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小陇山林区5种引进树种生态适应性评价 被引量:11
1
作者 李录林 吕寻 +1 位作者 胡勐鸿 沈亚洲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9-33,65,共6页
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了包括1个目标层,3个(生长适应性、抗逆性、观赏性)准则层和11个(平均树高、平均胸径、保存率、长势、繁殖能力、病虫害发生率、干梢率、冻伤率、色彩、冠型、花果)指标层的适应性评价体系,对小陇山林区20世纪70... 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了包括1个目标层,3个(生长适应性、抗逆性、观赏性)准则层和11个(平均树高、平均胸径、保存率、长势、繁殖能力、病虫害发生率、干梢率、冻伤率、色彩、冠型、花果)指标层的适应性评价体系,对小陇山林区20世纪70―80年代引进的5个树种[日本落叶松、欧洲云杉、花旗松、刚松和黄菠萝(与同属同龄的乡土人工林树种相比较)]的生态适应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日本落叶松和欧洲云杉的综合指数最高,分别是0.95和0.93,生态适应性为Ⅰ级,黄菠萝的综合指数为0.70,生态适应性为Ⅱ级,花旗松和刚松综合指数最低,分别是0.66和0.62,生态适应性为Ⅲ级。评价结果可为小陇山林区开展引进树种的示范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陇山林区 引进树种 生态适应性评价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陇山锐齿栎原始群落林木径阶空间结构特征 被引量:14
2
作者 吕寻 杨双宝 +3 位作者 刘文桢 郭小龙 李安民 袁一超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18,共8页
运用固定样地每木定位调查和林分空间结构分析软件,分析锐齿栎原始林群落中主要树种不同大小林木的分布格局、树种隔离程度和大小分化程度。锐齿栎原始林群落林分中小径阶个体较多,林分整体径阶分布呈倒"J"型,建群种锐齿栎径... 运用固定样地每木定位调查和林分空间结构分析软件,分析锐齿栎原始林群落中主要树种不同大小林木的分布格局、树种隔离程度和大小分化程度。锐齿栎原始林群落林分中小径阶个体较多,林分整体径阶分布呈倒"J"型,建群种锐齿栎径阶分布呈正态分布;林分平均角尺度为0.542,建群种锐齿栎种群整体上呈轻度的聚集分布,幼苗幼树呈中度聚集分布,中径木呈随机分布,大树则呈轻度聚集分布。光叶泡花树种群和小叶鹅耳枥种群,幼苗幼树呈聚集分布向随机分布过渡状态,而中径木则呈聚集分布,川鄂鹅耳枥、地锦槭、鄂椴和水榆花楸种群不同径阶的林木个体呈不同程度的聚集状态;鹅耳枥种群幼苗幼树和中径木个体呈轻度聚集分布,大树个体则呈均匀分布。林分的平均混交度为0.700,属于中度混交与强度混交的过渡状态,随着种群个体胸径大小的增加,川鄂鹅耳枥和锐齿栎种群的混交度逐渐减小,地锦槭、鹅耳枥和鄂椴种群则随着胸径大小的增加,混交度先降低后增加,水榆花楸、光叶泡花树和小叶鹅耳枥种群的混交度随着个体大小的增加而逐渐升高。建群种锐齿栎的平均大小比数为0.166,在林分中处于优势地位;光叶泡花树在小树阶段更具有竞争优势,各主要树种的优势度排列顺序为:锐齿栎、鹅耳枥、地锦槭、鄂椴、川鄂鹅耳枥、水榆花楸和光叶泡花树。该样地的群落特征可为小陇山林区锐齿栎次生林的经营指明方向,指导小陇山林区锐齿栎次生林经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锐齿栎原始林 空间结构 分布格局 隔离程度 大小分化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混交林最优林分状态的π值法则 被引量:46
3
作者 惠刚盈 张弓乔 +4 位作者 赵中华 胡艳波 刘文桢 张宋智 白超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8,共8页
【目的】提出一个全新的林分状态合理性评价方法,为森林经营决策奠定科学基础。【方法】依据多指标综合评价原则,提出基于单位圆的林分状态评价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我国天然锐齿栎混交林和红松阔叶林进行林分状态分析。【结果】现实林... 【目的】提出一个全新的林分状态合理性评价方法,为森林经营决策奠定科学基础。【方法】依据多指标综合评价原则,提出基于单位圆的林分状态评价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我国天然锐齿栎混交林和红松阔叶林进行林分状态分析。【结果】现实林分状态优良程度取决于林分状态指标所构成的闭合图形面积大小,该面积与最优林分状态值(期望值)之比即是对现实林分状态最为恰当的度量。而最优林分状态值(期望值)恒等于单位圆面积π,此即为最优林分状态的π值法则。与常用的多指标体系比较分析的专业图表雷达图的本质区别在于,本文所提出的单位圆方法能够直接给出最优林分状态期望值。研究给出现实林分状态的计算公式并划定5个等级区间,指出林分状态可从林分空间结构(林分垂直结构和林分水平结构)、林分年龄结构、林分组成(树种多样性和树种组成)、林分密度、林分长势、顶级树种(组)或目的树种竞争、林分更新、林木健康8方面加以描述,这8方面能够表征林分主要的自然属性,且对应的每个指标值都是可操作的并能够及时收集到准确的数据。为凸显指标的先进性和实用性,文中提到的多数指标均采用最新研究成果并给出可选的测度方法。林分状态指标的归一化处理是林分状态评价的关键,应用本文提出的方法对我国天然红松阔叶林和锐齿栎混交林的林分状态进行分析发现,评价结果直观可靠,符合现实林分的客观实际。【结论】本文提出的基于单位圆的林分状态评价方法,特别是其中最优林分状态的π值法则,可为森林经营决策奠定科学基础,也可为不同地区不同类型森林健康质量评价提供分析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混交林 林分状态 π值法则 单位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云杉半同胞家系遗传变异及二代优树选择 被引量:3
4
作者 许娜 安三平 +4 位作者 王丽芳 蒋明 马建伟 欧阳芳群 王军辉 《甘肃林业科技》 2017年第1期1-5,20,共6页
对甘肃省小陇山沙坝试验基地9年生40个青海云杉家系子代测定林树高、新梢、冠幅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青海云杉家系间各性状差异均达显著水平。青海云杉各性状中家系遗传力均大于单株遗传力,各家系间树高、新梢、冠幅三者之间表... 对甘肃省小陇山沙坝试验基地9年生40个青海云杉家系子代测定林树高、新梢、冠幅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青海云杉家系间各性状差异均达显著水平。青海云杉各性状中家系遗传力均大于单株遗传力,各家系间树高、新梢、冠幅三者之间表型相关均为极显著相关。以家系树高育种值为选择指标,共选出8个优良家系。采用配合选择最佳线性预测(BLUP)估算单株育种值,选出来自21个家系的102个优良单株,其树高比群体均值高出36.25%,期望遗传增益是27.97%。说明配合选择具有兼顾高遗传增益和广遗传基础的优点。这些优良家系和单株可作为营建青海云杉二代种子园试验林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云杉 遗传变异 优良单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