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夏州发展特色农业的对策及建议
1
作者 王秀清 王慧丽 马晓燕 《农业科技通讯》 2018年第3期43-44,共2页
通过分析,临夏州玉米、马铃薯、油菜、蚕豆、中药材、啤特果、花椒、核桃等特色农业的生产现状及分布区域并提出目前这些产业中存在的问题,针对现状及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 临夏州 特色农业 对策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夏州油菜菌核病发生流行规律初报
2
作者 王秀清 张林森 +3 位作者 辛杰 赵小琴 徐耘 石小平 《农业科技通讯》 2017年第7期293-296,共4页
针对临夏回族自治州高寒阴湿区油菜田普遍发生的菌核病,本文作者就其危害程度、发病条件、发生规律进行了概述,并遵循环保、高效理念,总结提出了简便实用的综合防治技术。
关键词 油菜 菌核病 流行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夏州高寒阴湿区油菜茎象甲不同农药防治效应研究
3
作者 何建刚 韩宏 +3 位作者 赵学懿 郭林平 黄青岩 杨红 《农业科技通讯》 2015年第12期107-109,共3页
经田间调查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临夏州高寒阴湿区选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按药剂1 500倍液叶面喷施防治油菜茎象甲,虫害危害指数9.7%,防治效果达88.2%,防虫效果最佳,较CK亩增产38.3kg,增产率18.0%;选用0.5%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防治油菜茎象... 经田间调查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临夏州高寒阴湿区选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按药剂1 500倍液叶面喷施防治油菜茎象甲,虫害危害指数9.7%,防治效果达88.2%,防虫效果最佳,较CK亩增产38.3kg,增产率18.0%;选用0.5%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防治油菜茎象甲,其虫害危害指数11.6%,防虫效果达86.6%,较CK亩增产36.4kg,增产率17.1%;选用48%毒死蜱乳油,防治效果达82.7%,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油菜 茎象甲 危害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夏州高寒阴湿区春油菜菌核病防治试验研究
4
作者 韩宏 何建刚 +5 位作者 黄青岩 范相仕 杨霞 祁维红 黄勇 崔仲开 《农业科技通讯》 2015年第11期98-100,共3页
在临夏州高寒阴湿油菜种植区,选用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来防治油菜菌核病,三种药剂按1 000倍液稀释,施药量以药液充分湿润整株叶面不滴水为宜,喷施数量效果表明:一般初花期药量30 g对水30 kg... 在临夏州高寒阴湿油菜种植区,选用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来防治油菜菌核病,三种药剂按1 000倍液稀释,施药量以药液充分湿润整株叶面不滴水为宜,喷施数量效果表明:一般初花期药量30 g对水30 kg,盛花期药量45g对水45 kg;初花期和盛花期各喷施1次,防效可达到87.5%,盛花期喷施1次,防效82.6%,喷施2次比喷施1次防效提高4.9%,增产率提高2.29%;最佳喷施时期,盛花期防治比初花期防治好。在高海拔、高密度区域也可选择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在盛花期喷施1次,能有效防治菌核病、霜霉病、叶霉病等真菌性病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油菜 核病 情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下的高素质农民培训模式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马占龙 《河北农业》 2022年第6期52-53,共2页
乡村振兴背景下,高素质农民队伍建设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是农业发展的核心,也是提升我国农业经济水平的关键。文章以乡村振兴下的高素质农民培训模式为研究对象,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希望对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关键词 乡村振兴 高素质 农民 培训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阴湿区春油菜膜侧沟播品种比较试验 被引量:2
6
作者 崔仲开 何建刚 +3 位作者 韩宏 范相仕 赵克旺 黄青岩 《农业科技通讯》 2016年第6期167-169,共3页
为了进一步挖掘春油菜品种的适应性及增产潜力,在临夏高寒阴湿油菜种植区,采用膜侧沟播栽培技术,引进10个杂交春油菜新品系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2014-2015年在膜侧沟播栽培条件下,品种冠油杂812两年平均亩产278.3 kg,居第一位,较青杂... 为了进一步挖掘春油菜品种的适应性及增产潜力,在临夏高寒阴湿油菜种植区,采用膜侧沟播栽培技术,引进10个杂交春油菜新品系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2014-2015年在膜侧沟播栽培条件下,品种冠油杂812两年平均亩产278.3 kg,居第一位,较青杂2号(CK)亩产233.6 kg增产44.7 kg,增产率18.1%,产量差异1年达极显著1年达显著水平;品种青杂5号两年平均亩产270.7 kg,居第二位,较CK亩增产37.1 kg,增产率15.9%,产量差异1年达极显著1年达显著水平;品种益油杂1号两年平均亩产254.9 kg较CK增产21.3 kg,增产率9.1%,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油菜 膜侧沟播 临夏州高寒阴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方式对高寒阴湿区啤酒大麦的影响
7
作者 林占虎 韩宏 +4 位作者 何建刚 郭永录 杨彧红 黄勇 祁占虎 《甘肃农业科技》 2014年第11期37-39,共3页
在临夏州高寒阴湿区田间比较了露地条播、露地穴播、全膜穴播、全膜覆土穴播啤酒大麦性状及产量。结果表明,苗期长势以全膜穴播最好,全膜覆土穴播次之,露地穴播好于露地条播。出苗至成熟期5、10 cm平均地温以全覆膜穴播最高,比露地条播... 在临夏州高寒阴湿区田间比较了露地条播、露地穴播、全膜穴播、全膜覆土穴播啤酒大麦性状及产量。结果表明,苗期长势以全膜穴播最好,全膜覆土穴播次之,露地穴播好于露地条播。出苗至成熟期5、10 cm平均地温以全覆膜穴播最高,比露地条播分别高3.1、2.6益;全膜覆土穴播次之,比露地条播分别高1.1、0.6益;露地穴播较露地条播分别高0.5、0.4益。啤酒大麦折合产量全膜覆土穴播、全膜穴播分别较常规种植增产9.9%、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啤酒大麦 种植方式 全膜穴播 全膜覆土穴播 高寒阴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