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继发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1例
1
作者 张书 马建军 +3 位作者 白惠玲 汪向利 景海霞 刘勤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0-242,共3页
患者男,56岁,因双眼逐渐视物模糊2年于2020年11月11日首诊于甘肃省人民医院眼科。患者无其他全身及眼部疾病史。眼科检查:右眼视力0.4;左眼视力0.8,矫正无提高;眼压右眼28.0 mmHg(1 mmHg=0.133 kPa),左眼26.0 mmHg;双眼球结膜无明显充血... 患者男,56岁,因双眼逐渐视物模糊2年于2020年11月11日首诊于甘肃省人民医院眼科。患者无其他全身及眼部疾病史。眼科检查:右眼视力0.4;左眼视力0.8,矫正无提高;眼压右眼28.0 mmHg(1 mmHg=0.133 kPa),左眼26.0 mmHg;双眼球结膜无明显充血,前房浅,周边前房深度<1/4角膜厚度,瞳孔对光反射迟缓,晶状体透明;眼底检查显示视盘边界清、颜色淡,双眼杯盘比约为0.9,黄斑色素增生,左眼黄斑区可见萎缩灶,视网膜血管走行正常(图1);房角镜检查显示双眼房角分级为窄Ⅳ;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显示双眼中央前房深度为2.28 mm,房角关闭;视野检查显示双眼管状视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检查见双眼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变薄(图2),双眼黄斑区视网膜椭圆体带和嵌合体带断裂(图3)。全身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明确诊断:双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双眼陈旧性黄斑病变。给予布林唑胺噻吗洛尔滴眼液(美国SA Alcon-Couvreur N.V.公司)点眼,3次/d,双眼眼压控制在15~20 mmHg。双眼间隔2 d先后行小梁切除术。左眼术后第1天裂隙灯检查见浅前房1度(Spaeth分级),眼压10 mmHg,采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沈阳兴齐眼药股份有限公司)点眼扩瞳,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美国SA Alcon-Couvreur N V公司)点眼,4次/d,未给予全身糖皮质激素治疗;术后第2天,前房深度恢复至术前,眼压12 mmHg。右眼术后第1天,眼压为10~12 mmHg,前房深度同术前。术后第4天,患者自诉右眼视力下降伴眼前黑影遮挡,眼底检查见右眼黄斑区盘状浆液性视网膜脱离(图1)。黄斑OCT检查见双眼视网膜神经上皮浆液性脱离,左眼可见大的色素上皮脱离(pigment epithelial detachment,PED)(图3)。右眼自发荧光(autofluorescence,AF)显示视网膜脱离的高荧光轮廓。双眼荧光素眼底血管成像(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检查可见在静脉早期黄斑多个点状高荧光,晚期右眼蘑菇样荧光渗漏并可见脱离区盘状荧光积存,左眼荧光墨渍样弥散扩大(图4)。最终诊断:双眼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遵从患者意愿进行临床观察。术后1个月复查:右眼视力0.3;左眼0.8矫正无助;双眼眼压13 mmHg,双眼前房中等深度,虹膜根切口通畅,滤过泡弥散。眼底检查见双眼黄斑视网膜下液(subretinal fluid,SRF)逐渐吸收。OCT检查所示双眼视网膜神经上皮脱离及PED较前明显减轻(图3)。术后1年,患者自诉双眼视力再次下降,眼前黑影遮挡来我院复查。双眼眼压12.0 mmHg,房水引流通畅。眼底照相检查见黄斑类圆形神经上皮脱离。黄斑OCT(图3)及FFA(图5)检查显示双眼CSC复发。与患者沟通后对双眼渗漏点行激光光凝。光凝后1个月复查:右眼视力0.25;左眼视力0.5,矫正无提高。OCT检查显示双眼SRF吸收,右眼可见局部扁平PED,双眼椭圆体带及嵌合体带不连续(图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CysC和CTRP9水平对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2
作者 张书 景海霞 +2 位作者 刘勤 马建军 白惠玲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1-278,共8页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和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9(CTRP9)水平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及糖尿病黄斑水肿(DME)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纳入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在甘肃省人民医院就诊的135例2型糖尿病患者...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和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9(CTRP9)水平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及糖尿病黄斑水肿(DME)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纳入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在甘肃省人民医院就诊的135例2型糖尿病患者,年龄45~75岁,按照DR分级标准将患者分为无DR(NDR)组、非增生型DR(NPDR)组和增生型DR(PDR)组,每组45例。根据有无DME将NPDR组和PDR组患者分为DME组51例和非DME组39例。另选取45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集受检者空腹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清中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CysC和CTRP9水平。比较各组CysC和CTRP9表达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评估DR及DME的独立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清CysC和CTRP9对DR及DME的诊断价值。结果正常对照组、NDR组、NPDR组和PDR组血清CysC水平分别为0.74(0.67,0.83)、1.03(0.85,1.22)、1.40(0.98,1.63)和1.66(1.31,1.85)mg/L,呈逐渐升高趋势;CTRP9水平分别为(136.90±14.95)、(120.23±16.31)、(109.50±14.71)和(90.99±13.88)pg/ml,呈逐渐降低趋势;组间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89.430,P<0.001;F=74.242,P<0.001),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非DME组相比,DME组血清CysC水平显著升高、CTRP9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ysC(OR=19.742,95%CI:4.515~86.316,P<0.001)是DR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CTRP9水平(OR=0.937,95%CI:0.908~0.966,P<0.001)是DR发生的保护因素;血清CTRP9水平(OR=0.838,95%CI:0.778~0.903,P<0.001)为DME发生的保护因素。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CysC和CTRP9水平单独及联合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DR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98、0.802和0.870,血清CysC和CTRP9水平截断值分别取1.34 mg/L和110.12 pg/ml时可获得最佳诊断效能;其单独及联合诊断DR患者并发DME的AUC分别为0.682、0.923和0.923,血清CTRP9水平的截断值取104.68 pg/ml时可获得最佳诊断效能。结论血清CysC水平升高及CTRP9水平降低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DR的危险因素,血清CTRP9水平降低为DR患者发生DME的危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黄斑水肿 胱抑素C 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9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明质酸钠在抗青光眼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3
作者 杨君 张雪梅 刘勤 《眼科新进展》 CAS 2006年第5期367-368,共2页
目的探讨在小梁切除术结束时向前房注透明质酸钠,以降低术后眼压和预防术后浅前房发生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组29例(31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在小梁切除手术结束时前房注透明质酸钠形成正常前房。对照组32例(34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目的探讨在小梁切除术结束时向前房注透明质酸钠,以降低术后眼压和预防术后浅前房发生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组29例(31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在小梁切除手术结束时前房注透明质酸钠形成正常前房。对照组32例(34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在手术结束时前房未注透明质酸钠。结果观察组术后浅前房4眼,占12.50%;对照组术后浅前房16眼,占47.05%,2者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1)。2组术后眼压被控制正常范围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结束时,前房注透明质酸钠,可预防术后浅前房发生,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安全性,并且眼压控制效果与前房未注透明质酸钠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质酸钠 小梁切除术 浅前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前葡萄膜炎患者血清IL-9及其他Th细胞相关因子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4
作者 白惠玲 樊爱芳 +2 位作者 刘勤 张书 王芃萱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880-884,共5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9与其他辅助性T(Th)细胞相关因子在急性前葡萄膜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纳入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在甘肃省人民医院就诊的急性前葡萄膜炎患者36例36眼及同期与之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40例40眼,分别...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9与其他辅助性T(Th)细胞相关因子在急性前葡萄膜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纳入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在甘肃省人民医院就诊的急性前葡萄膜炎患者36例36眼及同期与之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40例40眼,分别作为急性前葡萄膜炎组和健康对照组;根据患者症状对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分级并分为急性前葡萄膜炎患者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收集所有受检者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测定血清中IL-9、γ干扰素(IFN-γ)、IL-4、IL-17、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IL-35和IL-22的质量浓度,并分析IL-9质量浓度与其他Th细胞因子质量浓度间的关系。结果急性前葡萄膜炎组患者血清中IL-9、IFN-γ、IL-4、TGF-β1、IL-35、IL-22质量浓度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个组间血清中IL-17质量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704.500,P=0.872)。急性前葡萄膜炎患者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血清中IL-9质量浓度分别为57.24(47.47,65.10)、71.68(67.55,78.91)和114.01(74.78,139.30)ng/L,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8.766,P=0.012);其中轻度组和中度组IL-9质量浓度明显低于重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急性前葡萄膜炎患者血清中IL-9质量浓度与IL-17、TGF-β1、IL-35质量浓度均呈正相关(rs=0.449、0.517、0.400,均P<0.05),与IFN-γ、IL-4、IL-22质量浓度均无明显相关性(rs=0.293、0.286、0.316,均P>0.05)。结论IL-9在急性前葡萄膜炎的发生和发展中具有促进免疫炎症反应的作用,其与Th17和Treg细胞相关因子(TGF-β1、IL-35)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葡萄膜炎 急性 白细胞介素-9 辅助性T细胞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霍乱弧菌内毒素诱导大鼠葡萄膜炎的组织切片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卢弘 《眼科新进展》 CAS 2002年第6期384-386,共3页
目的 本研究用霍乱弧菌内毒素诱导大鼠葡萄膜炎 ,建立全葡萄膜炎的动物模型 ,以期研究该病的发病机制和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 应用纯化后霍乱弧菌内毒素注射于 Wistar大鼠 ,分别于注射后 4、8、12、16、2 4 h裂隙灯显微镜观察双眼前... 目的 本研究用霍乱弧菌内毒素诱导大鼠葡萄膜炎 ,建立全葡萄膜炎的动物模型 ,以期研究该病的发病机制和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 应用纯化后霍乱弧菌内毒素注射于 Wistar大鼠 ,分别于注射后 4、8、12、16、2 4 h裂隙灯显微镜观察双眼前节变化 ,及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 注射内毒素后 4 h出现炎症 ,12 h反应达到最重 ,表现为瞳孔缩小、虹膜水肿、血管充血扩张、严重者前房渗出、积血。组织学观察可见前房睫状体、虹膜水肿血管扩张充血 ,脉络膜水肿加剧 ,血细胞弥漫性渗出 ,视网膜有脱离。节细胞数量 ,视网膜厚度 ,节细胞大小 ,节细胞层血管数量及大小 ,内核外网层血管数量及大小都有明显的变化。结论认为该方法用于诱导葡萄膜炎动物模型是成功的。同时还比较了内毒素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切片 霍乱弧菌内毒素 葡萄膜炎 WISTAR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辅助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药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白惠玲 张文芳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9-192,共4页
玻璃体切割术的主要目的是切除病变玻璃体和解除玻璃体对视网膜的牵拉。难度在于玻璃体与视网膜之间存在紧密粘连或有玻璃体后脱离。药物辅助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是指先于玻璃体切割操作即应用药物促进玻璃体的液化或使玻璃体内纤维增生... 玻璃体切割术的主要目的是切除病变玻璃体和解除玻璃体对视网膜的牵拉。难度在于玻璃体与视网膜之间存在紧密粘连或有玻璃体后脱离。药物辅助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是指先于玻璃体切割操作即应用药物促进玻璃体的液化或使玻璃体内纤维增生膜溶解,以解除玻璃体对视网膜的牵引,从而提高手术效率和安全性。就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辅助药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切割术 辅助药物 玻璃体后脱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膜鳞状细胞癌眼内转移1例
7
作者 白惠玲 马建民 +1 位作者 刘勤 马建军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23-524,共2页
患者,男,58岁,2019年1月发现左眼角膜缘处结膜肿物,当地医院以左眼结膜肿物行手术治疗,未行病理学检查。术后1个月,结膜肿物复发,再次于当地医院手术,术后病理检查示鳞状细胞癌。3个月后因结膜肿物再次复发于北京同仁医院眼肿瘤科住院... 患者,男,58岁,2019年1月发现左眼角膜缘处结膜肿物,当地医院以左眼结膜肿物行手术治疗,未行病理学检查。术后1个月,结膜肿物复发,再次于当地医院手术,术后病理检查示鳞状细胞癌。3个月后因结膜肿物再次复发于北京同仁医院眼肿瘤科住院行左眼结膜肿物扩大切除术,术中见巩膜表层受累,组织病理检查示鳞状细胞癌,切缘未见癌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示CKH(+~++)、Ki-67(+)、p53(+)、p16(-)、PAS(-)(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同仁医院 扩大切除术 巩膜表层 鳞状细胞癌 组织病理检查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肿瘤科 病理学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侵犯骨质的特发性眼眶炎性假瘤诊疗一例 被引量:5
8
作者 白惠玲 马建民 +1 位作者 刘勤 马建军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2-53,共2页
患者,女,48岁,蒙古族,因右眼内眦部红肿半年、发现泪囊区肿物3个月于2019年6月至北京同仁医院就诊。自述有高血压、高血脂病史7年。患者全身淋巴结无肿大,胸部X线摄片及腹部B型超声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眼部检查:右眼泪囊区可触及约10 mm&... 患者,女,48岁,蒙古族,因右眼内眦部红肿半年、发现泪囊区肿物3个月于2019年6月至北京同仁医院就诊。自述有高血压、高血脂病史7年。患者全身淋巴结无肿大,胸部X线摄片及腹部B型超声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眼部检查:右眼泪囊区可触及约10 mm×8 mm肿物(图1),质硬,活动度差,边界欠清晰,无压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同仁医院 眼部检查 泪囊区 高血脂病史 全身淋巴结 胸部X线摄片 高血压 活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黑素细胞刺激素抑制氧诱导视网膜病变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的生成 被引量:2
9
作者 杨千惠 张琰 +4 位作者 薄其玉 曹云山 杨伟 王飞 李筱荣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072-1076,共5页
背景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RNV)可发生于多种眼病,导致视网膜出血甚至脱离,抑制病理性RNV已逐渐成为眼科疾病治疗中的重点。α-黑素细胞刺激素(α-MSH)对视网膜发育过程中的生理性血管生成有抑制作用,但其在病理性RNV方面的作用尚... 背景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RNV)可发生于多种眼病,导致视网膜出血甚至脱离,抑制病理性RNV已逐渐成为眼科疾病治疗中的重点。α-黑素细胞刺激素(α-MSH)对视网膜发育过程中的生理性血管生成有抑制作用,但其在病理性RNV方面的作用尚未见报道。目的以氧诱导视网膜病变(OIR)小鼠为模型,研究玻璃体腔注射不同质量浓度的α-MSH对病理性RNV的作用。方法选取健康清洁级7日龄C57BL/6J幼鼠40只,应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OIR+0.33μg/μl α-MSH组、OIR+1.67μg/μl α-MSH组、OIR+3.30μg/μl α-MSH组、OIR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8只。不同剂量α-MSH干预组和OIR组幼鼠在氧体积分数(75±2)%的高氧环境下饲养5d,然后在普通空气环境中饲养5d,正常对照组幼鼠则在普通空气环境中饲养10d。各组取17日龄鼠,球后静脉注射高相对分子质量异硫氰酸葡聚糖(FITC—dextran),制备视网膜铺片,观察视网膜的血管形态,计算无灌注区面积相对于整个视网膜的面积。对小鼠眼球行石蜡切片和苏木精-伊红染色,计数突破内界膜突入玻璃体腔的血管内皮细胞核数。结果视网膜铺片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OIR组、OIR+0.33μg/μl α-MSH组、OIR+1.67μg/μl α-MSH组和OIR+3.30μg/μl α-MSH组视网膜无灌注区相对面积分别为(0.00±0.00)%、(23.01±3.39)%、(18.14±7.20)%、(15.64±7.07)%和(7.62±6.52)%,各组间视网膜无灌注区相对面积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635,P〈0.05);其中OIR组无灌注区相对面积显著高于OIR+3.30μg/μl α-MS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93,P〈0.01)。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OIR组、OIR+0.33μg/μl α-MSH组、OIR+1.67μg/μl α-MSH组和OIR+3.30μg/μl α-MSH组突入玻璃体腔的血管内皮细胞核数分别为(0.00±0.00)、(11.45±4.26)、(6.35±2.34)、(4.96±1.79)和(1.03±1.25)个。各组突人玻璃体腔的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核数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7.87,P〈0.05);其中OIR组突入玻璃体腔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核数显著高于OIR+0.33μg/μl α-MSH组、OIR+1.67μg/μl α-MSH组和OIR+3.30μg/μl α-MSH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α-MSH可减少OIR小鼠模型视网膜中无灌注区的相对面积和视网膜新生血管核数,其对病理性RNV的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诱导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新生血管 Α-黑素细胞刺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