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菌药物诱导内毒素释放及抗内毒素药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盛杰 张福琴 +1 位作者 魏萍 张彩霞 《医药导报》 CAS 2004年第4期252-253,共2页
不同种类抗菌药物诱导内毒素释放情形不同。主要作用于青霉素结合蛋白 (PBP)的抗菌药物有β 内酰胺类 ,可杀灭菌体而释放大量内毒素 (LPS) ,而非作用于PBP的抗菌药物有氨基苷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 ,使细菌释放内毒素较少。在保证有... 不同种类抗菌药物诱导内毒素释放情形不同。主要作用于青霉素结合蛋白 (PBP)的抗菌药物有β 内酰胺类 ,可杀灭菌体而释放大量内毒素 (LPS) ,而非作用于PBP的抗菌药物有氨基苷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 ,使细菌释放内毒素较少。在保证有效杀菌的前提下 ,选择致内毒素释放较少的抗菌药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内毒素 抗内毒素药物 释放机制 Β-内酰胺类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新进展 被引量:9
2
作者 张福琴 盛杰 《医药导报》 CAS 2003年第5期348-349,共2页
我国各级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率和抗菌药物总体消耗水平高于发达国家标准 ,与抗菌药物滥用有关 ,导致细菌耐药率不断上升及致病菌谱发生改变 ,而抗菌药物应用研究的新成果如序贯疗法、抗菌药物后效应 (PAE)、抗菌药物可诱导细菌释放内毒素... 我国各级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率和抗菌药物总体消耗水平高于发达国家标准 ,与抗菌药物滥用有关 ,导致细菌耐药率不断上升及致病菌谱发生改变 ,而抗菌药物应用研究的新成果如序贯疗法、抗菌药物后效应 (PAE)、抗菌药物可诱导细菌释放内毒素、清热解毒类中药有抗内毒素作用等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指导作用 ,药剂科应与临床各科协作 ,积极开展药物经济学、临床路径或单病种治疗方案研究 ,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操作依据 ,建议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相关措施 ,加强和规范抗菌药物用药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对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表达及调控机制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罗冰峰 李文斌 +3 位作者 王荣 鹿辉 杨涛 贾正平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8-107,共10页
药物外排转运蛋白对药代动力学参数变化起着关键性作用。近年来研究较多的外排型转运蛋白除了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乳腺癌耐药蛋白(breast cancer resistance protein,BCRP)外,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multidrug resistance prote... 药物外排转运蛋白对药代动力学参数变化起着关键性作用。近年来研究较多的外排型转运蛋白除了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乳腺癌耐药蛋白(breast cancer resistance protein,BCRP)外,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multidrug resistance protein 2,MRP2)逐渐成为了研究的热点。肿瘤微缺氧环境中一些信号转导通路、转录因子参与MRP2基因的表达调控,这些因子包括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s,PPARα)、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孕烷X受体(pregnane X receptor,PXR)、法尼醇X受体(farnesoid X receptor,FXR)、组成型雄烷受体(constitutive androstane receptor,CAR)和micro RNA等,但MRP2在缺氧条件下的调控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且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MRP2作为最主要的外排转运蛋白之一,多种常用药物及抑制剂是其底物,MRP2的表达变化会显著影响这些底物药代动力学(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同时,缺氧状态下MRP2不仅是由单一的信号通路或者某个转录基因调控,而是涉及多个信号通路以及诸多基因,从而构成一个调控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 缺氧 药代动力学 表达变化 调控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色谱内标法临床测定阿立哌唑血药浓度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晓惠 杨力博 +2 位作者 徐敏莉 武同兴 翟红林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5-138,共4页
阿立哌唑血药浓度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因而对其快速有效的检测对准确把握用药剂量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液相色谱法以艾司唑仑为内标建立了测定阿立哌唑血药浓度的方法,其主要的色谱条件为:Symmetry C_(18)反相色谱柱(4.6mm×250mm... 阿立哌唑血药浓度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因而对其快速有效的检测对准确把握用药剂量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液相色谱法以艾司唑仑为内标建立了测定阿立哌唑血药浓度的方法,其主要的色谱条件为:Symmetry C_(18)反相色谱柱(4.6mm×250mm×5μm),检测波长为254 nm,流动相为V(甲醇):V_水=9:1,流速为1.0 mL/min,柱温控制在25℃,进样量为20μL.获得的标准工作曲线相关系数R^2=0.9997,线性范围为20~800 ng/mL,检测限为10 ng/mL,相对回收率为101.8%~102.7%,日间和日内精密度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4.2%.临床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简单快速、灵敏准确、可靠性高的特点,并可应用于药代动力学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立哌唑 艾司唑仑 液相色谱 血药浓度 内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