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种药剂拌种对马铃薯晚疫病的田间防治效果 被引量:8
1
作者 李岩 刘长仲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4-87,共4页
为了防治马铃薯晚疫病,以庄薯3号为试验材料,研究5种药剂拌种处理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供试5种药剂拌种对马铃薯出苗期和生长期均无影响。5种药剂拌种对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效果有显著差异,其中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 g... 为了防治马铃薯晚疫病,以庄薯3号为试验材料,研究5种药剂拌种处理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供试5种药剂拌种对马铃薯出苗期和生长期均无影响。5种药剂拌种对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效果有显著差异,其中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 g·667 m^(-2)和稀土旱地宝100 g·667 m^(-2)拌种的防治效果较好,分别达到69.17%和60.34%;25%甲霜灵悬浮剂195 mL·667 m^(-2)、枯草芽孢杆菌14 g·667 m^(-2)和35%甲霜灵拌种剂120 g·667 m^(-2)拌种的防治效果较差,分别为44.17%、34.12%和25.56%。从马铃薯产量测定结果看出,稀土旱地宝100 g·667 m^(-2)拌种增产效果最佳,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 g·667 m^(-2)次之,分别较对照增产42.13%和26.61%。该试验结果可为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晚疫病 药剂拌种 病情指数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娄彻氏链霉菌ZZ-9与阿维菌素复配对南方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5
2
作者 黑雅娅 杨树 +3 位作者 张欣 陈军宏 张扬 薛应钰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6-101,共6页
为筛选出对南方根结线虫毒杀效果好的药剂复配浓度和比例,以南方根结线虫二龄幼虫、阿维菌素、娄彻氏链霉菌(Streptomyces rochei)ZZ-9为试验材料,开展了复配试验。结果表明,阿维菌素质量浓度为1.0μg·mL^(-1)时,二龄幼虫的校正死... 为筛选出对南方根结线虫毒杀效果好的药剂复配浓度和比例,以南方根结线虫二龄幼虫、阿维菌素、娄彻氏链霉菌(Streptomyces rochei)ZZ-9为试验材料,开展了复配试验。结果表明,阿维菌素质量浓度为1.0μg·mL^(-1)时,二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最高,为30.60%;将ZZ-9菌株发酵滤液原液与1.0μg·mL^(-1)阿维菌素复配,体积比为3∶1时对南方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最佳,48 h校正死亡率为54.44%,比单一使用阿维菌素提高了23.84%,且药剂的使用量减少了75%。可见,娄彻氏链霉菌ZZ-9与阿维菌素(1.0μg·mL^(-1))3∶1复配可以显著提高根结线虫二龄幼虫的死亡率,减少农药的使用量,为南方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娄彻氏链霉菌 南方根结线虫 阿维菌素 杀线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洲南瓜枯萎病菌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5
3
作者 李金峰 刘佳 +4 位作者 侯敏 张树武 沈志彦 徐秉良 陈荣贤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3-28,共6页
通过采用病原菌形态学观察、ITS分子鉴定、病原菌生物学特性测定,明确甘肃省武威地区美洲南瓜枯萎病的病原菌及其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引起甘肃省武威地区美洲南瓜枯萎病的病原为尖孢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该病原菌在25℃、12 h... 通过采用病原菌形态学观察、ITS分子鉴定、病原菌生物学特性测定,明确甘肃省武威地区美洲南瓜枯萎病的病原菌及其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引起甘肃省武威地区美洲南瓜枯萎病的病原为尖孢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该病原菌在25℃、12 h光暗交替,pH为8,以淀粉为碳源时生长最好.以硝酸钠和尿素为氮源时其生长速率最快,以牛肉浸膏为氮源时最有利于产孢.美洲南瓜枯萎病的病原菌及生物学特性的明确,为后续的病害防治等方面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南瓜 枯萎病 分离鉴定 尖孢镰孢菌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生拮抗细菌264ZY7的生物学特性测定及发酵条件优化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华 冯中红 +1 位作者 李统华 杨成德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1-27,共7页
对内生拮抗细菌264ZY7的生长温度、pH值、生长周期、固氮、溶磷及产IAA能力等生物学特性进行测定,并结合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设计试验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菌株264ZY7具有稳定的固氮和产IAA能力;在NA培养基上菌株264ZY7最高生... 对内生拮抗细菌264ZY7的生长温度、pH值、生长周期、固氮、溶磷及产IAA能力等生物学特性进行测定,并结合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设计试验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菌株264ZY7具有稳定的固氮和产IAA能力;在NA培养基上菌株264ZY7最高生长温度55℃、最低温度2℃、致死温度110℃和最适温度30~36℃,最适pH 5~7,在5 h进入对数生长期,在10~14 h时进入稳定生长期;其最优发酵条件为:牛肉膏3 g、蔗糖25 g、NaCl 5 g、酵母膏5 g、水1000 mL;温度28℃,接种量1%,装液量40 mL·150 mL^(-1),摇床转速240 r·min^(-1),pH 6,100 L发酵罐最佳放罐时间为21 h。获得了最佳培养条件,该结果为利用菌株264ZY7开发生防制剂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淀粉芽孢杆菌 生物学特性 测定 发酵条件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枯萎病菌毒素粗提液对美洲南瓜幼苗生长及生理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刘佳 柴改凤 +2 位作者 郭风清 张树武 徐秉良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1-88,共8页
为了揭示美洲南瓜枯萎病菌产生的毒素粗提液对幼苗的影响,研究了病原菌产毒的条件以及不同浓度毒素粗提液对美洲南瓜幼苗生长及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美洲南瓜枯萎病菌在pH值=7的Czapek培养液中24 h连续光照、振荡培养15 d时,产毒效果... 为了揭示美洲南瓜枯萎病菌产生的毒素粗提液对幼苗的影响,研究了病原菌产毒的条件以及不同浓度毒素粗提液对美洲南瓜幼苗生长及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美洲南瓜枯萎病菌在pH值=7的Czapek培养液中24 h连续光照、振荡培养15 d时,产毒效果最明显,对美洲南瓜种子胚根生长抑制率最高,毒素粗提液亦具有较强的热稳定性。80%的病原菌毒素粗提液,对美洲南瓜株高、茎粗和根长的生长抑制效果最好。处理11 d时,80%毒素粗提液处理下,美洲南瓜幼苗根系和叶片的细胞膜透性分别达到62.71%和62.31%;叶片MDA含量为对照的2.61倍,叶片PAL活性最高,为84.25 U·g^(-1),是对照处理PAL酶活性的2.09倍。研究结果可为揭示美洲南瓜枯萎病菌的致病机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南瓜 枯萎病菌 毒素 生长 细胞膜透性 生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