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影响皮瓣存活的相关机制研究进展
1
作者
李金鹏
郭婕
+4 位作者
刘涛
魏晓涛
宋渊
王威威
何志军
《协和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6-422,共7页
皮瓣手术是一种复杂的外科手术,可用于诸多疾病和创伤的治疗。皮瓣存活与细胞自噬、氧化应激、炎症反应、间充质干细胞功能以及血管再生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其中,细胞自噬可维持细胞内稳态,在减轻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促进损伤修复等...
皮瓣手术是一种复杂的外科手术,可用于诸多疾病和创伤的治疗。皮瓣存活与细胞自噬、氧化应激、炎症反应、间充质干细胞功能以及血管再生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其中,细胞自噬可维持细胞内稳态,在减轻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促进损伤修复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过度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会对皮瓣构成威胁,影响其存活和成功移植;内皮细胞通过增殖、迁移和产生血管生成因子参与血管再生,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则可直接促进血管形成和维持内皮细胞功能;间充质干细胞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和多种作用机制,在促进皮瓣存活和组织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阐述细胞自噬、氧化应激、炎症反应、间充质干细胞功能以及血管再生影响术后皮瓣存活的作用机制,以期为提高术后皮瓣存活率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瓣
炎症反应
氧化应激
细胞自噬
细胞凋亡
间充质干细胞
血管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线粒体自噬在糖尿病溃疡中的作用
被引量:
2
2
作者
牟行健
傅文婷
+5 位作者
李森
刘涛
张富龙
宋渊
李强
卢娟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89-1394,共6页
糖尿病溃疡(diabetic ulcer,DU)是糖尿病患者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常导致感染、坏死及截肢,治疗周期长、费用高。目前DU愈合机制尚不明确,愈合延迟的难题尚未解决,其治疗和管理一直是临床面临的重大挑战。近年来,随着对线粒体自噬机...
糖尿病溃疡(diabetic ulcer,DU)是糖尿病患者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常导致感染、坏死及截肢,治疗周期长、费用高。目前DU愈合机制尚不明确,愈合延迟的难题尚未解决,其治疗和管理一直是临床面临的重大挑战。近年来,随着对线粒体自噬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其治疗DU的潜在作用成为研究热点。线粒体自噬是细胞内重要的自我修复机制,在维持细胞健康和功能稳定中发挥至关重要作用。在DU发展过程中,线粒体自噬可减轻氧化应激与炎症反应、维持线粒体功能稳态、影响DU愈合过程中细胞的增殖和修复能力、促进DU愈合、增强抗菌能力。本文阐述线粒体自噬在DU防治中的功能及潜在应用,为线粒体自噬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为DU治疗提供有效策略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自噬
糖尿病溃疡
应用前景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HPV E6/E7 mRNA与HPV E6/E7 DNA在筛查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
8
3
作者
田莉
陈文
+1 位作者
骆元斌
黄小玲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300-2304,共5页
目的:通过回顾性统计分析比较人乳头瘤病毒(HPV)E6/E7 mRNA和DNA两种检测方法,探讨两者在筛查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于甘肃省中医院病理科行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的206例患者,进行HPV E6/E7 mRNA检...
目的:通过回顾性统计分析比较人乳头瘤病毒(HPV)E6/E7 mRNA和DNA两种检测方法,探讨两者在筛查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于甘肃省中医院病理科行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的206例患者,进行HPV E6/E7 mRNA检测、HPV E6/E7 DNA检测及p16免疫组化染色,观察不同细胞学和组织学分级的检测结果。结果:不同细胞学分级,HPV E6/E7 mRNA和DNA的阳性率随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进展呈递增趋势(P<0.05),意义不明确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中HPV E6/E7 mRNA的检出率低于HPV E6/E7 DNA(P<0.05)。不同组织病理学分级,HPV E6/E7 mRNA和DNA的阳性率随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进展呈递增趋势(P<0.05),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中HPV E6/E7 mRNA的检出率低于HPV E6/E7 DNA(P<0.05)。p16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率随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级别的升高呈递增趋势(P<0.05)。HPV E6/E7 DNA+p16联合筛查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灵敏度最高,HPV E6/E7 mRNA的特异度最高;在LSIL中,HPV E6/E7 DNA的阳性预测值最高,在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中HPV E6/E7 mRNA+p16的阳性预测值最高。结论:在筛查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时,HPV E6/E7 DNA检测加p16免疫组化染色的灵敏度最高;HPV E6/E7 mRNA能更准确地反映HPV的活化状态;在HSIL筛查中,HPV E6/E7 mRNA加p16免疫组化染色则更具有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
P16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与Wnt信号通路在骨质疏松症的协同作用
被引量:
2
4
作者
施彦龙
李应福
+5 位作者
谢兴文
许伟
李鼎鹏
徐世红
黄睿
郭宏刚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95-301,共7页
骨质疏松症作为一种常见的与年龄密切相关的全身性骨代谢失常疾病,对老年人群的健康产生较大威胁,其诱发因素为骨形成和骨吸收代谢平衡轴被打破而导致骨稳态环境发生改变。外泌体是细胞外一种微小的膜性囊泡,作为细胞间的交流工具在信...
骨质疏松症作为一种常见的与年龄密切相关的全身性骨代谢失常疾病,对老年人群的健康产生较大威胁,其诱发因素为骨形成和骨吸收代谢平衡轴被打破而导致骨稳态环境发生改变。外泌体是细胞外一种微小的膜性囊泡,作为细胞间的交流工具在信息传递和物质交流过程中起重要的介导作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通过旁分泌效应产生外泌体并广泛参与骨代谢过程,调控成骨分化。同时在成骨分化过程中,Wnt信号通路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影响因素。而骨形成与骨吸收之间需要通过密切又复杂的信息分子交流保持平衡状态,这条信息分子交流途径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和Wnt信号通路有着紧密相关性,但其中某些具体机制目前仍未探明。深入研究骨质疏松症发病的不同影响因素及相互间的交叉协同作用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文对两者在骨质疏松症中的协同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了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Wnt信号通路与骨质疏松症三者之间的关系,提供基础研究与临床工作可能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外泌体
WNT信号通路
骨质疏松症
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影响皮瓣存活的相关机制研究进展
1
作者
李金鹏
郭婕
刘涛
魏晓涛
宋渊
王威威
何志军
机构
甘肃省中医院足踝骨科
甘肃省
中医院
护理部
甘肃省
中医院
手外二
科
甘肃
中医
药大学
中医
临床学院
出处
《协和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6-422,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660802,81860863,82460942)
中共甘肃省委组织部省级青年人才项目(甘组通字[2024]4号)
+3 种基金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22JR5RA620)
甘肃省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重点课题(GZKZ-2024-3)
甘肃省重点研发计划(21YF5FA021)
兰州市人才创新创业专项(2019-RC-63)。
文摘
皮瓣手术是一种复杂的外科手术,可用于诸多疾病和创伤的治疗。皮瓣存活与细胞自噬、氧化应激、炎症反应、间充质干细胞功能以及血管再生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其中,细胞自噬可维持细胞内稳态,在减轻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促进损伤修复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过度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会对皮瓣构成威胁,影响其存活和成功移植;内皮细胞通过增殖、迁移和产生血管生成因子参与血管再生,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则可直接促进血管形成和维持内皮细胞功能;间充质干细胞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和多种作用机制,在促进皮瓣存活和组织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阐述细胞自噬、氧化应激、炎症反应、间充质干细胞功能以及血管再生影响术后皮瓣存活的作用机制,以期为提高术后皮瓣存活率提供依据。
关键词
皮瓣
炎症反应
氧化应激
细胞自噬
细胞凋亡
间充质干细胞
血管再生
Keywords
flap
inflammatory reaction
oxidative stress
cellular autophagy
cellular apoptosis
mesenchymal stem cells
vascular regeneration
分类号
R61 [医药卫生—外科学]
R392 [医药卫生—免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线粒体自噬在糖尿病溃疡中的作用
被引量:
2
2
作者
牟行健
傅文婷
李森
刘涛
张富龙
宋渊
李强
卢娟
机构
甘肃省
中医院
手外二
科
甘肃省
妇幼保健院麻醉手术一
科
甘肃省中医院足踝骨科
甘肃省
中医院
关节骨三
科
甘肃省
中医院
临床药学部
出处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89-1394,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81860863,81660544)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22JR5RA620)
+1 种基金
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重点研发计划(21YF5FA021)
甘肃省青年科技基金计划项目(21JR11RA211)。
文摘
糖尿病溃疡(diabetic ulcer,DU)是糖尿病患者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常导致感染、坏死及截肢,治疗周期长、费用高。目前DU愈合机制尚不明确,愈合延迟的难题尚未解决,其治疗和管理一直是临床面临的重大挑战。近年来,随着对线粒体自噬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其治疗DU的潜在作用成为研究热点。线粒体自噬是细胞内重要的自我修复机制,在维持细胞健康和功能稳定中发挥至关重要作用。在DU发展过程中,线粒体自噬可减轻氧化应激与炎症反应、维持线粒体功能稳态、影响DU愈合过程中细胞的增殖和修复能力、促进DU愈合、增强抗菌能力。本文阐述线粒体自噬在DU防治中的功能及潜在应用,为线粒体自噬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为DU治疗提供有效策略和方案。
关键词
线粒体
自噬
糖尿病溃疡
应用前景
作用机制
Keywords
mitochondria
autophagy
diabetic ulcer
application prospect
mechanism of action
分类号
R587.2 [医药卫生—内分泌]
R781.64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HPV E6/E7 mRNA与HPV E6/E7 DNA在筛查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
8
3
作者
田莉
陈文
骆元斌
黄小玲
机构
甘肃省
中医院
病理
科
甘肃省中医院足踝骨科
出处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300-2304,共5页
文摘
目的:通过回顾性统计分析比较人乳头瘤病毒(HPV)E6/E7 mRNA和DNA两种检测方法,探讨两者在筛查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于甘肃省中医院病理科行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的206例患者,进行HPV E6/E7 mRNA检测、HPV E6/E7 DNA检测及p16免疫组化染色,观察不同细胞学和组织学分级的检测结果。结果:不同细胞学分级,HPV E6/E7 mRNA和DNA的阳性率随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进展呈递增趋势(P<0.05),意义不明确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中HPV E6/E7 mRNA的检出率低于HPV E6/E7 DNA(P<0.05)。不同组织病理学分级,HPV E6/E7 mRNA和DNA的阳性率随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进展呈递增趋势(P<0.05),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中HPV E6/E7 mRNA的检出率低于HPV E6/E7 DNA(P<0.05)。p16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率随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级别的升高呈递增趋势(P<0.05)。HPV E6/E7 DNA+p16联合筛查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灵敏度最高,HPV E6/E7 mRNA的特异度最高;在LSIL中,HPV E6/E7 DNA的阳性预测值最高,在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中HPV E6/E7 mRNA+p16的阳性预测值最高。结论:在筛查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时,HPV E6/E7 DNA检测加p16免疫组化染色的灵敏度最高;HPV E6/E7 mRNA能更准确地反映HPV的活化状态;在HSIL筛查中,HPV E6/E7 mRNA加p16免疫组化染色则更具有特异性。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
P16蛋白
Keywords
Human papillomavirus
Cervical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
p16 protein
分类号
R737.33 [医药卫生—肿瘤]
R33-33 [医药卫生—人体生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与Wnt信号通路在骨质疏松症的协同作用
被引量:
2
4
作者
施彦龙
李应福
谢兴文
许伟
李鼎鹏
徐世红
黄睿
郭宏刚
机构
甘肃
中医
药大学
中医
临床学院
甘肃省中医院足踝骨科
西北民族大学附属
医院
骨
科
甘肃省
中医院
骨肿瘤
科
甘肃省
中医院
创伤中心
出处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95-301,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81860864)
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项目-甘肃地区多发病防治能力提升创新平台项目
+3 种基金
甘肃省科技计划(20JR5RA129)
敦煌医学与转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DHYX19-05)
甘肃省中医药研究中心开放课题(zyzx-2020-32)
甘肃省属科研院所基础条件建设专项(18JR2TA016)。
文摘
骨质疏松症作为一种常见的与年龄密切相关的全身性骨代谢失常疾病,对老年人群的健康产生较大威胁,其诱发因素为骨形成和骨吸收代谢平衡轴被打破而导致骨稳态环境发生改变。外泌体是细胞外一种微小的膜性囊泡,作为细胞间的交流工具在信息传递和物质交流过程中起重要的介导作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通过旁分泌效应产生外泌体并广泛参与骨代谢过程,调控成骨分化。同时在成骨分化过程中,Wnt信号通路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影响因素。而骨形成与骨吸收之间需要通过密切又复杂的信息分子交流保持平衡状态,这条信息分子交流途径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和Wnt信号通路有着紧密相关性,但其中某些具体机制目前仍未探明。深入研究骨质疏松症发病的不同影响因素及相互间的交叉协同作用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文对两者在骨质疏松症中的协同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了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Wnt信号通路与骨质疏松症三者之间的关系,提供基础研究与临床工作可能的参考。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外泌体
WNT信号通路
骨质疏松症
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
Keywords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exosomes
Wnt signaling pathway
osteoporosis
osteoblast
osteoclast
分类号
R681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影响皮瓣存活的相关机制研究进展
李金鹏
郭婕
刘涛
魏晓涛
宋渊
王威威
何志军
《协和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线粒体自噬在糖尿病溃疡中的作用
牟行健
傅文婷
李森
刘涛
张富龙
宋渊
李强
卢娟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HPV E6/E7 mRNA与HPV E6/E7 DNA在筛查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田莉
陈文
骆元斌
黄小玲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与Wnt信号通路在骨质疏松症的协同作用
施彦龙
李应福
谢兴文
许伟
李鼎鹏
徐世红
黄睿
郭宏刚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