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抗运动疲劳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
作者 曹茸茸 杨晓磊 罗慧英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17年第3期25-28,共4页
运动疲劳作为复杂的生理现象,与多种因素有关。近年来,随着新技术的应用,中药抗运动疲劳作用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疲劳的发生机制和中药抗运动疲劳机理做一总结,主要从清除自由基、促进糖异生、调节代... 运动疲劳作为复杂的生理现象,与多种因素有关。近年来,随着新技术的应用,中药抗运动疲劳作用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疲劳的发生机制和中药抗运动疲劳机理做一总结,主要从清除自由基、促进糖异生、调节代谢产物、神经递质等方面进行综述,为中药在抗疲劳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抗疲劳 机制 自由基 糖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挥发油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7
2
作者 罗慧英 杨林 +1 位作者 杨焕 刘渊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2年第4期387-391,共5页
目的:探讨当归挥发油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改良线栓法阻断大鼠大脑中动脉建立脑缺血模型,到达再灌注时限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检测脑梗死体积比、脑含水量及脑血管通透性;血清NO、NOS含量;以及SOD和GSH... 目的:探讨当归挥发油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改良线栓法阻断大鼠大脑中动脉建立脑缺血模型,到达再灌注时限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检测脑梗死体积比、脑含水量及脑血管通透性;血清NO、NOS含量;以及SOD和GSH-Px活性。结果:当归挥发油可有效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降低脑梗死体积比、脑血管通透性和脑含水量;降低血清NO、NOS含量;增强SOD和GSH-Px活性。结论:当归挥发油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显著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提高脑组织抗氧化能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挥发油 脑缺血再灌注 NO NOS SOD GSH-P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必净注射液对急性胰腺炎大鼠肺损伤及肺组织TLR4、NF-κB、TNF-α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4
3
作者 董小鹏 王丽娟 +4 位作者 赵春霖 张建平 潘海邦 易剑锋 石育弘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025-3030,共6页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伴发肺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对肺组织TLR4(Toll样受体4)、NF-κB(核因子-κB)、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其潜在治疗机制。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AP肺...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伴发肺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对肺组织TLR4(Toll样受体4)、NF-κB(核因子-κB)、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其潜在治疗机制。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AP肺损伤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P模型组、血必净注射液组,16只/组。采用胰腺被膜下注射5%牛磺胆酸钠制备AP大鼠模型并给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于造模后6、24 h分批取材,ELISA检测血清淀粉酶(AMY)活性及肺组织TLR4、NF-κB、TNF-α表达水平,观察肺脏及胰腺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从GEO高通量芯片数据库中共筛选出54个DEGs,主要富集在Toll样受体、TNF-α、HIF-1(低氧诱导因子-1)等信号通路。造模后6 h及24 h时AP模型组血清AMY活性高于假手术组,血必净注射液组AMY活性较AP模型组下降但高于假手术组。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显示6 h及24 h AP模型组大鼠胰腺及肺组织出现出血、坏死、肿胀等病变,血必净注射液组病变较轻。AP模型组肺组织中TLR4、NF-κB、TNF-α表达水平高于假手术组,血必净注射液组上述分子表达水平较AP模型组有不同程度降低。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可能通过抑制肺组织炎症反应,减少TLR4、NF-κB、TNF-α表达水平,对急性胰腺炎肺损伤大鼠产生一定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肺损伤 血必净注射液 TLR4 NF-ΚB TNF-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必净注射液对严重烧伤大鼠脏器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3
4
作者 董小鹏 王丽娟 +2 位作者 赵春霖 易剑锋 潘海邦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05-908,共4页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严重烧伤大鼠血清炎症因子含有量及脏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烧伤组,模型组,常规处理组,血必净注射液小、中、大剂量组,每组8只。制备烧伤大鼠模型并给予相应药物。造模后24 h取血,分别采用生...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严重烧伤大鼠血清炎症因子含有量及脏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烧伤组,模型组,常规处理组,血必净注射液小、中、大剂量组,每组8只。制备烧伤大鼠模型并给予相应药物。造模后24 h取血,分别采用生化法及ELISA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尿素氮(BUN)、肌酐(C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含有量,采用RT-PCR法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中Nfkb mRNA水平。结果严重烧伤后,模型组、常规处理组、血必净注射液小剂量组血清ALT、AST、LDH、CK、BUN、Cr含有量升高,同时伴有TNF-α、IL-1β、IL-6含有量及Nfkb mRNA水平升高(P<0.05或P<0.01);血必净注射液中、大剂量组的上述指标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部分指标数据低于常规处理组(P<0.05或P<0.01)。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可改善严重烧伤大鼠重要脏器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kb mRNA,从而减少TNF-α、IL-1β、IL-6的产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必净注射液 烧伤 核转录因子-ΚB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介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苁蓉总苷对原代培养小鼠肝细胞酒精损伤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罗慧英 刘渊 杨焕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1年第8期856-861,共6页
目的:研究肉苁蓉总苷对原代培养肝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原位灌流法收集原代肝细胞,MTT法评价肉苁蓉总苷对酒精损伤原代培养肝细胞存活率的影响;荧光显微镜技术评价肉苁蓉总苷对酒精损伤原代培养肝细胞及细胞核形态的影响;流式细胞... 目的:研究肉苁蓉总苷对原代培养肝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原位灌流法收集原代肝细胞,MTT法评价肉苁蓉总苷对酒精损伤原代培养肝细胞存活率的影响;荧光显微镜技术评价肉苁蓉总苷对酒精损伤原代培养肝细胞及细胞核形态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肉苁蓉总苷对酒精损伤原代培养肝细胞凋亡的影响;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肉苁蓉总苷对bcl-2和c-fos表达的影响。结果:原代肝细胞经酒精损伤后,存活率降低,出现明显凋亡和坏死改变,凋亡抑制基因bcl-2减弱、促凋亡基因c-fos表达增强。肉苁蓉总苷可明显提高细胞存活率,改善凋亡和坏死情况,增强bcl-2表达,抑制c-fos表达。且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结论:肉苁蓉总苷可通过增加凋亡抑制基因bcl-2表达,减少促凋亡基因c-fos表达,减少凋亡和坏死,增加细胞存活率来实现对原代培养肝细胞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苁蓉总苷 原代培养 肝细胞 酒精性肝损伤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丁烯苯酞类成分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峰林 姜勇 王瑞琼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14年第3期28-32,共5页
以butylidenephthalide(BP)为关键词,检索SciFinder文摘索引数据库与中国知网(CNKI)中有关当归Angelica sineisis(Oliv.)Diels的研究文献,对其含有的同系化合物丁烯苯酞类n-butylidenephthalide(BP)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并对相关的参考... 以butylidenephthalide(BP)为关键词,检索SciFinder文摘索引数据库与中国知网(CNKI)中有关当归Angelica sineisis(Oliv.)Diels的研究文献,对其含有的同系化合物丁烯苯酞类n-butylidenephthalide(BP)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并对相关的参考文献进行追踪检索,归纳了BP的提取方法、药理作用与含量测定方法。BP主要存在于当归的挥发油中,通过液相制备和分离,测定的主要方法为HPLC-MS法,主要药理作用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平滑肌细胞增生、抗心绞痛、松弛子宫与气管平滑肌、抗肿瘤生长、抗动脉粥样硬化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 丁烯苯酞类 药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倍体黄芩D20急性和亚急性毒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王丽娟 刘玉 +3 位作者 柴俊雯 杜弢 胡江海 朱荣艳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17年第3期11-14,共4页
目的:观察四倍体黄芩D20急性毒性及亚急性毒性,并与二倍体黄芩进行比较,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初步安全性评价。方法:采用改良寇氏法测定黄芩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_(50)),若毒性较低,则测定小鼠对黄芩的最大耐受量(MTD)。结果:通过急性毒性... 目的:观察四倍体黄芩D20急性毒性及亚急性毒性,并与二倍体黄芩进行比较,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初步安全性评价。方法:采用改良寇氏法测定黄芩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_(50)),若毒性较低,则测定小鼠对黄芩的最大耐受量(MTD)。结果:通过急性毒性预实验未能测出四倍体黄芩水提液LD_(50),而小鼠对其最大耐受量为120 g/kg,相当于临床成人用量的1 200倍。大鼠亚急性毒性试验血液生化指标及其他各项指标未见异常,无明显病理变化。结论:四倍体黄芩同二倍体黄芩相似,均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临床用药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二倍体 四倍体 急性毒性 亚急性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胰腺炎基因表达谱芯片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药物筛选 被引量:2
8
作者 董小鹏 王丽娟 +4 位作者 赵春霖 张建平 潘海邦 易剑锋 石育弘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36-640,共5页
目的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急性胰腺炎(AP)差异表达基因(DEGs)及相应的候选治疗药物。方法从基因表达数据库(GEO)中下载小鼠AP相关的高通量芯片数据集(GSE109227和GSE65146),使用GEO2R筛选DEGs。利用DAVID数据库对DEGs进行基因本体功... 目的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急性胰腺炎(AP)差异表达基因(DEGs)及相应的候选治疗药物。方法从基因表达数据库(GEO)中下载小鼠AP相关的高通量芯片数据集(GSE109227和GSE65146),使用GEO2R筛选DEGs。利用DAVID数据库对DEGs进行基因本体功能富集和通路富集分析。在String数据库中建立蛋白-蛋白相互作用关系(PPI)并利用Cytoscape软件进行可视化,筛选出子网络模块和关键基因。预测关键基因相关的miRNAs并通过比较毒物遗传学数据库(CTD)针对关键基因进行治疗药物的筛选。结果从高通量芯片数据集GSE109227和GSE65146中共筛选到130个上调基因和16个下调基因。DEGs主要参与炎症反应、中性粒细胞趋化、TNF介导的细胞反应、正调控基因表达等生物学过程,且参与细胞外基质受体相互作用、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调控、白细胞内皮迁移、Focal adhesion等信号通路。在PPI网络中,共筛选出12个关键基因和6个子网络模块。miR-199a-5p、miR-1-3p等miRNAs可能作用于关键基因转录后调控。CTD数据库中筛选到染料木黄酮、白藜芦醇、槲皮素可降低关键基因表达水平。结论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的相关基因可能在AP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并可作为药物的筛选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 基因芯片 基因表达 计算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