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麻醉恢复室内多种并发症的可解释多标签分类预测模型
1
作者 马国婷 贾晓琴 +2 位作者 张东 王玲凯 阎文军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89-796,共8页
目的探讨麻醉恢复室内多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风险因素,构建并验证可解释的多标签分类预测模型。方法选择2023年11月至2024年10月择期全身麻醉下手术后转入麻醉恢复室的患者10313例,男5416例,女4897例,年龄≥18岁,按7∶3比例随机... 目的探讨麻醉恢复室内多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风险因素,构建并验证可解释的多标签分类预测模型。方法选择2023年11月至2024年10月择期全身麻醉下手术后转入麻醉恢复室的患者10313例,男5416例,女4897例,年龄≥18岁,按7∶3比例随机划分为训练集(n=7220)和验证集(n=3093)。持续监测和评估患者是否发生呼吸系统不良事件、低体温、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恶心/呕吐、躁动/谵妄、疼痛及非疼痛症状7类麻醉恢复室常见并发症。采用多标签分类学习技术在训练集中构建二进制相关性、分类器链、集成分类器链和多标签k近邻4种预测模型,并在验证集中通过汉明损失、准确度、精确度、召回率和F1分数评估模型性能。通过Shapley加法解释对表现最佳的模型进行全局和局部的可解释性分析。结果有4854例(47.1%)患者至少发生一种并发症,2723例(26.4%)患者同时出现两种或以上并发症。年龄≥65岁、女性、BMI≥28 kg/m^(2)、麻醉时间≥4 h及术后镇痛是预测麻醉恢复室并发症的5个关键特征。分类器链模型表现最佳,汉明损失为0.119、准确度为0.881、精确度为0.888、召回率为0.987以及F1分数为0.934。结论结合可解释性方法的多标签分类模型能够有效预测麻醉恢复室内并发症,并揭示各并发症的特定风险因素,为术后早期并发症的综合管理提供可预测、可操作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恢复室 多标签分类 可解释性 风险因素 联合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窒息氧合在临床麻醉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剑文 张桢英 +1 位作者 贾政 阎文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57-761,共5页
窒息氧合是指患者在没有自主呼吸或机械正压通气的情况下血液从肺部摄取氧气维持氧合。在全麻实施过程中,诱导后自主呼吸停止而安全的气道未建立之前,使用窒息氧合能在预充氧的基础上延长患者的安全呼吸暂停时间,从而减少气管插管的尝... 窒息氧合是指患者在没有自主呼吸或机械正压通气的情况下血液从肺部摄取氧气维持氧合。在全麻实施过程中,诱导后自主呼吸停止而安全的气道未建立之前,使用窒息氧合能在预充氧的基础上延长患者的安全呼吸暂停时间,从而减少气管插管的尝试次数,降低气道损伤以及低氧血症、血流动力学失代偿的发生率。近十年来,越来越多的窒息氧合技术已经被应用于不同的临床环境中,如围术期的气道管理和“无管麻醉”等。为进一步加深对窒息氧合的认识和了解其应用范围,本文根据现有关于窒息氧合机制、方法及临床应用的最新研究进行综述,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窒息氧合 经鼻高流量氧疗 气道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皮石斛提取物对溃疡性结肠炎BALB/c小鼠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3
3
作者 赵佩 刘志龙 +4 位作者 高进贤 石磊 于静 葛斌 袁继勇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35-240,共6页
目的探讨铁皮石斛提取物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 4%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建立小鼠UC模型,观察造模及药物治疗期间小鼠体征变化,评估疾病活动指数(DAI),并对小鼠结肠组织进行镜下病理评分。采... 目的探讨铁皮石斛提取物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 4%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建立小鼠UC模型,观察造模及药物治疗期间小鼠体征变化,评估疾病活动指数(DAI),并对小鼠结肠组织进行镜下病理评分。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小鼠结肠组织中MPO的表达;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检测结肠中IFN-γ、TNF-αmRNA的表达; ELISA法测定血清中IFN-γ、TNF-α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铁皮石斛提取物不同剂量组小鼠的结肠长度较长,DAI分数、组织学损伤评分降低(P<0.05或P<0.01);血清中IFN-γ、TNF-α含量降低(P<0.05);结肠组织中IFN-γmRNA的表达水平和MPO蛋白表达也明显下降(P<0.05)。结论铁皮石斛提取物对UC小鼠有治疗作用,其可能通过抑制IFN-γ、TNF-α释放,下调促炎因子IFN-γ、TNF-α、MPO的表达,阻断炎症的放大效应,达到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提取物 BALB/C小鼠 葡聚糖硫酸钠 溃疡性结肠炎 治疗作用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氯普鲁卡因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王贤东 卫毅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66-267,共2页
关键词 盐酸氯普鲁卡因 手术中 剖宫产 应用 产科手术 硬膜外麻醉 构效关系 持续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多糖对肝叶部分切除小鼠术后认知功能及p38MAPK磷酸化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任冬青 丁培炎 +4 位作者 岳海源 陈岩松 李亚萍 唐慧如 阎文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79-382,共4页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对肝叶部分切除小鼠术后认知功能及p38MAPK磷酸化的影响。方法老年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手术组(O组)和黄芪多糖+手术组(A组)。术后1、3、7d,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小鼠学习认知功能;采用Western blot技...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对肝叶部分切除小鼠术后认知功能及p38MAPK磷酸化的影响。方法老年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手术组(O组)和黄芪多糖+手术组(A组)。术后1、3、7d,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小鼠学习认知功能;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小鼠海马区p38MAPK磷酸化水平。结果术后3d和7d,与S组比较,O组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穿台次数明显减少(P<0.01或P<0.05),在目标象限停留时间明显缩短(P<0.01);与O组比较,A组潜伏期明显缩短,穿台次数明显增加,在目标象限停留时间明显延长(P<0.05)。术后1、3、7d,O组p38MAPK磷酸化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O组比较,A组p38MAPK磷酸化水平明显下降(P<0.05或P<0.01)。术后1、3、7d各组p38MAPK蛋白表达总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黄芪多糖能够明显改善肝叶部分切除小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p38MAPK蛋白异常磷酸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多糖 肝叶部分切除术 认知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蜂斗菜素诱导骨髓瘤RPMI 8226细胞凋亡及其机制 被引量:2
6
作者 岳海源 任冬青 +3 位作者 王东萍 雷栓虎 齐进 汪玉良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95-399,共5页
目的观察蜂斗菜素对骨髓瘤RPMI 8226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锥虫蓝拒染法检测蜂斗菜素对RPMI 8226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TUNEL法检测蜂斗菜素诱导的RPMIS226细胞凋亡,Hochest33258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核的变化,Western ... 目的观察蜂斗菜素对骨髓瘤RPMI 8226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锥虫蓝拒染法检测蜂斗菜素对RPMI 8226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TUNEL法检测蜂斗菜素诱导的RPMIS226细胞凋亡,Hochest33258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核的变化,Western blot技术检测Caspase-3、8、9蛋白表达和MEK/ERK、p38MAPK蛋白磷酸化水平。结果蜂斗菜素作用24、48、72h后对骨髓瘤RPMI 8226细胞均有显著的增殖抑制作用(P均<0.01);蜂斗菜素呈时间和浓度依赖地诱导骨髓瘤RPMI 8226细胞凋亡(P<0.05,P<0.05),Caspase抑制剂预处理可明显抑制细胞凋亡;蜂斗菜素作用72h后,Caspase-3、8、9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P<0.01,P<0.05),ERK1/2及MEK蛋白磷酸化水平显著下降(P<0.01,P<0.05),p38MAPK蛋白磷酸化水平显著上升(P<0.01)。结论蜂斗菜素能够抑制骨髓瘤RPMI 8226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Caspase-3、8、9蛋白激活,ERK/MEK及p38MAPK蛋白磷酸化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斗菜素 骨髓瘤 凋亡 CASPASE ERK/MEK P38MAP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后疼痛引起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45
7
作者 陈小慧 任晓强 +3 位作者 马亚兵 葛莉 胡钟元 阎文军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122-1126,共5页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与年龄、手术创伤、炎症、疼痛、麻醉等多因素作用有关,而手术创伤导致的术后疼痛可能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就术后疼痛在POCD发病中的相关机制,如神经损伤、神经重塑、应激创伤等以及如何加强老年患者POCD的预防与...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与年龄、手术创伤、炎症、疼痛、麻醉等多因素作用有关,而手术创伤导致的术后疼痛可能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就术后疼痛在POCD发病中的相关机制,如神经损伤、神经重塑、应激创伤等以及如何加强老年患者POCD的预防与治疗等方面对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总结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及热点,通过评估患者的术后疼痛状态,制订合理的多模式镇痛,从而有效预防、干预POCD的发生发展,对于加强老年患者围术期脑功能的保护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老年患者 术后疼痛 发病机制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液体复苏对重度失血性休克大鼠肝脏氧自由基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陆化梅 魏利娟 +2 位作者 杨木强 耿智隆 赵峰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111-1114,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液体复苏对重度失血性休克大鼠肝脏氧自由基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n=12):对照组(C组)、乳酸林格液组(LR组)、6%羟乙基淀粉组(HES组)、7.2%高渗盐/6%羟乙基淀粉组(HSH组)、单纯休克组(SA组)。... 目的探讨不同液体复苏对重度失血性休克大鼠肝脏氧自由基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n=12):对照组(C组)、乳酸林格液组(LR组)、6%羟乙基淀粉组(HES组)、7.2%高渗盐/6%羟乙基淀粉组(HSH组)、单纯休克组(SA组)。采用改良Wiggers法复制重度失血性休克动物模型,监测各组大鼠平均动脉压(MAP)变化。分别于休克前(Tb)、休克1h即刻(Ts)及复苏后4h(Td)取静脉血测丙氨酸转氨酶(ALT)及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含量。SA组大鼠在Ts时间点处死取肝组织保存。LR、HES及HSH组分别以3倍失血量LR液、1倍失血量的HES液和6ml/kg的HSH液复苏。LR、HES、HSH及C组大鼠在Td时间点处死,取肝组织,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TNF-α、NF-κB蛋白表达水平,比色法检测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ELISA双抗夹心法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含量,电镜及光镜下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在复苏4h内HES维持MAP的稳定效果优于LR及HSH。与C组比较,其余各组血中AST及ALT明显升高(P<0.05),肝组织iNOS、NF-κB表达升高,MDA含量增加,SOD活性降低(P<0.05),肝组织病理学损伤明显;与SA组比较,LR、HES及HSH组上述指标表达升高,肝组织病理损伤明显。LR、HES及HSH组间比较,LR组上述指标升高最显著,肝组织病理损伤最重,而HSH组各指标表达减少,肝组织病理损伤较轻。结论 HSH能减少肝组织iNOS、NF-κB的产生,降低氧自由基引起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减轻失血性休克后肝组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 出血性 复苏术 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HGEF11基因R1467H多态性对汉族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和血浆胰岛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小慧 胡钟元 阎文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739-743,共5页
目的探讨Rho蛋白鸟苷酸交换因子11(human Rho guanine nucleotide exchange factor 11,ARHGEF 11)基因R1467H多态性的分布及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BG)和血浆胰岛素(Ins)水平的影响。方法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胃肠手术的2型糖尿病患者149例,... 目的探讨Rho蛋白鸟苷酸交换因子11(human Rho guanine nucleotide exchange factor 11,ARHGEF 11)基因R1467H多态性的分布及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BG)和血浆胰岛素(Ins)水平的影响。方法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胃肠手术的2型糖尿病患者149例,男93例,女56例,年龄24~72岁,ASAⅠ或Ⅱ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DNA直接测序技术,对受试者ARHGEF11基因R1467H多态性位点进行基因分型,根据基因型将患者分成野生型纯合子(G/G)组、突变型杂合子(G/A)组、突变型纯合子(A/A)组。于麻醉诱导前(T_0)、插管后1 min(T_1)、切皮时(T_2)、切皮后2h(T_3)、拔管时(T_4)、拔管后10min(T_5)抽取静脉血测定BG和血浆Ins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与G/G组比较,T_2—T_5时G/A组和A/A组BG、Ins和HOMA-IR均明显升高(P<0.05);与G/A组比较,T_1—T_5时A/A组BG、HOMA-IR和T_3—T_4时Ins明显升高(P<0.05);与T_0时比较,T_1—T_5时G/G组和G/A组患者FBG、HOMA-IR明显升高(P<0.05),T_2—T_5时G/A组Ins和A/A组BG、HOMA-IR明显升高(P<0.05)。结论ARHGEF11基因R1467H多态性是引起汉族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和血浆胰岛素水平个体差异及胰岛素抵抗的遗传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HGEF11基因 R1467H多态性 全身麻醉 血糖 胰岛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对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10
作者 仇灵琴 冷玉芳 刘永永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95-297,共3页
目的观察围术期静滴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对胃癌根治手术患者血糖(BG)、乳酸(LA)、血清胰岛素(INS)与C肽的影响。方法择期胃癌根治手术患者39例,随机均分为两个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干预组(D1组:800mg;D2组:2000mg)和对照组(C组)。于首... 目的观察围术期静滴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对胃癌根治手术患者血糖(BG)、乳酸(LA)、血清胰岛素(INS)与C肽的影响。方法择期胃癌根治手术患者39例,随机均分为两个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干预组(D1组:800mg;D2组:2000mg)和对照组(C组)。于首次输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前(T1)、麻醉后手术前即刻(T2)、手术120min(T3)、术毕拔除气管导管后10min(T4)、术后24h(T5)、术后48h(T6)经颈内静脉采血,检测BG、LA、INS、C肽,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与T1时比较,三组BG于T3、T4、T5、T6时升高(P<0.05),INS于T4、T5、T6时升高(P<0.05),ISI于T4、T5、T6时降低(P<0.05),C肽于T5时升高(P<0.05)。与C组比较,D2组T4时BG降低(P<0.05),D1、D2组LA于T4时显著降低(P<0.05),D1、D2组INS于T5时降低(P<0.05),D1、D2组ISI于T5时升高(P<0.05),D2组C肽于T5时降低(P<0.05);与D1组比较,D2组ISI于T5升高(P<0.05)。结论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使用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能减轻手术应激引起的胰岛素抵抗和高血糖反应,抑制乳酸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 血糖 胰岛素 乳酸 C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