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物联网管理应用系统在苹果产业链的应用——以甘肃静宁苹果产业为例 被引量:8
1
作者 柴洪 何莉 +2 位作者 杨林娟 殷富岐 赵涛 《农业工程》 2021年第8期135-140,共6页
利用物联网技术优势构建了苹果产业链物联网管理应用系统,实现苹果产业链状态监测、管理过程控制、模拟预测和咨询服务。采用对比分析法研究了需要解决苹果种植质量控制的问题:应用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技术对果园进行管理过... 利用物联网技术优势构建了苹果产业链物联网管理应用系统,实现苹果产业链状态监测、管理过程控制、模拟预测和咨询服务。采用对比分析法研究了需要解决苹果种植质量控制的问题:应用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技术对果园进行管理过程状态监测,通过智能精准管理提高苹果质量,合法保护苹果及苹果加工产品的地理原产地。结果表明,物联网技术应用可以加速苹果产业链大数据整合与共享,降低人工投入成本,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区块链 苹果产业链 智能精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中部旱农耕作区秸秆饲料供求平衡及畜牧业发展潜力:以定西市安定区为例 被引量:16
2
作者 杜月红 陈强强 +2 位作者 崔秀娟 吴茜 赵荣芳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638-1649,共12页
秸秆饲料化利用对于促进"粮改饲"推动草食畜牧业发展,实现藏粮于草解决人畜争地以及构建大食物安全观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研究运用草谷比法与能量转化理论估算安定区农作物秸秆资源量和秸秆饲料化节粮潜力。在此基础上,设... 秸秆饲料化利用对于促进"粮改饲"推动草食畜牧业发展,实现藏粮于草解决人畜争地以及构建大食物安全观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研究运用草谷比法与能量转化理论估算安定区农作物秸秆资源量和秸秆饲料化节粮潜力。在此基础上,设计种植结构调整(A)和秸秆饲料化利用率提升(B)两种情景8种方案,对草食畜牧业发展潜力及经济效益进行估算。结果表明:1) 2000–2018年,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大宗作物小麦(Triticum aestivum)、玉米(Zea mays)、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秸秆资源总量为487.03×10^(4) t;草食家畜存栏量为1 132.61×10^(4) AUM,秸秆饲料的需求量为744.12×10^(4) t,秸秆饲料化量为177.05×10^(4) t,秸秆饲料供需缺口巨大。2)小麦、玉米、马铃薯三大作物秸秆节粮潜力分别为28.85×10^(4)、57.21×10^(4)、118.17×10^(4) t。3)以2018年实际存栏量14.28×10^(4) AUM为基准,对比各情景方案组合,Ah+Bh方案下的秸秆载畜潜力高达28.69×10^(4) AUM,经济效益达30 211.37×10^(4) CNY,为最优方案;最劣方案Al的载畜发展潜力为4.42×10^(4) AUM,经济效益为4 655.03×10^(4) CNY,较最优方案相差24.27×10^(4)AUM,经济效益相差25 556.34×10^(4) CNY。总体而言,A、B组合方案下的载畜潜力和经济效益均高于单一方案的潜力,草畜一体化发展不失为旱作农区可推广的有效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资源 秸秆饲料化 草谷比 潜力 安定区 资源量估算 情景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中部地区秸秆资源饲料化利用的载畜发展潜力情景模拟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罗峰 张浩珍 +3 位作者 梁晓龙 姜力玮 赵荣芳 陈强强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20年第6期1194-1203,共10页
运用情景模拟分析法构建了以秸秆载畜为表征的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和秸秆饲料化利用率变动两种情景,以甘肃中部地区所辖的定西市、白银市、兰州市及临夏州农牧交错区为例,采用9种不同方案对秸秆载畜发展潜力及经济效益进行了实证研究。结... 运用情景模拟分析法构建了以秸秆载畜为表征的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和秸秆饲料化利用率变动两种情景,以甘肃中部地区所辖的定西市、白银市、兰州市及临夏州农牧交错区为例,采用9种不同方案对秸秆载畜发展潜力及经济效益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A3+B3方案的秸秆载畜量最多,发展潜力高达131.00万羊单位,经济效益可达137969.20万元,为最优方案;情景Ⅰ+情景Ⅱ不同组合方案下可收集秸秆资源模拟载畜量差异明显,其中,最优与最劣(A1+B1)方案相差96.33万羊单位,秸秆资源饲料化利用的载畜发展潜力巨大;秸秆饲料化利用率调整(B方案),对秸秆载畜量提升的影响最大。若在甘肃中部地区推行作物种植结构调整,提高秸秆饲料化利用率,将会大幅度提高农牧区经济发展水平,促进农牧产业融合循环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饲料化 载畜潜力 情景模拟 甘肃中部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南黄河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人地关系协调发展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4
4
作者 陈强强 赵荣芳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87-396,407,共11页
[目的]甘南黄河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厘清其“人—地”关系及影响因子,对黄河流域生态安全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运用加权法测评2005—2019年甘南黄河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人类活动强度、资源环境承载力及两... [目的]甘南黄河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厘清其“人—地”关系及影响因子,对黄河流域生态安全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运用加权法测评2005—2019年甘南黄河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人类活动强度、资源环境承载力及两者关系,采用响应度模型、地理探测器分析人地关系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结果]2005—2019年,人类活动强度不断增强,资源环境承载力历经了“良好—下降—有限恢复”。人地关系综合状态体现出“中高度宽松—中轻度紧张—中高度紧张”的演变特征,且区域分异明显,牧区、半农半牧区人地关系较农区趋紧。人类活动强度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作用效应体现出显著的时空演变特征。时间演变方面,体现为“胁迫效应”减弱—“促进效应”递减—“胁迫效应”增强。空间演变方面,合作市体现出“胁迫效应”减弱向“促进效应”增强变化;临夏、和政和积石山3县由2015年前的“促进效应”变为“促进效应”减弱;康乐、临潭、卓尼、玛曲、碌曲和夏河6个县表现出“促进效应”减弱向“胁迫效应”增强。畜牧业发展水平、人口密度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成为影响人地关系时空演变的主要驱动因素,且因子间的交互作用呈现出非线性增强和双因子增强关系。[结论]甘南黄河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人地关系趋于紧张,且空间分异特征明显,未来应重点从区域畜牧业绿色转型与农牧民生计能力提升方面探索实现人地协调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地关系 时空演变 驱动因素 地理探测器 甘南黄河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牧交错区农牧民生计策略选择及影响因素——以天祝藏族自治县为例
5
作者 崔秀娟 杨婕妤 +2 位作者 杜月红 吴茜 陈强强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29-840,共12页
农牧民生计策略的选择受其生计资本的影响。基于国际发展部(DFID)可持续生计框架,从自然资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5个维度构建了农牧交错区农牧民生计资本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天祝藏族自治县309户农牧民调查数据,运... 农牧民生计策略的选择受其生计资本的影响。基于国际发展部(DFID)可持续生计框架,从自然资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5个维度构建了农牧交错区农牧民生计资本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天祝藏族自治县309户农牧民调查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农牧民对纯牧型、半农半牧型和非农型3种生计策略的选择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资源禀赋是农牧民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牲畜与草地规模是农牧民选择纯牧型生计策略的必要条件,草地与耕地面积均显著正向影响半农半牧型生计策略的选择(P<0.05)。以非农就业机会获取能力为表征的社会资本显著负向影响纯牧型生计策略的选择(P<0.05),极显著正向作用于非农型生计策略的选择(P<0.01)。同时,社会资本对于加速牧区“农转非”,缓解草原压力具有重要意义。2)家庭收入来源多元化和草原补奖等金融资本有助于半农半牧型生计策略的选择,而草原补奖负向影响非农型生计策略的选择。3)农牧民的住房条件对于非农型生计策略的选择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而较低的受教育程度负向影响半农半牧型生计策略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牧交错区 生计资本 生计策略选择 天祝藏族自治县 农牧民 Logistic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