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省小陇山李子林区野猪危害调查 被引量:2
1
作者 马爱芳 杨俊 +2 位作者 田凌鸿 胡勐鸿 毛润科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4年第7期80-82,129,共4页
采用随机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对甘肃小陇山李子林区野猪危害情况开展调查,发现野猪危害行为季节性明显,大部分危害行为发生在秋冬季节。林地和水源附近野猪危害频次最高,离山林较远的村庄、道路附近,野猪危害发生频次相对较小。野猪... 采用随机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对甘肃小陇山李子林区野猪危害情况开展调查,发现野猪危害行为季节性明显,大部分危害行为发生在秋冬季节。林地和水源附近野猪危害频次最高,离山林较远的村庄、道路附近,野猪危害发生频次相对较小。野猪危害严重的农作物有玉米、小麦、胡麻、马铃薯、油菜,受损率分别为83.49%、42.13%、11.82%、45.53%、21.39%。在当地居民有限的非致命性的防控措施在应对野猪危害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多数受访者希望政府或动物管理部门有所作为,或对野猪进行捕杀,以控制其种群数量,降低危害程度,或对农户的损失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陇山 李子林区 野猪 危害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小陇山李子林场森林火险等级评价与区划 被引量:7
2
作者 毛润科 胡勐鸿 +3 位作者 郭赞 张宏生 贾军 周少波 《甘肃林业科技》 2021年第2期56-59,70,共5页
森林火灾突发性强,蔓延速度快,破坏性大,处置救治困难,危害严重。在参考国内外森林火险区划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以小陇山李子林场为研究对象,采用聚类分析法和加权叠加法,计算森林火险值,划分各区域火险等级。结果表明,在李子林... 森林火灾突发性强,蔓延速度快,破坏性大,处置救治困难,危害严重。在参考国内外森林火险区划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以小陇山李子林场为研究对象,采用聚类分析法和加权叠加法,计算森林火险值,划分各区域火险等级。结果表明,在李子林场157个林班中,中级以上火险等级林班95个,林地面积19 928.4 hm^(2);极高火险等级林班31个,林地面积6 125.57 hm^(2),主要集中在村镇、干道周边。总之,李子林场火险等级普遍较高,是及其容易发生森林火灾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子林场 森林火灾 火险等级 区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小陇山林区野生木本观赏植物资源调查 被引量:2
3
作者 杨学娇 毛润科 +1 位作者 王小军 张佳苗 《中国林副特产》 2024年第3期59-62,共4页
通过对小陇山林区野生木本观赏植物资源进行实地调查,经整理、统计发现,小陇山林区野生木本观赏植物286种,隶属于53科118属(表1)。其中裸子植物4科6属10种,被子植物49科112属276种。观叶类木本植物13科15属25种,观花类木本植物38科89属... 通过对小陇山林区野生木本观赏植物资源进行实地调查,经整理、统计发现,小陇山林区野生木本观赏植物286种,隶属于53科118属(表1)。其中裸子植物4科6属10种,被子植物49科112属276种。观叶类木本植物13科15属25种,观花类木本植物38科89属218种,观果类木本植物28科41属104种,观干类木本植物5科5属7种,观形类木本植物17科22属32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陇山林区 野生 观赏 木本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小陇山林区林木种质资源调查报告 被引量:6
4
作者 毛润科 胡勐鸿 +1 位作者 张嘉伦 王小军 《中国种业》 2023年第9期30-33,共4页
采用线路调查和样地调查等方法对甘肃省小陇山林区野生、栽培利用、收集保存、古树名木种质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生长状况、群落类型、生境、不同种质的变异类型、来源(种源)、经济性状、抗逆性、保存及利用现状开展调查。调查记录... 采用线路调查和样地调查等方法对甘肃省小陇山林区野生、栽培利用、收集保存、古树名木种质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生长状况、群落类型、生境、不同种质的变异类型、来源(种源)、经济性状、抗逆性、保存及利用现状开展调查。调查记录各类林木种质5142份,其中,野生林木种质786份,栽培利用林木种质370份,收集保存林木种质3832份,古树名木(古树群)种质154份,共涉及木本植物92科268属920种(含种下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 小陇山林区 林木种质资源 调查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小陇山地区植树造林技术与林业病虫害防治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王娜 《河北农机》 2023年第15期76-78,共3页
近年来甘肃小陇山地区的植树造林规模和数量不断增加,植树造林技术的应用受到了广泛重视,合理采用先进的造林技术不仅能够提升林木成活率,还能改善林木质量,为甘肃小陇山的林业发展提供助力。同时采用先进的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还能促... 近年来甘肃小陇山地区的植树造林规模和数量不断增加,植树造林技术的应用受到了广泛重视,合理采用先进的造林技术不仅能够提升林木成活率,还能改善林木质量,为甘肃小陇山的林业发展提供助力。同时采用先进的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还能促使林业的良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提出甘肃小陇山地区植树造林技术的应用措施和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应用措施,在植树造林的过程中进行林地清理和种子造林。同时,也可采用植苗造林技术,完成造林后采用施肥技术加快林木的生长速度,在林木种植完成后进行病虫害的防治,确保能够提升林木生长水平,为甘肃小陇山林业的良好发展夯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小陇山地区 植树造林技术 林业病虫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小陇山林区野生代茶木本植物资源调查 被引量:4
6
作者 王晓丽 毛润科 《绿色科技》 2022年第3期180-182,共3页
采用资料收集结合半结构访谈的方法调查了小陇山林区至今仍然饮用的代茶木本植物种质资源种类、加工方法、功效。结果表明:小陇山林区至今仍然饮用的代茶木本植物资源13科16属18种,常用代茶部位有芽、叶、花、果,加工方法有自然晒干、... 采用资料收集结合半结构访谈的方法调查了小陇山林区至今仍然饮用的代茶木本植物种质资源种类、加工方法、功效。结果表明:小陇山林区至今仍然饮用的代茶木本植物资源13科16属18种,常用代茶部位有芽、叶、花、果,加工方法有自然晒干、阴干、直接代茶冲泡、炭火烤焦等方法,代茶多具有清热解毒、止咳化痰、舒经活络等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陇山 代茶 木本植物 功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实生核桃单株数量性状的概率分级
7
作者 雒宏佳 田果 +3 位作者 郭小梅 张兴莹 刘洋辛 李建红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9期50-54,共5页
为了有效评价和利用核桃种质资源,以甘肃省85份农家品种核桃坚果为研究对象,对20个数量性状进行测定,分析各性状的变异系数,并对这20个数量性状进行K-S检验和分级。结果表明:甘肃省实生核桃居群坚果性状变异系数为8.56%~27.32%,平均为15... 为了有效评价和利用核桃种质资源,以甘肃省85份农家品种核桃坚果为研究对象,对20个数量性状进行测定,分析各性状的变异系数,并对这20个数量性状进行K-S检验和分级。结果表明:甘肃省实生核桃居群坚果性状变异系数为8.56%~27.32%,平均为15.53%,说明甘肃省核桃坚果主要数量性状的变异较大,遗传多样性丰富。油酸含量、仁重、锌含量、单果重、壳厚等指标的变异系数较高,分别为27.32%、26.35%、24.96%、23.50%、22.80%,品种选育中宜将这几个数量性状作为主要参考指标。K-S检验结果表明,1-5级出现的频率分别为10%、20%、40%、20%、10%,符合正态分布。核仁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稳定,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于大豆油、玉米胚芽油和芝麻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生核桃 数量性状 概率分级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森林防火瞭望塔高精度转台的李子林场黑鹳越冬观察
8
作者 闫君君 毛润科 +4 位作者 田凌鸿 胡勐鸿 吴小红 王玉明 马爱芳 《绿色科技》 2024年第6期14-18,共5页
为掌握李子林场越冬黑鹳的种群数量、生活习性、空间分布及影响其栖息地生境选择因素,以加强对林子林场及周边黑鹳的监测与保护。2020~2024年利用李子林场森林防火综合管理系统部署的前端瞭望塔高精度转台设备对越冬黑鹳开展持续观察。... 为掌握李子林场越冬黑鹳的种群数量、生活习性、空间分布及影响其栖息地生境选择因素,以加强对林子林场及周边黑鹳的监测与保护。2020~2024年利用李子林场森林防火综合管理系统部署的前端瞭望塔高精度转台设备对越冬黑鹳开展持续观察。结果表明:李子林场越冬黑鹳种群数量在7只以上,种群数量相对较少,且不稳定,以成鸟为主。越冬黑鹳主要行为为觅食和休憩,记录频次各占比27.13%和47.26%,在时间分配上分别占比21.69%和62.84%。越冬黑鹳生境选择影响因素主要为地形、植被、人为干扰等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栖息地 黑鹳 瞭望塔 生境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陇山林区日本落叶松人工林与天然次生林土壤水源涵养功能差异
9
作者 田凌鸿 刘方虎 尤全刚 《西北林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67-274,共8页
人工林的建植通常伴随着土地肥力的逐渐耗竭,这一变化可能会进一步削弱土壤的水源涵养功能。本研究系统分析了甘肃小陇山林区日本落叶松人工林与邻近天然次生林在土壤持水性与导水性的差异及其环境效应,以评估人工林建植对土壤水源涵养... 人工林的建植通常伴随着土地肥力的逐渐耗竭,这一变化可能会进一步削弱土壤的水源涵养功能。本研究系统分析了甘肃小陇山林区日本落叶松人工林与邻近天然次生林在土壤持水性与导水性的差异及其环境效应,以评估人工林建植对土壤水源涵养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尽管2种林型的土壤颗粒组成存在差异,但均属于持水能力较好的黏粉壤土;然而,与天然次生林相比,日本落叶松林人工林土壤具有显著较低的有机质含量(P<0.001)和更高的容重(P<0.01)。这些土壤质地,特别是结构的差异,导致日本落叶松人工林在饱和含水量(P<0.001)、非毛管孔隙持水量(P<0.001)及饱和导水率方面均显著低于天然次生林。鉴于日本落叶松林人工林土壤水源涵养功能的相对退化,建议对当前不再承担生产功能的人工林逐渐进行天然化改造,通过增加土壤有机质的积累,以逐步恢复并提升土壤的水源涵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源涵养 人工林 天然林 土壤结构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陇山日本落叶松林林分质量评价及提升对策
10
作者 王军强 王娜 《河南农业》 2025年第2期57-60,共4页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之一,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水土保持、减排固碳、环境保护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林分质量直接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社会服务功能的发挥,进而影响林业可持续发展方式的转变。截至目前,小...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之一,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水土保持、减排固碳、环境保护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林分质量直接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社会服务功能的发挥,进而影响林业可持续发展方式的转变。截至目前,小陇山林区种植日本落叶松人工林近4万hm^(2)。选择林地质量因子、林分生产力、林分稳定性及林分结构作为质量评价指标,对小陇山主要分布的日本落叶松林进行质量评价,以确定林分森林经营模式,进行科学合理经营。以培育优质高效、健康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为目标,提高林分质量,充分发挥森林多种功能,实现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提升生态产品供给和碳汇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 小陇山 林业资源 林分质量 林分生产力 林业可持续发展 提升对策 社会服务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陇山林区野生白檀资源调查与分析
11
作者 田凌鸿 毛润科 《甘肃林业科技》 2025年第1期64-67,共4页
本研究对小陇山林区不同海拔高度范围的野生白檀资源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统计,记录了白檀生长的立地因子、表型性状及单株结实量等,并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小陇山林区野生白檀主要分布在海拔1000~2280 m的棕壤地带,低海拔(<120... 本研究对小陇山林区不同海拔高度范围的野生白檀资源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统计,记录了白檀生长的立地因子、表型性状及单株结实量等,并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小陇山林区野生白檀主要分布在海拔1000~2280 m的棕壤地带,低海拔(<1200 m)和高海拔地区(>1800 m)的个体性状和变异程度较高,而在中低海拔地区表现较为稳定,光强度、土壤表层保水能力和海拔高度是白檀自然分布的主要限制因子;2)研究区域内白檀单株结实量差异较大,变异系数为47.81%,最高单株结实量达到3.51 kg,树高、冠幅、枝下高是影响白檀单株结实量的主要树体结构因子。适宜生境的保护和栽培技术的改进对白檀资源可持续利用极为重要,研究结果为进一步保护和合理开发小陇山林区的白檀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檀 资源调查 单株结实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小陇山林区木质藤本植物多样性初步调查及应用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苏小莉 毛润科 +2 位作者 张嘉伦 王小军 颜晓鲁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3年第2期166-170,共5页
采用文献调查、数据库检索的方法对甘肃小陇山林区木质藤本植物进行多样性数据收集。统计发现,研究区乡土木质藤本植物多样性较为丰富,有木质藤本植物20科33属101种(含种下等级),其中可用于园林绿化、美化价值的有24种,具药用价值的有86... 采用文献调查、数据库检索的方法对甘肃小陇山林区木质藤本植物进行多样性数据收集。统计发现,研究区乡土木质藤本植物多样性较为丰富,有木质藤本植物20科33属101种(含种下等级),其中可用于园林绿化、美化价值的有24种,具药用价值的有86种,具材用价值的有3种,具食用功能的有33种,具生态防护功能的有5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陇山 木质藤本 多样性 应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干旱地区林业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者文龙 《农业灾害研究》 2022年第5期194-196,共3页
主要针对半干旱地区林业生态保护与修复展开深入研究,结合林业生态保护与修复的作用,阐述了半干旱地区林业生态保护与修复存在问题,如林业规划不够合理、林业生态环境严重失衡、林业生态保护技术应用不够、森林植物生长状态不佳、林业... 主要针对半干旱地区林业生态保护与修复展开深入研究,结合林业生态保护与修复的作用,阐述了半干旱地区林业生态保护与修复存在问题,如林业规划不够合理、林业生态环境严重失衡、林业生态保护技术应用不够、森林植物生长状态不佳、林业管理制度有待完善等,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切实可行的措施,主要包括提高林业生态保护意识、调整产业结构,合理规划林业布局、不断地提高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水平、做好林业管理工作、加强对生态修复技术的应用、建立健全完善生态保护修复管理制度等,进而实现半干旱地区林业生态保护与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干旱地区 林业生态保护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小陇山林区药用木本植物资源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佳苗 毛润科 +1 位作者 王小军 张嘉伦 《中国林副特产》 2023年第4期54-55,58,共3页
通过对小陇山林区野生药用木本植物资源的调查及数据汇总分析,小陇山林区分布木本药用植物67科170属343种(含种下等级),其中:乔木103种,灌木184种,藤本56种。物种组成上,以寡种科和大型科占优势,药用部位选择方面,以药用活性成分的次生... 通过对小陇山林区野生药用木本植物资源的调查及数据汇总分析,小陇山林区分布木本药用植物67科170属343种(含种下等级),其中:乔木103种,灌木184种,藤本56种。物种组成上,以寡种科和大型科占优势,药用部位选择方面,以药用活性成分的次生代谢产物积累程度高的根类最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陇山林区 药用 木本植物 种质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保无人机林业苗圃地病虫害防治农药喷施效果 被引量:3
15
作者 周晓刚 《中国林副特产》 2024年第2期41-42,共2页
通过植保无人机农药喷施作业试验发现,在机型、施药环境相同的情况下,苗圃地苗木种类、行距、苗高等对植保无人机农药喷施效果影响较大,苗木植株规格越小,各部位受药量差异越小.结果表明:苗木植株受药量自上而下依次减少,苗木规格越大... 通过植保无人机农药喷施作业试验发现,在机型、施药环境相同的情况下,苗圃地苗木种类、行距、苗高等对植保无人机农药喷施效果影响较大,苗木植株规格越小,各部位受药量差异越小.结果表明:苗木植株受药量自上而下依次减少,苗木规格越大对喷施效果的影响越大,在大规格苗木和阔叶树种上表现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保无人机 林业苗圃地 病虫害防治 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陇山林区苗圃常见地下害虫发生及防治技术 被引量:2
16
作者 马爱芳 张宏生 +3 位作者 廖雄 张嘉伦 郭赞 毛润科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4年第8期144-146,共3页
小陇山林区苗圃地下害虫发生范围较大,危害程度重,成灾可能性大的地下害虫有大云斑鳃金龟、铜绿丽金龟、苹毛丽金龟、小青花金龟、东北大黑鳃金龟、黑绒鳃金龟、东方蝼蛄7种。在苗圃地下害虫防治过程中,以“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为指导思... 小陇山林区苗圃地下害虫发生范围较大,危害程度重,成灾可能性大的地下害虫有大云斑鳃金龟、铜绿丽金龟、苹毛丽金龟、小青花金龟、东北大黑鳃金龟、黑绒鳃金龟、东方蝼蛄7种。在苗圃地下害虫防治过程中,以“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为指导思想,采用地下害虫地上地下错时治,成虫幼虫综合治的防治策略,结合实际采用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的手段进行防治,对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陇山林区 苗圃地 地下害虫 防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陇山林区象蜡树人工造林技术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方虎 田凌鸿 +1 位作者 毛润科 张宏生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9期107-109,113,共4页
象蜡树属落叶乔木,是小陇山林区珍贵用材树种。科学合理培育、利用和管理象蜡树人工林,使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具有十分重要和深远的意义。本文总结了小陇山林区象蜡树人工造林技术,包括造林地选择、整地及土壤改良、苗木选择、... 象蜡树属落叶乔木,是小陇山林区珍贵用材树种。科学合理培育、利用和管理象蜡树人工林,使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具有十分重要和深远的意义。本文总结了小陇山林区象蜡树人工造林技术,包括造林地选择、整地及土壤改良、苗木选择、起苗及运输、造林、病虫害防治和抚育管理等内容,以期为促进象蜡树更新、增加象蜡树的种群数量以及保护与恢复小陇山生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蜡树 人工造林技术 小陇山林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1
18
作者 蔺春花 《种子科技》 2025年第2期171-173,185,共4页
森林生态系统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气温和降水模式发生改变,为病虫害的滋生和扩散提供了有利条件。再加上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人类活动在森林地区的扩展和干扰加剧,为病虫害的入侵、繁殖提供了机会。基于此,... 森林生态系统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气温和降水模式发生改变,为病虫害的滋生和扩散提供了有利条件。再加上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人类活动在森林地区的扩展和干扰加剧,为病虫害的入侵、繁殖提供了机会。基于此,以李子林场为例,分析了森林病虫害及防治措施,以期为森林系统的健康发展提供科学的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病虫害 防治措施 李子林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材线虫病综合防治技术
19
作者 付翠红 《种子科技》 2025年第2期162-164,共3页
在树木生长过程中,松材线虫会在媒介昆虫的帮助下快速进入松树的伤口中,在短时间内快速繁殖,导致树木枯死,对林木健康生长造成了较大威胁。研究了松材线虫病综合防治技术示范林建设,以期降低松材线虫病的发病率,维护林木健康生长,推动... 在树木生长过程中,松材线虫会在媒介昆虫的帮助下快速进入松树的伤口中,在短时间内快速繁殖,导致树木枯死,对林木健康生长造成了较大威胁。研究了松材线虫病综合防治技术示范林建设,以期降低松材线虫病的发病率,维护林木健康生长,推动示范林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病 防治技术 示范林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野菜乌龙头加工技术探讨
20
作者 马爱芳 张嘉伦 +2 位作者 王小军 毛润科 胡勐鸿 《中国林副特产》 2025年第2期88-89,共2页
乌龙头作为最早较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山野菜代表,加工技术和食用方法较为成熟,多见保鲜、速冻、干制、腌制、罐藏等方法,不但有效解决了保鲜贮藏的难题,而且因加工处理技术手段的差异性,赋予了乌龙头不同的烹调风味和口感体验,最大程度的... 乌龙头作为最早较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山野菜代表,加工技术和食用方法较为成熟,多见保鲜、速冻、干制、腌制、罐藏等方法,不但有效解决了保鲜贮藏的难题,而且因加工处理技术手段的差异性,赋予了乌龙头不同的烹调风味和口感体验,最大程度的保持了乌龙头的营养成分和色、香、味、形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野菜 乌龙头 保鲜 加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