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发性流产患者血清尿酸与胰岛素抵抗的关联分析
1
作者 王梅 王维静 王芳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39-744,共6页
目的:探讨复发性流产(RSA)患者血清尿酸(UA)水平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联。方法:采用横断面设计,选择2019年9月1日至2022年2月28日于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门诊就诊的771例RSA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UA水平分为高尿酸血症(HUA)组和非HUA组,比较... 目的:探讨复发性流产(RSA)患者血清尿酸(UA)水平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联。方法:采用横断面设计,选择2019年9月1日至2022年2月28日于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门诊就诊的771例RSA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UA水平分为高尿酸血症(HUA)组和非HUA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RSA患者发生IR的影响因素及血清UA水平和IR之间的关联,并对相关指标进行分层分析和交互作用检验。结果:①HUA组与非HUA组在居住地占比和BMI、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相关血糖指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BMI、LDL-C、HDL-C、TG、ALT、UA水平为影响IR发生的相关因素(P<0.05)。③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在调整所有混杂因素后(模型2),RSA患者中随着血清UA每增加10μmol/L,发生IR的风险增加4%(OR 1.04,95%CI 1.02~1.07)。敏感性分析示,在模型2中,相对于低UA组,中UA组、高UA组发生IR的风险明显增加(OR>1,P<0.05),血清UA连续变量获得的结果与分组后趋势性检验的P值一致。④分层分析示,在年龄≥30岁、BMI≥24 kg/m^(2)、高中及以下学历、居住在农村、汉族、流产次数≥4次、TG及ALT值较高、LDL-C及HDL-C值较低的RSA患者中,HUA与IR关联性更强。各亚组中未观察到交互作用(P>0.05)。结论:RSA患者中随着UA水平的升高发生IR的风险增加,HUA导致IR的发生,尤其在特定人群中(年龄≥30岁、BMI≥24 kg/m^(2)、居住在农村、流产次数≥4次、TG、ALT升高和LDL-C、HDL-C降低)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流产 高尿酸血症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RNA靶向NRP-1基因沉默经Wnt、ROS及TGF-β1途径抑制宫颈癌细胞增殖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慧敏 王晓霞 +3 位作者 武美丽 金莉娅 苗丽娟 孙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626-1631,共6页
目的:探讨RNA干扰神经纤毛蛋白1(NRP-1)基因对宫颈癌细胞凋亡、ROS水平及免疫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以人正常宫颈细胞Ect1/E6E7为对照细胞,Western blot检测宫颈癌Hela、Ca Ski、Si Ha、HCC94细胞NRP-1的蛋白表达;通过Lipofectamine^(TM... 目的:探讨RNA干扰神经纤毛蛋白1(NRP-1)基因对宫颈癌细胞凋亡、ROS水平及免疫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以人正常宫颈细胞Ect1/E6E7为对照细胞,Western blot检测宫颈癌Hela、Ca Ski、Si Ha、HCC94细胞NRP-1的蛋白表达;通过Lipofectamine^(TM)2000将NRP-1-siRNA瞬时转染Ca Ski细胞,并设置阴性对照组(NC-siRNA)和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转染48 h后,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及ROS含量; Western blot检测免疫抑制因子TGF-β1及Wn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Wnt1、β-catenin、Survivin和Cyclin D1的蛋白表达。结果:宫颈癌细胞中NRP-1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在Ect1/E6E7细胞中的表达(P<0. 05);转染NRP-1-siRNA的Ca Ski细胞NRP-1的蛋白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5);与对照组比较,NRP-1-siRNA组细胞活力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及ROS含量均显著升高,TGF-β1、Wnt1、β-catenin、Survivin和Cyclin D1的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 05)。结论:抑制宫颈癌中NRP-1基因表达可降低癌细胞活力,诱导细胞凋亡,降低免疫抑制分子TGF-β1表达,其机制与提高细胞ROS水平和下调Wnt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RP-1基因 宫颈癌 凋亡 ROS水平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凶险性前置胎盘伴重型胎盘植入术中不同膀胱分离时机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0
3
作者 刘小晖 周晓琴 +5 位作者 董燕 郝曼 高丽娜 张玉芳 何晓春 刘小玲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84-387,共4页
目的:探讨凶险性前置胎盘伴重型胎盘植入患者术中不同膀胱分离时机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甘肃省妇幼保健院行术前胎盘检查,超声评分诊断为凶险性前置胎盘伴重型(植入型和穿透型)胎盘植入并在术中确诊的204... 目的:探讨凶险性前置胎盘伴重型胎盘植入患者术中不同膀胱分离时机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甘肃省妇幼保健院行术前胎盘检查,超声评分诊断为凶险性前置胎盘伴重型(植入型和穿透型)胎盘植入并在术中确诊的204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中膀胱分离时机分为胎儿娩出前下推膀胱81例(娩出前下推组)及胎儿娩出后下推膀胱123例(娩出后下推组),比较两组孕妇的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及围产儿结局。结果:①娩出前下推组与娩出后下推组比较,手术时间较短(103.16±49.00 min vs 148.45±67.60 min)、术中出血量较少(1000 ml vs 2000 ml)、输血量较少(400 ml vs 1150 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的子宫切除率及术中凝血功能异常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娩出前下推组膀胱破裂率(2.47%)低于娩出后下推组(1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的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发热、术后24小时出血、新生儿结局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凶险性前置胎盘伴重型胎盘植入患者术中,胎儿娩出前下推膀胱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降低膀胱破裂的发生率,可供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凶险性前置胎盘伴重型胎盘植入 下推膀胱 止血 手术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M5和P16(INK4A)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8
4
作者 刘丽娜 李瑶 +2 位作者 杨永秀 王慧君 赵静妮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29-835,共7页
目的探讨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5(MCM5)与P16INK4A在宫颈癌组织、宫颈上皮内瘤变和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和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MCM5和P16INK4AmRNA及蛋白在40例宫颈癌组织、11例低度宫... 目的探讨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5(MCM5)与P16INK4A在宫颈癌组织、宫颈上皮内瘤变和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和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MCM5和P16INK4AmRNA及蛋白在40例宫颈癌组织、11例低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15例高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Ⅲ)和15例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1各不同宫颈组织中MCM5和P16INK4AmRNA及蛋白的表达趋势一致。宫颈癌组织中MCM5和P16INK4AmRNA的表达量和蛋白表达率均高于CINⅠ、CINⅡ~Ⅲ和正常宫颈组织。MCM5基因和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均比正常宫颈组织、CINⅠ、CINⅡ~Ⅲ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16INK4A基因和蛋白在宫颈癌中的表达比正常宫颈组织、CINⅠ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与CINⅡ~Ⅲ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MCM5mRNA表达量和蛋白表达率与临床期别、分化程度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年龄无关(P>0.05);P16INK4AmRNA和蛋白表达与临床期别、年龄无关(P>0.05),而与分化程度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在宫颈癌组织中MCM5和P16INK4A表达呈正相关(r=0.538,P<0.01)。结论MCM5和P16INK4A的高表达可能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关。MCM5可能成为宫颈癌肿瘤增生的新标志物;其与P16INK4A联合检测有助于进行CIN的分级和转归判断,有望提高宫颈癌的筛查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5(MCM5) P16INK4A 宫颈鳞癌 免疫组化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p53腺病毒联合化疗对复发性卵巢癌临床疗效的评价 被引量:4
5
作者 崔红梅 关崇丽 +1 位作者 刘青 李莲英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50-454,共5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rAd-p53)联合静脉化疗对复发性上皮性卵巢癌(recurrent epithelial ovarian carcinoma,REO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妇产科2007年7月至2011年12月住院的49例REOC患者,其中25例在... 目的:探讨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rAd-p53)联合静脉化疗对复发性上皮性卵巢癌(recurrent epithelial ovarian carcinoma,REO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妇产科2007年7月至2011年12月住院的49例REOC患者,其中25例在静脉化疗基础上加用rAd-p53治疗(联合组),24例单纯进行静脉化疗(化疗组),比较两组患者近期、远期疗效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3个疗程治疗后,联合组CA125下降正常率高于化疗组(68.0%vs 33.3%,P=0.02);疾病控制率两组分别为92.0%与8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3,P=0.59)。随访5~41个月(中位时间26个月),两组患者总生存期无明显差异(18.8个月vs 13.9个月,P=0.051)。患者使用rAd-p53未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rAd-p53联合化疗对于复发性REOC患者似乎有一定受益,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果尚需要进一步在临床应用中得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 复发性上皮性卵巢癌 化疗 总体生存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患者的心理体验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16
6
作者 李永刚 魏花萍 杜松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4年第3期9-12,共4页
目的了解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患者的真实心理体验及护理需求。方法 2012年1-6月,采用质性研究中现象学研究方法,采用目的性抽样法选择曾经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ICU接受过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的14名患者进行深入访谈,对访谈资料录音后进行整... 目的了解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患者的真实心理体验及护理需求。方法 2012年1-6月,采用质性研究中现象学研究方法,采用目的性抽样法选择曾经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ICU接受过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的14名患者进行深入访谈,对访谈资料录音后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患者在接受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时常忍受着折磨与痛苦,如身体上的不适、呼吸道分泌物清除困难、语言沟通受阻、人机不协调、活动受限等;并有心理异常,如焦虑和恐惧、孤独等。患者积极寻求支持与帮助,如专业技术人员的同情和支持、家人的支持等,并积极重视自己。结论正确、细致、周到的护理有利于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患者的治疗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正压机械通气 体验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因子IL-1,IL-6,IL-8,TNF-α与胎儿宫内窘迫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何晓春 李富萍 马临秀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7-59,共3页
探讨细胞因子 IL-1 ,IL-6,IL-8,TNF-α与胎儿宫内窘迫的关系及对分娩方式和产程长短的影响 .选择妊娠期正常、孕龄在 3 7周和 42周之间的单胎新生儿 1 2 8例 ,收集脐血样本 .将 1 2 8例按有无胎儿宫内窘迫及分娩方式分为 4组 ,采用免疫... 探讨细胞因子 IL-1 ,IL-6,IL-8,TNF-α与胎儿宫内窘迫的关系及对分娩方式和产程长短的影响 .选择妊娠期正常、孕龄在 3 7周和 42周之间的单胎新生儿 1 2 8例 ,收集脐血样本 .将 1 2 8例按有无胎儿宫内窘迫及分娩方式分为 4组 ,采用免疫放射分析法测定 IL -1 ,IL-6,IL-8及 TNF-α.从产程的长短及分娩方式进行对比分析 ,并观察胎儿宫内窘迫脐血中细胞因子水平与 p H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 .有无胎儿窘迫都不影响 IL-1脐血水平 .有胎儿宫内窘迫组的 IL-6和 IL-8水平显著高于无胎儿宫内窘迫组 (分别为 P=0 .0 1和 P<0 .0 0 1 ) ,而 TNF-α脐血水平显著降低 ( P<0 .0 0 1 ) .分娩可增加 IL-8,但对 IL-6水平没有影响 .若胎儿宫内窘迫与分娩因素并存 ,则能增加 IL-6和 IL-8水平 ,但 TNF-α水平降低 .细胞因子与 p H之间无相关关系 .胎儿宫内窘迫组 IL-6和 IL-8水平显著高于无胎儿宫内窘迫组 ,而 TNF-α脐血水平显著降低 .细胞因子与 p H之间无相关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宫内窘迫 细胞因子 IL-1 IL-6 IL-8 TNF-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下段-子宫颈环形切除联合宫体-阴道吻合术在穿透性胎盘植入中的应用4例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小晖 董燕 +4 位作者 蒲巍林 王惠玲 何晓春 刘小玲 刘青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16-318,共3页
胎盘植入是当今产科医生面对的巨大挑战,特别是重型穿透性胎盘植入常侵蚀膀胱,植入部分多位于膀胱下方,严重者合并子宫颈部位胎盘植入,胎盘植入部位及邻近部位异型血管增生,且位于盆底,手术止血困难,育龄女性子宫切除率达73.3%;。对此... 胎盘植入是当今产科医生面对的巨大挑战,特别是重型穿透性胎盘植入常侵蚀膀胱,植入部分多位于膀胱下方,严重者合并子宫颈部位胎盘植入,胎盘植入部位及邻近部位异型血管增生,且位于盆底,手术止血困难,育龄女性子宫切除率达73.3%;。对此类严重的穿透性胎盘植入常规手术方式难以有效,常行子宫切除术。为保留子宫,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针对胎盘植入到子宫前后壁、侧壁、子宫颈及侵犯膀胱的患者,我们借鉴并改良保留生育功能的子宫颈癌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植入 产科医生 手术止血 育龄女性 常规手术 保留生育功能 环形切除 子宫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体微生物群对子代菌群建立及健康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梅 曾湘晖 +1 位作者 袁丽薇(综述) 王芳(审校)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595-598,共4页
在婴儿生命早期最早定植的微生物来自母体的微生物群,母体子宫、胎盘、羊水、脐血和胎粪中均有微生物存在,母体微生物群不仅在出生前定植于胎儿,而且在胎儿的生长发育中发挥作用。母体微生物群垂直传递受分娩方式、胎龄、遗传背景、饮... 在婴儿生命早期最早定植的微生物来自母体的微生物群,母体子宫、胎盘、羊水、脐血和胎粪中均有微生物存在,母体微生物群不仅在出生前定植于胎儿,而且在胎儿的生长发育中发挥作用。母体微生物群垂直传递受分娩方式、胎龄、遗传背景、饮食、地理环境的影响,微生物群的变化与子代神经系统功能及行为有关,微生物群组成和多样性失调与子代哮喘、过敏、自身免疫性疾病、肥胖和糖尿病的易感性存在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组 微生物群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子宫肌瘤剔除术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疗效对比的Meta分析 被引量:26
10
作者 盛燕楠 王剑 +2 位作者 毛宝宏 吴珍珍 刘青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7-153,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机器人辅助子宫肌瘤剔除术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搜索建库至2022年3月公开发表的比较机... 目的:系统评价机器人辅助子宫肌瘤剔除术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搜索建库至2022年3月公开发表的比较机器人辅助子宫肌瘤剔除术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疗效的相关文献,采用Review Manager 5.4软件对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9篇文献,共计45870例患者,机器人组11682例,腹腔镜组3418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相比,机器人辅助子宫肌瘤剔除术术中出血量更少((印)MD(正)-24.67,95%CI-41.91~-7.43,(印)P(正)=0.005),输血发生率更低((印)OR(正)0.86,95%CI 0.77~0.97,(印)P(正)=0.01),住院时间更短((印)MD(正)-0.38,95%CI-0.73~-0.04,(印)P(正)=0.03),中转开腹率更低((印)OR(正)0.82,95%CI 0.73~0.92,(印)P(正)=0.0006),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印)OR(正)0.58,95%CI 0.40~0.86,(印)P(正)=0.006);但在手术时间((印)MD(正)34.82,95%CI 18.87~50.77,(印)P(正)<0.0001)方面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更具优势;两种手术方式最大肌瘤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印)MD(正)0.36,95%CI-0.02~0.74,(印)P(正)=0.07)。结论:机器人辅助子宫肌瘤剔除术在术中出血量、输血发生率、住院时间、中转开腹率和术后并发症方面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更具优势;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比机器人辅助子宫肌瘤剔除术在手术时间方面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腹腔镜 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剔除术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对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3
11
作者 李文 王璐 +4 位作者 张军成 王三猛 汪灿 于甜甜 王武亮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0-64,共5页
目的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文中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以及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与子宫内膜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期间收治的153例... 目的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文中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以及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与子宫内膜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期间收治的153例子宫内膜癌,并行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通过ROC曲线分别确定NLR及PLR的截断值,并以此为标准将患者各分为高值组和低值组,分别讨论NLR和PLR与临床病理资料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NLR高值组(NLR>3.40)与低值组(NLR≤3.40)在FIGO分期、病理分级、浸润深度、淋巴结是否转移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LR与子宫内膜癌预后无显著相关性(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FIGO分期Ⅲ~Ⅳ期(P<0.001)、病理分级G3(P=0.022)和NLR>3.4(P=0.004)是影响子宫内膜癌患者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高NLR值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与其FIGO分期、病理分级、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