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绿色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技术研究
1
作者 靳启新 《绿色中国》 2025年第2期136-138,共3页
目前我国正在全面推进“双碳”工作目标,绿色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技术的应用,对于降低建筑能耗、达成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深入分析了围护结构节能技术体系和技术原理,对其适用的应用场景以及实践效果进行了探索,旨在为建筑节... 目前我国正在全面推进“双碳”工作目标,绿色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技术的应用,对于降低建筑能耗、达成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深入分析了围护结构节能技术体系和技术原理,对其适用的应用场景以及实践效果进行了探索,旨在为建筑节能技术的进一步优化和推广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建筑 维护结构 节能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荒漠沙在甘肃河西荒漠区绿化造林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陈延军 雷建生 +2 位作者 任增茂 胡永权 罗天祥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2-67,共6页
针对甘肃河西荒漠区干旱少雨、水资源缺乏的现状,以典型荒漠植物胡杨、密胡杨为试验对象,通过分析铺沙处理和控灌对其幼苗生长量、土壤含水率变化的影响,研究改性荒漠沙在干旱荒漠区绿化造林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改性荒漠沙的应用能够... 针对甘肃河西荒漠区干旱少雨、水资源缺乏的现状,以典型荒漠植物胡杨、密胡杨为试验对象,通过分析铺沙处理和控灌对其幼苗生长量、土壤含水率变化的影响,研究改性荒漠沙在干旱荒漠区绿化造林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改性荒漠沙的应用能够起到防蒸发、保墒节水的作用,有效促进胡杨幼苗的生长发育;在幼苗栽植第2年,顶部铺沙处理和控灌,可大幅提高0~4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率,试验组胸径、地径较对照组提高66.53和46.74,7月、8月、9月效果明显,并与常规灌溉相比,灌溉用水减少66.7,节水效益显著。研究结果对甘肃河西干旱荒漠区绿化造林的节水灌溉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荒漠沙 荒漠沙覆盖 胡杨 密胡杨 干旱荒漠区 保墒 土壤含水率 防蒸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OT-AHP模型的宁夏葡萄机械化生产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石瑞 黄风光 周通 《新疆农机化》 2019年第6期26-31,共6页
宁夏葡萄产业起步早发展晚的特点使得宁夏葡萄种植面积虽占全国种植面积四分之一,但与之配套的机械化生产发展却相对滞后。在近年来产业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为了突破机械化生产瓶颈,调动葡萄生产率先实现全面机械化,通过走访调研与基础... 宁夏葡萄产业起步早发展晚的特点使得宁夏葡萄种植面积虽占全国种植面积四分之一,但与之配套的机械化生产发展却相对滞后。在近年来产业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为了突破机械化生产瓶颈,调动葡萄生产率先实现全面机械化,通过走访调研与基础研究。就宁夏葡萄机械化生产进行了基于SWOT-AHP的建模、分析与计算,得出未来宁夏葡萄机械化生产发展的战略模型,并提出了可行性发展建议,为种植农户与企业针对产业生产机械化的发展建设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OT-AHP模型 宁夏葡萄产业 机械化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嵌筋加固砖砌体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潘磊 刘廷滨 +2 位作者 裴先科 王作伟 赵建昌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7-164,共8页
以嵌缝胶泥作为嵌缝材料,针对不同高宽比和不同配筋率的6片墙体进行了拟静力试验,探讨了嵌筋加固砖砌体墙的破坏特征、变形能力、承载能力、耗能能力、滞回特征及刚度退化等抗震性能,建立了以试验为基础的嵌筋加固砖砌体墙的抗剪承载力... 以嵌缝胶泥作为嵌缝材料,针对不同高宽比和不同配筋率的6片墙体进行了拟静力试验,探讨了嵌筋加固砖砌体墙的破坏特征、变形能力、承载能力、耗能能力、滞回特征及刚度退化等抗震性能,建立了以试验为基础的嵌筋加固砖砌体墙的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高宽比为1.8的试件,嵌筋墙体较无筋墙体水平抗剪极限承载力提高了17%~31%,延性提高了54%~83%;高宽比为0.5的试件,嵌筋墙体较无筋墙体水平抗剪极限承载力提高了13%~17%,延性提高了17%~20%,嵌筋加固墙体滞回环饱满,耗能能力有较大幅度提高,破坏形式由脆性破坏转变为延性破坏,嵌筋对墙体初始刚度的影响较小,给出的抗剪承载力公式计算值与试验值接近,为工程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砌体结构 加固 嵌筋 拟静力试验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MM模型的兰州交通大学校园区城市雨洪模拟及LID效果评价 被引量:7
5
作者 刘碧云 任建民 +1 位作者 张进丽 王元元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9-12,共4页
为解决城市内涝问题,从海绵城市视角出发,利用美国暴雨管理模型(SWMM)建立兰州交通大学校园雨洪径流模型,针对研究区水资源短缺和城市内涝的矛盾,选择适合研究区的LID措施,模拟研究区在不同LID措施下不同重现期时的雨洪调控效果。结果表... 为解决城市内涝问题,从海绵城市视角出发,利用美国暴雨管理模型(SWMM)建立兰州交通大学校园雨洪径流模型,针对研究区水资源短缺和城市内涝的矛盾,选择适合研究区的LID措施,模拟研究区在不同LID措施下不同重现期时的雨洪调控效果。结果表明,LID措施组合布置时对研究区径流的消减作用最好,其中径流总量消减率和径流峰值消减率最高可达58.9%、57.0%;峰现时间最大可推迟12min。在小重现期降雨下,LID措施的雨洪调控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MM模型 雨洪模拟 LID 海绵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陷性黄土地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顶升纠倾加固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裴先科 汪过兵 +4 位作者 董超 王志俊 任士贤 黄钰峰 杨峰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81-187,共7页
为探索湿陷性黄土地区既有建筑顶升纠倾加固,本文以湿陷性黄土地区某学区的既有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教学楼结构顶升纠倾加固为研究背景。该教学楼结构场地局部处于河滩回填部位,使用期间因连续降雨导致地基土层浸水,造成建筑物地基不均... 为探索湿陷性黄土地区既有建筑顶升纠倾加固,本文以湿陷性黄土地区某学区的既有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教学楼结构顶升纠倾加固为研究背景。该教学楼结构场地局部处于河滩回填部位,使用期间因连续降雨导致地基土层浸水,造成建筑物地基不均匀沉降,楼体出现严重倾斜,填充墙及梁柱产生裂缝。故采用托换桩进行顶升纠倾加固,脱换后是不再考虑原基础作用,所有荷载全部由托换桩承担,自地基托换纠倾加固完成至今,通过沉降观测数据分析结果未发现明显继续沉降变形,加固效果良好,目前已经正常使用。该技术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建筑地基承载能力,避免其倾斜,确保建筑物使用安全;而且施工方便,缩施工周期短、降低成本。研究成果可为湿陷性黄土地区既有建筑物的检测鉴定与止倾纠偏加固设计及施工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陷性黄土 既有框架结构 独立基础 顶升纠倾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陷性黄土地区某三层砌体结构教学楼止倾加固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汪过兵 裴先科 +4 位作者 姜伟 仇连升 王民钊 曾民军 崔鹏翔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5-140,共6页
本文以湿陷性黄土地区某初级中学三层砌体结构教学楼止倾加固为研究背景,通过首次应用注浆花钢管桩技术对该楼不均匀沉降基础止倾加固,自2020年10月注浆花钢管桩止倾加固完成至今的沉降观测数据研究分析,未发现明显继续沉降变形,加固效... 本文以湿陷性黄土地区某初级中学三层砌体结构教学楼止倾加固为研究背景,通过首次应用注浆花钢管桩技术对该楼不均匀沉降基础止倾加固,自2020年10月注浆花钢管桩止倾加固完成至今的沉降观测数据研究分析,未发现明显继续沉降变形,加固效果良好;花钢管桩注浆后的沉降变形较未注浆前的沉降变形减少,不但可以缩短施工周期、加固效果显著,而且经济、安全、可靠,方便施工;加固做好防排水,在确保使用期间无大量水进入的前提下可保证后续使用年限且地基不再下沉,研究成果为湿陷性黄土地区既有砌体结构建筑物地基止倾加固、移位加固和设计提供理论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陷性黄土 既有砌体结构 条形基础 注浆花钢管桩 止倾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西荒漠地区铺设改性荒漠砂枸杞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张亚萍 周彦芳 +6 位作者 仁增茂 赵玺 胡有权 魏玉杰 张靖 张兆萍 施志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24期54-56,132,共4页
针对河西地区荒漠化严重,荒漠地区苗木移栽成活率低,绿化困难的问题,提出在河西荒漠地区通过铺设具有防渗透气功能的改性荒漠砂来栽培枸杞的技术措施。初步总结出一套包括园地整理和规划、品种与苗木选择、栽植、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 针对河西地区荒漠化严重,荒漠地区苗木移栽成活率低,绿化困难的问题,提出在河西荒漠地区通过铺设具有防渗透气功能的改性荒漠砂来栽培枸杞的技术措施。初步总结出一套包括园地整理和规划、品种与苗木选择、栽植、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和花果管理等荒漠地区铺设改性荒漠砂栽培枸杞的技术,制定了河西荒漠地区铺设改性荒漠砂枸杞栽培技术规程,以期为河西荒漠地区枸杞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 荒漠地区 改性荒漠砂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