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90~2021年全球及中国归因于烟草的心血管疾病负担分析
1
作者 舒艳彪 李燕玲 +2 位作者 王博雯 黄愿 谢萍 《中国循环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8-45,共8页
目的:分析1990~2021年全球及中国归因于烟草(吸烟和二手烟)的心血管疾病负担及其变化趋势。方法:基于2021年全球疾病负担(GBD)研究数据库,分析1990~2021年全球及中国归因于烟草的心血管疾病(包括缺血性心脏病、脑卒中、心房颤动/心房扑... 目的:分析1990~2021年全球及中国归因于烟草(吸烟和二手烟)的心血管疾病负担及其变化趋势。方法:基于2021年全球疾病负担(GBD)研究数据库,分析1990~2021年全球及中国归因于烟草的心血管疾病(包括缺血性心脏病、脑卒中、心房颤动/心房扑动、主动脉瘤和外周动脉疾病)的年龄标化死亡率及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率及其年估计变化百分比(EAPC),并评估人类发展指数(HDI)、社会人口学指数(SDI)与年龄标化死亡率的相关性。结果:较1990年,2021年全球归因于吸烟的心血管疾病负担下降,年龄标化死亡率从57.2/10万降至26.3/10万(EAPC=-1.81%,95%CI:-2.00%~-1.63%);全球归因于二手烟的心血管疾病负担下降,年龄标化死亡率从11.4/10万降至8.3/10万(EAPC=-1.72%,95%CI:-1.91%~-1.53%)。中国归因于吸烟的心血管疾病负担下降,年龄标化死亡率从52.2/10万降至39.6/10万(EAPC=-1.23%,95%CI:-1.44%~-1.02%);中国归因于二手烟的心血管疾病负担下降,年龄标化死亡率从15.3/10万降至14.7/10万(EAPC=-1.26%,95%CI:-1.63%~-0.90%)。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女性归因于二手烟的心血管疾病负担下降超过全球水平,中国女性年龄标化死亡率由17.9/10万降至14.5/10万(EAPC=-2.24%,95%CI=-2.78%~-1.86%)。全球及中国可归因于烟草的5类心血管疾病中,主动脉瘤、缺血性心脏病、外周动脉疾病的年龄标化死亡率、年龄标化DALY率均较高。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年龄标化死亡率越高的国家,未来的疾病负担将呈上升趋势。此外,HDI及SDI是影响疾病负担的两个主要因素,在SDI>7.2的国家/地区,年龄标化死亡率低于预测水平。在预测后期,中国的年龄标化死亡率出现下降趋势。结论:1990~2021年,全球及中国归因于烟草的心血管疾病负担均有所下降,特别是女性的疾病负担下降最显著。在SDI<7.2的国家/地区,疾病负担仍然显著。因此,需要针对重点地区(中国、东亚、中欧、中亚及东南亚地区)采取控烟措施,积极降低吸烟率和公共场所二手烟暴露,从而减轻人群心血管疾病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负担 烟草 心血管疾病 死亡率 伤残调整寿命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综合管理策略 被引量:4
2
作者 杨康 刘梦洋 +5 位作者 卢维杰 杨建宁 胡玉洁 邓耀庭 李建锋 谢萍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38-1240,共3页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 EF)是一种有心力衰竭症状和体征且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50%的特殊心力衰竭。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肥胖、久坐和...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 EF)是一种有心力衰竭症状和体征且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50%的特殊心力衰竭。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肥胖、久坐和心脏代谢疾病等病前状态的增加,HFp EF的发病率和患病率持续上升^([1])。一项对52家医院4582例急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出院后2年内生存情况的分析发现,HFp EF患者2年病死率为23.2%,除心血管原因死亡外,非心血管死亡原因所占比例也明显升高^([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每搏输出量 运动疗法 药物疗法 多学科综合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动脉钙化与女性心血管疾病及其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3
作者 刘铎 李建锋 +5 位作者 李燕玲 闫恒瑜 王鑫 张展 李瑞珍 谢萍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9-351,共3页
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和乳腺癌是女性发病和死亡的重要病因,给全球女性造成了严重的健康与经济负担^([1])。女性特定危险因素,如早产、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和妊娠期糖尿病等,与绝经后雌激素缺乏是女性CVD风险增加的重... 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和乳腺癌是女性发病和死亡的重要病因,给全球女性造成了严重的健康与经济负担^([1])。女性特定危险因素,如早产、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和妊娠期糖尿病等,与绝经后雌激素缺乏是女性CVD风险增加的重要原因^([2])。乳房X线摄影是公认的筛查乳腺癌的成像技术,不良反应少且费用低,其发现的乳腺动脉钙化(breast arterial calcification, BAC)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女性 危险因素 乳腺 乳房X线摄影术 乳腺动脉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相关性高血压患者血清胱抑素C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8
4
作者 侯婷婷 周川 +6 位作者 谢萍 邓建君 谢宇平 李重伟 苏鹏 张文静 何勤利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63-466,共4页
目的: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S)相关性高血压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tatine,CysC)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水平的变化。方法:收集2013-01至2013-12在甘肃省人民医院心内科和鼾病科就诊并完成多导睡眠... 目的: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S)相关性高血压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tatine,CysC)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水平的变化。方法:收集2013-01至2013-12在甘肃省人民医院心内科和鼾病科就诊并完成多导睡眠监测的高血压患者102例,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 hypopnea index,AHI)将102例高血压患者分成2组:AHI≥5次/h的纳入OSAS相关性高血压组,即OH组55例,AHI<5次/h的纳入单纯高血压组,即高血压组47例。另选取同时间段内完成多导睡眠监测的健康人45名作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一般情况、生化指标、睡眠参数方面数据的整理,采用SPSS17.0软件分析并比较3组上述指标间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OH组、高血压组的血清CysC水平[(1.06±0.27)mg/L和(0.91±0.19)mg/L vs(0.79±0.32)mg/L]明显升高,血清SOD水平[(127.63±63.19)U/ml和(149.14±60.12)U/ml vs(181.54±59.37)U/ml]明显下降,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进一步将OH组按OSAS病情分为轻度者、中度者、重度者3个亚组,并将3个亚组结果进行比较可见,血清CysC、SOD在轻度和中度、轻度和重度以及中度和重度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高血压组和OH组血清CysC水平高于对照组,而血清SOD水平低于对照组;且OH组血清CysC水平高于高血压组,血清SOD低于高血压组(P<0.05),但其水平变化与OSAS病情程度的关系尚未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超氧化物歧化酶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胱抑素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钙血症致心室颤动成功救治一例 被引量:1
5
作者 李燕玲 李重伟 谢萍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20-1020,共1页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6岁。主因"突发晕厥2次"入院。于入院前4 h在家无明显诱因突发晕厥,伴抽搐、牙关紧闭,无双眼上翻,无大小便失禁,家属立即胸外按压约4 min,患者意识恢复,后感明显胸闷、气短,呈端坐呼吸,伴恶心,头晕不适,无咳粉红...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6岁。主因"突发晕厥2次"入院。于入院前4 h在家无明显诱因突发晕厥,伴抽搐、牙关紧闭,无双眼上翻,无大小便失禁,家属立即胸外按压约4 min,患者意识恢复,后感明显胸闷、气短,呈端坐呼吸,伴恶心,头晕不适,无咳粉红色泡沫液痰,无头痛、胸痛,急呼"120"送我院急诊科,行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率101次/min,除aVR、V1导联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室颤动 低钙血症 胸外按压 意识恢复 大小便失禁 急诊科 泡沫液 牙关紧闭 窦性心律 端坐呼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治疗右冠状动脉扩张并急性心肌梗死1例
6
作者 高志凌 王娟 +1 位作者 张天成 李燕玲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46-446,共1页
患者男,44岁,12 h前突发胸痛,外院心电图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予阿司匹林肠溶片300 mg、氯吡格雷300 mg、阿托伐他汀20 mg口服及尿激酶150万U静脉溶栓。查体:心率68次/分,律齐,心音低钝,二、三尖瓣听诊区未闻及明显杂音;血压90/60 mmHg。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心肌梗死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多支冠状动脉同时闭塞一例 被引量:4
7
作者 李建锋 张福 +3 位作者 李燕玲 王博雯 闫恒瑜 谢萍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12-313,共2页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0岁。主因'突发胸痛17h'于2014年5月5日16:00入院。患者入院前17h于睡眠时突发胸骨后压榨样疼痛,向左肩及左上肢内侧放射,伴大汗、气短,症状持续不能缓解,5h后就诊当地县医院,行心电图示(图1):右束支传导阻...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0岁。主因'突发胸痛17h'于2014年5月5日16:00入院。患者入院前17h于睡眠时突发胸骨后压榨样疼痛,向左肩及左上肢内侧放射,伴大汗、气短,症状持续不能缓解,5h后就诊当地县医院,行心电图示(图1):右束支传导阻滞,急性下壁、右心室心肌梗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痛 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闭塞 尿纤溶酶原激活物 肌钙蛋白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联蛋白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刘洋 王楠 +2 位作者 张琰 宋继洋 曹云山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203-205,共3页
膜联蛋白亦称为钙磷脂结合蛋白,是一类钙离子依赖的膜磷脂结合蛋白超家族,其家族各成员主要以四聚体的结构形式存在,并具有极高的同源性。虽然膜联蛋白是依赖于钙离子的调节蛋白,但一些家族成员还受到酸碱度的调节而发生结构改变。膜联... 膜联蛋白亦称为钙磷脂结合蛋白,是一类钙离子依赖的膜磷脂结合蛋白超家族,其家族各成员主要以四聚体的结构形式存在,并具有极高的同源性。虽然膜联蛋白是依赖于钙离子的调节蛋白,但一些家族成员还受到酸碱度的调节而发生结构改变。膜联蛋白的编码基因具有高度保守性,首先发现于脊椎动物体内,随后发现,膜联蛋白基因广泛存在于原核和真核生物体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膜联蛋白A1 膜联蛋白A2 膜联蛋白A5 细胞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RNA在肿瘤心脏病中诊断和治疗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建锋 张展 +5 位作者 张福 李燕玲 龚煜伟 李星辉 何勤利 谢萍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69-771,共3页
肿瘤心脏病学是一门研究患者肿瘤治疗过程中心血管疾病的医学交叉学科。放化疗在杀伤肿瘤细胞同时对正常组织也有杀伤作用,这是导致心脏损伤与心脏毒性的主要根源。肿瘤心脏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微小RNA(miRNA)参与调控肿瘤发生和心血... 肿瘤心脏病学是一门研究患者肿瘤治疗过程中心血管疾病的医学交叉学科。放化疗在杀伤肿瘤细胞同时对正常组织也有杀伤作用,这是导致心脏损伤与心脏毒性的主要根源。肿瘤心脏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微小RNA(miRNA)参与调控肿瘤发生和心血管疾病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在肿瘤心脏病发生发展中也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将miRNA对肿瘤心脏病的调控作用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RNAS 心血管疾病 肿瘤 肌钙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龄患者主动脉球囊反搏术后假性动脉瘤血凝酶注射封闭一例
10
作者 曾璟 李星辉 +4 位作者 张天成 谢萍 蔡佳 李瑞珍 张新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326-1327,共2页
近年来,我国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发病率快速攀升,PCI数量也逐年增高,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行PCI的高龄患者也日渐增多,但由于高龄患者本身广泛的动脉硬化和病变的复杂性等因素,外周血管相关并发症也时有发生。甘肃省人民医院心内一... 近年来,我国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发病率快速攀升,PCI数量也逐年增高,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行PCI的高龄患者也日渐增多,但由于高龄患者本身广泛的动脉硬化和病变的复杂性等因素,外周血管相关并发症也时有发生。甘肃省人民医院心内一科近日收治1例超高龄患者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辅助下行PCI,拔除鞘管后发生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并发症患者,行超声引导下血凝酶注射封闭成功,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瘤 假性 反搏动术 凝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组学在肿瘤心脏病中诊断和治疗进展
11
作者 张展 李建锋 +3 位作者 张福 黄愿 李瑞珍 谢萍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38-440,共3页
肿瘤心脏病学是一门研究肿瘤治疗相关心血管疾病的新兴交叉学科。随着肿瘤综合诊疗水平的不断提升,高龄肿瘤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延长。肿瘤治疗潜在的心血管毒性及其所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与日俱增。因此,探寻放化疗诱导心脏毒性的早期特... 肿瘤心脏病学是一门研究肿瘤治疗相关心血管疾病的新兴交叉学科。随着肿瘤综合诊疗水平的不断提升,高龄肿瘤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延长。肿瘤治疗潜在的心血管毒性及其所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与日俱增。因此,探寻放化疗诱导心脏毒性的早期特异性生物标志物对于肿瘤心脏病的防治显得尤为重要。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异常代谢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组学 抗肿瘤药 心脏病危险因素 诊断 鉴别 治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