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乳中脂肪球粒径、脂肪酶活性以及游离脂肪酸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王风梅 梁琪 +2 位作者 文鹏程 张炎 黄绍海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95-100,共6页
以萨能奶山羊乳和荷斯坦牛乳为研究对象,用罗兹哥特法和激光动态散射仪分别测定了两种乳的脂肪含量、脂肪球粒径大小以及分布;用脂肪酶活性的临床分析方法测定了脂蛋白脂肪酶在乳脂肪和脱脂乳中的分布;采用硅胶-氧化铝柱层析分离脂肪酸... 以萨能奶山羊乳和荷斯坦牛乳为研究对象,用罗兹哥特法和激光动态散射仪分别测定了两种乳的脂肪含量、脂肪球粒径大小以及分布;用脂肪酶活性的临床分析方法测定了脂蛋白脂肪酶在乳脂肪和脱脂乳中的分布;采用硅胶-氧化铝柱层析分离脂肪酸,用气相色谱质谱测定了两种乳中游离脂肪酸的种类及含量。结果表明:萨能奶山羊乳和荷斯坦牛乳中的脂肪含量分别为4.04、3.55 g/100 m L;平均脂肪粒径为3.46、3.16μm;脂肪球粒径与脂肪含量之间存在线性正相关关系。萨能奶山羊乳和荷斯坦牛乳脂蛋白脂肪酶的活性分别为229.62±9.31、(366.81±24.33)U/L,其中乳脂肪中脂蛋白脂肪酶的含量分别为51.35%、27.09%,脱脂乳中含量分别为48.65%、72.91%;萨能奶山羊乳和荷斯坦牛乳中总的游离脂肪酸分别为211.38、717.02 mg/kg;短链游离脂肪酸含量分别为205.51、20.05 mg/kg;其中辛酸和癸酸是影响萨能奶山羊乳风味的主效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球粒径 游离脂肪酸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