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梯形波补偿和功率自适应的HCSY-MG功率平衡控制策略
1
作者
王兴贵
李昱
+2 位作者
李锦键
丁颖杰
薛晟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645-2657,I0016,共14页
在微源半桥换流器串联结构星型连接微电网系统中,风、光微源由于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其输出功率差异较大,导致部分半桥换流器模块发生过调制,造成并网电流质量下降,系统不能稳定运行。为此,研究一种梯形波补偿和功率自适应相结合的系统...
在微源半桥换流器串联结构星型连接微电网系统中,风、光微源由于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其输出功率差异较大,导致部分半桥换流器模块发生过调制,造成并网电流质量下降,系统不能稳定运行。为此,研究一种梯形波补偿和功率自适应相结合的系统功率平衡控制方法。梯形波补偿控制能够扩大系统线性调制范围,功率自适应控制能够在超过梯形波补偿的线性调制范围后,对前级微源功率进行自适应调节,使微源之间输出功率差异减小,避免系统出现过调制。该方法可以确保系统在微源输出功率严重不平衡条件下的安全稳定运行且并网电流谐波畸变率满足并网要求。最后,通过仿真与实验验证所提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联微电网
功率不平衡
自适应功率控制
梯形波补偿
过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改进时域卷积网络与多头自注意力机制的间歇过程质量预测模型
2
作者
赵小强
柳勇勇
+1 位作者
惠永永
刘凯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245-2252,共8页
为提高时域卷积网络(TCN)在批量大小变化时的训练稳定性,并解决间歇过程质量预测在捕捉长期依赖性和全局关联性上存在不足而导致的预测准确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批量组规范化(BGN)和Mish激活函数改进残差结构的TCN(BMTCN)与多头自...
为提高时域卷积网络(TCN)在批量大小变化时的训练稳定性,并解决间歇过程质量预测在捕捉长期依赖性和全局关联性上存在不足而导致的预测准确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批量组规范化(BGN)和Mish激活函数改进残差结构的TCN(BMTCN)与多头自注意力机制(MHSA)的间歇过程质量预测模型(BMTCN-MHSA)。首先,将间歇过程的三维数据展开为二维矩阵形式,并对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再引入奇异谱分析法(SSA)分解重构数据;其次,在时域卷积的残差部分融入BGN以降低网络模型在批量大小变化时的敏感度,引入Mish激活函数以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并利用多头自注意力机制对序列中不同位置的特征信息进行关联和权重分配,从而进一步提取序列中的关键特征信息和相互依赖关系,进而更好地捕捉间歇过程的动态特征;最后,使用青霉素仿真实验数据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TCN模型,BMTCN-MHSA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MAE)降低了56.86%,均方误差(MSE)降低了48.80%,而决定系数(R2)达到了99.48%,这表明BMTCN-MHSA模型提高了间歇过程质量预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过程
质量预测
奇异谱分析法
时域卷积网络
多头自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DE-RBF混合优化算法的微电网自适应下垂控制策略
被引量:
1
3
作者
吴丽珍
魏建平
+1 位作者
丁安邦
陈伟
《全球能源互联网》
CSCD
2023年第3期266-274,共9页
孤岛微电网因线路阻抗各异,采用传统下垂控制无法实现功率按分布式电源容量比例分配,会产生电压/频率偏差。为此,提出一种基于DE-RBF混合优化算法的自适应下垂控制策略。首先,构建下垂控制的两逆变器并联微电网系统动态模型,应用差分进...
孤岛微电网因线路阻抗各异,采用传统下垂控制无法实现功率按分布式电源容量比例分配,会产生电压/频率偏差。为此,提出一种基于DE-RBF混合优化算法的自适应下垂控制策略。首先,构建下垂控制的两逆变器并联微电网系统动态模型,应用差分进化(differential evolution,DE)算法获得多个平衡点的优化下垂控制参数。为提高系统的动态响应速度与稳定性,通过训练径向基(radial basis function,RBF)神经网络,对每个平衡点参数进行校正。进而,通过增加RBF神经网络的隐含层数量,推广至多个逆变器并联微电网。以采集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作为训练数据,输出最优下垂系数,实现微电网的自适应下垂控制。最后,搭建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验证了所提自适应下垂控制方法相比于传统下垂控制,系统响应速度快,功率按照分布式电源容量比例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自适应下垂控制
差分进化算法
径向基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梯形波补偿和功率自适应的HCSY-MG功率平衡控制策略
1
作者
王兴贵
李昱
李锦键
丁颖杰
薛晟
机构
兰州理工大学
电气工程与信息工程学院
甘肃省
工业
过程
先进
控制
重点
实验室
(
兰州理工大学
)
出处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645-2657,I0016,共1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967011)
甘肃省工业过程先进控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22KX08)。
文摘
在微源半桥换流器串联结构星型连接微电网系统中,风、光微源由于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其输出功率差异较大,导致部分半桥换流器模块发生过调制,造成并网电流质量下降,系统不能稳定运行。为此,研究一种梯形波补偿和功率自适应相结合的系统功率平衡控制方法。梯形波补偿控制能够扩大系统线性调制范围,功率自适应控制能够在超过梯形波补偿的线性调制范围后,对前级微源功率进行自适应调节,使微源之间输出功率差异减小,避免系统出现过调制。该方法可以确保系统在微源输出功率严重不平衡条件下的安全稳定运行且并网电流谐波畸变率满足并网要求。最后,通过仿真与实验验证所提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关键词
串联微电网
功率不平衡
自适应功率控制
梯形波补偿
过调制
Keywords
series microgrid
power imbalance
adaptive power control
ladder wave compensation
overmodulation
分类号
TM619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改进时域卷积网络与多头自注意力机制的间歇过程质量预测模型
2
作者
赵小强
柳勇勇
惠永永
刘凯
机构
兰州理工大学
电气工程与信息工程学院
甘肃省
工业
过程
先进
控制
重点
实验室
(
兰州理工大学
)
国家级电气与
控制
工程
实验
教学中心(
兰州理工大学
)
出处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245-2252,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2263021)。
文摘
为提高时域卷积网络(TCN)在批量大小变化时的训练稳定性,并解决间歇过程质量预测在捕捉长期依赖性和全局关联性上存在不足而导致的预测准确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批量组规范化(BGN)和Mish激活函数改进残差结构的TCN(BMTCN)与多头自注意力机制(MHSA)的间歇过程质量预测模型(BMTCN-MHSA)。首先,将间歇过程的三维数据展开为二维矩阵形式,并对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再引入奇异谱分析法(SSA)分解重构数据;其次,在时域卷积的残差部分融入BGN以降低网络模型在批量大小变化时的敏感度,引入Mish激活函数以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并利用多头自注意力机制对序列中不同位置的特征信息进行关联和权重分配,从而进一步提取序列中的关键特征信息和相互依赖关系,进而更好地捕捉间歇过程的动态特征;最后,使用青霉素仿真实验数据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TCN模型,BMTCN-MHSA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MAE)降低了56.86%,均方误差(MSE)降低了48.80%,而决定系数(R2)达到了99.48%,这表明BMTCN-MHSA模型提高了间歇过程质量预测的准确性。
关键词
间歇过程
质量预测
奇异谱分析法
时域卷积网络
多头自注意力机制
Keywords
batch process
quality prediction
Singular Spectrum Analysis(SSA)
Time-domain Convolutional Network(TCN)
Multi-Head Self-Attention mechanism(MHSA)
分类号
TP277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DE-RBF混合优化算法的微电网自适应下垂控制策略
被引量:
1
3
作者
吴丽珍
魏建平
丁安邦
陈伟
机构
兰州理工大学
电气工程与信息工程学院
甘肃省
工业
过程
先进
控制
重点
实验室
(
兰州理工大学
)
兰州理工大学
国家级电气与
控制
工程
实验
教学中心
出处
《全球能源互联网》
CSCD
2023年第3期266-274,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2063016)
甘肃省科技计划资助(20JR10RA177)。
文摘
孤岛微电网因线路阻抗各异,采用传统下垂控制无法实现功率按分布式电源容量比例分配,会产生电压/频率偏差。为此,提出一种基于DE-RBF混合优化算法的自适应下垂控制策略。首先,构建下垂控制的两逆变器并联微电网系统动态模型,应用差分进化(differential evolution,DE)算法获得多个平衡点的优化下垂控制参数。为提高系统的动态响应速度与稳定性,通过训练径向基(radial basis function,RBF)神经网络,对每个平衡点参数进行校正。进而,通过增加RBF神经网络的隐含层数量,推广至多个逆变器并联微电网。以采集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作为训练数据,输出最优下垂系数,实现微电网的自适应下垂控制。最后,搭建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验证了所提自适应下垂控制方法相比于传统下垂控制,系统响应速度快,功率按照分布式电源容量比例分配。
关键词
微电网
自适应下垂控制
差分进化算法
径向基神经网络
Keywords
microgrid
adaptive droop control
differential evolution algorithm
radial basis function neural network
分类号
TM273.4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梯形波补偿和功率自适应的HCSY-MG功率平衡控制策略
王兴贵
李昱
李锦键
丁颖杰
薛晟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改进时域卷积网络与多头自注意力机制的间歇过程质量预测模型
赵小强
柳勇勇
惠永永
刘凯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DE-RBF混合优化算法的微电网自适应下垂控制策略
吴丽珍
魏建平
丁安邦
陈伟
《全球能源互联网》
CSCD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