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6
篇文章
<
1
2
…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甘肃省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现状与发展思路
1
作者
袁秀萍
《甘肃农业科技》
2004年第5期17-19,共3页
在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甘肃省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取得的成绩与存在问题回顾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继续征集、丰富资源 ,采取措施、妥善保管 ,深入研究、充分利用 ,以及积极创新。
关键词
农作物
品种资源
研究现状
发展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甘肃省农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库及查询系统的建立
被引量:
21
2
作者
陈伟英
王晓娟
+2 位作者
窦有恒
彭忠
袁秀萍
《甘肃农业科技》
2003年第4期22-25,共4页
在对引进的中国农作物种质资源信息系统 ( CGRIS)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 ,依据甘肃省农科院 1984年编著的《甘肃省农作物品种资源目录》和中国农科院品资所编著的《农作物品种资源信息处理规范》标准 ,对甘肃省保存的 5 787份小麦品种...
在对引进的中国农作物种质资源信息系统 ( CGRIS)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 ,依据甘肃省农科院 1984年编著的《甘肃省农作物品种资源目录》和中国农科院品资所编著的《农作物品种资源信息处理规范》标准 ,对甘肃省保存的 5 787份小麦品种种质性状数据进行了分析、归纳和标准化处理 ;并结合我省种质管理的实际情况 ,对CGRIS系统进行了必要的扩展和属性改动 ,初步建成了甘肃省农作物种质资源数据信息查询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
农作物
种质资源
数据库
查询系统
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甘肃胡麻地方种质资源品质特性研究
被引量:
18
3
作者
赵利
党占海
李毅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453-2457,共5页
对甘肃省116份胡麻地方品种的重要品质指标———粗脂肪、硬脂酸、棕榈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含量和碘值进行测定,并根据这些品质指标对供试品种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供试品种粗脂肪含量平均值为37.48%,变异系数3.8%;硬脂酸、...
对甘肃省116份胡麻地方品种的重要品质指标———粗脂肪、硬脂酸、棕榈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含量和碘值进行测定,并根据这些品质指标对供试品种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供试品种粗脂肪含量平均值为37.48%,变异系数3.8%;硬脂酸、油酸含量平均值分别为5.32%和29.05%,变异系数分别为19.5%和11.6%;棕榈酸、亚麻酸、亚油酸含量平均值分别为5.9%、48.76%、10.95%,变异系数分别为8.4%、8%、8%;平均碘价175.60,变异系数2.76%;(2)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16个品种聚为7大类,其中:b亚组群硬脂酸和油酸含量最高,而亚麻酸含量最低;d亚组群品种亚麻酸含量最高;e亚组群粗脂肪含量和碘价最高,油酸含量最低;f亚组群硬脂酸含量最低;g亚组群棕榈酸含量最高,碘价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麻
地方种质资源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甘肃省谷子地方品种营养品质的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
20
4
作者
何继红
杨天育
吴国忠
《植物遗传资源科学》
CSCD
2002年第1期41-44,共4页
对甘肃省199份谷子地方品种子粒的营养品质分析结果表明:蛋白质和脂肪的平均含量较高,品种间差异大,变异丰富;不同地区谷子品种的营养品质存在差异,陇东地区谷子蛋白质和脂肪含量较高;不同粒色谷子营养品质也存在差异,青色籽粒的谷子其...
对甘肃省199份谷子地方品种子粒的营养品质分析结果表明:蛋白质和脂肪的平均含量较高,品种间差异大,变异丰富;不同地区谷子品种的营养品质存在差异,陇东地区谷子蛋白质和脂肪含量较高;不同粒色谷子营养品质也存在差异,青色籽粒的谷子其蛋白质、脂肪和赖氨酸含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品质
谷子
地方品种
甘肃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甘肃省蚕豆生产现状与发展途径
被引量:
10
5
作者
任瑞玉
杨晓明
《甘肃农业科技》
2005年第3期6-8,共3页
通过介绍蚕豆在甘肃省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及发展蚕豆产业的优势 ,针对目前甘肃省蚕豆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甘肃省发展蚕豆产业的途径是 :突出优势 ,合理布局 ;依靠科技 ,提高蚕豆生产的整体效益 ;改善生产条件 。
关键词
甘肃省
蚕豆
生产
现状
发展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作物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研究进展
被引量:
3
6
作者
苟作旺
杨芳萍
杨文雄
《甘肃农业科技》
2007年第1期21-24,共4页
综述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的基本原理、特点和基本策略,对其在作物育种上的应用情况等技术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关键词
分子标记
辅助选择
育种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甘肃省小杂粮生产现状及发展措施
被引量:
7
7
作者
吴国忠
《甘肃农业科技》
2003年第3期19-21,共3页
通过对甘肃省小杂粮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优势的分析 ,提出甘肃省发展小杂粮生产应采取的措施是 :加强优质小杂粮品种的选育和引进、推广高效丰产栽培管理技术。
关键词
甘肃
小杂粮
生产现状
发展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甘肃省高粱种质资源的品质类型及评价
被引量:
5
8
作者
袁秀萍
《甘肃农业科技》
2006年第9期16-17,共2页
从籽粒蛋白质、百克蛋白质赖氮酸、角质率、单宁的含量及籽粒着壳率、面食适口性等方面对甘肃省123份高粱品种资源进行了鉴定评价。选出高蛋白品种30个,其中陇南330、扫帚高粱的籽粒蛋白质含量分别达12.24%、14.38%,入选《中国高...
从籽粒蛋白质、百克蛋白质赖氮酸、角质率、单宁的含量及籽粒着壳率、面食适口性等方面对甘肃省123份高粱品种资源进行了鉴定评价。选出高蛋白品种30个,其中陇南330、扫帚高粱的籽粒蛋白质含量分别达12.24%、14.38%,入选《中国高粱品种志》较高蛋白质含量特殊性状品种目录;百克蛋白质高赖氨酸含量品种23个,其中小辈红高粱、天粱1号、天粱3号、红铃大辈、紫穗桃园红、矮高粱6个品种籽粒百克蛋白质赖氨酸含量在2.66%~3.15%,入选《中国高粱品种志》赖氨酸含量较高特殊性状品种目录;低单宁含量品种7个,其中泾粱l号单宁含量为0.03%,属目前甘肃省高粱种质资源中单宁含量较低的品种;低着壳率品种63个;面粉品质较优的品种33个,其中小辈红高粱、天粱3号、红铃大辈、红高粱、陇南403、黑壳蛇眼红、黑铃小辈、黑矮老汉8个品种入选《中国高粱品种志》食味较好特殊品种目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省
高粱
种质资源
品质类型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缺水地区节水农业的研究概况
9
作者
李守谦
马忠明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217-222,共6页
本文根据我国缺水地区近年来对节水农业的研究成果,从基础理论研究、水资源管理、优化配水、节水工程建设、微灌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地面灌水技术的改进、地面覆盖节水技术、化学物质节水技术等方面,对我国缺水地区节水农业研究的现状进...
本文根据我国缺水地区近年来对节水农业的研究成果,从基础理论研究、水资源管理、优化配水、节水工程建设、微灌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地面灌水技术的改进、地面覆盖节水技术、化学物质节水技术等方面,对我国缺水地区节水农业研究的现状进行了综合论述。我国缺水地区对节水农业的研究已取得了重大进展,但还必须进一步深化理论研究,开发利用新的节水技术,使农业生产向节水、节能、高效的方向持续,稳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水农业
缺水地区
节水技术
微灌技术
地面灌水技术
地面覆盖
优化配水
中国
稳步发展
农业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05年甘肃省玉米新杂交种早熟组区域试验总结
被引量:
3
10
作者
周玉乾
《甘肃农业科技》
2006年第9期14-15,共2页
2005年甘肃省玉米新杂交种早熟组区域试验结果表明,在参试的杂交种中,金穗2036平均折合产量8 248 kg/hm2,比对照酒单2号增产21.7%,达极显著水平,居参试品种第1位,稳产性和适应性较好,抗病性较强,适宜在我省定西及中部高海拔地区种植。
关键词
甘肃省
玉米
新品种
区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05年甘肃省玉米新杂交种中晚熟组区试总结
被引量:
2
11
作者
周玉乾
《甘肃农业科技》
2007年第2期10-12,共3页
2005年甘肃省玉米新杂交种中晚熟组区域试验结果表明,玉米新杂交种金穗2023平均折合产量14 176 kg/hm2,比对照品种中单2号增产21.7%;金穗2009平均折合产量14 118 kg/hm2,比对照中单2号增产20.90%;LIC102平均折合产量13 588 kg/hm2,比对...
2005年甘肃省玉米新杂交种中晚熟组区域试验结果表明,玉米新杂交种金穗2023平均折合产量14 176 kg/hm2,比对照品种中单2号增产21.7%;金穗2009平均折合产量14 118 kg/hm2,比对照中单2号增产20.90%;LIC102平均折合产量13 588 kg/hm2,比对照品种中单2号增产16.4%。这3个品种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较好,均抗锈病、青枯病,抗倒伏,适宜在甘肃省河西及中部地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省
玉米
新品种
区域试验
中晚熟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01-2002年甘肃省玉米新杂交种中熟组区域试验结果
12
作者
何海军
寇思荣
+2 位作者
杨彦忠
王振军
周玉乾
《甘肃农业科技》
2004年第1期9-11,共3页
20 0 1- 2 0 0 2年甘肃省玉米新杂交种中熟组区域试验结果表明 :参试杂交种在 2 a12点次试验中 ,以杂交种张 379的平均折合产量最高 ,为 1190 5 .5 6 kg/ hm2 ,比对照品种临单 2 11增产 2 0 .2 % ,居第 1位 ,其稳产性和适应性较好 ,抗...
20 0 1- 2 0 0 2年甘肃省玉米新杂交种中熟组区域试验结果表明 :参试杂交种在 2 a12点次试验中 ,以杂交种张 379的平均折合产量最高 ,为 1190 5 .5 6 kg/ hm2 ,比对照品种临单 2 11增产 2 0 .2 % ,居第 1位 ,其稳产性和适应性较好 ,抗病性较强 ,适宜河西、中部等地种植杂交种 ;杂交种 96 88的平均折合产量 110 0 0 .0 0 kg/ hm2 ,比临单 2 11增产 12 .0 % ,居第 2位 ,但适应性和稳产性一般 ,轻感青枯病、红叶病、大斑病 ,适宜河西、中部的大部分地区及平凉与天水的海拔较高地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省
玉米
新品种
区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甘肃省发展糯玉米的建议
13
作者
周玉乾
《农业科技通讯》
2009年第10期11-12,共2页
文章在分析糯玉米产业化前景的基础上,结合甘肃省的实际情况,对甘肃省发展糯玉米提出几点建议:拓宽种质基础、加快种质改良;制定正确的育种目标,把握育种主导方向;重视高新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结合,快速选育新品种;加速成果转化。
关键词
甘肃
糯玉米
产业化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黑河实验(HEIFE)的一些研究成果
被引量:
163
14
作者
胡隐樵
高由禧
+5 位作者
王介民
季国良
沈志宝
程麟生
陈家宜
李守谦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25-236,共12页
本文回顾了黑河实验(HEIFE)的执行情况,总结了到目前为止的主要研究成果。得到了干旱地区陆面过程地表参数、地表能量平衡特征和湍流通量参数化的结果。同时得到了干旱地区陆面过程的物理机制同湿润地区有质的差异这一认识:同...
本文回顾了黑河实验(HEIFE)的执行情况,总结了到目前为止的主要研究成果。得到了干旱地区陆面过程地表参数、地表能量平衡特征和湍流通量参数化的结果。同时得到了干旱地区陆面过程的物理机制同湿润地区有质的差异这一认识:同湿润地区不同,干旱地区地表蒸散和植被过程并不是地表能量平衡中的控制因子,因为感热并不输送到自由大气仅是大气边界层的强迫因子;而潜热输送给自由大气并且潜热的释放是大气环流的主要能源,但干旱地区很少或没有水汽和潜热输送到自由大气,所以干旱地区自由大气不能从地面得到热能;地表反射率大和向上长波辐射强致使净辐射亏损大;基于以上原因,干旱地区可能是一个水汽输送和热能的“汇”。这些结果使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干旱地区的陆面过程。黑河实验的结果以系统的观测事实证实了绿洲的冷岛效应,临近绿洲沙漠的逆湿现象,即夏季白天常常是绿洲有感热向下输送,临近绿洲的沙漠有水汽向下输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面过程
干旱地区
沙漠
黑河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应用RAPD标记研究不同生态区谷子品种的遗传差异
被引量:
19
15
作者
杨天育
窦全文
+3 位作者
沈裕琥
黄相国
何继红
吴国忠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5期765-770,共6页
应用RAPD标记对19份国内不同生态区的谷子品种的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分子水平上,不同生态区的谷子品种间存在一定的遗传差异,但遗传差异程度并不高.11个随机引物共扩增出54条多态性带,不同引物扩增的带数差异较大,每个引物可扩...
应用RAPD标记对19份国内不同生态区的谷子品种的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分子水平上,不同生态区的谷子品种间存在一定的遗传差异,但遗传差异程度并不高.11个随机引物共扩增出54条多态性带,不同引物扩增的带数差异较大,每个引物可扩增2~8条多态性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4.91条多态性带.引物1050扩增的多态性带最多 8条 .聚类结果表明,基于RAPD标记分析的遗传聚类群与生态类型有很大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FD标记
生态区
谷子
品种
遗传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甘肃胡麻地方品种种质资源品质分析
被引量:
34
16
作者
赵利
党占海
张建平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82-286,共5页
对甘肃116个胡麻地方品种种质资源的粗脂肪含量、5种脂肪酸含量及碘价等主要品质性状进行测定分析,对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甘肃胡麻地方种质资源粗脂肪含量,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含量及碘价的平均...
对甘肃116个胡麻地方品种种质资源的粗脂肪含量、5种脂肪酸含量及碘价等主要品质性状进行测定分析,对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甘肃胡麻地方种质资源粗脂肪含量,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含量及碘价的平均值分别为37.48%、5.90%、5.32%、29.05%、10.94%、48.76%和175.60。粗脂肪含量普遍较低,油酸和亚麻酸含量高。5种脂肪酸中棕榈酸、亚麻酸、亚油酸含量变异较小,硬脂酸和油酸变异较大;不同品质性状间的相关关系和相关程度不同,粗脂肪含量与亚油酸含量有极显著的正相关,与硬脂酸含量有极显著的负相关;亚麻酸与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含量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碘价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棕榈酸与油酸含量有显著的正相关,硬脂酸与油酸含量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油酸与碘价呈极显著负相关。初步筛选出一批高油分、高油酸、高亚麻酸的优良种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麻
种质资源
粗脂肪含量
脂肪酸含量
碘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作物品种评价新方法——全息生育适度系数法
被引量:
9
17
作者
张俊儒
周宽基
+2 位作者
王世红
冯毓琴
张永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1期6345-6347,6356,共4页
结合作物育种工作实践,提出了适用于作物品种比较试验结果分析、评判新方法——全息生育适度系数法。这一方法融合了试验所获全部结果信息,并使之共置于同一个平台(或视角),对不同品种进行综合表现及能力分析、评判,具有同效性、同比性...
结合作物育种工作实践,提出了适用于作物品种比较试验结果分析、评判新方法——全息生育适度系数法。这一方法融合了试验所获全部结果信息,并使之共置于同一个平台(或视角),对不同品种进行综合表现及能力分析、评判,具有同效性、同比性、可加性和方法简便、直观明了的特点。其生物学意义和育种学意义明显。它弥补了以往数理统计方法只分析产量一个性状的不足,具有较强的实用性。选用玉米品种比较试验资料,对这一方法的应用作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集信息
生育适度系数
等份圆周几何图
多边形面积
评价
品种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低能重离子注入春小麦干种子生物效应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12
18
作者
张金莲
胡钺
+3 位作者
卫增泉
颉红梅
李文建
马受武
《甘肃农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2-4,共3页
研究结果表明,连续两年以低能重离子注入春小麦品种定西24号后,均获得了抽穗期早3~4天的突变体,且频率较高。因而低能重离子注入春小麦可作为获得早熟性状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育种中应用。
关键词
低能重离子
生物效应
春小麦
种子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豌豆遗传图谱构建及QTL定位研究进展
被引量:
3
19
作者
杨晓明
安黎哲
党占海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2159-2165,共7页
豌豆的许多性状是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QTL定位就是以分子标记技术为工具、以遗传连锁图谱为基础、利用分子标记与QTL之间的连锁关系确定控制数量性状的基因在基因组中的位置.本文对QTL定位原理、方法进行了简单介绍;对豌豆遗传图谱构...
豌豆的许多性状是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QTL定位就是以分子标记技术为工具、以遗传连锁图谱为基础、利用分子标记与QTL之间的连锁关系确定控制数量性状的基因在基因组中的位置.本文对QTL定位原理、方法进行了简单介绍;对豌豆遗传图谱构建及主要性状,如产量、品质、抗病性等QTL定位、遗传效应分析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对目前基于QTL豌豆分子标记育种存在的问题、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量性状基因座(QTL)
分子标记
遗传图谱
豌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天蓝苜蓿栽培利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9
20
作者
冯毓琴
曹致中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6-20,共5页
综述了天蓝苜蓿Medicago lupulina 在草地建植、保护覆盖、抑制杂草、种植绿肥、饲用和坪用的利用价值,并结合试验,主要介绍了天蓝苜蓿的高度、盖度和越冬性等草坪坪用性状。
关键词
天蓝苜蓿
利用
营养
草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甘肃省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现状与发展思路
1
作者
袁秀萍
机构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出处
《甘肃农业科技》
2004年第5期17-19,共3页
文摘
在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甘肃省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取得的成绩与存在问题回顾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继续征集、丰富资源 ,采取措施、妥善保管 ,深入研究、充分利用 ,以及积极创新。
关键词
农作物
品种资源
研究现状
发展思路
分类号
S32 [农业科学—作物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甘肃省农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库及查询系统的建立
被引量:
21
2
作者
陈伟英
王晓娟
窦有恒
彭忠
袁秀萍
机构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出处
《甘肃农业科技》
2003年第4期22-25,共4页
文摘
在对引进的中国农作物种质资源信息系统 ( CGRIS)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 ,依据甘肃省农科院 1984年编著的《甘肃省农作物品种资源目录》和中国农科院品资所编著的《农作物品种资源信息处理规范》标准 ,对甘肃省保存的 5 787份小麦品种种质性状数据进行了分析、归纳和标准化处理 ;并结合我省种质管理的实际情况 ,对CGRIS系统进行了必要的扩展和属性改动 ,初步建成了甘肃省农作物种质资源数据信息查询系统。
关键词
甘肃
农作物
种质资源
数据库
查询系统
属性
分类号
S324 [农业科学—作物遗传育种]
S126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甘肃胡麻地方种质资源品质特性研究
被引量:
18
3
作者
赵利
党占海
李毅
机构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中国
科学院
西北高原生物
研究所
出处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453-2457,共5页
基金
甘肃省发改委产业化开发项目(甘计高技[2003]980号)
文摘
对甘肃省116份胡麻地方品种的重要品质指标———粗脂肪、硬脂酸、棕榈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含量和碘值进行测定,并根据这些品质指标对供试品种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供试品种粗脂肪含量平均值为37.48%,变异系数3.8%;硬脂酸、油酸含量平均值分别为5.32%和29.05%,变异系数分别为19.5%和11.6%;棕榈酸、亚麻酸、亚油酸含量平均值分别为5.9%、48.76%、10.95%,变异系数分别为8.4%、8%、8%;平均碘价175.60,变异系数2.76%;(2)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16个品种聚为7大类,其中:b亚组群硬脂酸和油酸含量最高,而亚麻酸含量最低;d亚组群品种亚麻酸含量最高;e亚组群粗脂肪含量和碘价最高,油酸含量最低;f亚组群硬脂酸含量最低;g亚组群棕榈酸含量最高,碘价最低。
关键词
胡麻
地方种质资源
品质
Keywords
flax
landrace germplasm
quality
分类号
Q945.64 [生物学—植物学]
S565.9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甘肃省谷子地方品种营养品质的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
20
4
作者
何继红
杨天育
吴国忠
机构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出处
《植物遗传资源科学》
CSCD
2002年第1期41-44,共4页
文摘
对甘肃省199份谷子地方品种子粒的营养品质分析结果表明:蛋白质和脂肪的平均含量较高,品种间差异大,变异丰富;不同地区谷子品种的营养品质存在差异,陇东地区谷子蛋白质和脂肪含量较高;不同粒色谷子营养品质也存在差异,青色籽粒的谷子其蛋白质、脂肪和赖氨酸含量较高。
关键词
营养品质
谷子
地方品种
甘肃
评价
Keywords
Nutritive quality
Local variety
Foxtail millet
分类号
S515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甘肃省蚕豆生产现状与发展途径
被引量:
10
5
作者
任瑞玉
杨晓明
机构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出处
《甘肃农业科技》
2005年第3期6-8,共3页
文摘
通过介绍蚕豆在甘肃省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及发展蚕豆产业的优势 ,针对目前甘肃省蚕豆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甘肃省发展蚕豆产业的途径是 :突出优势 ,合理布局 ;依靠科技 ,提高蚕豆生产的整体效益 ;改善生产条件 。
关键词
甘肃省
蚕豆
生产
现状
发展途径
分类号
S5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物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研究进展
被引量:
3
6
作者
苟作旺
杨芳萍
杨文雄
机构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出处
《甘肃农业科技》
2007年第1期21-24,共4页
文摘
综述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的基本原理、特点和基本策略,对其在作物育种上的应用情况等技术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关键词
分子标记
辅助选择
育种研究
Keywords
Molecular marker
Assisted selection
Breeding study
分类号
Q78 [生物学—分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甘肃省小杂粮生产现状及发展措施
被引量:
7
7
作者
吴国忠
机构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出处
《甘肃农业科技》
2003年第3期19-21,共3页
文摘
通过对甘肃省小杂粮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优势的分析 ,提出甘肃省发展小杂粮生产应采取的措施是 :加强优质小杂粮品种的选育和引进、推广高效丰产栽培管理技术。
关键词
甘肃
小杂粮
生产现状
发展措施
分类号
F326.1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S515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甘肃省高粱种质资源的品质类型及评价
被引量:
5
8
作者
袁秀萍
机构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品种资源室
出处
《甘肃农业科技》
2006年第9期16-17,共2页
文摘
从籽粒蛋白质、百克蛋白质赖氮酸、角质率、单宁的含量及籽粒着壳率、面食适口性等方面对甘肃省123份高粱品种资源进行了鉴定评价。选出高蛋白品种30个,其中陇南330、扫帚高粱的籽粒蛋白质含量分别达12.24%、14.38%,入选《中国高粱品种志》较高蛋白质含量特殊性状品种目录;百克蛋白质高赖氨酸含量品种23个,其中小辈红高粱、天粱1号、天粱3号、红铃大辈、紫穗桃园红、矮高粱6个品种籽粒百克蛋白质赖氨酸含量在2.66%~3.15%,入选《中国高粱品种志》赖氨酸含量较高特殊性状品种目录;低单宁含量品种7个,其中泾粱l号单宁含量为0.03%,属目前甘肃省高粱种质资源中单宁含量较低的品种;低着壳率品种63个;面粉品质较优的品种33个,其中小辈红高粱、天粱3号、红铃大辈、红高粱、陇南403、黑壳蛇眼红、黑铃小辈、黑矮老汉8个品种入选《中国高粱品种志》食味较好特殊品种目录。
关键词
甘肃省
高粱
种质资源
品质类型
评价
分类号
S51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缺水地区节水农业的研究概况
9
作者
李守谦
马忠明
机构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出处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217-222,共6页
文摘
本文根据我国缺水地区近年来对节水农业的研究成果,从基础理论研究、水资源管理、优化配水、节水工程建设、微灌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地面灌水技术的改进、地面覆盖节水技术、化学物质节水技术等方面,对我国缺水地区节水农业研究的现状进行了综合论述。我国缺水地区对节水农业的研究已取得了重大进展,但还必须进一步深化理论研究,开发利用新的节水技术,使农业生产向节水、节能、高效的方向持续,稳步发展。
关键词
节水农业
缺水地区
节水技术
微灌技术
地面灌水技术
地面覆盖
优化配水
中国
稳步发展
农业生产
Keywords
Water-saving agriculture
Water-lacking regions.
分类号
P641.7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S275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05年甘肃省玉米新杂交种早熟组区域试验总结
被引量:
3
10
作者
周玉乾
机构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出处
《甘肃农业科技》
2006年第9期14-15,共2页
文摘
2005年甘肃省玉米新杂交种早熟组区域试验结果表明,在参试的杂交种中,金穗2036平均折合产量8 248 kg/hm2,比对照酒单2号增产21.7%,达极显著水平,居参试品种第1位,稳产性和适应性较好,抗病性较强,适宜在我省定西及中部高海拔地区种植。
关键词
甘肃省
玉米
新品种
区域试验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05年甘肃省玉米新杂交种中晚熟组区试总结
被引量:
2
11
作者
周玉乾
机构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出处
《甘肃农业科技》
2007年第2期10-12,共3页
文摘
2005年甘肃省玉米新杂交种中晚熟组区域试验结果表明,玉米新杂交种金穗2023平均折合产量14 176 kg/hm2,比对照品种中单2号增产21.7%;金穗2009平均折合产量14 118 kg/hm2,比对照中单2号增产20.90%;LIC102平均折合产量13 588 kg/hm2,比对照品种中单2号增产16.4%。这3个品种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较好,均抗锈病、青枯病,抗倒伏,适宜在甘肃省河西及中部地区种植。
关键词
甘肃省
玉米
新品种
区域试验
中晚熟组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01-2002年甘肃省玉米新杂交种中熟组区域试验结果
12
作者
何海军
寇思荣
杨彦忠
王振军
周玉乾
机构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出处
《甘肃农业科技》
2004年第1期9-11,共3页
文摘
20 0 1- 2 0 0 2年甘肃省玉米新杂交种中熟组区域试验结果表明 :参试杂交种在 2 a12点次试验中 ,以杂交种张 379的平均折合产量最高 ,为 1190 5 .5 6 kg/ hm2 ,比对照品种临单 2 11增产 2 0 .2 % ,居第 1位 ,其稳产性和适应性较好 ,抗病性较强 ,适宜河西、中部等地种植杂交种 ;杂交种 96 88的平均折合产量 110 0 0 .0 0 kg/ hm2 ,比临单 2 11增产 12 .0 % ,居第 2位 ,但适应性和稳产性一般 ,轻感青枯病、红叶病、大斑病 ,适宜河西、中部的大部分地区及平凉与天水的海拔较高地区种植。
关键词
甘肃省
玉米
新品种
区域试验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甘肃省发展糯玉米的建议
13
作者
周玉乾
机构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出处
《农业科技通讯》
2009年第10期11-12,共2页
文摘
文章在分析糯玉米产业化前景的基础上,结合甘肃省的实际情况,对甘肃省发展糯玉米提出几点建议:拓宽种质基础、加快种质改良;制定正确的育种目标,把握育种主导方向;重视高新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结合,快速选育新品种;加速成果转化。
关键词
甘肃
糯玉米
产业化
育种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黑河实验(HEIFE)的一些研究成果
被引量:
163
14
作者
胡隐樵
高由禧
王介民
季国良
沈志宝
程麟生
陈家宜
李守谦
机构
中国
科学院
兰州高原大气物理
研究所
兰州大学大气
科学
系
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出处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25-236,共12页
文摘
本文回顾了黑河实验(HEIFE)的执行情况,总结了到目前为止的主要研究成果。得到了干旱地区陆面过程地表参数、地表能量平衡特征和湍流通量参数化的结果。同时得到了干旱地区陆面过程的物理机制同湿润地区有质的差异这一认识:同湿润地区不同,干旱地区地表蒸散和植被过程并不是地表能量平衡中的控制因子,因为感热并不输送到自由大气仅是大气边界层的强迫因子;而潜热输送给自由大气并且潜热的释放是大气环流的主要能源,但干旱地区很少或没有水汽和潜热输送到自由大气,所以干旱地区自由大气不能从地面得到热能;地表反射率大和向上长波辐射强致使净辐射亏损大;基于以上原因,干旱地区可能是一个水汽输送和热能的“汇”。这些结果使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干旱地区的陆面过程。黑河实验的结果以系统的观测事实证实了绿洲的冷岛效应,临近绿洲沙漠的逆湿现象,即夏季白天常常是绿洲有感热向下输送,临近绿洲的沙漠有水汽向下输送。
关键词
陆面过程
干旱地区
沙漠
黑河实验
Keywords
s:Heihe basin fields experiment (HEIFE)
Land surface process
Arid region
Desert
Oasis
分类号
P942.4 [天文地球—自然地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应用RAPD标记研究不同生态区谷子品种的遗传差异
被引量:
19
15
作者
杨天育
窦全文
沈裕琥
黄相国
何继红
吴国忠
机构
中国
科学院
西北高原生物
研究所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出处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5期765-770,共6页
基金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ZS011-A25-038-N
国家科技攻关项目 96-014-01-03
文摘
应用RAPD标记对19份国内不同生态区的谷子品种的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分子水平上,不同生态区的谷子品种间存在一定的遗传差异,但遗传差异程度并不高.11个随机引物共扩增出54条多态性带,不同引物扩增的带数差异较大,每个引物可扩增2~8条多态性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4.91条多态性带.引物1050扩增的多态性带最多 8条 .聚类结果表明,基于RAPD标记分析的遗传聚类群与生态类型有很大的一致性.
关键词
RAFD标记
生态区
谷子
品种
遗传差异
Keywords
RAPD markers
foxtail millet
genetic variation
分类号
S515 [农业科学—作物学]
Q943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甘肃胡麻地方品种种质资源品质分析
被引量:
34
16
作者
赵利
党占海
张建平
机构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甘肃省
农业
科学院
经济
作物
研究所
出处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82-286,共5页
基金
甘肃省发改委产业化开发项目(甘计高技[2003]980号)
文摘
对甘肃116个胡麻地方品种种质资源的粗脂肪含量、5种脂肪酸含量及碘价等主要品质性状进行测定分析,对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甘肃胡麻地方种质资源粗脂肪含量,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含量及碘价的平均值分别为37.48%、5.90%、5.32%、29.05%、10.94%、48.76%和175.60。粗脂肪含量普遍较低,油酸和亚麻酸含量高。5种脂肪酸中棕榈酸、亚麻酸、亚油酸含量变异较小,硬脂酸和油酸变异较大;不同品质性状间的相关关系和相关程度不同,粗脂肪含量与亚油酸含量有极显著的正相关,与硬脂酸含量有极显著的负相关;亚麻酸与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含量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碘价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棕榈酸与油酸含量有显著的正相关,硬脂酸与油酸含量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油酸与碘价呈极显著负相关。初步筛选出一批高油分、高油酸、高亚麻酸的优良种质。
关键词
胡麻
种质资源
粗脂肪含量
脂肪酸含量
碘价
Keywords
Flax
Landraces
Gennplasm resources
Fat content
Fatty acid content
The iodin value
分类号
S565.90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物品种评价新方法——全息生育适度系数法
被引量:
9
17
作者
张俊儒
周宽基
王世红
冯毓琴
张永生
机构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1期6345-6347,6356,共4页
文摘
结合作物育种工作实践,提出了适用于作物品种比较试验结果分析、评判新方法——全息生育适度系数法。这一方法融合了试验所获全部结果信息,并使之共置于同一个平台(或视角),对不同品种进行综合表现及能力分析、评判,具有同效性、同比性、可加性和方法简便、直观明了的特点。其生物学意义和育种学意义明显。它弥补了以往数理统计方法只分析产量一个性状的不足,具有较强的实用性。选用玉米品种比较试验资料,对这一方法的应用作了介绍。
关键词
全集信息
生育适度系数
等份圆周几何图
多边形面积
评价
品种属性
Keywords
Complete information(CI)
Growth state moderate coefficient(GSMC)
Equal parts circumference geometrical
Polygon area
Evaluation
Breed property
分类号
S324 [农业科学—作物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低能重离子注入春小麦干种子生物效应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12
18
作者
张金莲
胡钺
卫增泉
颉红梅
李文建
马受武
机构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出处
《甘肃农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2-4,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文摘
研究结果表明,连续两年以低能重离子注入春小麦品种定西24号后,均获得了抽穗期早3~4天的突变体,且频率较高。因而低能重离子注入春小麦可作为获得早熟性状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育种中应用。
关键词
低能重离子
生物效应
春小麦
种子处理
分类号
S512.104.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豌豆遗传图谱构建及QTL定位研究进展
被引量:
3
19
作者
杨晓明
安黎哲
党占海
机构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兰州大学生命
科学
学院
出处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2159-2165,共7页
基金
甘肃省科技厅事业费项目(QS051-C31-06)
教育部科技基础资源数据平台建设项目(505016)
文摘
豌豆的许多性状是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QTL定位就是以分子标记技术为工具、以遗传连锁图谱为基础、利用分子标记与QTL之间的连锁关系确定控制数量性状的基因在基因组中的位置.本文对QTL定位原理、方法进行了简单介绍;对豌豆遗传图谱构建及主要性状,如产量、品质、抗病性等QTL定位、遗传效应分析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对目前基于QTL豌豆分子标记育种存在的问题、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数量性状基因座(QTL)
分子标记
遗传图谱
豌豆
Keywords
QTL
molecular marker
genetic map
pea
分类号
Q755 [生物学—分子生物学]
Q343.17 [生物学—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天蓝苜蓿栽培利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9
20
作者
冯毓琴
曹致中
机构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甘肃
农业
大学草业
学院
出处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6-20,共5页
基金
农业部"农牧渔业种质资源保护"项目中"牧草种质资源保护"子项目资助
文摘
综述了天蓝苜蓿Medicago lupulina 在草地建植、保护覆盖、抑制杂草、种植绿肥、饲用和坪用的利用价值,并结合试验,主要介绍了天蓝苜蓿的高度、盖度和越冬性等草坪坪用性状。
关键词
天蓝苜蓿
利用
营养
草坪
Keywords
Medicago lupulina
utilization
nutrition
turf
分类号
S542.40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甘肃省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现状与发展思路
袁秀萍
《甘肃农业科技》
200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甘肃省农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库及查询系统的建立
陈伟英
王晓娟
窦有恒
彭忠
袁秀萍
《甘肃农业科技》
2003
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甘肃胡麻地方种质资源品质特性研究
赵利
党占海
李毅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甘肃省谷子地方品种营养品质的分析与评价
何继红
杨天育
吴国忠
《植物遗传资源科学》
CSCD
2002
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甘肃省蚕豆生产现状与发展途径
任瑞玉
杨晓明
《甘肃农业科技》
2005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作物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研究进展
苟作旺
杨芳萍
杨文雄
《甘肃农业科技》
200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甘肃省小杂粮生产现状及发展措施
吴国忠
《甘肃农业科技》
2003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甘肃省高粱种质资源的品质类型及评价
袁秀萍
《甘肃农业科技》
2006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缺水地区节水农业的研究概况
李守谦
马忠明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2005年甘肃省玉米新杂交种早熟组区域试验总结
周玉乾
《甘肃农业科技》
200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2005年甘肃省玉米新杂交种中晚熟组区试总结
周玉乾
《甘肃农业科技》
200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2001-2002年甘肃省玉米新杂交种中熟组区域试验结果
何海军
寇思荣
杨彦忠
王振军
周玉乾
《甘肃农业科技》
200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对甘肃省发展糯玉米的建议
周玉乾
《农业科技通讯》
200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黑河实验(HEIFE)的一些研究成果
胡隐樵
高由禧
王介民
季国良
沈志宝
程麟生
陈家宜
李守谦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4
16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应用RAPD标记研究不同生态区谷子品种的遗传差异
杨天育
窦全文
沈裕琥
黄相国
何继红
吴国忠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3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甘肃胡麻地方品种种质资源品质分析
赵利
党占海
张建平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3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作物品种评价新方法——全息生育适度系数法
张俊儒
周宽基
王世红
冯毓琴
张永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低能重离子注入春小麦干种子生物效应的初步研究
张金莲
胡钺
卫增泉
颉红梅
李文建
马受武
《甘肃农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5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豌豆遗传图谱构建及QTL定位研究进展
杨晓明
安黎哲
党占海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天蓝苜蓿栽培利用的研究进展
冯毓琴
曹致中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5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4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