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岷县M_S5.2地震前后兰州台前兆资料异常变化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姜振海 曾文浩 +2 位作者 张立光 史继平 史小平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117-123,共7页
分析研究了兰州台前兆仪器在甘肃省岷县MS5.2地震前后的观测资料,发现形变学科的CZB-1型竖直摆倾斜仪、SSY-Ⅱ石英伸缩仪,流体学科的SZW-1A型数字式温度计,电磁学科的ZD8B地电仪等仪器的观测资料,在此次地震前后都有不同程度的异常变化。
关键词 岷县Ms5.2地震 前兆 异常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if震相在CDSN兰州地震台的记录特征 被引量:4
2
作者 许健生 隗永刚 张淑珍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39-244,共6页
通过对CDSN兰州地震台1990-2000年间31个极远震记录的分析,得到了Pdif震相在CDSN宽频带数字地震仪上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给出了兰州地震台Pdif震相走时便查表,以便分析时查询比较。所得结果有助于提高地震速报能力和积累震相分析经验... 通过对CDSN兰州地震台1990-2000年间31个极远震记录的分析,得到了Pdif震相在CDSN宽频带数字地震仪上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给出了兰州地震台Pdif震相走时便查表,以便分析时查询比较。所得结果有助于提高地震速报能力和积累震相分析经验,有助于对核幔边界物理性质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震 Pdif震相 记录特征 兰州地震台 中国数字地震台网(CDS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型地震仪仿真在兰州台数字地震观测中的应用
3
作者 陈双贵 陈继锋 +2 位作者 张淑珍 李建康 韩英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93-398,共6页
依据地震仪仿真的原理和方法,通过整理兰州台64型地震仪多年的模拟记录标定数据,由已知64型地震仪的传递函数表达式,通过分析计算,求解得到零极点值。把64型地震仪作为目标仿真仪添加到分析软件中,并在兰州台日常的大震速报和分析工作... 依据地震仪仿真的原理和方法,通过整理兰州台64型地震仪多年的模拟记录标定数据,由已知64型地震仪的传递函数表达式,通过分析计算,求解得到零极点值。把64型地震仪作为目标仿真仪添加到分析软件中,并在兰州台日常的大震速报和分析工作中得以检验。结果表明64型地震仪对中远距离弱震、较小的极远震以及发生在兰州台影区的地震进行仿真,可以清晰的识别初至P波到时、初动方向与提高震相辨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型地震仪 仿真 传递函数 零极点值 兰州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拉尔CTBTO地震台阵下方小尺度非均匀体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沈旭章 张淑珍 +1 位作者 郑重 郝春月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58-1166,共9页
利用国际禁核组织在海拉尔布设的小孔径地震台阵的16个深远地震波资料,分离出了P波波场中不相干的尾波.频率域中对波场扰动的研究表明,在0.5~3.0 Hz的频率范围内,观测到的波场扰动可以利用P波在随机介质中的散射进行解释.不同远震事件... 利用国际禁核组织在海拉尔布设的小孔径地震台阵的16个深远地震波资料,分离出了P波波场中不相干的尾波.频率域中对波场扰动的研究表明,在0.5~3.0 Hz的频率范围内,观测到的波场扰动可以利用P波在随机介质中的散射进行解释.不同远震事件得到的稳定结果表明,在该台阵下方34 km厚的地壳和110 km厚的岩石层中可能存在相关长度为2.0~7.4 km的散射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射 非均匀体 波场扰动 海拉尔CTBTO台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台CZB-1型竖直摆倾斜仪观测资料初步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姜振海 史小平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5-59,共5页
分析研究了兰州台CZB-1型竖直摆倾斜仪2001—2003年的观测资料,结果表明其潮汐响应函数的测量精度达到了观测规范的要求,资料对发生在该台站附近5级左右地震有一定程度的短临异常显示。
关键词 竖直摆倾斜仪 潮汐因子 日均值 映震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波降噪方法在地震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6
作者 李英 张淑贞 许康生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9-162,共4页
采用小波多分辨率分解降噪方法对理论信号和兰州台地震观测信号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小波多分辨率分解降噪方法较好地保持了原信号的特性。信噪比提高了11.6~55.6dB,平均29dB,降噪效果良好,可应用于台站日常的震相分析识别及其它... 采用小波多分辨率分解降噪方法对理论信号和兰州台地震观测信号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小波多分辨率分解降噪方法较好地保持了原信号的特性。信噪比提高了11.6~55.6dB,平均29dB,降噪效果良好,可应用于台站日常的震相分析识别及其它研究目的降噪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 多分辨率分析 降噪 兰州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山22号井水氡中期异常与地震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12
7
作者 杨兴悦 王燕 闫万生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79-380,共2页
利用从属函数法对1984-2003年武山22号井水氡资料进行分析。共提取出5次从属函数中期异常,其中4次对应了在甘肃及邻区发生的MS≥5.8地震。对异常特征及其地震的对应关系做了讨论,提出了中强、强震时间预测的指标与方法。
关键词 水氡 从属函数 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磁加卸载响应比与宁强M_S5.3地震 被引量:1
8
作者 王静波 柴文锐 杨红静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18-21,39,共5页
2018年9月12日19时6分在陕西省宁强县(32.75°N,105.69°E)发生MS5.3地震,震源深度11km。以宁强县及其周边420km为研究区域,使用地磁垂直分量Z加卸载响应比的方法,对陕—川—甘地区的汉中、周至楼、乾陵、泾阳、成都、天水和兰... 2018年9月12日19时6分在陕西省宁强县(32.75°N,105.69°E)发生MS5.3地震,震源深度11km。以宁强县及其周边420km为研究区域,使用地磁垂直分量Z加卸载响应比的方法,对陕—川—甘地区的汉中、周至楼、乾陵、泾阳、成都、天水和兰州七个地磁台站的资料进行处理分析,发现加卸载响应比P(Z)的高值异常与此次宁强县地震有较好的对应,为今后中短期预报提供一定的依据,也进一步推广和检验了地磁加卸载响应比在地震预报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卸载响应比 高值异常 中短期预报 宁强县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菲律宾及其邻近地区的地磁场模型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狄传芝 顾左文 +5 位作者 Bernardo M.Soriano 陈斌 Carina G.Lao 张毅 辛长江 高金田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085-2092,共8页
根据2001~2007年期间在菲律宾境内测量的74个点的地磁场数据,利用球冠谐和、泰勒多项式两种方法建立了2005.0菲律宾及周边地区地磁基本场模型,得到了菲律宾地区X、Y、Z、D、I、H、F七个分量的分布.两种模型反映的同一地区的地磁场分布... 根据2001~2007年期间在菲律宾境内测量的74个点的地磁场数据,利用球冠谐和、泰勒多项式两种方法建立了2005.0菲律宾及周边地区地磁基本场模型,得到了菲律宾地区X、Y、Z、D、I、H、F七个分量的分布.两种模型反映的同一地区的地磁场分布形态基本类似,只在拐点的舒缓度、等值线平滑度等方面存在区别.在8°N左右,X、H、F出现系统的拐点,同纬度的X、H、F东低西高.D、y零线分布于8°N左右呈东西展布,北侧为负,南侧为正,等值线沿经度分布的同时,在纬度上有不同程度的小起伏.Z、I空间分布呈现更加规则均匀的东西向分布特征.零线分布在7.5°N左右,零线北部是正值区域,南部是负值区域.两种模型与IGRF的差值的分布形态有很大的不同,球冠谐模型与IGRF模型差值的正负异常区域呈现正负异常相间的分布特征,且各分量的正负异常最大值分布在低纬度地区.而泰勒多项式与IGRF差值的正负异常分布却相对完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律宾地区 地磁场 球冠谐模型 泰勒多项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if波在中国CDSN台站的运动学特征 被引量:8
10
作者 许健生 隗永刚 张淑珍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10-617,共8页
利用中国数字地震台网(简称CDSN,下同)11个台的宽频带长周期(VLP)数字记录对1990-2012年间的124个极远震记录进行了分析处理,在震中距100.0°~179.0°之间,获取了CDSN11个台站的Pdif波的震相数据,得到了Pdif波在地球核幔界面... 利用中国数字地震台网(简称CDSN,下同)11个台的宽频带长周期(VLP)数字记录对1990-2012年间的124个极远震记录进行了分析处理,在震中距100.0°~179.0°之间,获取了CDSN11个台站的Pdif波的震相数据,得到了Pdif波在地球核幔界面上衍射的运动学特征和《Pdif波走时表》。所得结果大大拓展了Pdif的记录范围,在144.0°~179.0°之间弥补了《IASPEI1991地震波走时表》的缺失,为更大范围内的Pdif震相分析提供了参考标准,有助于提高中国地震台网的地震分析水平和积累震相分析经验,以及对地球核幔边界物理性质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远震 Pdif波走时表 运动学特征 中国数字地震台网(CDS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不极化电极现场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姜振海 石航 史小平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57-62,共6页
本实验是针对以下两个问题进行的:一是深度实验。在同一位置,将电极埋于不同的深度,观察电极埋设在不同深度时,对电场的观测基本没有影响;二是灌水实验。利用自来水和饱和食盐溶液直接灌入电极坑内,观察得知,电极长时间浸泡在水中或盐水... 本实验是针对以下两个问题进行的:一是深度实验。在同一位置,将电极埋于不同的深度,观察电极埋设在不同深度时,对电场的观测基本没有影响;二是灌水实验。利用自来水和饱和食盐溶液直接灌入电极坑内,观察得知,电极长时间浸泡在水中或盐水中,对电极无明显影响。本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在电极埋设完成后,一定要灌水,第一次灌水对电极的影响很大,以后的灌水对电极的影响比较小;给一对电极中的一个电极灌水,对电位差有较大影响;同时给一对电极灌水,对电位差则无明显影响;在一对电极之间灌水,对电位差亦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不极化电极 实验研究 深度影响 灌水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周期形变波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双贵 杨斐 +2 位作者 陈继锋 闫万生 田文通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08-312,404,共5页
利用一些大地震前观测到的短临和临震地震前兆异常资料,综述了多年来长周期形变波观测事实和研究状况。利用地震前后记录到的典型震例异常图像的特点、形态、量级,多层次分析了长周期形变波的异常持续时间,有效监测范围,主震震级范围,... 利用一些大地震前观测到的短临和临震地震前兆异常资料,综述了多年来长周期形变波观测事实和研究状况。利用地震前后记录到的典型震例异常图像的特点、形态、量级,多层次分析了长周期形变波的异常持续时间,有效监测范围,主震震级范围,异常形态,周期及传播速度特性。结果表明:长周期形变波异常持续时间多为震前几个小时到6.5天,对应地震的震级大于6.0级以上,有效距离范围100~2 000 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周期形变波 潮汐 异常图像 倾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