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麻风治愈后高分化皮肤鳞状细胞癌
- 1
-
-
作者
窦莉莉
肖玉强
石津
冯国强
刘喜婷
李树君
-
机构
甘肃省中医院皮肤科
甘肃省和政疗养院皮肤科
甘肃省肿瘤医院呼吸肿瘤内科
-
出处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1-223,共3页
-
文摘
报告1例麻风治愈后高分化皮肤鳞状细胞癌。患者男,78岁。右手背感染后肉芽状增生伴疼痛1周,怀疑麻风复发皮损。皮肤科检查:右手背部一约7cm×8cm×1cm淡红色至暗红色菜花样乳头样组织增生,呈结节状或疣状突起,生长迅速易破溃并向周围浸润,结节易破溃,形成火山口样溃疡,可见污垢坏死组织和脓样分泌物,伴恶臭。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真皮内可见鳞状细胞团块,抗酸染色(-)。诊断:高分化鳞状细胞癌。
-
关键词
鳞状细胞癌
皮肤
高分化
麻风
-
Keywords
squamous cell carcinoma,cutaneous,highly differentiated
leprosy
-
分类号
R755.01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R739.5
[医药卫生—肿瘤]
-
-
题名透明细胞汗腺瘤1例
被引量:1
- 2
-
-
作者
雒玉辉
冯义国
李树君
-
机构
甘肃省中医院皮肤科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
-
出处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25-225,共1页
-
文摘
患者女,20岁。右额结节2年,于2016年12月26日就诊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右额部出现一绿豆大丘疹,未予诊治,丘疹缓慢增大。偶有瘙痒。患者既往体健,家族无类似疾病患者。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好,各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检查:右额部见一处孤立的直径约5 mm大蓝黑色丘疹,表面光滑(图1A),边界欠清楚,与周围组织粘连,活动度欠佳。皮损组织病理:真皮内见有包膜肿瘤组织,境界清楚,可见大的空泡化透明细胞,胞核小,深染,位于边缘,胞膜清楚(图1B^D)。诊断:透明细胞汗腺瘤。治疗:局部浸润麻醉下手术切除治疗。术后创口一期愈合,随访至今未复发。
-
关键词
透明细胞
汗腺瘤
-
分类号
R739.5
[医药卫生—肿瘤]
-
-
题名手链致接触性皮炎1例
- 3
-
-
作者
窦莉莉
李树君
安培坤
杜华
-
机构
甘肃省中医院皮肤科
甘肃省中医院药剂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皮肤科
-
出处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3-23,共1页
-
文摘
患者女,41岁,藏族。因左侧手腕部红斑、丘疹、水疱伴瘙痒6d于2011年10月20日来我科就诊。患者因佩戴大叶紫檀制成的佛珠手链4d,左手腕关节处出现片状红斑,伴轻度瘙痒,未给予重视,2d后在原有红斑基础上见散在大量米粒大的丘疹.瘙痒较前明显,搔抓后,新出绿豆大的散在水疱,界限清楚。既往体健,否认其他物质接触史及过敏史,无家族遗传病史,月经正常。
-
关键词
皮炎
接触性
大叶紫檀
-
分类号
R758.22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
-
题名微生物与玫瑰痤疮发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 4
-
-
作者
朱玲桂
张武德
杨桂兰
潘之
-
机构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中医科
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皮肤美容与性病科
甘肃省中医院皮肤科
-
出处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17-320,共4页
-
文摘
玫瑰痤疮的发病机制至今仍不明确,但近年来微生物因素在玫瑰痤疮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受到了学者的关注,本文综述了蠕形螨、死亡蠕形螨释放的细菌、幽门螺旋杆菌、表皮葡萄球菌、小肠细菌、人免疫缺陷病毒、肺炎支原体等微生物与玫瑰痤疮发病机制相关性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此类研究目前的矛盾及局限性。
-
关键词
微生物
玫瑰痤疮
感染
发病机制
相关性
-
分类号
K758.73
[历史地理—世界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