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癫痫发作中神经血管单元功能障碍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1
作者 刘璇 尹榕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90-494,共5页
神经血管单元(NVU)是维持血脑屏障(BBB)完整性、调节大脑生理活动、维持大脑内环境稳态的最小结构单元,已成为大脑生理活动及病理变化研究的热点领域。NVU在脑白质病变、认知障碍、脑血管疾病等年龄依赖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具有重要作... 神经血管单元(NVU)是维持血脑屏障(BBB)完整性、调节大脑生理活动、维持大脑内环境稳态的最小结构单元,已成为大脑生理活动及病理变化研究的热点领域。NVU在脑白质病变、认知障碍、脑血管疾病等年龄依赖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具有重要作用,其功能障碍会导致BBB完整性破坏,随之而来的蛋白质渗漏、免疫炎症反应、脑血流动力学改变均可导致癫痫发作或神经退行性疾病进展;反之,癫痫发作亦可加速NVU功能障碍而促进脑衰老。本文综述NVU的组成细胞功能障碍在年龄依赖性癫痫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及相关分子通路的研究进展,旨在为癫痫治疗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癫痫 神经血管单元 血脑屏障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菌感染与多发性硬化的关系研究进展
2
作者 何亚玲 尹榕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67-770,共4页
多发性硬化(MS)是一类与自身免疫相关的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其主要病理特点涉及中枢神经系统炎性浸润伴随的神经胶质细胞增生、髓鞘脱失和轴突损伤等。目前认为,MS与遗传易感性、环境、感染、生活方式、免疫等多种因素有关,但其确... 多发性硬化(MS)是一类与自身免疫相关的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其主要病理特点涉及中枢神经系统炎性浸润伴随的神经胶质细胞增生、髓鞘脱失和轴突损伤等。目前认为,MS与遗传易感性、环境、感染、生活方式、免疫等多种因素有关,但其确切病因尚不清楚。近年来的研究显示,MS患者及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动物模型均与真菌感染存在密切联系。本文综述真菌感染与MS的相关性及真菌在MS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进展,旨在为探究MS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诊治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真菌感染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李蓉 尹榕 葛朝明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3期355-358,共4页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是由DNA-组蛋白复合物组成的细胞外网状结构,且由一组中性粒细胞颗粒蛋白装饰,如抗菌肽、组织蛋白酶G、髓过氧化物酶(MPO)和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等。NETs在先天免疫反应中是把“双刃剑”,既有抗菌作用,...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是由DNA-组蛋白复合物组成的细胞外网状结构,且由一组中性粒细胞颗粒蛋白装饰,如抗菌肽、组织蛋白酶G、髓过氧化物酶(MPO)和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等。NETs在先天免疫反应中是把“双刃剑”,既有抗菌作用,也会造成机体免疫病理损伤。本文就NETs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的免疫病理作用、靶向治疗及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中枢神经系统结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应激在脑小血管病认知障碍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4
4
作者 刘宇蕾 杨志奇 尹榕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1-394,共4页
脑小血管病(CSVD)是导致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主要疾病,严重危害中老年人健康。认知障碍作为CSVD常见的临床表现,其发病机制复杂,病理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研究表明,氧化应激是CSVD认知障碍病理过程中的关键机制,其会产生大量活性氧... 脑小血管病(CSVD)是导致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主要疾病,严重危害中老年人健康。认知障碍作为CSVD常见的临床表现,其发病机制复杂,病理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研究表明,氧化应激是CSVD认知障碍病理过程中的关键机制,其会产生大量活性氧自由基(ROS),对血管内皮和神经细胞造成损伤。氧化应激可通过内皮功能机制、一氧化氮(NO)机制、NOTCH3基因突变机制、β淀粉样蛋白(Aβ)机制参与CSVD认知障碍的病理过程。本文将针对氧化应激对CSVD认知障碍的病理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小血管疾病 认知障碍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β_(2)微球蛋白升高对脑小血管病患者脑白质损害的作用 被引量:3
5
作者 刘璇 冷慧层 +5 位作者 张英杰 仇慧慧 张志英 郭爱斌 马丹丹 尹榕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12-617,共6页
目的β_(2)微球蛋白与脑小血管病患者脑白质高信号严重程度的关系尚未明确。文中探讨β_(2)微球蛋白等血清标志物及临床相关危险因素与脑小血管病患者脑白质高信号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联勤保障部队... 目的β_(2)微球蛋白与脑小血管病患者脑白质高信号严重程度的关系尚未明确。文中探讨β_(2)微球蛋白等血清标志物及临床相关危险因素与脑小血管病患者脑白质高信号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头颅MRI主要表现为脑白质高信号的脑小血管病患者临床资料。使用Fazekas量表和改良Scheltens量表对纳入患者头颅核磁脑白质高信号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级。两量表评估结果一致的患者被纳入研究,并按脑白质高信号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轻度组和中重度组,比较组间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缺血性脑小血管病患者脑白质病变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结果研究共纳入222例患者,其中轻度组112例(50.45%),中重度组110例(49.55%)。中重度组患者年龄、高血压、β_(2)微球蛋白、同型半胱氨酸、D-二聚体显著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88,95%CI:1.05~1.127)、高血压(OR=2.576,95%CI:1.116~5.946)、血清同型半胱氨酸(OR=1.037,95%CI:1.005~1.07)、β_(2)微球蛋白(OR=1.685,95%CI:1.04~2.731)、D-二聚体(OR=3.587,95%CI:1.219~10.55)是脑白质病变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β_(2)微球蛋白对脑白质高信号的严重程度具有预测价值。此外,血清同型半胱氨酸、D-二聚体、年龄、高血压也是脑白质高信号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白质高信号 严重程度 β_(2)微球蛋白 同型半胱氨酸 D-二聚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