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膝关节液免疫因子建立区分OA与RA的机器学习模型
1
作者 梁勤 赵灵芝 +6 位作者 鲁彦 张锐 杨巧林 付慧 柳海平 张磊 李国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31-338,共8页
目的基于膝关节液中免疫因子、细胞计数分类、膝关节液涂片结果等25个指标,建立用于区分膝骨关节炎(OA)与类风湿关节炎(RA)的机器学习模型。方法分别选取100例和40例择期进行膝关节置换术的OA与RA患者。在术前抽取患者的膝关节液,检测... 目的基于膝关节液中免疫因子、细胞计数分类、膝关节液涂片结果等25个指标,建立用于区分膝骨关节炎(OA)与类风湿关节炎(RA)的机器学习模型。方法分别选取100例和40例择期进行膝关节置换术的OA与RA患者。在术前抽取患者的膝关节液,检测其中的有核细胞计数及分类,测量免疫因子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IL-8、IL-15、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MMP9、MMP13、类风湿因子(RF)、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C-反应蛋白(CRP)等的表达水平,并进行涂片染色及镜检分类。通过单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Lasso回归和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筛选OA或RA的独立影响因子。基于独立影响因子分别构建逻辑回归、随机森林和支持向量机3种机器学习模型。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校准曲线、决策曲线分析(DCA)对各模型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共筛选出5个用于区分OA与RA的膝关节液指标,分别是IL-1β[优势比(OR)=10.512,95%可信区间(95%CI)为1.048-105.42,P=0.045)、IL-6(OR=1.007,95%CI为1.001-1.014,P=0.022)、MMP9(OR=3.202,95%CI为1.235-8.305,P=0.017)、MMP13(OR=1.002,95%CI为1-1.004,P=0.049)、RF(OR=1.091,95%CI为1.01-1.179,P=0.026)。综合ROC、校准曲线、DCA的结果,随机森林模型的准确性(0.979)、敏感度(0.98)、曲线下面积(AUC为0.996,95%CI为0.991-1)均最高,且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其区分能力优于其他2种模型。结论基于膝关节液免疫因子建立的机器学习模型在区分OA与RA方面有一定价值,能够为临床早期鉴别诊断和防治OA与RA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关节液 免疫因子 膝骨关节炎(OA) 类风湿关节炎(R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液中TNF-α、ILs、MMPs、YKL-40的表达 被引量:5
2
作者 赵灵芝 梁勤 +4 位作者 鲁彦 张锐 杨巧林 付慧 柳海平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81-1586,共6页
目的研究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膝关节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ILs)、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人甲壳质酶-40(YKL-40)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膝关节影像学Kellgren-Lawrence(K~L)分级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100... 目的研究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膝关节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ILs)、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人甲壳质酶-40(YKL-40)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膝关节影像学Kellgren-Lawrence(K~L)分级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100例行膝关节置换术的KOA患者,根据K~L标准将其分为KL~3级和KL~4级两组。在术前抽取患者的膝关节液,分别采用流式细胞小球微阵列术和ELISA方法检测膝关节液中TNF-α、IL-1β、IL-6、IL-8、IL-15和MMP-3、MMP-9、MMP-13、YKL-40的表达水平。采用两组间比较和单、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KL~4的独立影响因素。选择Spearman法分析上述分子与K~L分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00名KOA患者中男性25名,女性75名,平均年龄64.32岁,平均病程为8.98年。KL~3级55人、KL~4级45人。TNF-α、IL-1β、MMP-13、YKL-40在KL~3中表达较高,IL-6、IL-8、IL-15、MMP-3、MMP-9在KL~4中表达较高。IL-15、MMP-9在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IL-15[优势比(OR)=1.575,95%可信区间(95%CI):1.286~1.929,P<0.001]和MMP-9(OR=1.032,95%CI:1.008~1.056,P=0.01)是KL~4的独立危险因素。IL-15(r=0.220,P<0.05)、MMP-9(r=0.297,P<0.05)分别与K~L分级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结论KOA患者膝关节液中IL-15、MMP-9在KL~4级患者中高表达。IL-15和MMP-9是KL~4的独立危险因素,其水平与K~L分级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IL-15与MMP-9有望为临床对该疾病的进展和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炎性细胞因子 基质金属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分子标志物环状RNA研究进展 被引量:8
3
作者 鲁彦 李德红(综述) 杨伟林(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50-154,共5页
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是广泛存在于多物种细胞中结构稳定、高度保守、表达量丰富、可充当微小RNA海绵、具有剪切和转录调控、亲代基因修饰功能的内源性单链闭合circRNA。circRNA主要通过套索驱动的环化、内含子配对驱动的循环... 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是广泛存在于多物种细胞中结构稳定、高度保守、表达量丰富、可充当微小RNA海绵、具有剪切和转录调控、亲代基因修饰功能的内源性单链闭合circRNA。circRNA主要通过套索驱动的环化、内含子配对驱动的循环、内含子环化方式合成。在胃癌发生和进展过程中,不同种类的circRNA作用不一致。部分circRNA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上调,通过微小RNA/p53/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轴等机制促进胃癌细胞增殖、迁移;相反,部分circRNA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下调,通过与miRNA间的海绵作用抑制胃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目前,已在人类唾液、胃液、血浆等成分中检测出胃癌相关的circRNA,提示circRNA具有作为胃癌诊断标志物的潜力。干预circRNA表达提高抗肿瘤药物敏感度,体外合成具有抑癌基因作用的circRNA,或下调具有癌基因作用的circRNA下游信号蛋白是胃癌治疗的有效手段。circRNA为胃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RNA 胃癌 生物标志物 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