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省不同旱作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增产效果研究 被引量:22
1
作者 杏东 强世军 《甘肃农业科技》 2009年第8期9-12,共4页
对甘肃省不同旱作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增产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旱作区,全膜双垄沟播的增产效果均极显著高于半膜双垄沟播,半膜双垄沟播显著高于半膜平铺穴播;以秋季覆膜的增产效果最好,顶凌覆膜次之,播前覆膜最低。不同旱作区全膜... 对甘肃省不同旱作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增产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旱作区,全膜双垄沟播的增产效果均极显著高于半膜双垄沟播,半膜双垄沟播显著高于半膜平铺穴播;以秋季覆膜的增产效果最好,顶凌覆膜次之,播前覆膜最低。不同旱作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的增产效果从大到小依次为半干旱偏旱区、半干旱区、半湿润偏旱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作 玉米 全膜覆盖 双垄 沟播 增产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庆城县小型西瓜日光温室栽培技术 被引量:2
2
作者 沈彦刚 徐博鸿 《甘肃农业科技》 2013年第4期51-53,共3页
小型西瓜是普通西瓜中果型较小的一类,它果形美观小巧,肉质细嫩,汁多味鲜甜,品质极佳,又便于携带,是高档礼品瓜,深受城乡居民喜爱。小型西瓜价格较普通西瓜高出2倍以上,经济效益相当可观,种植小型西瓜已成为高效农业、观光农业重点内容... 小型西瓜是普通西瓜中果型较小的一类,它果形美观小巧,肉质细嫩,汁多味鲜甜,品质极佳,又便于携带,是高档礼品瓜,深受城乡居民喜爱。小型西瓜价格较普通西瓜高出2倍以上,经济效益相当可观,种植小型西瓜已成为高效农业、观光农业重点内容之一。2011年我们在周祖农耕文化体验园日光温室试验种植了小型西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西瓜 温室栽培技术 日光 庆城县 城乡居民 经济效益 高效农业 观光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播种密度对甘肃东部旱作大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梁贵伟 《种子科技》 2015年第4期47-48,50,共3页
在甘肃东部旱作条件下,对3个不同成熟期大豆品种进行适宜播种密度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早熟品种晋豆19明显低于生育期间田间耗水量,可提高自然降水利用效率;不同类型大豆品种适宜播种密度为13.5万~18.0万株/hm2,播种密度对大豆生育期田... 在甘肃东部旱作条件下,对3个不同成熟期大豆品种进行适宜播种密度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早熟品种晋豆19明显低于生育期间田间耗水量,可提高自然降水利用效率;不同类型大豆品种适宜播种密度为13.5万~18.0万株/hm2,播种密度对大豆生育期田间耗水量影响不显著,适宜播种密度能显著提高大豆籽粒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作大豆 种植密度 产量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棚春甜瓜——夏芹菜——秋菠菜1年3茬高效栽培模式 被引量:2
4
作者 沈彦刚 周慧 +1 位作者 肖正璐 赵淑梅 《中国瓜菜》 CAS 2010年第1期36-37,共2页
近年来,本县塑料大棚瓜菜种植面积越来越大。为了提高大棚蔬菜的种植效益.笔者进行了大棚春甜瓜——夏芹菜——秋菠菜1年3茬高效栽培模式试验,经过3年的试验,每667m^2纯收入达1.1万元,经济效益非常显著。
关键词 高效栽培模式 塑料大棚 秋菠菜 芹菜 甜瓜 模式试验 种植面积 种植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份青稞的农艺性状鉴定及SSR标记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涛 赫晓岚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6年第25期112-115,共4页
本研究利用48对SSR引物对20份青稞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同时对其农艺性状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20份亲本材料的5个性状中,分蘖数、穗粒数和穗长三个性状遗传稳定性较差,株高和千粒重两个性状的遗传稳定性较好,且受环境条件的影响相对... 本研究利用48对SSR引物对20份青稞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同时对其农艺性状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20份亲本材料的5个性状中,分蘖数、穗粒数和穗长三个性状遗传稳定性较差,株高和千粒重两个性状的遗传稳定性较好,且受环境条件的影响相对较小;穗粒数与株高呈显著负相关,穗粒数增加,植株却不高;20份青稞亲本材料可分为三大类,它们之间还存在着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这说明分子标记在聚类分析和遗传多样性分析上具有更可靠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 SSR 农艺性状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不同覆膜方式垄作沟灌试验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涛 郭金锋 赫晓岚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8年第8期21-23,共3页
采用不同的覆膜方式进行垄作沟灌玉米种植,并测定其经济指标及土壤含水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全膜覆盖垄作沟灌处理下的灌水量最小为3 798 m3/hm^2,较对照处理节水1 596 m3/hm^2,节水29.59%,小区平均产量为63.34 kg,折合产量11 729.63 kg/... 采用不同的覆膜方式进行垄作沟灌玉米种植,并测定其经济指标及土壤含水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全膜覆盖垄作沟灌处理下的灌水量最小为3 798 m3/hm^2,较对照处理节水1 596 m3/hm^2,节水29.59%,小区平均产量为63.34 kg,折合产量11 729.63 kg/hm^2,较对照增产22.23%,增产极显著,在节水意识较强、农艺措施和农机具配套的农作区,可大面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膜垄作 沟灌 节水 土壤含水量 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耕复种荞麦的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7
作者 徐博鸿 范学钧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3年第8期51-53,共3页
近年来甘肃主推的“全膜覆土穴播冬小麦”项目,要求冬小麦收获后还要进行多茬种植来实现一膜两季利用,而庆城县农民素有“麦收后复种荞麦来凉茬倒茬”的习惯,且近年来荞麦市价上扬,因此陇东冬麦区(冬小麦、冬油菜、荠蓝)夏收后复... 近年来甘肃主推的“全膜覆土穴播冬小麦”项目,要求冬小麦收获后还要进行多茬种植来实现一膜两季利用,而庆城县农民素有“麦收后复种荞麦来凉茬倒茬”的习惯,且近年来荞麦市价上扬,因此陇东冬麦区(冬小麦、冬油菜、荠蓝)夏收后复种养麦就是一个很不错的创新的选择。201l的县列科技《杂交荞麦引种试验示范》项目,在干旱山区太白梁乡巴山村开展了“全膜小麦收后免耕复种荞麦”试验示范取得了极好收效,为了推动庆阳冬麦区夏收后复种荞麦产业的规范化标准化,并起草了该技术标准,这对“培育庆阳麦后复种荞麦产业体系”将会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后复种 栽培技术规程 荞麦 免耕 引种试验示范 丰产 产业体系 多茬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秸秆还田模式对玉米幼苗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8
作者 李涛 赫晓岚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6年第26期63-64,68,共3页
通过田间试验探讨化肥、有机肥以及秸秆还田不同比例混施,对玉米幼苗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秸秆9 000 kg/hm^2,复合肥600 kg/hm^2、牲畜粪尿有机肥按45 000 kg/hm^2混施的秸秆还田模式下,玉米幼苗的光合速率明显高于其他模式... 通过田间试验探讨化肥、有机肥以及秸秆还田不同比例混施,对玉米幼苗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秸秆9 000 kg/hm^2,复合肥600 kg/hm^2、牲畜粪尿有机肥按45 000 kg/hm^2混施的秸秆还田模式下,玉米幼苗的光合速率明显高于其他模式,是对照处理的1.31倍,气孔导度最大,细胞间隙CO_2浓度最小,PEPC活性最强,促进了玉米幼苗光合作用;叶面积高达128.6 cm^2,叶绿素总含量高达1.81 mg/g,均高于其他模式,与对照处理存在显著差异,对玉米幼苗的光合特性影响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玉米幼苗 光合特性 叶绿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