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省麦积区退耕还林生态效益评价 被引量:5
1
作者 刘艳 温玉红 +3 位作者 窦俊杰 张小军 王琦 王旭明 《温带林业研究》 2022年第1期41-47,共7页
【目的】作为退耕还林工程有效性评价的重要环节,生态效益的评估也是新一轮工程实施的重要理论基础。本文旨在系统评价和研究退耕还林工程为麦积区带来的生态效益,研究成果可为当地退耕还林工程今后的生态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 【目的】作为退耕还林工程有效性评价的重要环节,生态效益的评估也是新一轮工程实施的重要理论基础。本文旨在系统评价和研究退耕还林工程为麦积区带来的生态效益,研究成果可为当地退耕还林工程今后的生态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甘肃省麦积区自1999—2019年的退耕还林数据,参照《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以及《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监测评估技术与管理规范》,主要从水源涵养、固碳释氧、净化大气、保育土壤、生物多样性保护等5个方面对其所产生的生态效益做了评价。【结果】截止到2019年底,退耕还林工程为麦积区累积带来生态效益达1543816.03万元,且随着退耕年限的增长而持续增加,其中以涵养水源和固碳释氧贡献最大,分别占生态效益总价值的58.67%和30.69%,其次为保护生物多样性,保育土壤和净化大气,分别占总价值的9.88%、0.39%和0.37%。由于造林面积决定了退耕还林生态效益价值,因此,根据麦积区退耕还林不同植被恢复类型,产生的生态效益价值依次为荒山造林(776050.04万元)>退耕还林(732869.89万元)>封山育林(34876.32万元)。【结论】退耕还林工程为麦积区带来了显著的生态效益,尤其在涵养水源、遏制水土流失、固碳释氧等方面生态功能更为明显,为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起到了有力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工程 造林面积 生态效益 价值 麦积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水地区花椒种植适宜配置比例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叶友恩 罗映中 《农业工程技术》 2021年第2期33-34,共2页
该文介绍了天水地区花椒主栽品种的栽培情况和优良性状,根据品种表现,建议大红袍花椒、秦安1号花椒、油椒、豆椒、无刺花椒种植比例调整为75:8:7:2:8,以延长采摘期,降低劳动强度,减少损失,实现增产增值。
关键词 花椒 品种 栽培表现 配置比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原虫害的生物和生态治理分析
3
作者 韩强 贾红勋 《花卉》 2021年第8期254-255,共2页
为了更好地解决草原虫害问题,本文在研究过程中以草原虫害为核心,探讨生物与生态治理技术,明确指出在治理草原虫害过程中通过合理的生物防治技术、增强防治虫害的意识、组建专业化的治理团队、引入微孢子虫、注重宣传教育工作及生物天... 为了更好地解决草原虫害问题,本文在研究过程中以草原虫害为核心,探讨生物与生态治理技术,明确指出在治理草原虫害过程中通过合理的生物防治技术、增强防治虫害的意识、组建专业化的治理团队、引入微孢子虫、注重宣传教育工作及生物天敌防治技术措施,以便于加强对草原虫害的防治,从而为牧民处理草原虫害问题提供借鉴。本文在研究过程中首先分析了草原发生虫害的主要因素,包括草原虫害促使植被退化、过度放牧等,探讨了草原虫害的生物和生态治理的方法,为草原虫害问题的预防与治理提供相应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治理 生物治理 草原虫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树荒山造林技术要点 被引量:1
4
作者 何有余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1年第15期67-68,共2页
构树在天水市麦积区各镇均有分布,常野生于村庄附近的荒地、田园及沟旁,能在渭北干旱区土壤瘠薄的崖坎、沟谷生长良好,其造林成活率高,生长量大,郁闭速度快,是荒山造林的先锋树种之一。本文介绍了构树荒山造林技术要点,包括苗木质量及... 构树在天水市麦积区各镇均有分布,常野生于村庄附近的荒地、田园及沟旁,能在渭北干旱区土壤瘠薄的崖坎、沟谷生长良好,其造林成活率高,生长量大,郁闭速度快,是荒山造林的先锋树种之一。本文介绍了构树荒山造林技术要点,包括苗木质量及要求、整地、造林、幼林抚育、有害生物防治等内容,以期为构树荒山造林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树 荒山造林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A在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外业调查中的应用
5
作者 何有余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1年第14期72-73,共2页
本文主要介绍了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外业调查中PDA数据采集软件的使用方法及操作步骤,为实现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野外调查数据的高效、准确、便捷采集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PDA RS GPS GIS 退耕还林 调查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