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核壳纳米复合颗粒Au_(rod)@Ag和Au_(rod)@Ag@Au合成及SERS应用
1
作者
龙世佳
刘杨
+2 位作者
司长代
冯小强
汪河滨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73-880,共8页
通过外延生长法以金纳米棒为核制备了Au_(rod)@Ag核壳纳米八面体及Au_(rod)@Ag@Au复合纳米立方体,利用诱导试剂调控实现壳层形状可控制备,核壳金银协同效应使得所制备金核银壳纳米粒子既具有金溶胶的均匀性,又具备银溶胶的表面增强拉曼...
通过外延生长法以金纳米棒为核制备了Au_(rod)@Ag核壳纳米八面体及Au_(rod)@Ag@Au复合纳米立方体,利用诱导试剂调控实现壳层形状可控制备,核壳金银协同效应使得所制备金核银壳纳米粒子既具有金溶胶的均匀性,又具备银溶胶的表面增强拉曼效应(SERS),是高增强因子的新型活性基底。研究结果表明:与金棒、Au_(rod)@Ag@Au相比,Au_(rod)@Ag是更好的拉曼增强基底,其对罗丹明6G的增强因子高达3.12×10^(9),可实现罗丹明6G的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纳米棒
核壳纳米复合颗粒
SERS效应
硅片表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种高灵敏检测Cu^(2+)和CN^(-)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应用研究
2
作者
刘岿
郑权
+3 位作者
裴鹏翔
张建斌
司长代
赵天宇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4期155-158,180,共5页
设计合成了能够检测Cu^(2+)和CN^(-)的探针CL,通过1 HNMR,ESI-MS对CL进行了表征,在DMSO/H_(2)O(2:8,v/v)溶液中研究了CL与多种阴、阳离子的UV-vis光谱性能。结果表明:CL能够通过UV-vis变化识别Cu^(2+)和CN^(-)离子,UV-vis吸光度和Cu^(2+...
设计合成了能够检测Cu^(2+)和CN^(-)的探针CL,通过1 HNMR,ESI-MS对CL进行了表征,在DMSO/H_(2)O(2:8,v/v)溶液中研究了CL与多种阴、阳离子的UV-vis光谱性能。结果表明:CL能够通过UV-vis变化识别Cu^(2+)和CN^(-)离子,UV-vis吸光度和Cu^(2+)离子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3.8×10^(-8)M;UV-vis吸光度与CN^(-)离子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6.28×10^(-8)M,远低于WHO中饮用水中氰化物的最高标准2.7×10^(-6)M,可用于监测生理和环境系统中的CN^(-);此外,CL可以制作成试纸快速方便检测Cu^(2+)和CN^(-)离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针
Cu^(2+)
CN^(-)
UV-VIS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核壳纳米复合颗粒Au_(rod)@Ag和Au_(rod)@Ag@Au合成及SERS应用
1
作者
龙世佳
刘杨
司长代
冯小强
汪河滨
机构
天水师范学院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
出处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73-880,共8页
基金
天水市科技计划项目(2023-FZJHK-8287)资助
天水师范学院课程思政项目(无机化学实验Ⅱ)资助
天水师范学院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项目(无机化学优秀教研室)资助。
文摘
通过外延生长法以金纳米棒为核制备了Au_(rod)@Ag核壳纳米八面体及Au_(rod)@Ag@Au复合纳米立方体,利用诱导试剂调控实现壳层形状可控制备,核壳金银协同效应使得所制备金核银壳纳米粒子既具有金溶胶的均匀性,又具备银溶胶的表面增强拉曼效应(SERS),是高增强因子的新型活性基底。研究结果表明:与金棒、Au_(rod)@Ag@Au相比,Au_(rod)@Ag是更好的拉曼增强基底,其对罗丹明6G的增强因子高达3.12×10^(9),可实现罗丹明6G的定量检测。
关键词
金纳米棒
核壳纳米复合颗粒
SERS效应
硅片表面
Keywords
gold nanorods
core-shell structural nanocomposites
SERS-active substrate
silicon surface
分类号
O614.1 [理学—无机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种高灵敏检测Cu^(2+)和CN^(-)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应用研究
2
作者
刘岿
郑权
裴鹏翔
张建斌
司长代
赵天宇
机构
天水师范学院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
甘肃省先进光电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
甘肃
高校新型分子
材料
设计与
功能
省级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4期155-158,180,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基金(22163008)
甘肃省自然基金(21JR11RE028)
+1 种基金
甘肃省教育科技创新项目(2022B-166)
天水市秦州区科技局项目(2023-SHFZG-5941),光致发光材料的研究与开发项目(20240408034)资助。
文摘
设计合成了能够检测Cu^(2+)和CN^(-)的探针CL,通过1 HNMR,ESI-MS对CL进行了表征,在DMSO/H_(2)O(2:8,v/v)溶液中研究了CL与多种阴、阳离子的UV-vis光谱性能。结果表明:CL能够通过UV-vis变化识别Cu^(2+)和CN^(-)离子,UV-vis吸光度和Cu^(2+)离子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3.8×10^(-8)M;UV-vis吸光度与CN^(-)离子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6.28×10^(-8)M,远低于WHO中饮用水中氰化物的最高标准2.7×10^(-6)M,可用于监测生理和环境系统中的CN^(-);此外,CL可以制作成试纸快速方便检测Cu^(2+)和CN^(-)离子。
关键词
探针
Cu^(2+)
CN^(-)
UV-VIS
检测
Keywords
probe
Cu^(2+)
CN^(-)
UV-vis
detection
分类号
O61 [理学—无机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核壳纳米复合颗粒Au_(rod)@Ag和Au_(rod)@Ag@Au合成及SERS应用
龙世佳
刘杨
司长代
冯小强
汪河滨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一种高灵敏检测Cu^(2+)和CN^(-)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应用研究
刘岿
郑权
裴鹏翔
张建斌
司长代
赵天宇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