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缺氧诱导基因1C在牦牛隐睾中的表达及其调控机制研究
1
作者 马密兰 王琪 +3 位作者 颜秋 李天安 赵兴绪 张勇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983-2994,共12页
旨在探究缺氧诱导基因1C(HIG1 hypoxia inducible domain family member 1C,HIGD1C)对牦牛睾丸支持细胞凋亡的影响。本研究分别选择3头3~6岁龄健康状况良好的公牦牛和隐睾症公牦牛,以其睾丸组织作为研究材料。通过HE染色、牦牛睾丸支持... 旨在探究缺氧诱导基因1C(HIG1 hypoxia inducible domain family member 1C,HIGD1C)对牦牛睾丸支持细胞凋亡的影响。本研究分别选择3头3~6岁龄健康状况良好的公牦牛和隐睾症公牦牛,以其睾丸组织作为研究材料。通过HE染色、牦牛睾丸支持细胞分离培养、间接免疫荧光、RT-qPCR、Western blot、HIGD1C过表达与干扰载体构建及体外细胞转染等技术,探究HIGD1C对牦牛睾丸支持细胞凋亡的调控机制。结果显示:正常睾丸基底膜及间质组织完整,曲细精管、管周肌细胞及支持细胞等排列紧密,隐睾中曲细精管断裂萎缩且HIGD1C在牦牛隐睾组织中转录及蛋白的表达水平极显著于高于正常睾丸组织(P<0.01);HIGD1C蛋白主要分布在睾丸间质细胞和支持细胞;成功分离培养出牦牛睾丸支持细胞且HIGD1C蛋白定位于原代睾丸支持细胞胞核;HIGD1C过表达支持细胞后,Bcl-2 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蛋白表达水平极显著上调(P<0.01),Bax和Caspase-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极显著上调(P<0.01),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过表达HIGD1C组支持细胞凋亡率极显著上升(P<0.01);反之,HIGD1C敲除后,Bax、Bcl-2和Caspase-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极显著下调(P<0.01),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HIGD1C敲除组支持细胞凋亡率极显著下调(P<0.01)。本研究结果表明:正常睾丸组织结构完整,隐睾间质疏松,且HIGD1C在牦牛隐睾组织中高表达。体外细胞试验表明上调HIGD1C,可以激活促凋亡蛋白,促进牦牛支持细胞凋亡;反之,下调HIGD1C表达水平会抑制支持细胞凋亡。提示HIGD1C参与调控牦牛睾丸支持细胞的凋亡,为揭示牦牛隐睾的发生机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D1C 隐睾症 支持细胞 凋亡 牦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型奶牛乳房炎乳腺组织中LDHA和PFKP的表达定位及功能分析
2
作者 霍王博 张博皓 +4 位作者 蔺婷 魏倩倩 赵兴绪 张勇 张全伟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8,共9页
【目的】探究临床型奶牛乳房炎乳腺组织中乳酸脱氢酶A(Lactate dehydrogenase A,LDHA)和血小板型磷酸果糖激酶(Platelet phosphofructose kinase,PFKP)的分布、表达规律及其潜在功能。【方法】采集泌乳期健康(Control,C,n=3)和患临床型... 【目的】探究临床型奶牛乳房炎乳腺组织中乳酸脱氢酶A(Lactate dehydrogenase A,LDHA)和血小板型磷酸果糖激酶(Platelet phosphofructose kinase,PFKP)的分布、表达规律及其潜在功能。【方法】采集泌乳期健康(Control,C,n=3)和患临床型乳房炎(clinical mastitis,CM,n=3)荷斯坦奶牛乳腺组织,通过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观察奶牛乳腺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cal,IHC)染色、免疫荧光(Immunofluorescence,IF)染色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分析奶牛乳腺组织中LDHA和PFKP的分布和表达规律;基于非依赖型模式(data-independent acquisition,DIA)蛋白质组学数据,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LDHA和PFKP潜在功能。【结果】H&E染色结果表明,C组乳腺结构完整,腺泡充盈,CM组乳腺结构模糊,腺泡塌陷,且有炎性细胞浸润;IHC和IF结果显示LDHA和PFKP蛋白主要定位于乳腺上皮细胞的胞质;qRT-PCR结果显示,与C组相比,CM组乳腺中LDHA和PFKP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1);生信预测分析发现LDHA和PFKP可能通过酸代谢、糖代谢等生物学途径参与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的发生。【结论】LDHA与PFKP参与奶牛乳房炎的发病过程,其高表达可加剧乳房炎症反应,这为深入研究奶牛乳腺组织中LDHA和PFKP的功能及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型奶牛乳房炎 糖酵解途径 LDHA PFKP DIA蛋白质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氢睾酮通过调控孕酮、雌二醇和细胞凋亡参与绵羊子宫功能 被引量:1
3
作者 丁自强 葛闻博 +7 位作者 段宏伟 吕建树 曾建林 王文娟 牛甜 张勇 赵兴绪 胡俊杰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993-3005,共13页
旨在探究双氢睾酮(dihydrotestosterone,DHT)是否通过调节孕酮(progesterone,P_(4))、雌二醇(oestrogen,E_(2))和细胞凋亡参与影响绵羊子宫功能,以揭示其在绵羊生殖生理中的潜在作用。本试验以1.5岁左右的雌性小尾寒羊为试验动物,检测... 旨在探究双氢睾酮(dihydrotestosterone,DHT)是否通过调节孕酮(progesterone,P_(4))、雌二醇(oestrogen,E_(2))和细胞凋亡参与影响绵羊子宫功能,以揭示其在绵羊生殖生理中的潜在作用。本试验以1.5岁左右的雌性小尾寒羊为试验动物,检测卵泡期、黄体期和妊娠期子宫中DHT合成酶和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的表达变化。随后,体外培养绵羊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并用DHT(10^(-10)~10^(-7) mol·L^(-1))和AR拮抗剂氟他胺(Flu,10^(-8) mol·L^(-1))处理(n=3)。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细胞免疫荧光、蛋白质印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P_(4)和E_(2)水平、合成酶和受体表达。此外,还检测经DHT和Flu处理后,绵羊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中凋亡因子Bcl-2相关X蛋白(Bcl-2-associated X protein,Bax)、B细胞淋巴瘤蛋白2(B cell lymphoma protein 2,Bcl-2)、半胱天冬酶3(caspase 3,CASP3)和活化半胱天冬酶3(active-caspase 3,Act-CASP3)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绵羊子宫不同时期DHT的合成和AR的表达存在差异,妊娠期子宫DHT合成及AR表达显著低于卵泡期和黄体期(P<0.05)。10^(-10)~10^(-7) mol·L^(-1) DHT处理后,P_(4)合成酶表达显著上调(P<0.05),在10^(-8)~10^(-7) mol·L^(-1) DHT时P_(4)合成显著增加(P<0.05),在10^(-10)~10^(-8) mol·L^(-1) DHT时孕酮受体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但10^(-7) mol·L^(-1) DHT时孕酮受体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5);在10^(-8)~10^(-7) mol·L^(-1) DHT时E_(2)相关合成酶显著减少,并且E_(2)水平显著下降(P<0.05),在10^(-9)和10^(-7) mol L^(-1) DHT时E_(2)受体ERα蛋白显著下调(P<0.05),在10^(-10)~10^(-7) mol·L^(-1) DHT时ERβ和GPER显著增加(P<0.05)。经Flu处理后部分解除DHT对P_(4)和E_(2)的调控。此外,10^(-10)~10^(-7) mol·L^(-1) DHT显著促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凋亡(P<0.05)。本研究证实DHT至少部分通过AR调节P_(4)和E_(2)合成及受体表达,影响细胞凋亡,参与调节子宫功能,这为进一步阐明雄激素参与调节子宫功能提供了新的基础和相关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氢睾酮 孕酮 雌二醇 凋亡 子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激素受体在双峰驼正常睾丸及隐睾的分布 被引量:1
4
作者 马晓杰 杨大鹏 +1 位作者 陈少宇 袁莉刚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35,共9页
【目的】比较双峰驼(Camelus bactrianus)正常睾丸及隐睾中性激素受体分布差异,探究双峰驼隐睾病理学变化与性激素受体的相关性,为双峰驼睾丸病理研究提供形态学参考。【方法】采用常规组织切片染色及特殊染色法观察隐睾病理学组织形态... 【目的】比较双峰驼(Camelus bactrianus)正常睾丸及隐睾中性激素受体分布差异,探究双峰驼隐睾病理学变化与性激素受体的相关性,为双峰驼睾丸病理研究提供形态学参考。【方法】采用常规组织切片染色及特殊染色法观察隐睾病理学组织形态以及糖原和蛋白的分布变化;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免疫荧光技术定位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 alpha,ERα)、雌激素受体β(estrogen receptor beta,ERβ)、促黄体生成素受体(luteinizing hormone receptor,LHR)和促卵泡激素受体(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 receptor,FSHR)在正常睾丸及隐睾的分布及表达。【结果】与正常睾丸相比,隐睾中各类细胞数量显著减少,Leydig细胞发育迟缓,Sertoli细胞多呈幼稚态,结缔组织及生精小管基膜酸性黏蛋白阳性强度下降,总蛋白分布下降;ERα、LHR和FSHR的表达极显著升高(P<0.01),AR的表达极显著降低(P<0.01),ERβ的表达差异不显著(P>0.05);AR在Leydig细胞和Sertoli细胞中的表达强度减弱,ERα在Sertoli细胞中的表达强度减弱,ERβ在Leydig细胞和Sertoli细胞中的表达强度无变化,LHR和FSHR在Leydig细胞和Sertoli细胞中的表达强度增强。【结论】双峰驼隐睾组织结构发育迟缓,糖原及蛋白分泌异常。隐睾Leydig细胞和Sertoli细胞性激素受体表达异常,不利于精子正常发生,阻碍生精细胞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峰驼 性激素受体 免疫组化 隐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R基因在不同发育期绵羊睾丸和附睾中的表达与组织分布
5
作者 蒋雨婷 王霞 +5 位作者 宋娟娟 李晨硕 王彩丽 陈浩林 李讨讨 马友记 《中国畜禽种业》 2024年第4期77-84,1,共9页
为探讨STAR基因在发育的绵羊睾丸和附睾中的表达模式及潜在功能,该研究采集3月龄、 1周岁和3周岁藏绵羊睾丸和附睾(头、体和尾)组织样本,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蛋白免疫印迹和免疫组织荧光染色法检测STAR基因的表达及其编码蛋白的细胞... 为探讨STAR基因在发育的绵羊睾丸和附睾中的表达模式及潜在功能,该研究采集3月龄、 1周岁和3周岁藏绵羊睾丸和附睾(头、体和尾)组织样本,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蛋白免疫印迹和免疫组织荧光染色法检测STAR基因的表达及其编码蛋白的细胞定位。结果发现,随着年龄的增加,在藏绵羊睾丸和附睾(附睾头除外)中STAR基因在转录水平的表达总体呈下降趋势,而在蛋白质水平的表达呈上调趋势。STAR蛋白主要存在于藏绵羊睾丸间质细胞和附睾假复层纤毛上皮主细胞。鉴于间质细胞和主细胞的主要生物学功能是分泌睾酮和分泌促进精子成熟所需的蛋白质,由此推测,STAR基因可能主要在睾丸间质细胞和附睾主细胞的发育和功能维持中发挥作用,进而促进雄激素的合成和精子的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STAR基因 睾丸 附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川某牛场牛源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分析及毒力基因检测 被引量:7
6
作者 达举云 宋倩 +5 位作者 史金莲 卢挺 崔晓 丁渲攀 张勇 赵兴绪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3-40,共8页
为了解宁夏某牛场引发奶牛乳房炎致病菌情况,采集临床型乳房炎奶牛乳样52份,采用Baid-Parker选择性培养基分离纯化细菌,革兰氏染色镜检、生化试验、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疑似菌株。采用琼脂纸片扩散法(K-B法)对细菌进行药敏试验,利用PC... 为了解宁夏某牛场引发奶牛乳房炎致病菌情况,采集临床型乳房炎奶牛乳样52份,采用Baid-Parker选择性培养基分离纯化细菌,革兰氏染色镜检、生化试验、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疑似菌株。采用琼脂纸片扩散法(K-B法)对细菌进行药敏试验,利用PCR检测分离株中携带的耐药基因、mecA基因和毒力基因。结果显示,52份乳样分离鉴定出2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有12株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41.4%;不同程度的多重耐药菌株达到20株,多重耐药率达到68.9%,万古霉素的敏感率为100%,左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环丙沙星的敏感率达到了65%以上;磺胺类耐药基因sul1和sul2的检出率均为100%,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pbp1A、pbp2B和氯霉素类耐药基因catA3的检出率40%以上,其他类耐药基因检出率较低;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显示,nuc、coa的检出率为100%,clfa和spa的检出率较高,hlb、sea、seg、sak、set1、FnBPA、PVL、FnBPB的检出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乳房炎 金黄色葡萄球菌 耐药性 毒力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吴忠地区奶牛临床型乳房炎主要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宋倩 达举云 +4 位作者 李怡娜 史金莲 李宗帅 赵兴绪 张勇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0-75,共6页
为了解宁夏吴忠地区奶牛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及其耐药情况,采集56份罹患乳房炎的奶牛乳样进行病原菌分离,并对分离菌进行了生化鉴定、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药敏试验以及耐药基因检测。结果表明,该地区的主要病原菌为大肠埃希氏菌和无... 为了解宁夏吴忠地区奶牛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及其耐药情况,采集56份罹患乳房炎的奶牛乳样进行病原菌分离,并对分离菌进行了生化鉴定、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药敏试验以及耐药基因检测。结果表明,该地区的主要病原菌为大肠埃希氏菌和无乳链球菌,检出率分别为23.2%和14.3%。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大肠埃希氏菌主要对头孢他啶、环丙沙星敏感,无乳链球菌主要对阿米卡星敏感。耐药基因检测结果表明大肠埃希氏菌和无乳链球菌主要对氨基糖胺类、氟喹诺酮类、四环素类药物敏感,大肠埃希氏菌对磺胺类药物耐药,对β-内酰胺类药物部分药物敏感,部分药物耐药;无乳链球菌主要对磺胺类药物和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乳房炎 大肠埃希氏菌 无乳链球菌 分离鉴定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急性瘤胃酸中毒湖羊瘤胃液中菌群和B族维生素丰度变化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吴建新 闫振兴 +4 位作者 段宏伟 吕建树 曾建林 马小军 胡俊杰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4045-4057,共13页
【目的】本试验旨在探讨湖羊亚急性瘤胃酸中毒(subacute rumen acidosis,SARA)对瘤胃液中微生物菌群结构和B族维生素表达丰度的影响,同时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用体况良好的湖羊12只,随机均分为2组,每组6只,对照组饲料精粗比... 【目的】本试验旨在探讨湖羊亚急性瘤胃酸中毒(subacute rumen acidosis,SARA)对瘤胃液中微生物菌群结构和B族维生素表达丰度的影响,同时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用体况良好的湖羊12只,随机均分为2组,每组6只,对照组饲料精粗比为3∶7,SARA组饲料精粗比为7∶3建立SARA模型。通过16S rRNA测序技术分析菌群结构变化,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方法分析瘤胃液中B族维生素的表达丰度,并用Pearson法分析二者相关性。【结果】对照组湖羊瘤胃菌群多样性指数(Shannon和Chao1)显著高于SARA组,菌群多样性显著高于SARA组(P<0.05)。在细菌门水平,对照组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Candidatus_Saccharibacteria、软壁菌门(Tenericutes)丰度显著高于SARA组(P<0.05);在细菌属水平,对照组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夏普氏菌属(Sharpea)、产丁酸盐菌属(Saccharibacteria)、未分类的瘤胃球菌属(unclassified_Ruminococcaceae)显著高于SARA组(P<0.05);而未分类的脱硫弧菌属(unclassified_Desulfovibrionaceae)、未分类的梭菌属(unclassified_Clostridiales)和拟普雷沃氏菌属(Alloprevotella)显著低于SARA组(P<0.05)。对照组与SARA组筛选出VB 6(吡哆醛、吡哆醇、吡哆胺)、VB 3、VB 9及VB 126种差异代谢物,其表达丰度SARA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结果显示,6种差异B族维生素与绝大多数瘤胃微生物具有显著相关性(R>0或R<0)。【结论】SARA改变了瘤胃液中菌群门与属水平结构,导致菌群多样性降低,增加了VB 6、VB 3、VB 9及VB 12表达丰度,且与瘤胃液中大部分菌群具有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急性瘤胃酸中毒(SARA) 微生物 B族维生素 丰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子宫内膜炎病原分离鉴定及致病性与耐药性检测 被引量:1
9
作者 丁渲攀 崔晓 +3 位作者 张西君 达举云 史金莲 张勇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5-30,共6页
采集8匹患子宫内膜炎母马的子宫灌洗液并进行细菌的分离鉴定,分离出的病原菌有大肠埃希氏菌、马链球菌兽疫亚种、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和无乳链球菌。选取上述病原菌对小鼠进行攻毒试验,攻毒后的小鼠分别于16 h(大肠埃希氏菌)、10.5 h(... 采集8匹患子宫内膜炎母马的子宫灌洗液并进行细菌的分离鉴定,分离出的病原菌有大肠埃希氏菌、马链球菌兽疫亚种、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和无乳链球菌。选取上述病原菌对小鼠进行攻毒试验,攻毒后的小鼠分别于16 h(大肠埃希氏菌)、10.5 h(马链球菌兽疫亚种)、18 h(肺炎链球菌)和20 h(无乳链球菌)后死亡。剖检病死小鼠发现肝脏、肺脏、肾脏和脾脏都有不同程度的充血、淤血及肿大。采集小鼠组织石蜡包埋后切片观察,发现组织破碎并且伴有严重的充血及淤血现象。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大肠埃希氏菌对四环素耐药,对氨苄西林、头孢哌酮、头孢噻肟等敏感;葡萄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耐药,对红霉素、左氧氟沙星、头孢唑林等敏感;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四环素、克拉霉素、头孢唑林、链霉素耐药,对左氧氟沙星敏感;马链球菌兽疫亚种对氨苄西林有一定耐药,对青霉素、红霉素、头孢类以及左氧氟沙星等敏感;无乳链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万古霉素、氨苄西林、四环素耐药,对氧氟沙星敏感。研究结果对预防和治疗马子宫内膜炎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子宫内膜炎 细菌分离鉴定 致病性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市猫传染性腹膜炎发病情况及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段志伟 张勇 +1 位作者 韩鹏 年聚盆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3-137,共5页
猫传染性腹膜炎是猫饲养过程中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对猫的健康有很大威胁。2021年3-12月,通过应用临床、实验室及特殊检查方法,对兰州市1 145例猫科疾病中的79例猫传染性腹膜炎病例进行诊疗与分析,以期为该病的诊疗及预防提供参考性资... 猫传染性腹膜炎是猫饲养过程中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对猫的健康有很大威胁。2021年3-12月,通过应用临床、实验室及特殊检查方法,对兰州市1 145例猫科疾病中的79例猫传染性腹膜炎病例进行诊疗与分析,以期为该病的诊疗及预防提供参考性资料。分析结果显示,兰州市各区域、不同生存环境及各年龄段的病例数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兰州市猫传染性腹膜炎发病率为6.90%,主城区平均确诊率(7.41%)比地县区高2.08%,其中城关区确诊率最高,达到7.72%(20/259);发病率最高的救助猫(17.96%)比家养猫高14.29%;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降低,1岁以下确诊率为10.07%(41/407)。病例的体温、体重、肠道淋巴结及白球比指标随着治疗逐渐恢复正常,但所需时间存在差异。结果表明,兰州市猫传染性腹膜炎发病率与其他地区接近,其与病例来源、生存环境、年龄存在相应联系,体温、体重、肠道淋巴结及白球比指标提示了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猫传染性腹膜炎 诊断 治疗 流行病学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