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省人民医院2012年门诊麻醉药品使用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杨孝来 贺成山 +2 位作者 薛虎 张虹婷 李红玲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69-172,共4页
目的:了解本院麻醉药品使用模式,为麻醉药品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调查本院门诊2012年全年麻醉药品使用患者1207人次,分析使用麻醉药品患者的性别、年龄、诊断、患者肿瘤类型及各麻醉药品使用模式.结果:使用麻醉药品的非肿... 目的:了解本院麻醉药品使用模式,为麻醉药品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调查本院门诊2012年全年麻醉药品使用患者1207人次,分析使用麻醉药品患者的性别、年龄、诊断、患者肿瘤类型及各麻醉药品使用模式.结果:使用麻醉药品的非肿瘤患者与肿瘤患者的性别与年龄分布各不相同.非肿瘤患者以使用盐酸布桂嗪为主,肿瘤患者以使用吗啡与羟考酮为主.结论:本院门诊处方中存在癌痛患者吗啡和羟考酮使用量不足情况,需对本院医师和药师加强麻醉药品使用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诊 麻醉药品 模式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病毒-miR-BARTs在胃癌和鼻咽癌作用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王霞 谈元郡 +2 位作者 贾存洁 朱子燕 李红玲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3-130,共8页
EB病毒与胃癌、淋巴瘤和鼻咽癌等多种肿瘤相关。胃癌和鼻咽癌都是上皮来源的恶性肿瘤,胃癌的发生发展与环境和遗传等因素有关,近期研究表明EB病毒感染也可能涉及其中。EB病毒感染也是鼻咽癌的已知危险因素,鼻咽癌EB病毒蛋白和非编码RNA... EB病毒与胃癌、淋巴瘤和鼻咽癌等多种肿瘤相关。胃癌和鼻咽癌都是上皮来源的恶性肿瘤,胃癌的发生发展与环境和遗传等因素有关,近期研究表明EB病毒感染也可能涉及其中。EB病毒感染也是鼻咽癌的已知危险因素,鼻咽癌EB病毒蛋白和非编码RNA在其中的致癌作用越来越明显。EB病毒在黏膜上皮细胞内建立潜伏感染,其编码的微小RNA通过诱导DNA甲基化、调节宿主基因表达、协助肿瘤细胞逃避免疫清除等机制促进EB病毒相关上皮恶性肿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 EB病毒相关胃癌 鼻咽癌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锰超氧化物歧化酶模拟物对四氯化碳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8
3
作者 王艳红 冯铁新 +2 位作者 蒲君峰 张玲芳 李红玲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8年第11期1209-1214,共6页
目的:研究锰超氧化物歧化酶模拟化合物(Mn SODm)对四氯化碳(CCl_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联苯双酯组(50 mg/kg)及Mn SODm低、中、高(10、20、40 mg/kg)剂量组。用C... 目的:研究锰超氧化物歧化酶模拟化合物(Mn SODm)对四氯化碳(CCl_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联苯双酯组(50 mg/kg)及Mn SODm低、中、高(10、20、40 mg/kg)剂量组。用CCl4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检测小鼠血清与肝组织中谷丙转氨酶(ALT)与谷草转氨酶(AST)活力;并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处理肝脏组织切片,显微观察病理学改变;用试剂盒检测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含量; ELISA法检测小鼠肝脏中白介素-1β(IL-1β)、干扰素-γ(IFN-γ)水平。结果:在CCl_4诱导的小鼠肝急性损伤模型中,MnSODm能显著降低血清与肝组织中ALT、AST活力(P <0. 05或P <0. 01),明显改善肝脏病理组织状况; Mn SODm能显著降低小鼠肝组织中CAT活力和IL-1β、IFN-γ水平(P <0. 05或P <0. 01),同时显著增加SOD活力和GSH含量(P <0. 05或P <0. 01)。结论:MnSODm对CCl_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对抗和清除自由基、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超氧化物歧化酶模拟化合物 四氯化碳 肝损伤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对骨髓瘤细胞趋化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张旭霞 张玲芳 +1 位作者 刘乐 李红玲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84-488,共5页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情况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对骨髓瘤细胞趋化迁移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培养方法,将骨髓瘤细胞株U266分成两组:A组与正常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N-MSC)共培养,B组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骨髓间充质干细...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情况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对骨髓瘤细胞趋化迁移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培养方法,将骨髓瘤细胞株U266分成两组:A组与正常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N-MSC)共培养,B组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在有或无硼替佐米作用条件下比较2组U266细胞株的CCR1表达水平、Transwell迁移率以及N-MSC或MM-MSC培养液上清中U266细胞在Transwell中的迁移情况。结果:U266细胞与N-MSC组和MM-MSC共培养后,B组U266细胞在Transwell中的迁移率较高(P<0.05);硼替佐米处理U266细胞后不能消除2组的区别;B组U266细胞的CCR1表达水平高于A组(P<0.05)。骨髓MSC培养上清液实验显示,在无硼替佐米作用条件下,MM-MSC和N-MSC培养上清液与SDF-1相比,具有较强的趋化刺激能力,使细胞在Transwell中的迁移率增高,而在有硼替佐米作用下,3组培养上清液使细胞在Transwell中迁移率降低(P<0.05),但不管是否在硼替佐米作用下,MM-MSC和N-MSC培养上清液对U266细胞在Transw ell中的迁移作用无显著性影响(P>0.05)。结论:骨髓瘤患者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本身有部分内在缺陷,通过与骨髓瘤细胞直接相互作用而影响其体外趋化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趋化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共培养 U266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锰超氧化物歧化酶模拟物对三硝基苯磺酸诱导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艳红 蒲君峰 +1 位作者 李红玲 冯铁新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0年第10期1081-1087,共7页
目的:研究锰超氧化物歧化酶模拟物(MnSODm)对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柳氮磺吡啶(SASP,500 mg/kg)组和MnSODm低(10 mg/kg)、中(20 mg/kg)、高剂... 目的:研究锰超氧化物歧化酶模拟物(MnSODm)对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柳氮磺吡啶(SASP,500 mg/kg)组和MnSODm低(10 mg/kg)、中(20 mg/kg)、高剂量(40 mg/kg)组。大鼠直肠给予100 mg/kg TNBS-50%乙醇溶液建立UC模型,分别用SASP及不同剂量的MnSODm对其进行治疗。连续灌胃给药7 d。观察大鼠一般情况、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取结肠标本用于评价结肠湿重指数及评估结肠组织病理学损伤程度,检测结肠组织与血清中髓过氧化物酶(MPO)活力。用试剂盒检测结肠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一氧化氮合酶(i NOS)活力及谷胱甘肽(GSH)和NO含量。ELISA检测大鼠结肠组织中TNF-α、IL-4及IL-10的含量。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结肠黏膜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及p-AKT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Mn SODm能改善大鼠一般状况,显著降低DAI、大鼠结肠湿重指数、病理学损伤评分及结肠组织与血清中MPO活力(P<0.05或P<0.01);此外,MnSODm能显著降低大鼠结肠组织中i NOS、NO、TNF-α含量及PI3K、p-AKT表达水平,同时显著增加GSH-Px、GSH、IL-4和IL-10含量(P<0.05或P<0.01)。结论:Mn SODm对大鼠UC有显著的治疗作用,这种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抗氧化损伤、清除自由基、调节致炎因子和抗炎细胞因子的表达,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从而阻断炎症过程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超氧化物歧化酶模拟物 2 4 6-三硝基苯磺酸 溃疡性结肠炎 抗炎作用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QO1和HO-1在T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6
作者 张婧 薛丽 +2 位作者 党雅梅 赵凤辉 李红玲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1033-1037,共5页
目的:探讨醌氧化还原酶1[NAD(P)H:quinine oxidoreductase 1,NQO1]与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在T细胞淋巴瘤(T-cell lymphoma,TCL)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8年5月甘肃省人民医... 目的:探讨醌氧化还原酶1[NAD(P)H:quinine oxidoreductase 1,NQO1]与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在T细胞淋巴瘤(T-cell lymphoma,TCL)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8年5月甘肃省人民医院确诊的61例TCL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NQO1和HO-1在61例TCL组织(TCL组)及20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组织(对照组)中的表达水平。结果:NQO1和HO-1在TCL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QO1与TCL临床分期和B症状有关(P<0.05);HO-1与TCL的临床分期、骨髓侵犯和B症状密切相关(P<0.05);二者与TCL患者的年龄、性别、乳酸脱氢酶水平及病理分型无关(P>0.05);NQO1和HO-1的表达存在相关性(r=0.264;P=0.040)。结论:NQO1和HO-1在TCL中高表达,可能互相作用参与TCL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淋巴瘤 NQO1 HO-1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Trx、TrxR-1及TXNIP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8
7
作者 黄云霞 时杜娟 +3 位作者 蒙玉娜 马淑萍 党春艳 李红玲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43-447,共5页
目的探讨硫氧还蛋白(Trx)、硫氧还蛋白还原酶1(TrxR-1)及硫氧还蛋白互作蛋白(TXNIP)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DLBCL和20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组织中Trx、... 目的探讨硫氧还蛋白(Trx)、硫氧还蛋白还原酶1(TrxR-1)及硫氧还蛋白互作蛋白(TXNIP)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DLBCL和20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组织中Trx、TrxR-1及TXNIP的表达,并分析三者表达与DLBCL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DLBCL中Trx和TrxR-1的阳性率分别为68.33%和76.67%,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组织中Trx和TrxR-1的阳性率分别为25.00%、35.00%,DLBCL中Trx和TrxR-1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XNIP在DLBCL中的表达(20.00%,12/60)低于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组织(80.00%,16/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LBCL中Trx、TrxR-1和TXNIP的表达与临床分期、IPI评分有关(P<0.05),与患者性别、年龄、乳酸脱氢酶水平无关(P>0.05)。ROC结果显示,Trx、TrxR-1单项检测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17与0.708,而两者联合检测AUC为0.767,高于单独检测。结论Trx、TrxR-1及TXNIP表达异常可能与DLBCL发生、发展有关,联合检测Trx和TrxR-1表达可为DLBCL的诊断提供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Trx TrxR-1 TXNIP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