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铁工程对兰州断陷盆地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郭红东 魏林森 +2 位作者 郑伟 魏玉涛 仲浩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19-128,共10页
为研究地铁1号线对兰州断陷盆地浅层地下水环境的影响程度,根据地下水长期监测资料,采用Vilual MODFLOW模型,预测了地铁工程引起的地下水流场变化程度及影响范围,并采用水质化学分析方法,对地下水水质影响趋势做了研究。结果表明:兰州... 为研究地铁1号线对兰州断陷盆地浅层地下水环境的影响程度,根据地下水长期监测资料,采用Vilual MODFLOW模型,预测了地铁工程引起的地下水流场变化程度及影响范围,并采用水质化学分析方法,对地下水水质影响趋势做了研究。结果表明:兰州地铁建成后对断陷盆地浅层地下水径流阻滞作用明显。预测地铁运营前5 a水位上升幅度最大,后5 a趋于平缓;10 a时上升较大的区域为地铁沿线南侧西客站至文化宫站,升幅达2.10~2.80 m,其中小西湖站水位最大雍高2.81 m,北侧“迎水面”奥体中心站到马滩站区间水位平均雍高约1.50 m;预测影响范围为0.8~1.2 km。通过对多年水质监测数据分析认为,随着含水层溶滤及矿化作用增强,水中溶解性总固体和SO4^2-、Cl^-离子增加,对水下建(构)筑物基础的腐蚀增强。针对地铁工程建设产生的主要地下水环境问题,提出了建立地下水监测系统、人工调控地下水流场和污染管理等三项保护措施建议。研究成果可为今后兰州市地下空间建设规划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断陷盆地 地铁工程 地下水环境 水位雍高 保护措施 影响因素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区划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永军 何云峰 魏洁 《世界有色金属》 2019年第7期281-283,共3页
合理划定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区对于编制相关规划和部署开展矿山生态修复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在全面调查基础上,对甘肃省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进行了现状评估,考虑全省生态环境及功能、城市发展、地质灾害易发及水土流失等因素,采用... 合理划定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区对于编制相关规划和部署开展矿山生态修复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在全面调查基础上,对甘肃省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进行了现状评估,考虑全省生态环境及功能、城市发展、地质灾害易发及水土流失等因素,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划分出甘肃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预防区、重点治理区和一般治理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山地质灾害形成原因及治理措施
3
作者 何云峰 《世界有色金属》 2019年第6期270-271,共2页
据甘肃省矿山地质地形条件和形成、运移、堆积、下切特征,将该研究区域划分为形成区、流通区和堆积区三部分。区内地形高差大,流域内山坡坡度一般在31°~60°之间,产生地质灾害的地形地貌条件和水动力条件优越,植被覆盖率低,面... 据甘肃省矿山地质地形条件和形成、运移、堆积、下切特征,将该研究区域划分为形成区、流通区和堆积区三部分。区内地形高差大,流域内山坡坡度一般在31°~60°之间,产生地质灾害的地形地貌条件和水动力条件优越,植被覆盖率低,面状冲蚀严重,具备良好的固体松散物质补给条件。本文对甘肃省矿山地质灾害形成过程、形成原因及治理措施进行了分析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 地质灾害 地形条件 形成过程 治理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