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引导式教育对高危儿脑损伤早期干预的疗效
被引量:
14
1
作者
景玉珍
周青蕊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27-529,共3页
目的观察引导式教育(CE)对高危儿脑损伤早期干预的疗效。方法 98例3~12个月高危儿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48)。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干预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CE干预,每天2~3 h,每周5 d,于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采用首都儿科研...
目的观察引导式教育(CE)对高危儿脑损伤早期干预的疗效。方法 98例3~12个月高危儿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48)。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干预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CE干预,每天2~3 h,每周5 d,于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采用首都儿科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合作编制的儿童心理发育诊断量表(0~6岁)进行发育商(DQ)测定。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经过6个月的CE干预,观察组DQ差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 CE可有效促进高危儿在运动、认知、言语、社会适应等方面健康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导式教育
高危儿
早期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引导式教育对脑瘫患儿综合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
6
2
作者
景玉珍
周青蕊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9年第12期1183-1184,共2页
目的观察引导式教育(CE)对脑瘫患儿综合能力的影响。方法100例3~8岁脑瘫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CE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采用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GMFM)、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及...
目的观察引导式教育(CE)对脑瘫患儿综合能力的影响。方法100例3~8岁脑瘫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CE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采用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GMFM)、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及脑瘫儿童实用技能记录表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GMFM、ADL及实用技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CE可提高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以及语言沟通能力、社交能力、认知学习能力等综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导式教育(CE)
脑性瘫痪
能力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揿针联合维生素D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行为及胃肠道症状的临床研究
3
作者
顾建辉
景玉珍
+3 位作者
路军锋
杨丽娜
魏清琳
贾永男
《中国全科医学》
2025年第33期4180-4186,共7页
背景特殊教育康复治疗是改善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核心症状的主要方法,但大部分ASD儿童存在便秘、腹痛、恶心等胃肠道功能失调的共患病,严重影响了ASD儿童的身心健康。揿针可改善胃肠道功能,维生素D(VitD)参与神经系统发育及免疫调节,与...
背景特殊教育康复治疗是改善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核心症状的主要方法,但大部分ASD儿童存在便秘、腹痛、恶心等胃肠道功能失调的共患病,严重影响了ASD儿童的身心健康。揿针可改善胃肠道功能,维生素D(VitD)参与神经系统发育及免疫调节,与ASD儿童症状及功能密切相关;而揿针联合VitD治疗ASD儿童行为及胃肠道症状的疗效有待研究。目的在特殊教育康复治疗的基础上,探讨揿针联合VitD对ASD儿童行为及胃肠道症状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4年6月就诊于甘肃省康复中心医院、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进行康复训练的ASD儿童84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依据剔除标准最终各组纳入40例。对照组运用特殊教育康复治疗方法,观察组在特殊教育康复治疗基础上运用揿针联合VitD2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并比较2组ASD儿童治疗前后孤独行为评定量表(ABC)、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社交反应量表(SRS)、中医胃肠道症状评分和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并以此评定2组干预方法的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2组ASD儿童治疗后ABC、CARS、SRS、中医胃肠道症状评分均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ASD儿童ABC、CARS、SRS、中医胃肠道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ASD儿童治疗后25-(OH)D水平下降,观察组治疗后25-(OH)D水平上升(P<0.05);治疗后,观察组ASD儿童25-(OH)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36例(90.0%),对照组总有效30例(75.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揿针联合VitD治疗ASD儿童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儿童社会交往及行为能力,减轻胃肠道不适症状,提升生活质量,提高康复训练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
维生素D
揿针
儿童
行为症状
胃肠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引导式教育对高危儿脑损伤早期干预的疗效
被引量:
14
1
作者
景玉珍
周青蕊
机构
甘肃省康复中心医院儿童康复科
出处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27-529,共3页
文摘
目的观察引导式教育(CE)对高危儿脑损伤早期干预的疗效。方法 98例3~12个月高危儿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48)。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干预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CE干预,每天2~3 h,每周5 d,于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采用首都儿科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合作编制的儿童心理发育诊断量表(0~6岁)进行发育商(DQ)测定。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经过6个月的CE干预,观察组DQ差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 CE可有效促进高危儿在运动、认知、言语、社会适应等方面健康发育。
关键词
引导式教育
高危儿
早期干预
Keywords
conductive education
high risk infants
early intervention
分类号
R473.7 [医药卫生—护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引导式教育对脑瘫患儿综合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
6
2
作者
景玉珍
周青蕊
机构
甘肃省康复中心医院儿童康复科
出处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9年第12期1183-1184,共2页
基金
甘肃省自然科学研究基金(No.096RJZA019)
文摘
目的观察引导式教育(CE)对脑瘫患儿综合能力的影响。方法100例3~8岁脑瘫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CE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采用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GMFM)、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及脑瘫儿童实用技能记录表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GMFM、ADL及实用技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CE可提高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以及语言沟通能力、社交能力、认知学习能力等综合能力。
关键词
引导式教育(CE)
脑性瘫痪
能力
康复
Keywords
Conductive Education (CE)
cerebral palsy
ability
rehabilitation
分类号
R742.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揿针联合维生素D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行为及胃肠道症状的临床研究
3
作者
顾建辉
景玉珍
路军锋
杨丽娜
魏清琳
贾永男
机构
甘肃省康复中心医院儿童康复科
出处
《中国全科医学》
2025年第33期4180-4186,共7页
基金
甘肃省卫生健康行业科研管理项目(GSWSKY2021-072)
甘肃省青年科技基金计划项目(20JR10RA347)。
文摘
背景特殊教育康复治疗是改善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核心症状的主要方法,但大部分ASD儿童存在便秘、腹痛、恶心等胃肠道功能失调的共患病,严重影响了ASD儿童的身心健康。揿针可改善胃肠道功能,维生素D(VitD)参与神经系统发育及免疫调节,与ASD儿童症状及功能密切相关;而揿针联合VitD治疗ASD儿童行为及胃肠道症状的疗效有待研究。目的在特殊教育康复治疗的基础上,探讨揿针联合VitD对ASD儿童行为及胃肠道症状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4年6月就诊于甘肃省康复中心医院、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进行康复训练的ASD儿童84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依据剔除标准最终各组纳入40例。对照组运用特殊教育康复治疗方法,观察组在特殊教育康复治疗基础上运用揿针联合VitD2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并比较2组ASD儿童治疗前后孤独行为评定量表(ABC)、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社交反应量表(SRS)、中医胃肠道症状评分和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并以此评定2组干预方法的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2组ASD儿童治疗后ABC、CARS、SRS、中医胃肠道症状评分均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ASD儿童ABC、CARS、SRS、中医胃肠道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ASD儿童治疗后25-(OH)D水平下降,观察组治疗后25-(OH)D水平上升(P<0.05);治疗后,观察组ASD儿童25-(OH)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36例(90.0%),对照组总有效30例(75.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揿针联合VitD治疗ASD儿童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儿童社会交往及行为能力,减轻胃肠道不适症状,提升生活质量,提高康复训练效果。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
维生素D
揿针
儿童
行为症状
胃肠道
Keywords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Vitamin D
Acupuncture
Child
Behavior symptoms
Gastrointestinal tract
分类号
R749.91 [医药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引导式教育对高危儿脑损伤早期干预的疗效
景玉珍
周青蕊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2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引导式教育对脑瘫患儿综合能力的影响
景玉珍
周青蕊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9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揿针联合维生素D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行为及胃肠道症状的临床研究
顾建辉
景玉珍
路军锋
杨丽娜
魏清琳
贾永男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