个方面探讨了祁连山山地生态系统对河西地区其他生... 概述了祁连山自然环境状况,从河流、环境的巨大差异、森林和草原、野生动植物5个方面分析了祁连山山地生态系统与河西绿洲之间物质与能量流动;从环境、生物多样性、社会稳定、经济发展4个方面探讨了祁连山山地生态系统对河西地区其他生态系统的影响;从基础设施建设、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对外宣传、保护区可持续管理5个方面提出了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的环境建设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区 生态环境 河西绿洲 内陆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