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黄土高原旱塬区玉米田土壤水分变化特征及对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
9
1
作者
姚小英
王莺
+3 位作者
王兴
周忠文
张蓓
杨子和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12期292-297,共6页
黄土高原旱塬区属半干旱半湿润气候过渡区,土壤水是影响该地区玉米生长的主要因素。运用黄土高原旱塬区董志塬所在地西峰农业气象试验站1981-2015年玉米试验田土壤湿度及产量观测资料,利用统计学方法,计算分析1981-2015年这35年间土壤...
黄土高原旱塬区属半干旱半湿润气候过渡区,土壤水是影响该地区玉米生长的主要因素。运用黄土高原旱塬区董志塬所在地西峰农业气象试验站1981-2015年玉米试验田土壤湿度及产量观测资料,利用统计学方法,计算分析1981-2015年这35年间土壤水的变化规律及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黄土高原旱塬区玉米全生育期土壤平均贮水量呈高-低-高的抛物线状变化趋势,贮水量最大时期为乳熟期至成熟期,最小时期为拔节期至抽雄期;土壤耗水量呈低-高-低的抛物线变化趋势,最大时期为拔节期至抽雄期,最小时期为播种期至七叶期。35年来土壤深度为50 cm的土层贮水量、耗水量均呈下降趋势;玉米产量受抽穗期土壤水分变化的影响最大。土壤深度为50 cm的土层贮水量及耗水量对玉米单产的最大影响均出现在7月中旬,分别为21、27 kg/(hm^2·mm)。建议采取有效保墒节水技术措施,减轻玉米关键生育期土壤水分不足对生长的胁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旱塬区
土壤水分
玉米
产量
变化特征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土高原旱塬区玉米田土壤水分变化特征及对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
9
1
作者
姚小英
王莺
王兴
周忠文
张蓓
杨子和
机构
中国
气象
局兰州干旱
气象
研究所/
甘肃省
(中国
气象
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甘肃省
气象
局
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农业气象试验站
甘肃省
天水市
气象
局
出处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12期292-297,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41605089)
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编号:GYHY201506001-6)。
文摘
黄土高原旱塬区属半干旱半湿润气候过渡区,土壤水是影响该地区玉米生长的主要因素。运用黄土高原旱塬区董志塬所在地西峰农业气象试验站1981-2015年玉米试验田土壤湿度及产量观测资料,利用统计学方法,计算分析1981-2015年这35年间土壤水的变化规律及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黄土高原旱塬区玉米全生育期土壤平均贮水量呈高-低-高的抛物线状变化趋势,贮水量最大时期为乳熟期至成熟期,最小时期为拔节期至抽雄期;土壤耗水量呈低-高-低的抛物线变化趋势,最大时期为拔节期至抽雄期,最小时期为播种期至七叶期。35年来土壤深度为50 cm的土层贮水量、耗水量均呈下降趋势;玉米产量受抽穗期土壤水分变化的影响最大。土壤深度为50 cm的土层贮水量及耗水量对玉米单产的最大影响均出现在7月中旬,分别为21、27 kg/(hm^2·mm)。建议采取有效保墒节水技术措施,减轻玉米关键生育期土壤水分不足对生长的胁迫。
关键词
黄土高原旱塬区
土壤水分
玉米
产量
变化特征
影响
分类号
S152.7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黄土高原旱塬区玉米田土壤水分变化特征及对产量的影响
姚小英
王莺
王兴
周忠文
张蓓
杨子和
《江苏农业科学》
2020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