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产不同品种松针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东彦 石晓峰 +2 位作者 王信 马趣环 沈薇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9-44,共6页
以甘肃产白皮松、雪松、油松、落叶松、樟子松和华山松6个树种的松针为研究对象,采用DPPH法、ABTS法和铜离子还原能力测定其不同浓度乙醇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并采用熵值法综合评价遴选出抗氧化活性强的松针资源,为松针的进一步开发... 以甘肃产白皮松、雪松、油松、落叶松、樟子松和华山松6个树种的松针为研究对象,采用DPPH法、ABTS法和铜离子还原能力测定其不同浓度乙醇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并采用熵值法综合评价遴选出抗氧化活性强的松针资源,为松针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研究表明:采用不同浓度乙醇提取时,40%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最好;不同品种松针中,雪松松针的抗氧化活性最好,其中天水产雪松松针40%乙醇提取物的评分最高达99.52%,表明其可以作为进一步研究松针抗衰老研究的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针 不同浓度乙醇提取物 抗氧化活性 熵值法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陈莉莉 张书全 +1 位作者 张小栋 刘玉琴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10-413,共4页
目的分析甘肃省慢性病死亡流行现状,为制定甘肃省慢性病预防与控制规划、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04-2005年甘肃省第三次死因调查资料,计算各种死亡指标。结果甘肃省慢性病粗死亡率为504.59/10万(男性为578.38/10万,女性为431.42/1... 目的分析甘肃省慢性病死亡流行现状,为制定甘肃省慢性病预防与控制规划、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04-2005年甘肃省第三次死因调查资料,计算各种死亡指标。结果甘肃省慢性病粗死亡率为504.59/10万(男性为578.38/10万,女性为431.42/10万),占全死因的82.72%;标化死亡率为523.02/10万(男性为598.58/10万,女性为446.08/10万),男性高于女性;城市粗死亡率为513.59/10万,农村粗死亡率为471.09/10万,标化死亡率分别为523.70/10万和520.06/10万。甘肃省首位慢性病是恶性肿瘤,其次为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及消化系统疾病,前五位慢性病占全部慢性病的87.73%。结论慢性病已成为甘肃省城乡居民生命安全的主要威胁,防治亟待加强;重点防治的目标人群为农村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死亡率 流行病学 甘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猫儿眼不饱和脂肪酸对人BEL-7402细胞毒性作用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俞发荣 连秀珍 郭红云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513-1517,共5页
目的探讨甘肃猫儿眼不饱和脂肪酸对人BEL-7402细胞的毒性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色-质联用仪对甘肃猫儿眼不饱和脂肪酸进行分析;采用流式细胞仪、MTT法和扫描电镜法检测其毒性作用。结果分别给予BEL-7402细胞0.2、0.8、3.2mg.L-1甘肃猫儿眼... 目的探讨甘肃猫儿眼不饱和脂肪酸对人BEL-7402细胞的毒性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色-质联用仪对甘肃猫儿眼不饱和脂肪酸进行分析;采用流式细胞仪、MTT法和扫描电镜法检测其毒性作用。结果分别给予BEL-7402细胞0.2、0.8、3.2mg.L-1甘肃猫儿眼不饱和脂肪酸培养48h,测定结果显示,甘肃猫儿眼不饱和脂肪酸对人BEL-7402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34.0%、44.8%和70.7%,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0.812mg.L-1;凋亡率分别为18.6%、22.7%和24.2%;细胞膜微绒毛断裂,细胞破裂。结论甘肃猫儿眼不饱和脂肪酸对人BEL-7402细胞具有毒性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破坏细胞膜结构,抑制细胞分裂,损伤线粒体结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猫儿眼 不饱和脂肪酸 人BEL-7402细胞 毒性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4-2005年甘肃省居民预期寿命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陈莉莉 张书全 刘玉琴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65-667,共3页
目的分析甘肃省居民预期寿命,为制定有关政策提供客观准确的科学依据。方法利用2004-2005年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性抽样调查资料,应用寿命表计算甘肃居民全死因预期寿命、去主要死因预期寿命。结果 2004-2005年甘肃居民男、女、全人口平... 目的分析甘肃省居民预期寿命,为制定有关政策提供客观准确的科学依据。方法利用2004-2005年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性抽样调查资料,应用寿命表计算甘肃居民全死因预期寿命、去主要死因预期寿命。结果 2004-2005年甘肃居民男、女、全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分别为68.10、71.67和69.75岁,女性高于男性。目前影响甘肃居民的主要死因为慢性病,去除前五位主要慢性病死因甘肃居民预期寿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甘肃居民预期寿命低于同期中国居民预期寿命,慢性病已成为影响甘肃居民健康的主要死因,应加大对主要死因的防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期寿命 寿命表 去死因寿命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肝丸对大鼠降脂作用的药效学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殷银霞 梁永林 +1 位作者 陈玲 侯瑞云 《中医药学刊》 2003年第9期1453-1453,1474,共2页
目的 :观察脂肪肝丸对大鼠的降脂作用。方法 :通过高脂饲料喂养的方法 ,建立大鼠脂肪肝模型 ,并分成 3组 ,每组 10只 ,雌雄各半 ,第 1、2组口服给脂肪肝丸 ,剂量分别为 5 g/kg和 15g/kg ,第 3组为纯净水对照组。另设常规饲料喂养空白对... 目的 :观察脂肪肝丸对大鼠的降脂作用。方法 :通过高脂饲料喂养的方法 ,建立大鼠脂肪肝模型 ,并分成 3组 ,每组 10只 ,雌雄各半 ,第 1、2组口服给脂肪肝丸 ,剂量分别为 5 g/kg和 15g/kg ,第 3组为纯净水对照组。另设常规饲料喂养空白对照组。从大鼠身体质量、肝脏病理变化以及外观、血液生化指标 ,观察脂肪肝丸的降脂作用。结果 :治疗组 (第 1、2组 ) ,大鼠身体质量显著下降 ,Tch、TG明显降低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 (P <0 .0 5 ) ,另外 ,肝外观呈现紫红色 ,无油腻感 ,肝细胞正常 ,呈现恢复迹象。结论 :脂肪肝丸有明显的降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丸 脂肪肝 降脂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地区中医药治疗肝癌的研究热点及用药规律分析
6
作者 秦三利 齐江华 +7 位作者 张仲男 石昕 林静 焦丽莎 丁颖 张渊厚 宋文 单金姝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13-520,共8页
目的分析甘肃地区中医药治疗肝癌的研究热点及用药规律,为进一步优化肝癌治疗方法提供思路和依据。方法检索2006年1月至2021年6月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MEDLINE等数据库收录的关于甘肃地区中医药... 目的分析甘肃地区中医药治疗肝癌的研究热点及用药规律,为进一步优化肝癌治疗方法提供思路和依据。方法检索2006年1月至2021年6月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MEDLINE等数据库收录的关于甘肃地区中医药治疗肝癌的文献,运用Excel及SPSS统计软件对文献类型、年度分布、临床治疗情况以及中药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同时对高频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结果筛选出有效文献183篇,其中实验研究132篇(72.13%),临床研究文献33篇(18.03%),名家经验7篇(3.83%),综述9篇(4.92%),循证研究2篇(1.09%);除2007年及2008年个别年度外,其余年度的发文量相对稳定,均在10篇以上;对临床研究及实验研究文献中高频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均得到4组聚类组合;名家经验研究均为裴正学教授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经验报道;涉及中药煎服、中药静滴、中药口服、中药外敷及中药灌注5种中医药治疗方法;主要临床观察指标为生活质量、临床近期疗效、肝功能、临床症状、毒副反应、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瘤体大小及生存期;涉及29首中药处方,其中内服中药方12首,外敷中药方1首,其它自拟方16首;内服方中涉及99味中药,应用频次较高的为半枝莲、白术、柴胡、黄芪、茯苓及丹参,按单味中药进行归类,补虚药应用最多,占21.09%,其次为活血化瘀药和清热药,分别占16.73%和10.91%;涉及21味外敷中药,应用频次较高的为莪术、没药及乳香。结论甘肃地区中医药治疗肝癌方面文献以实验研究为主;中药应用以补虚药为主,体现出原发性肝癌中医辨证以虚为主,虚实夹杂的特点,治疗上既重视益气健脾,又施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疏肝理气及利水渗湿等治法。此外,中医药联合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对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疗效和不同中药提取物对肝癌细胞凋亡、增殖、侵袭、细胞周期等影响的研究以及裴正学教授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经验为甘肃地区本领域的主要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肝癌 聚类分析 研究热点 用药规律 甘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仲叶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现代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7
作者 李婉玉 张家旭 +1 位作者 谢兴文 石晓峰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00-917,共18页
杜仲叶是一种传统中药,现收录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同时其作为一种药食两用中药,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开发潜力。现代研究表明,杜仲叶主要含有黄酮类、酚酸类、木脂素类、环烯醚萜类等化学成分,具有抗氧化、降血压、降血脂、... 杜仲叶是一种传统中药,现收录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同时其作为一种药食两用中药,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开发潜力。现代研究表明,杜仲叶主要含有黄酮类、酚酸类、木脂素类、环烯醚萜类等化学成分,具有抗氧化、降血压、降血脂、神经保护和骨保护等药理作用。目前已研制和开发出较多以杜仲叶为主药或原料的药品、保健品和食品,在医疗、化工和养殖业等多个领域均有应用。该文通过检索近20年国内外对杜仲叶的相关研究报道,对其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和应用进行整理总结,为后续杜仲叶的研究及资源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叶 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斑牡丹的化学成分、活性与开发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彭腾腾 范彬 +1 位作者 石晓峰 王信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17-735,共19页
紫斑牡丹是我国西北牡丹种群的优势种,其作为地方传统药材,具有较高的食药价值和开发潜力。目前,已经从紫斑牡丹中分离和鉴定出了多种化学成分,包括单萜苷类、酚及酚苷类、黄酮类、低聚芪类、挥发油类、脂肪酸类、甾醇类、单宁类、三萜... 紫斑牡丹是我国西北牡丹种群的优势种,其作为地方传统药材,具有较高的食药价值和开发潜力。目前,已经从紫斑牡丹中分离和鉴定出了多种化学成分,包括单萜苷类、酚及酚苷类、黄酮类、低聚芪类、挥发油类、脂肪酸类、甾醇类、单宁类、三萜类等。现代研究表明,紫斑牡丹具有抗氧化、抗菌、抗癌等活性,已将其开发为口含片、软胶囊、口服液、保健化妆品、牡丹酒、花茶等新资源产品。本文主要对近10年国内外有关紫斑牡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类整理,对其活性及开发利用现状进行梳理,并对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紫斑牡丹的深入研究和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斑牡丹 化学成分 活性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化学计量学结合ICP-MS的党参道地性的研究及安全评价 被引量:1
9
作者 尹盼盼 张家旭 +3 位作者 李海燕 彭腾腾 白雯静 石晓峰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29-639,共11页
微量元素与中药的功效和安全性密切相关,也是药材道地性研究的一部分,为探讨党参中重金属元素的安全性、风险性及道地性的相关性。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及原子荧光光谱(AFS)法测定来源于甘肃、山西、湖北、四川等产区的3... 微量元素与中药的功效和安全性密切相关,也是药材道地性研究的一部分,为探讨党参中重金属元素的安全性、风险性及道地性的相关性。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及原子荧光光谱(AFS)法测定来源于甘肃、山西、湖北、四川等产区的39批党参药材中的20种元素的含量,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对党参产区进行差异判别。通过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其进行安全性评价,通过健康风险基于暴露量、危害指数法和暴露限值法对其进行风险评估。结果表明,重金属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加标回收率、仪器精密度和重现性良好,其中Ba、Sr、Mn的含量最高。主成分分析显示39批药材分为三类,同一产区的党参能较好地聚在一起,元素含量差异与产区分布有一定规律,其中Cs、Ga、As、Co、Li、Pb、Hg、Se、V、Mn为关键的差异标志物,为产地元素特征分析鉴别提供依据。安全评价结果为39批党参药材污染等级为安全,但风险评估后DS-31、DS-32、DS-34、DS-36及DS-37在人体长期蓄积中具有健康风险。方法高效、准确、简便,结合化学计量学可以对党参进行有效的产地判别,评价党参中元素的安全性及风险性,为党参道地性及健康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参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 化学计量学 道地性 安全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雪松松针总多酚的纯化工艺和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石晓峰 沈薇 +2 位作者 宁红霞 王斌利 张莉霞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325-1331,共7页
通过吸附-解吸附能力考察,从树脂NKA-9、S-8、AB-8、D101、HPD-100及HPD-600中筛选出适合纯化雪松松针总多酚的大孔树脂,并确定纯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HPD-600树脂为纯化雪松松针总多酚的优良材料;最佳纯化工艺为:上样量为8BV、浓... 通过吸附-解吸附能力考察,从树脂NKA-9、S-8、AB-8、D101、HPD-100及HPD-600中筛选出适合纯化雪松松针总多酚的大孔树脂,并确定纯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HPD-600树脂为纯化雪松松针总多酚的优良材料;最佳纯化工艺为:上样量为8BV、浓度1.5mg/mL、pH4.0—5.0,以2BV/h流速进行动态吸附;以10BV/h流速的6BV蒸馏水冲洗除杂后,用3BV的70%乙醇以4BV/h的流速进行解吸。在此条件下,多酚的纯度由9.88%提高到34.56%,约为纯化前的3.5倍。利用DPPH和ABTS自由基法对纯化前后雪松松针总多酚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清除DPPH和ABTS自由基能力依次为Vc〉纯化后的总多酚提取物〉BHT〉纯化前的总多酚提取物。通过测定纯化后雪松松针总多酚对野生型秀丽隐杆线虫体内活性氧的水平评价其体内抗氧化能力,结果显示,雪松松针总多酚降低了线虫体内的活性氧水平,10μg/mL雪松松针总多酚提取物溶液与4000μM/L的Vc对线虫的体内抗氧化能力相当,表现出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松松针 总多酚 大孔树脂 纯化工艺 抗氧化性能 DPPH自由基 ABTS自由基 野生型秀丽隐杆线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斑牡丹花粉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新娣 石晓峰 +4 位作者 刘东彦 范彬 李运 沈薇 马趣环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912-1918,共7页
对紫斑牡丹花粉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综合运用硅胶、聚酰胺、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及制备型高效液相等色谱技术,从该花粉70%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得到18个化合物,其结构由HR-ESI-MS、1H和13 C NMR等波谱学方法鉴定为腺苷... 对紫斑牡丹花粉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综合运用硅胶、聚酰胺、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及制备型高效液相等色谱技术,从该花粉70%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得到18个化合物,其结构由HR-ESI-MS、1H和13 C NMR等波谱学方法鉴定为腺苷(1)、芹菜素(2)、柠檬黄素(3)、8-甲氧基山萘酚(4)、槲皮素(5)、柠檬素-3-β-D-葡萄糖苷(6)、sexangularetin-3-O-y1-β-D-sophoroside(7)、limocitrin-3-O-y1-β-D-sophoroside(8)、芍药苷(9)、芍药内酯苷(10)、氧化芍药苷(11)、β-谷甾醇(12)、没食子酸(13)、肉豆蔻酸(14)、亚油酸(15)、对羟基苯甲醛(16)、邻苯二甲酸二戊酯(17)和蔗糖(18),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紫斑牡丹花粉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3、4、6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斑牡丹花粉 乙酸乙酯提取物 化学成分 黄酮 萜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斑牡丹花粉片制备工艺优化及其半成品颗粒质量控制
12
作者 彭腾腾 李海燕 +4 位作者 尹盼盼 王信 范彬 马趣环 石晓峰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2-50,共9页
目的优化紫斑牡丹花粉片制备工艺,并控制其半成品颗粒质量。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花粉用量、乳糖与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比例、交联聚维酮用量为影响因素,外观、硬度、脆碎度、崩解度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响应面试验结合反向传播神经... 目的优化紫斑牡丹花粉片制备工艺,并控制其半成品颗粒质量。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花粉用量、乳糖与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比例、交联聚维酮用量为影响因素,外观、硬度、脆碎度、崩解度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响应面试验结合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遗传算法(GA)优化制备工艺。根据2020年版《中国药典》相关规定,测定半成品颗粒含水量、流动性、可压性、吸湿性。结果最佳条件为花粉用量76%,乳糖与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比例1∶2,交联聚维酮用量13%,交联聚维酮内外加入比例1∶2,乙醇体积分数70%,综合评分为33.2分。半成品颗粒平均休止角为18.67°,压缩度为18.71%,豪斯纳比率为1.23%,最大吸湿率为13.17%,临界相对湿度为55.72%。结论该方法合理可行,可为紫斑牡丹花粉相关产品开发提供新思路,并且其半成品颗粒质量可控,能保证制粒过程顺利和提高花粉片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斑牡丹花粉片 制备工艺 半成品颗粒 质量控制 响应面试验 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 遗传算法(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雪松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3
作者 张军民 石晓峰 范彬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28-933,共6页
关键词 雪松 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雪松松针多糖的醇沉、脱蛋白工艺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马趣环 王信 +3 位作者 石晓峰 沈薇 范彬 王新娣 《林产化学与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1-88,共8页
对雪松松针多糖的醇沉、脱蛋白工艺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Box-Behnken模型对提取液浓缩比、乙醇体积分数和醇沉时间进行优化,比较多糖得率确定最佳雪松松针多糖醇沉工艺条件。以蛋白质清除率和多糖损失... 对雪松松针多糖的醇沉、脱蛋白工艺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Box-Behnken模型对提取液浓缩比、乙醇体积分数和醇沉时间进行优化,比较多糖得率确定最佳雪松松针多糖醇沉工艺条件。以蛋白质清除率和多糖损失率为指标,比较了Sevage法和三氯醋酸(TCA)法的脱蛋白效果,并对试剂用量、脱蛋白次数进行了考察,然后利用DPPH和ABTS自由基法对纯化后多糖的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优化的雪松松针多糖一级醇沉条件为粗提液体积和松针干质量的比例(浓缩比)为3∶1(mL∶g,下同),乙醇体积分数为71%,醇沉温度为40℃,醇沉时间为10 h,在此条件下,雪松松针多糖得率为3.81%,结果与预测值接近。收集多糖后的上清液再按浓缩比1∶1浓缩,筛选得到二级醇沉的乙醇体积分数为80%。Sevage法脱蛋白效率优于TCA法,其最佳条件为Sevage试剂与多糖溶液的体积比为1∶1,脱除蛋白次数为3次,经UV法测得脱蛋白后的一级、二级醇沉多糖(以葡萄糖折算)质量分数分别为35.36%和36.62%。清除DPPH与ABTS自由基能力依次为Vc>二级醇沉多糖>BHT>一级醇沉多糖,纯化后的雪松松针80%醇沉多糖表现出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松松针 多糖 醇沉工艺 脱蛋白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阳涩肠方对番泻叶致小鼠腹泻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雪萍 石永生 +4 位作者 张永东 梁涛 王永军 刘英 王玉梅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1期84-85,共2页
目的:观察温阳涩肠法对番泻叶致小鼠腹泻指数及正常小鼠小肠推进运动的影响。方法:采用药物性腹泻小鼠模型和碳末推进法。结果:小鼠灌服温阳涩肠药大剂量(83.75g/kg)、中剂量(41.87g/kg),腹泻指数分别为0.59、0.40,与模型对照组腹泻指数... 目的:观察温阳涩肠法对番泻叶致小鼠腹泻指数及正常小鼠小肠推进运动的影响。方法:采用药物性腹泻小鼠模型和碳末推进法。结果:小鼠灌服温阳涩肠药大剂量(83.75g/kg)、中剂量(41.87g/kg),腹泻指数分别为0.59、0.40,与模型对照组腹泻指数1.01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温阳涩肠药大剂量、中剂量及复方地芬诺酯均能明显抑制正常小鼠炭末推进率,其推进率分别为56.06%、61.91%和56.14%,与空白对照组推进率65.92%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大剂量的抑制效应与复方地芬诺酯(6.2mg/kg)相当(P>0.05)。结论:温阳涩肠法具有一定的止泻作用及抑制肠蠕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阳涩肠 番泻叶 止泻 腹泻指数川 肠推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孔草子油对大鼠胚胎毒性和致畸作用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郭红云 梁涛 +4 位作者 张永东 胡清荣 李雪萍 李德杏 俞发荣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9年第12期1135-1137,共3页
目的探讨微孔草子油对大鼠胚胎毒性和致畸作用。方法性成熟Wistar大鼠,雌性100只,雄性50只,按雌性:雄性=2:1合笼配对,每日清晨检查阴拴和精子,发现者定为受孕零天。孕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20只):给药组(设3个剂量组:给予微孔草子油2.5g/kg... 目的探讨微孔草子油对大鼠胚胎毒性和致畸作用。方法性成熟Wistar大鼠,雌性100只,雄性50只,按雌性:雄性=2:1合笼配对,每日清晨检查阴拴和精子,发现者定为受孕零天。孕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20只):给药组(设3个剂量组:给予微孔草子油2.5g/kg、5.0g/kg、10.0g/kg,ig)、环磷酰胺组(7mg/kg,sc)和菜子油组(给予等容积菜子油,ig)。受孕第7天开始,给药组、菜子油组每天给予受试物1次,连续10d。环磷酰胺组于受孕第11天给予环磷酰胺,每日1次,连续3d。受孕第20天处死孕鼠,观察受试物对孕鼠和胚胎的毒性及致畸作用。结果微孔草子油各剂量组孕鼠体重、活胎率明显高于环磷酰胺组(P<0.01),死胎率、吸收胎率显著低于环磷酰胺组(P<0.01),与菜子油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微孔草子油各剂量组胎鼠体重、身长、尾长与菜子油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外观、内脏、骨骼未发现畸形;环磷酰胺组140只胎鼠中有112只出现畸形。结论微孔草子油在2.5g/kg、5.0g/kg、10.0g/kg剂量时对孕鼠和胚胎无明显的毒性和致畸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孔草子油 胚胎 毒性 致畸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参皂甙及党参脂抗肿瘤与抗菌实验研究 被引量:19
17
作者 王俊淇 邸维霞 +1 位作者 周国林 郭红云 《中兽医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1-12,共2页
将党参皂甙和党参脂配制成不同浓度的溶液,分别作用于荷Hep小鼠、荷P388小鼠、荷EC小鼠,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钩端螺旋体4种致病微生物,测定了它们对肿瘤的抑制率及抑菌作用。结果表明,党参皂甙对动... 将党参皂甙和党参脂配制成不同浓度的溶液,分别作用于荷Hep小鼠、荷P388小鼠、荷EC小鼠,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钩端螺旋体4种致病微生物,测定了它们对肿瘤的抑制率及抑菌作用。结果表明,党参皂甙对动物瘤株P388、EC及Hep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党参脂溶性成分对瘤株P388及Hep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党参脂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钩端螺旋体有较明显抑制或杀灭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参皂甙 党参脂 抗肿瘤作用 抗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症相关因子基因多态性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易感性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田彩平 廖世奇 +2 位作者 袁红霞 姚伯程 王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44-448,共5页
目的:探讨甘肃汉族人群中炎症相关因子基因多态性与弥漫大B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发病率的相关性。方法:运用高分辨率溶解曲线(high-resolution melting,HRM)方法检测炎症因子基因多态性。结果:IL-1RA的rs425196... 目的:探讨甘肃汉族人群中炎症相关因子基因多态性与弥漫大B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发病率的相关性。方法:运用高分辨率溶解曲线(high-resolution melting,HRM)方法检测炎症因子基因多态性。结果:IL-1RA的rs4251961位点CC纯合子基因型携带者与患DLBCL风险有关(以TT为参照,CC基因型的OR为0.83,95%CI=0.697-0.997,P<0.05),但与T等位基因相比,C等位基因与DLBCL风险升高显著相关(OR=8.83,95%CI=1.909-40.813,P<0.01)。结论:IL-1RA的rs4251961位点的次等位基因C与DLBCL的易患性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LBCL HRM 基因多态性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疾病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9
作者 刘英 张瑞君 +1 位作者 伍志伟 施苓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6年第12期44-49,共6页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animalmodelsofhumandiseases)是为阐明人类疾病的发生机制或建立治疗方法而制作的、具有人类疾病模拟表现的实验动物。疾病动物模型对医学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许多疾病难以用人工诱发的方法制造动物模型,或许...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animalmodelsofhumandiseases)是为阐明人类疾病的发生机制或建立治疗方法而制作的、具有人类疾病模拟表现的实验动物。疾病动物模型对医学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许多疾病难以用人工诱发的方法制造动物模型,或许多疾病在实验动物身上不发生或仅仅是高等哺乳类动物才发生,因此难以通过自发或人工定向培育的方法获得动物模型。转基因技术的出现,为人类精确地研究基因与疾病的相关关系提供了可能,而且可以在个体发生的每个阶段中使用任何个体进行遗传功能的分析。因此,转基因疾病动物模型的开发成为转基因动物的热点。文章就转基因疾病动物模型的建立制作及应用前景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 转基因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雪松松针中莽草酸的纯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杜瑞琴 刘东彦 +1 位作者 张莉霞 石晓峰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73-1077,共5页
为建立莽草酸的纯化方法,以莽草酸的含量为指标,对雪松松针水提液的醇沉、大孔吸附树脂单用或与不同柱层析合用的纯化方法进行了探索。最终确定的莽草酸的纯化工艺流程为:提取-醇沉-柱层析-重结晶,其中醇沉法可以将莽草酸的含量由12.69... 为建立莽草酸的纯化方法,以莽草酸的含量为指标,对雪松松针水提液的醇沉、大孔吸附树脂单用或与不同柱层析合用的纯化方法进行了探索。最终确定的莽草酸的纯化工艺流程为:提取-醇沉-柱层析-重结晶,其中醇沉法可以将莽草酸的含量由12.69%提升到20.08%,大孔吸附树脂柱层析法单用可以将莽草酸的含量由20.08%提升到35.73%,回收率均超过95%;大孔吸附树脂柱结合硅胶柱层析法可得到纯度为80.05%的莽草酸近白色固体,回收率达60.04%,再经二氯甲烷和甲醇重结晶得到纯度为96.54%的莽草酸白色粉末,表明该纯化方法简单可行,重复性好,易于实施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松松针 莽草酸 纯化 醇沉法 柱层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