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脱水苹果片无硫护色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张芳 张永茂 +1 位作者 庞中存 康三江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5-136,140,共3页
以鲜苹果为原料,用柠檬酸、氯化钠、β-环式糊精素、L-半胱氨酸作为护色剂,通过L16(45)正交试验,研究不同复配剂及浸泡时间对脱水苹果片色泽的影响。确定脱水苹果片生产的最佳的无硫护色工艺条件为:1.00%氯化钠+0.20%柠檬酸+0.20%β-环... 以鲜苹果为原料,用柠檬酸、氯化钠、β-环式糊精素、L-半胱氨酸作为护色剂,通过L16(45)正交试验,研究不同复配剂及浸泡时间对脱水苹果片色泽的影响。确定脱水苹果片生产的最佳的无硫护色工艺条件为:1.00%氯化钠+0.20%柠檬酸+0.20%β-环式糊精素+0.15%L-半胱氨酸,浸渍时间为20min。该方法与传统硫护色方法相比,具有护色时间短、产品安全性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水苹果片 无硫护色 褐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杆菌β-1,3葡聚糖内切酶的分离纯化与特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庞中存 张永茂 +1 位作者 黄玉龙 大西正健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33-138,148,共7页
通过硫酸铵沉淀、阴离子交换层析和柱层析从节杆菌(Arthrobacter sp.)粗酶制剂分离纯化得到β-1,3葡聚糖内切酶。经SDS凝胶电泳和柱层析测得纯化酶为单体酶,分子量为32.5kDa;纯化酶N末端的10个氨基酸序列为APGDLLWSDE,在pH5~8... 通过硫酸铵沉淀、阴离子交换层析和柱层析从节杆菌(Arthrobacter sp.)粗酶制剂分离纯化得到β-1,3葡聚糖内切酶。经SDS凝胶电泳和柱层析测得纯化酶为单体酶,分子量为32.5kDa;纯化酶N末端的10个氨基酸序列为APGDLLWSDE,在pH5~8之间稳定,最适pH6.5,最适温度55℃,但50℃以上失活很快。纯化酶对昆布4,5,6,7糖及昆布多糖底物的米氏常数分别为0.12,0.11,0.067,0.066mM和0.16mg/mL,也可水解热凝胶和地衣多糖,葡糖苷内切酶H(Streptomyces griseus)不能分解它,证明该酶不含糖基。该酶属于糖基水解酶16族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1 3葡聚糖内切酶 节杆菌 纯化 酶分子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TH处理网纹甜瓜对两种真菌潜伏侵染率的影响
3
作者 李梅 毕阳 颉敏华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4-17,共4页
分别于网纹甜瓜开花前7d、幼果期(花后14d)、果实迅速膨大期(花后21d)和网纹形成期(花后28d)用100mg.L-1BTH对植株进行1、2、3、4次喷洒,分析BTH处理后幼果期、膨大期、网纹形成期和成熟期果实内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和镰刀菌(F... 分别于网纹甜瓜开花前7d、幼果期(花后14d)、果实迅速膨大期(花后21d)和网纹形成期(花后28d)用100mg.L-1BTH对植株进行1、2、3、4次喷洒,分析BTH处理后幼果期、膨大期、网纹形成期和成熟期果实内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和镰刀菌(Fusarium sp.)潜伏侵染率的变化。结果表明:采前BTH处理可有效控制甜瓜果实内两种真菌的潜伏侵染。1、2、3、4次处理均降低了两种真菌的潜伏侵染率,2、3、4次处理的效果较好,在成熟期总潜伏侵染率均为对照的23.53%。网纹形成期是两种真菌潜伏侵染的关键时期。采前BTH处理对潜伏于果实内的两种优势病原菌链格孢和镰刀菌的控制效果存在差异,且对果实顶部、中部的控制效果优于底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 真菌 潜伏侵染率 BT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