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华亭县中药材产业发展思路 被引量:5
1
作者 柳喜琴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6年第10期78-79,共2页
本文介绍了华亭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并提出了今后发展的思路,以期为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中药材 产业 发展 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亭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与思路 被引量:5
2
作者 陈霞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5年第5期58-59,共2页
文章分析了华亭县中药材产业发展中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对华亭县中药材产业今后的发展提出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 中药材产业 发展思路 华亭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亭县中药材产业现状及发展思路 被引量:3
3
作者 梁世君 雪莲 《甘肃农业科技》 2013年第12期57-58,共2页
在分析了华亭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合理调整产业布局、有效利用中药材市场、大力扶持企业建设、规范中药材种植、实现品牌战略等发展思路。
关键词 中药材 产业现状 发展思路 华亭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亭县中药材种子种苗生产情况调查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4
4
作者 焦建斌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6年第25期13-13,15,共2页
通过对华亭县种子种苗生产繁育的调研,分析华亭县中药材种子种苗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中药材种子种苗生产的对策。
关键词 中药材 种子种苗 对策 华亭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亭县大黄、独活等根用类中药材病虫害防治技术 被引量:3
5
作者 马正军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4年第20期17-20,共4页
中药材病虫害防治应以农业防治为主,配合物理防治,提倡生物防治,化学防治作为最后的安全措施,依靠综合防治使之既达到防治效果,又减少药材和环境的污染,确保药材产量、质量和环境保护的最优化。
关键词 中药材 病虫害 防治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亭县无公害中药材生产技术
6
作者 马正军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4年第19期34-35,共2页
作者通过园地的选择与规划、种子的选择与处理、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种等方面介绍了无公害中草药的生产技术,以期为今后中草药的无公害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中草药 无公害 生产技术 华亭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亭县云木香育苗移栽技术 被引量:1
7
作者 陈霞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4年第24期22-23,共2页
华亭县经多年试验,在云木香栽培上采用育苗移栽技术,通过第一年集中育苗,第二年移栽,综合防控病虫害、科学管理等技术,可有效缩短云木香生长年限,降低生产生本,提高产量效益。
关键词 云木香 育苗 移栽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川芎的食药两用发展 被引量:1
8
作者 柳喜琴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5年第24期10-10,共1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川芎的食药两用的发展优势,对川芎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描述,对开发利用的发展方向提出一定的构想。
关键词 川芎 食药两用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亭县关山林缘区重楼资源调查
9
作者 马杰 武小龙 +1 位作者 梁世君 王宏安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6年第13期43-44,共2页
目的:调查华亭县关山林缘区野生重楼的分布和生存状况,为重楼资源保护、驯化种植提供依据。方法:路线调查和样地调查相结合。2014—2015年,调查组分三次沿华庄路以马峡镇沧沟村-孟台村-关山隧道口为主线,以沧沟村大马滩、孟台村碾盘... 目的:调查华亭县关山林缘区野生重楼的分布和生存状况,为重楼资源保护、驯化种植提供依据。方法:路线调查和样地调查相结合。2014—2015年,调查组分三次沿华庄路以马峡镇沧沟村-孟台村-关山隧道口为主线,以沧沟村大马滩、孟台村碾盘沟为样地展开调查。结果:华亭县重楼野生资源主要分布在关山林缘区海拔1 700~2 500 m的林下潮湿、背阴、富含腐殖质的壤土和沙壤土中,分布区域和数量较《华亭县志》《华亭县药材志》记载均有减少,生存状况堪忧。结论:华亭县野生重楼资源日趋减少,应积极采取保护措施;应积极开展重楼野生资源驯化,探索人工种植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楼 关山林缘区 资源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亭县天麻大棚栽培技术
10
作者 董凯 梁世君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4年第9期44-45,共2页
随着天麻需求量的不断增大,农民无节制的乱采滥挖野生天麻,导致资源枯竭,华亭县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天麻大棚栽培技术已获得成功,最大的特点是以庭院经济为主,不占耕地、设施简单,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天麻 大棚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水烂病病原菌毒力测定及田间防治试验 被引量:2
11
作者 吕祝邦 雪莲 +3 位作者 李继平 王洪建 惠娜娜 陈明 《甘肃农业科技》 2013年第11期43-45,共3页
采用离体抑菌圈法测定了6种杀菌剂对当归水烂病的毒力,结果表明,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320ug/mL、30%扫细(琥胶肥酸铜)悬浮剂200、400 ug/mL和85%三氯异氰尿酸可溶性粉剂20、40 ug/mL的抑菌圈直径均>2.0 cm,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在... 采用离体抑菌圈法测定了6种杀菌剂对当归水烂病的毒力,结果表明,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320ug/mL、30%扫细(琥胶肥酸铜)悬浮剂200、400 ug/mL和85%三氯异氰尿酸可溶性粉剂20、40 ug/mL的抑菌圈直径均>2.0 cm,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在试验浓度范围内,各药剂随着浓度的提高对病菌的抑制作用增强。田间防效试验结果显示,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2.50、3.00 g/L浸根处理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78%和88%,其它3种药剂处理防效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 水烂病 室内毒力测定 田间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的生物学特性及规范化栽培技术 被引量:4
12
作者 罗明亮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16期75-75,77,共2页
介绍黄芩的生物学特性,并从选地整地、种子处理、播种、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以及贮存等方面阐述了黄芩规范化栽培技术,以期为规范黄芩的栽培技术、提高黄芩的品质和质量、增加种植效益提供参考。
关键词 黄芩 生物学特性 规范化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植密度和氮肥施肥水平对独活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焦建斌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6年第23期72-72,75,共2页
本试验采用二因素完全随机试验方法探讨了不同种植密度和氮肥对独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独活在种植密度120 000株/hm^2时产量最好,在施足基肥(农家肥30 000 kg/hm^2,过磷酸钙450 kg/hm^2)条件下,不同的氮肥量对产量的影响不明显。直... 本试验采用二因素完全随机试验方法探讨了不同种植密度和氮肥对独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独活在种植密度120 000株/hm^2时产量最好,在施足基肥(农家肥30 000 kg/hm^2,过磷酸钙450 kg/hm^2)条件下,不同的氮肥量对产量的影响不明显。直观选出最佳处理组合为A2B2,即种植密度为A2(120 000株/hm^2,行株距为40 cm×20.6 cm)、农家肥30 000 kg/hm^2,过磷酸钙450 kg/hm^2、B2尿素300 kg/hm^2时,独活产量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密度 施肥量 独活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参生物学特性及规范化栽培技术 被引量:4
14
作者 罗明亮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15期113-113,117,共2页
党参是大宗常用中药材之一,适合在华亭县种植,且历年有一定的种植规模。为了进一步规范党参栽培技术,提高党参的品质,增加种植效益,总结了党参的生物学特性与规范化栽培技术,以供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 党参 生物学特性 规范化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活地膜覆盖丰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霞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5年第4期65-65,共1页
文章从选地、栽种、田间管理、采收加工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华亭独活"通过地膜覆盖的方法提高产量,降低生产成本的栽培技术。
关键词 独活 地膜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儿七人工育苗技术 被引量:4
16
作者 梁世君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4年第9期56-57,共2页
近年来,随着对桃儿七的开发利用,人们对野生资源的任意开采,植被遭到严重破坏,生境发生改变,导致资源日益稀少,分布区日益缩减。因此,人工育苗技术的不断完善,可有效减少对资源的肆意破坏,真正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桃儿七 人工育苗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色地膜覆盖对党参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罗明亮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15期91-91,共1页
为了提高党参的产量,开展了使用黑色地膜覆盖栽培党参的试验,探索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覆盖黑色地膜可使党参的出苗时间提前、增加其根重和产量,有利于解决除草难题,增加经济收入,降低成本。
关键词 党参 黑色地膜 覆盖栽培 根重 增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植方式对大黄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焦建斌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6年第26期74-75,共2页
采用对比试验方法探讨露地、白色地膜和黑色地膜不同种植方式对大黄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黄采用黑色地膜种植,生长最好,产量最高,而且黑色地膜除草能力强,省工省力,经济效益显著,适宜推广种植。
关键词 大黄 地膜种植 产量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艽小拱棚育苗技术
19
作者 董凯 《农村百事通》 2015年第19期36-37,共2页
秦艽又名西秦艽、大叶秦艽、大叶龙胆,为龙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干燥根入药,有祛风湿、清湿热、止痹痛等功效。秦艽、麻花秦艽、粗茎秦艽和小秦艽的干燥根,是我国传统常用中药,自古以陕西及甘肃所产秦艽为佳品。
关键词 麻花秦艽 小拱棚育苗技术 多年生草本植物 龙胆科 干燥根 入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艽小拱棚育苗技术
20
作者 董凯 《甘肃农业科技》 2013年第11期60-61,共2页
秦艽又名西秦艽、大叶秦艽、大叶龙胆,为龙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干燥根人药,有祛风湿、清湿热、止痹痛等功效。秦艽(Gentianamacrophyfla Pall.)、麻花秦艽(G.straminea Maxim.)、粗茎秦艽(G.crassicaulis Duthie et Burk... 秦艽又名西秦艽、大叶秦艽、大叶龙胆,为龙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干燥根人药,有祛风湿、清湿热、止痹痛等功效。秦艽(Gentianamacrophyfla Pall.)、麻花秦艽(G.straminea Maxim.)、粗茎秦艽(G.crassicaulis Duthie et Burk.)和小秦艽(G.dahurica Fisch.)的干燥根,是我国传统常用中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花秦艽 小拱棚育苗技术 多年生草本植物 MAXIM 龙胆科 干燥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