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品中致病微生物的检测方法研究
1
作者 王亚琴 《食品安全导刊》 2025年第11期131-133,共3页
本文系统梳理了食品中致病微生物的类型及其危害,重点分析了分子生物学、免疫学和生物传感器这3类检测方法的原理及应用,并探讨了提高检测准确性的关键控制环节。通过综合比较不同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了科学选择检测方法、优化检测流程、... 本文系统梳理了食品中致病微生物的类型及其危害,重点分析了分子生物学、免疫学和生物传感器这3类检测方法的原理及应用,并探讨了提高检测准确性的关键控制环节。通过综合比较不同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了科学选择检测方法、优化检测流程、强化人员能力等策略,旨在为完善食品微生物检测体系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病微生物 食品检测 分子生物学 免疫学技术 生物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检测技术在食品营养成分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赵亚风 《现代食品》 2024年第6期71-73,共3页
随着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与营养的日益关注,快速、准确地检测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就显的至关重要。基于此,本文分析了食品营养成分中快检技术的应用现状,探讨了快检技术的优点及其局限性,展望了食品营养成分快检技术的未... 随着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与营养的日益关注,快速、准确地检测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就显的至关重要。基于此,本文分析了食品营养成分中快检技术的应用现状,探讨了快检技术的优点及其局限性,展望了食品营养成分快检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检测技术 食品营养成分 检测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肉类冷链物流SWOT分析及发展对策
3
作者 董延虎 翟丹云 +2 位作者 陈庆安 陈兴都 陈海龙 《中国食品工业》 2017年第7期41-43,共3页
肉类食品作为日常餐桌上提供能量和营养功能不可或缺的角色,因其对冷链物流的特殊需求,流通半径往往受制于当地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程度。本文分析甘肃全域内肉类冷链物流发展现状,总结分析其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最终... 肉类食品作为日常餐桌上提供能量和营养功能不可或缺的角色,因其对冷链物流的特殊需求,流通半径往往受制于当地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程度。本文分析甘肃全域内肉类冷链物流发展现状,总结分析其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最终针对甘肃肉类冷链物流亟待解决问题,提出发展措施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类 SWOT分析 冷链物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种精油对乳酸菌及致病菌的选择抑制性筛选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薛元泰 吴世芳 +6 位作者 李义恒 石承瑞 杨晓丽 鲁迎瑞 王莹 张卫兵 文鹏程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124-131,共8页
为了开发适宜的精油-发酵乳产品,该文以6株乳酸菌及2株致病菌为指示菌,采用滤纸片法和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法研究8种精油的抑菌活性;用OD_(600)值分析精油浓度对指示菌生长曲线的影响;并监测了精油-发... 为了开发适宜的精油-发酵乳产品,该文以6株乳酸菌及2株致病菌为指示菌,采用滤纸片法和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法研究8种精油的抑菌活性;用OD_(600)值分析精油浓度对指示菌生长曲线的影响;并监测了精油-发酵乳发酵及储藏过程活菌数、产酸及抗氧化能力等的变化。结果表明,牛至、肉桂、百里香、丁香精油对指示菌具有良好的选择抑制性,其抑制致病菌的能力显著强于抑制乳酸菌(P<0.05)。牛至精油效果最佳,对致病菌、乳酸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35.03~43.89和17.88~19.86 mm;相同pH下,精油对乳酸菌MIC远大于对致病菌的MIC;精油对指示菌的MIC随pH降低而降低。牛至精油对致病菌、乳酸菌的MIC分别为0.156~0.313和0.625~2.500μL/mL。0.156、0.313μL/mL的牛至精油对乳酸菌影响较小,生长量可达空白的91.54%~104.57%,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部分抑制,生长量为空白的0%~51.06%,对大肠杆菌完全抑制。0.156、0.313μL/mL的牛至精油在发酵乳发酵过程中,对凝乳时间及活菌数基本无影响,其促进凝乳期的产酸及抑制过度发酵导致的后酸化。在储藏过程中,显著提高了7 d内活菌数及酸度,并强化了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但造成感官评分的下降。综上,牛至、肉桂、百里香、丁香精油具有作为发酵产品抑菌剂的潜力,其中牛至精油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油 乳酸菌 致病菌 pH 生长特性 抗氧化性 发酵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源性脂蛋白脂肪酶及其对牦牛乳风味劣变的影响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张金亮 李义恒 +5 位作者 杨晓丽 朱妍丽 吴世芳 钟丽雯 张卫兵 文鹏程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47-353,共7页
牦牛乳中脂蛋白脂肪酶(lipoprtein lipase,LPL)水解甘油三脂所产生的游离脂肪酸会转化为更有效的挥发性化合物从而影响牦牛乳风味。该文对牦牛乳中的内源性LPL作用于乳脂肪而影响其风味的机制进行了综述,概述了牦牛乳中LPL的分离纯化方... 牦牛乳中脂蛋白脂肪酶(lipoprtein lipase,LPL)水解甘油三脂所产生的游离脂肪酸会转化为更有效的挥发性化合物从而影响牦牛乳风味。该文对牦牛乳中的内源性LPL作用于乳脂肪而影响其风味的机制进行了综述,概述了牦牛乳中LPL的分离纯化方法、结构功能、酶活性的影响因素及牦牛乳体系中劣变风味物质的影响机制,以期对牦牛乳中脂肪酸影响风味机制的进一步探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乳 脂蛋白脂肪酶 风味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菌对藏区高尿酸血症防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吴世芳 李义恒 +4 位作者 石承瑞 卢德元 杨晓丽 张卫兵 文鹏程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286-291,共6页
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因人体代谢生成过多尿酸或肾脏排泄功能降低所致,其常与体内异常的嘌呤核苷酸代谢有关。藏区牧民生活在高海拔、低温缺氧的环境下,常年受HUA及痛风病症的困扰。目前针对HUA主要利用降尿酸药物进行治疗,虽... 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因人体代谢生成过多尿酸或肾脏排泄功能降低所致,其常与体内异常的嘌呤核苷酸代谢有关。藏区牧民生活在高海拔、低温缺氧的环境下,常年受HUA及痛风病症的困扰。目前针对HUA主要利用降尿酸药物进行治疗,虽药效明显,但存在毒副作用,长期使用会引起人体严重的不良反应,而乳酸菌能够通过调节肠道菌群以及降解外源摄入的嘌呤类化合物间接降低血尿酸含量,从而起到防治HUA作用。该文综述了HUA的发病特点和藏区防治HUA的现状,以及乳酸菌防治HUA的作用机制,为缓解藏区HUA病症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乳酸菌 肠道菌群 尿酸 嘌呤核苷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中沙门氏菌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7
作者 覃湘婕 孙宁与 +2 位作者 李春尧 杨荣 吴永宝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8-24,共7页
沙门氏菌病是一种在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人畜共患病,可以引起人类败血症、胃肠炎等疾病,还能导致动物伤寒、副伤寒,严重者会危及人、畜的生命。因此,建立沙门氏菌的快速检测方法对预防和控制沙门氏菌感染至关重要。目前沙门氏菌的检测技术... 沙门氏菌病是一种在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人畜共患病,可以引起人类败血症、胃肠炎等疾病,还能导致动物伤寒、副伤寒,严重者会危及人、畜的生命。因此,建立沙门氏菌的快速检测方法对预防和控制沙门氏菌感染至关重要。目前沙门氏菌的检测技术有传统培养法、免疫学检测技术、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和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如生物传感器检测技术、纳米技术、基于适配体检测技术等新型技术。该文总结了沙门氏菌各种检测方法的原理、优点和缺点及研究情况,并对沙门氏菌的检测方法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 沙门氏菌 检测方法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醚甲环唑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8
作者 洪霞 钱滢文 +5 位作者 冯玉升 王懂帅 何海宁 汪永松 高志莹 张彦军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190-197,共8页
苯醚甲环唑是一种具有高效、广谱、低毒和内吸传导性强的三唑类杀菌剂,对作物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广泛应用于水果和蔬菜等农作物上。简述苯醚甲环唑的毒性和最大残留限量,综述苯醚甲环唑农药残留的固相萃取、液相萃取、分散固相萃取等... 苯醚甲环唑是一种具有高效、广谱、低毒和内吸传导性强的三唑类杀菌剂,对作物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广泛应用于水果和蔬菜等农作物上。简述苯醚甲环唑的毒性和最大残留限量,综述苯醚甲环唑农药残留的固相萃取、液相萃取、分散固相萃取等样品前处理技术,重点总结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质谱法、拉曼光谱、免疫分析法等检测技术在苯醚甲环唑农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及特点,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为今后苯醚甲环唑农药残留的分析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醚甲环唑 农药残留 检测技术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角陶赛特羊和特克塞尔羊繁殖性能及生长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丁心顺 王佳丽 +1 位作者 翟丹云 何海宁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19年第3期6-10,共5页
该研究旨在初步了解无角陶赛特羊和特克塞尔羊对甘肃榆中地区的适应性,以便为该地区引进推广良种肉羊提供依据。以兰州奉特动物科技有限公司榆中肉羊繁育中心的无角陶赛特羊和特克塞尔羊为研究对象,对其2016—2018年的繁殖性能进行了分... 该研究旨在初步了解无角陶赛特羊和特克塞尔羊对甘肃榆中地区的适应性,以便为该地区引进推广良种肉羊提供依据。以兰州奉特动物科技有限公司榆中肉羊繁育中心的无角陶赛特羊和特克塞尔羊为研究对象,对其2016—2018年的繁殖性能进行了分析,同时对2018年无角陶赛特羔羊和特克塞尔羔羊从出生到2月龄(断奶)的生长发育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从2016年到2018年无角陶赛特羊、特克塞尔羊的繁殖率、产羔率、双羔率均在逐年提高;特克塞尔羔羊初生重、1月龄重以及2月龄重均高于无角陶赛特羔羊,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特克塞尔羔羊1月龄胸宽、2月龄胸宽和体长均显著高于无角陶赛特羔羊(P<0.05),其他体尺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说明两个肉羊品种在甘肃榆中地区均有良好的繁殖性能以及较高的生长性能,均可在榆中及其周边地区推广养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角陶赛特羊 特克塞尔羊 繁殖性能 生长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菊苣菊粉的大孔树脂脱苦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兴都 翟丹云 +3 位作者 杨晓丽 陈庆安 赵莉莉 冯平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32-136,共5页
以菊苣菊粉溶液为原料,采用大孔树脂吸附法进行脱苦工艺研究。通过静态吸附试验筛选出菊粉脱苦的最佳树脂为LSA-21。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树脂用量、温度、时间、p H值为影响因素,脱苦率及损失率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出... 以菊苣菊粉溶液为原料,采用大孔树脂吸附法进行脱苦工艺研究。通过静态吸附试验筛选出菊粉脱苦的最佳树脂为LSA-21。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树脂用量、温度、时间、p H值为影响因素,脱苦率及损失率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出菊粉脱苦最佳工艺参数:树脂用量为5.5%、脱苦温度为35℃、脱苦时间为3.0 h、脱苦p H值为7.5。在此工艺条件下,菊苣菊粉的脱苦效果最好,菊粉损失率为12.32%,脱苦率达到50.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苣菊粉 大孔树脂 脱苦 吸附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粮菊粉面包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珍 翟丹云 +2 位作者 陈庆安 赵莉莉 陈海龙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2017年第1期24-27,共4页
试验以面包粉、混合杂粮粉为主要原料,复合甜味剂、酵母、水、食盐、花生油等为辅助原料,经过发酵、烘焙,制成风味独特的低甜度杂粮面包。通过单因素分析及正交试验,确定面包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添加20%的杂粮粉,15%复合甜味剂,1.5%酵... 试验以面包粉、混合杂粮粉为主要原料,复合甜味剂、酵母、水、食盐、花生油等为辅助原料,经过发酵、烘焙,制成风味独特的低甜度杂粮面包。通过单因素分析及正交试验,确定面包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添加20%的杂粮粉,15%复合甜味剂,1.5%酵母,生产出的杂粮菊粉面包风味独特,组织形态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粉 木糖醇 杂粮 面包 加工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催化合成抗氧化剂TBHQ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世琴 洪霞 +1 位作者 何海宁 胡倩倩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0年第6期61-65,共5页
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是常见的受阻酚类食品用抗氧化剂之一,具有优良的抗氧化性能,被广泛的应用于油脂及其制品。合成了两种离子液体:1-甲基-(3-磺酸基丙基)吡啶对甲苯磺酸盐[HSO3-pPy]+[pTSA]-和1-甲基-(3-磺酸基丙基)咪唑对甲苯磺酸盐... 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是常见的受阻酚类食品用抗氧化剂之一,具有优良的抗氧化性能,被广泛的应用于油脂及其制品。合成了两种离子液体:1-甲基-(3-磺酸基丙基)吡啶对甲苯磺酸盐[HSO3-pPy]+[pTSA]-和1-甲基-(3-磺酸基丙基)咪唑对甲苯磺酸盐[HSO3-pmim]+[pTSA]-,作为备选催化剂,以二甲苯(PX)为反应溶剂,对苯二酚(HQ)、叔丁醇(TBA)等为原料合成叔丁基对苯二酚。考察了催化剂的选择,反应时间、温度、溶剂用量和离子液体用量等工艺条件,以及离子液体催化剂的回收再利用情况。结果表明:离子液体1-甲基-(3-磺酸基丙基)咪唑对甲苯磺酸盐[HSO3-pmim]+[pTSA]-对该反应有良好的催化效果,当投料质量比为m(HQ)∶m(TBA)∶m(PX)∶m([HSO3-pmim]+[pTSA]-)=5.5∶2.7∶26.0∶0.35,反应温度为115℃,反应时间为2.0h,收率为74.6%,选择性为88.3%。催化剂回收可重复使用3次,保持较高稳定性及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叔丁基对苯二酚 离子液体 抗氧化剂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塔吉克斯坦食品和饲料中真菌毒素检测国家标准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何海宁 李倩 +3 位作者 洪霞 安小苹 李娇龙 杨光瑞 《中国标准化》 2020年第7期194-201,共8页
真菌毒素是真菌产生的次生有毒代谢产物,在自然界广泛分布,容易污染食物和饲料,具有强毒性,甚至能够致癌、致畸、致突变,对人和家畜危害极大。本文通过对比研究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塔吉克斯坦的食品和饲料真菌检测国家标... 真菌毒素是真菌产生的次生有毒代谢产物,在自然界广泛分布,容易污染食物和饲料,具有强毒性,甚至能够致癌、致畸、致突变,对人和家畜危害极大。本文通过对比研究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塔吉克斯坦的食品和饲料真菌检测国家标准,为消除贸易壁垒、促进中国同"一带一路"国家贸易合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塔吉克斯坦 食品 饲料 真菌毒素 标准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监管在我国食品安全中的应用探索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烈东 《食品安全导刊》 2023年第1期1-3,共3页
随着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和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食品安全命令控制型监管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新业态的监管需要,急需新的监管模式。本文从国内外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现状出发,从数据和人员方面厘清智慧监管的特点,阐述... 随着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和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食品安全命令控制型监管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新业态的监管需要,急需新的监管模式。本文从国内外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现状出发,从数据和人员方面厘清智慧监管的特点,阐述了智慧监管模式的路线、构建和组成,通过分析我国智慧监管体系现有案例,突显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走向“智慧化”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 智慧监管 大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油粉喷雾干燥微胶囊化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正涛 冯平 《食品安全导刊》 2020年第6期151-151,153,共2页
黄油粉在改变油脂的物理形态,改善水溶性和分散性,增强氧化稳定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采用无水黄油乳化、均质,然后喷雾干燥制取了氧化稳定性和流动性良好的含脂率在20%~60%的黄油粉。
关键词 黄油粉 微胶囊化 喷雾干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南牦牛肝过氧化氢酶超滤纯化工艺及酶学性质研究
16
作者 冯平 李正涛 +2 位作者 陈庆安 翟丹云 董延虎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30-133,共4页
采用超滤工艺从甘南牦牛肝中分离纯化过氧化氢酶,得出的超滤最佳工艺为超滤膜截留分子质量250 k Da、超滤温度25℃、压力0.20 MPa、流速30 m/s、浓缩倍数为3倍。酶学性质研究结果显示,该酶最适温度、pH值分别为35℃和7.5,米氏常数(Km)值... 采用超滤工艺从甘南牦牛肝中分离纯化过氧化氢酶,得出的超滤最佳工艺为超滤膜截留分子质量250 k Da、超滤温度25℃、压力0.20 MPa、流速30 m/s、浓缩倍数为3倍。酶学性质研究结果显示,该酶最适温度、pH值分别为35℃和7.5,米氏常数(Km)值为53.8 m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南牦牛肝 过氧化氢酶 超滤 纯化 酶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源诱导嗜热脂肪芽孢杆菌生产淀粉分支酶的研究
17
作者 张鸣明 马泽业 +2 位作者 张春园 李素岳 胡先望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11-115,共5页
利用嗜热脂肪芽孢杆菌(Bacillus stearothermophilus)生产淀粉分支酶,研究不同碳源种类及浓度对嗜热脂肪芽孢杆菌产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0.20%麦芽糊精为碳源时,淀粉分支酶的酶活最高,达20.02U/mL,是其他碳源的2~10倍。采用最优培... 利用嗜热脂肪芽孢杆菌(Bacillus stearothermophilus)生产淀粉分支酶,研究不同碳源种类及浓度对嗜热脂肪芽孢杆菌产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0.20%麦芽糊精为碳源时,淀粉分支酶的酶活最高,达20.02U/mL,是其他碳源的2~10倍。采用最优培养基在小试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大培养中试试验,淀粉分支酶酶活稳定,为19.87U/mL,是小试试验的1.1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热脂肪芽孢杆菌 淀粉分支酶 碳源 底物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油粉生产工艺技术研究
18
作者 李正涛 冯平 《现代食品》 2020年第5期87-88,共2页
通过壁材、芯材、乳化剂种类及其添加量的对比试验,最终确定以麦芽糊精为壁材,以酪朊酸钠钙为乳化剂,以无水黄油芯材制取黄油粉的生产工艺配方,并简单介绍了黄油粉的功能与用途.
关键词 黄油粉 生产工艺 配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地方民族特色干酪加工工艺研究现状
19
作者 牛婕 翟丹云 陈庆安 《中国食品工业》 2018年第1期71-75,共5页
我国有很多少数民族群众制作的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传统干酪,资源优势和环境优势使这些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干酪加工工艺独特,营养丰富。本文综述国内地方民族特色干酪的研究现状,种类有广西特色干酪、云南特色干酪、新疆特色干... 我国有很多少数民族群众制作的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传统干酪,资源优势和环境优势使这些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干酪加工工艺独特,营养丰富。本文综述国内地方民族特色干酪的研究现状,种类有广西特色干酪、云南特色干酪、新疆特色干酪、内蒙古特色干酪、青藏高原特色干酪,并提出我国民族特色干酪今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民族特色干酪 加工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底物质对大豆分离蛋白/黄原胶复合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20
作者 高杰 曾馨俞 +6 位作者 薛艺璇 赵萍 赵瑛 刘小春 汪瑞 刘冰 何海宁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1-9,共9页
本文研究大豆分离蛋白(SPI)和黄原胶(XG)与不同基底添加物成膜的结构和性能。以SPI和XG为基材,加入海藻酸钠(SA)、羧甲基纤维素(CMC)、明胶(GEL)、果胶(PEC)和琼脂(Agar)制备复合膜,对复合膜厚度、机械性能、透氧性和不透明度进行测定,... 本文研究大豆分离蛋白(SPI)和黄原胶(XG)与不同基底添加物成膜的结构和性能。以SPI和XG为基材,加入海藻酸钠(SA)、羧甲基纤维素(CMC)、明胶(GEL)、果胶(PEC)和琼脂(Agar)制备复合膜,对复合膜厚度、机械性能、透氧性和不透明度进行测定,并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添加1.5 g不同添加物的复合膜厚度显著增高(P<0.05),拉伸强度最大为SPI/XG-Agar膜5.90±0.32 MPa(P<0.05),透氧性显著降低(P<0.05),不透明度最低为SPI/XG-Agar膜0.45±0.09 Abs_(600)/mm(P<0.05)。SEM显示,SPI/XG-Agar复合膜表面平坦光滑且无颗粒,而其他复合膜表面有颗粒和褶皱。红外光谱显示,基材之间均有良好的相容性。SPI/XGAgar复合膜的拉伸强度、不透明度及SEM结果优于其他复合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分离蛋白 黄原胶 复合膜 机械性能 添加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