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的临床及流行病学特征 被引量:24
1
作者 王小军 高婧 +2 位作者 王小博 虎维东 刘华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23-226,共4页
目的探讨甘肃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临床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2020年1月23日—2月20日甘肃省确诊的91例新冠肺炎患者病历资料,分析其流行病学、临床表现以及影像学特征。结果91例新冠肺炎患者分布于全省11个地州市... 目的探讨甘肃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临床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2020年1月23日—2月20日甘肃省确诊的91例新冠肺炎患者病历资料,分析其流行病学、临床表现以及影像学特征。结果91例新冠肺炎患者分布于全省11个地州市,其中聚集性发病13起,2020年1月25日—2月10日为甘肃省新冠肺炎发病高峰区间。具有明确流行病史者62例,其中来源于湖北疫区者10例(14.1%),密切接触新冠肺炎患者引起聚集性发病者52例(73.2%)。临床分型轻型及普通型76例,重型及危重型15例。截至2月20日,治愈65例(71.4%),治疗中24例(26.4%),死亡2例(2.2%)。71例临床和影像资料完整的病例中,男性32例(45.1%),中位年龄45(1~94)岁,中位潜伏期为6(1~13)d。就诊时临床症状主要包括:发热(60例,84.5%)、咳嗽(65例,91.5%)、咳痰(23例,32.4%)、乏力(25例,35.2%)以及气短(10例,14.1%)。特征性CT影像改变包括:以磨玻璃影和/或斑片影(65例,91.5%),支气管充气征和/或实变影(18例,25.4%),晕或反晕征(15例,21.1%),其中20例(28.2%)患者CT图像出现合并改变,包括磨玻璃影和/或斑片影合并支气管充气征和/或实变影(11例,15.5%),以及磨玻璃影和/或斑片影合并晕或反晕征(9例,12.7%)。结论甘肃省新冠肺炎大部分病例具有明确的流行病学特征,以输入性和聚集性发病为主,该病发病无性别差异,具有普遍易感性,胸部CT的影像学特征有助于临床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冠肺炎 临床特征 流行病学 影像学特征 2019-nCoV SARS-CoV-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焦亡介导慢性间歇缺氧大鼠肾脏损伤及依达拉奉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治安 赵岩 +2 位作者 何瑶 刘维英 余勤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3年第1期10-18,共9页
目的:探究依达拉奉对慢性间歇缺氧导致大鼠肾脏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对Caspase-1介导的细胞焦亡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24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C)组、间歇缺氧(IH)组、间歇缺氧+生理盐水(IH+NS)组、间歇缺氧+依达拉奉(IH+E... 目的:探究依达拉奉对慢性间歇缺氧导致大鼠肾脏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对Caspase-1介导的细胞焦亡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24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C)组、间歇缺氧(IH)组、间歇缺氧+生理盐水(IH+NS)组、间歇缺氧+依达拉奉(IH+EDA)组,每组6只。将4组大鼠放置在密闭式饲养舱内造模,NC组舱内氧气浓度维持在21%左右,IH组、IH+NS组、IH+EDA组定时输入纯氧气、纯氮气、压缩空气,使舱内形成缺氧-复氧循环(60 s低氧期+60 s复氧期),低氧期舱内氧浓度降至6%~7%,每日造模8 h(10∶00-18∶00),同时IH+EDA组大鼠每天造模前按照5 mg/kg剂量标准予以腹腔注射依达拉奉,IH+NS组大鼠按照同等剂量标准腹腔注射生理盐水。造模8周后采集大鼠血液标本及肾脏组织标本,测定各组大鼠血肌酐(Crea)、尿素(Urea)水平;HE、Masson染色后光镜下观察肾脏病理形态变化、纤维化程度;化学法测定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测定肾组织NLRP3、Caspase-1、IL-1β蛋白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测定肾组织Caspase-1、IL-1β蛋白表达水平;RT-PCR法测定消皮素D(gasdermin D,GSDMD)、IL-18 mRNA扩增水平。结果:间歇缺氧暴露后,大鼠血清Crea、Urea明显升高(P<0.01),肾小管发生病理损害、肾单位球囊间隙出现胶原纤维沉积,MDA含量增加、SOD活力降低(P<0.01),Caspase-1、NLRP3、IL-1β蛋白表达增加(P<0.01或P<0.05)、GSDMD mRNA、IL-18 mRNA扩增增加(P<0.01);而经过依达拉奉干预后,上述指标呈现出与间歇低氧暴露后相反的变化趋势,肾脏病理损害减轻(P<0.01或P<0.05)。结论:慢性间歇缺氧可能通过氧化应激活化Caspase-1参与的细胞焦亡信号通路介导肾脏损伤过程,而依达拉奉可能通过清除氧自由基、下调机体氧化应激水平,抑制焦亡通路的活化,起到保护肾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缺氧 肾脏损伤 细胞焦亡 氧化应激 依达拉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陆地区传染病的PM2.5归因发病率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臧洲 毕鸿儒 +2 位作者 肖晓辉 陈思宇 罗源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37-845,共9页
通过研究PM2.5对中国大陆地区7种传染病发病率的影响,得到了百日咳、猩红热、麻疹、肺结核、风疹、流行性腮腺炎及流行性感冒的PM2.5归因发病率分布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这7类传染病的PM2.5归因发病率主要集中于中国大陆中部和东部地区... 通过研究PM2.5对中国大陆地区7种传染病发病率的影响,得到了百日咳、猩红热、麻疹、肺结核、风疹、流行性腮腺炎及流行性感冒的PM2.5归因发病率分布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这7类传染病的PM2.5归因发病率主要集中于中国大陆中部和东部地区;除流感、猩红热及少数省份的百日咳外,其余传染病的PM2.5归因发病率均呈不同程度的降低.当部分省市的ρ(PM2.5)降至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安全值10μg/m3时,北京、天津及上海等人口稠密,ρ(PM2.5)高值区的PM2.5归因发病率降低程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质量浓度 传染病 归因发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